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被收购(被并购好还是收购好)

80酷酷网    80kuku.com

3月28日,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在中国市场年会上披露:“监管部门已经正式批准格兰仕发起要约收购惠而浦中国的控股股份,要约收购将于3月31日开启。”除此之外,梁昭贤还透露另一条重大并购消息,目前格兰仕已成为日本百年小家电企业象印的单一最大的股东。

南都记者注意到,此前市场上已出现两起外资家电巨头被收进中国企业囊中的案例。3月初,海信家电宣布拟以13亿元认购世界第二大汽车空调生产企业日本三电控股,从而开拓汽车空调市场。3月25日,曾邀请鼎晖投资和TCL集团提出第二轮报价,最终布局格力电器的高瓴资本,豪掷340亿再度收购曾经的“世界家电霸主”飞利浦旗下的家电业务。仅一个月内,接连爆出四个重磅收购消息,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似乎翻开新的篇章。

“这几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步伐正在加快,一方面是中资企业的资金比之前强大很多,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积累了很多海外并购的经验。”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告诉南都记者,中资公司向国际化跨越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不能只满足国内市场,而是要像三星、西门子这样拓展到全球化市场,“但在海外单靠自主品牌开发市场难度很大,一个企业要在短时间内做大规模,收购是最简单的办法。”

如何被收购(被并购好还是收购好)(图1)

海外并购3.0时代

“这轮并购其实从去年已经开始,中国本地家电企业去年已经在海外频频出手。”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

据悉,2020年6月,TCL科技宣布以300亿日元(约20亿元人民币)成为日本显示面板公司JOLED的重要战略股东。随后在去年12月,美的再度宣布拿下泰国日立压缩机公司(简称HCTL)100%的股份,HCTL正式纳入美的集团机电事业群统一管理。再加上今年3月的四起并购,不难看出,中国家电企业正在海外掀起新一轮国际化收购的浪潮。

“继2004年前后、2014年左右,这应该是第三次中国企业‘收购潮’”。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剑锋告诉南都记者。

据悉,2004年,TCL率先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就此拉开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收购的序幕。2011年,海尔收购日本老牌家电企业三洋,2012年又收购了世界顶级厨房家电企业斐雪派克。2015年,创维收购了德国电视制造厂商美玆的电视业务。紧接着,海信收购了夏普在墨西哥的生产线。2016年1月,海尔再度以5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6亿)收购了GE家电业务……

在张剑锋看来,中国家电市场地位逐渐增强,“每次国内提振经济、拉动内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家电。”但现在,国内市场已经“装不下”这么多中国家电巨头了,所以中国品牌迫切需要全球化。

“有并购抄底的机会”

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日前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也表示,“中国家电企业发展至今,还有可能的发展机遇就是海外,海外应该成为中国家电企业进一步走出去的主导领域。因为经历了几十年不断的挑战和转型升级,再加上全球化的工业产业分工,中国企业已经有条件走到海外去。”按照贾少谦透露的消息,海信2020年整个海外市场的营收达到548亿元,占整个集团销售收入的39%,但5年以后,海信的海外营收要达到集团总营收的5成。

如何被收购(被并购好还是收购好)(图2)

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

去年,由于疫情影响,中国家电出口在第一季度一度遭受重创,但是随着中国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当时的危机转变为机遇。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家电业全年累计出口额837亿美元,增长18%,出口额规模保持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且增速为近十年来最高。

基于此,有业内认为,现在海外存在疫情尚未稳定、国际形势不确定等问题,在全球市场波动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遇“抄底”收购优质海外企业。这或许也是近期中企频频在海外并购的原因所在。

“我不敢讲一定抄底了,但是我认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抄底)机会还是存在的。”对此贾少谦回应称, 中国企业太勤奋了,中国人对事业的追求是很多国外企业都匪夷所思的。再加上中国的供应链已经非常齐全,借着全球化社会分工的趋势,“我想(中企)这么勤勉、这么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不断在自主创新和技术能力上提升,有些底是能抄到的,我不敢讲一定是抄底,但一定有机会,而且机会很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家电企业的这一轮海外并购是盲目的,“基本上都跟自己所属产业有较强关联的,或者补充或者一致,不是随随便便为了扩大规模去做。”贾少谦透露,海信本身生产空调,而三电也是做汽车电子、汽车空调的,和海信的产业有很多互补性,而汽车在未来会成为一个消费的主流,这样海信可以利用自己的空调牵头做汽车空调的压缩机。

