“流动性”与创业良机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上周四早上,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hubert(许介燊)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时间,谈了今年bcg在中国大陆做的一项消费者研究。hubert是bcg亚太消费品及零售专题研究组负责人。这期间他们采访了4250名消费者。研究得出的五大主要发现里,最核心的一个词,应该算是“消费升级”(trading up)。

  所谓“消费升级”,简单来说,就是今天如果你是用50元来买一支洗面奶,明天你会倾向于花150元来买一支洗面奶,再过段时间,你可能就舍得花上三四百元。根据bcg的研究,中国大约有47%的消费者希望坐上这个“消费摩天轮”,而美国和欧洲的比例,仅为29%和23%。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用“消费升级”、“中立”和“消费降级”作为选项,在中国,无论是低收入人群、准中产阶级、新兴中产阶级、中产阶级,还是富裕人士,在所有的子集里,选择“消费升级”的比例,都是最大;同样的选择,美国人和欧洲人给出的答案更多地集中在“消费降级”上。更复杂的是,在一个持续地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的市场中,消费行为存在着尤其显著的地域和代际差别。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在上海,ibm全球零售咨询业务总经理karena lowe告诉我另一组数据: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将从2006年的6290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965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8.9%,继而成为美国、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零售市场。在karen看来,市场热点的地域转移(从欧美到新兴市场),是成就一场完美零售风暴的四大要素之一。

  将上述的观点和数据结合起来看,也就是说,中国是一个流动(消费者的观念和行为日新月异)的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与此同时,它已然成为一架性能良好的印钞机。

  得益于这架新印钞机,有些一度陷入经营困境或者增长疲软的公司看到了未来,例如从德国拜耳分离出来的化工公司朗盛,起家台湾的宝岛眼镜;有一些本土公司开始真正尊重“品牌”,就像在10月14日,进入2007年度中国企业品牌建设案例的复评会的那些“答辩者”;还有一些人,从这个市场的流动性中找到了创业的机会,蔡达标和潘宇海,就是看着一些在粤港两地来来往往的货车司机,动了开一家“麦当劳式”的中餐厅的念头,如今,他们的真功夫餐饮正准备在这周四开出第200家直营店。

  蔡达标看着车来车往进而创业的故事,让我想起大前研一在《创新者的思考》一书中,总结过日本欧姆龙公司创立者立石真一的成功所在,“在他眼中任何流动的东西都是创业的良机”。立石真一曾经因为看着车站人来人往,进而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检票机;在十字路口,看着车来车往,发明了红绿灯;他还注意到金钱的流动性,进而发明了atm机器。

  基于立石真一这个鲜活的例子,大前研一提醒“想做点什么的人”,“如果人或者物在流动的话,就把它看成创业的机会。”

  那么,留神了,别错过,流动着的中国消费市场,尤其是它正在不断地提高印钞量。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