“2020年、2021年,整个半导体显示行业会有比较多的并购重组的机会,所以我们会积极寻找对公司未来成长有价值的并购标的。”TCL董事长李东生此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除了传统的应用之外,近年来,一些新的应用正在不断地发展,比如这次疫情使视频交互业务大增,显示产品无论在家用还是商用领域增长的机会增多,这也是他们积极寻找并购机会的最重要原因。

如何被收购(被并购好还是收购好)(图3)

TCL董事长李东生

海外并购新动力

贾少谦表示,以往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是把产能收购当成重要的方面,“相当于建一个工厂”。但现在,收购的目的则是让这个品牌发展下来,让老树开新枝,“是从收购的初心去考虑未来发展,而不仅仅是考虑一个产品的制造能力。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几年,中国家电企业的跨国并购逐渐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上游核心部件、核心技术。如海信在2012年、2013年先后对美国两家激光芯片设计公司Archcom、Multiplex进行技术收购,为海信激光电视后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格力在2019年6月宣布出资30亿人民币参与闻泰科技收购荷兰半导体公司安世集团的项目,以加速自身在芯片领域的研发布局。2020年,TCL对JOLED的投资也是为了合作研发喷墨印刷OLED技术。

张剑锋告诉南都记者,此次中国企业“收购潮”开始着重考虑收购方的综合性技术积累,从而实现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突破。比如东芝、日立、夏普等外企家电品牌都是综合性的企业,产业涉及方方面面,而中国企业的优点是专业性比较强。这些具备综合性能力的外企基本上都是既有整机又有核心技术优势的,如果没有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的话,我国的家电制造产业就还依然是一个组装型产业。

“目前中国家电市场的机遇是智能化、物联网和5G,中国在这方面走得很前。”张剑锋还表示,收购这些综合性的海外企业可以让中国企业的技术储备加速升级,从而达到整个家庭产品的互联互通。

南都记者获悉,近年来,美的、TCL、海尔等家电厂商逐渐将重心聚焦于“全屋智能”,通过加强人机互动的方式,为用户带来更新颖的智能家居体验。家电企业们更急迫的已不是吞下一家家企业,强化品牌、开拓市场,而是高效地整合过去并购的一系列技术和资源,将其转化为内生创新发展的动力,让这些品牌和技术适应本土化和全球化生长的同时,更好地刺激市场新内需的增长。

【记者观察】

并购之后中外融合更重要

“海外收购虽然更多的是机遇,但也是挑战。”张剑锋表示, 买完之后怎么办,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 “中外合并” 衔接不好,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影响。

不过,刘步尘认为,中国的海外并购虽然走过岔路,但这几年中国企业积极走向海外市场,熟悉了国际化的做法,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熟悉了国际市场上的操作。

“中国企业收购后最关键的是怎么整合资源顺利进行本土化过渡。”张剑锋举例,这不仅涉及文化的冲突,还有怎么和海外团队融合、如何做到国内外市场的平衡。此外,不稳定的海外因素、海外疫情影响,市场能否按照收购的预期进行推进等,都是对中国企业的考验,“各地法律也有差异,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个重要问题。”

贾少谦则表示,良好的沟通和交互才能让当地接受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进行产业上的调整。“作为收购的买方,最重要的是应该尊重被收购方,比如尊重当地的社会关系和劳动力,这是核心。”只有这样,才能让被收购方接受中国的管理模式。此外,还要尊重当地的法律和政策,如欧美的工会、法律政策、政府关系等很多因素都和国内不一样。“出现问题的时候怎么办?要提前沟通,有问题时继续沟通,让对方看到我们的目的是把企业做好,而不是要灭掉这个企业或者这个品牌,同时当这个企业发展起来以后才能带动更多的就业,在当地纳税,才能把这个品牌擦亮。”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新闻部

采写:南都记者 孔学劭

统筹:甄芹 田爱丽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