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风俗调查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那达慕-蒙古族
蒙古族的那达慕,也称“乃伊日”,是游艺、娱乐之意。历史上的那达慕大会都在森林或草原举行,只是到了近代,有时也在城市体育场举行。那达慕的历史由来已久,北方民族早在公元前就有那达慕。蒙古族从9世纪开始,就有那达慕活动。后经蒙古汗国以及元、明、清、民国四个朝代的延续,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那达慕,逐渐成为蒙古族传统的节日。那达慕一般是在农历六七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黄金季节。除此之外,每逢召开大呼拉尔、庆祝战功、祭旗出征、宫廷宴会、皇帝即位、官员升迁、盟旗集会、活佛坐床、敖包祭典等也都举行那达慕大会。每当举办那达慕大会时,牧民从四面八方赶着羊群、骑着马、牵引着一行行的勒勒车,向那达慕会址集中。霎时,草原上的毡包与羊群像朵朵白云洒落人间,牛、马、骆驼像五色珍珠镶嵌在绿色大地上。人们的欢叫声,孩子们的嬉戏声,牲畜的嘶叫声混成一片。

  那达慕大会上,不仅进行传统的摔跤、赛马、射箭比赛,也开展赛骆驼、掷布鲁、踢乌兰红、下沙塔拉、执鹿棋、玩奔布格等活动。人们在比赛之余,还要会亲结友,吃手扒羊肉。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还会表演歌舞,为如花似锦的草原增添了绚丽的风彩。

  摔跤是那达慕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也是蒙古族人最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蒙古社会由氏族进入部落联盟后,相互进行的兼并战争日益增多。培养选拔勇健超群的力士,是每个部落首当其冲的任务。摔跤这一活动,正是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增进战斗技能的重要方式。在古代,摔跤等三项竞技超群者,才有资格被选为部落首领。12世纪时,忽图刺汗就是因为力大超群,被选为蒙古部的酋长。哈布图哈萨尔、别勒古台、木华黎,都是著名的摔跤手,被成吉思汗封为高级将领。13世纪,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与次子察合台为争夺汗位争吵时,术赤掀起察合台的衣领说:“若远射而败与汝,则敢断我拇指而弃之;若相搏而败与汝,则自其倒地勿起之。愿听父罕名旨裁夺。”术赤的独白,表现了摔跤手顶天立地的豪迈气概以及摔跤手在蒙古社会的地位。成吉思汗时代,关于别勒古台与不里孛阔二人相搏的场面,就是一场生动的摔跤比赛。窝阔台汗时代,蒙古力士与波斯力士比列相搏,“二人相搏时,蒙古力士投比列于地。”元朝忽必烈汗时代,妇女也参加角力。其中,1290年海都女阿吉亚尼惕与一王子相搏,“二人既至角场,相抱互扑,各欲仆角力者于地,然久持而胜负不决,最后女仆王子于地。”

  蒙古式摔跤,基本保持了传统规则。比赛前,首先推举一名德高望众的长者作为裁判,并负责编排和配对。蒙古式摔跤人数多少不限,但必须是二的倍数,不得出现奇数。从2人、4人开始,往上人数不限。喀拉喀蒙古族的那达慕,曾有1024人参赛,到目前为止,这是蒙古式摔跤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内蒙古,512名摔跤手参赛的那达慕则屡见不鲜。参赛者不受地区、盟、旗或部落、氏族以及时间的限制,也不分体重级别而采取混合编排法。比赛采取单淘汰式的方法,每轮淘汰半数,一跤定胜负,被淘汰者再无赛权。若512人参赛,第一轮淘汰256人,第二轮淘汰128人,第三轮淘汰64人……以次类推,直到剩2人,以决冠军。最好的摔跤手被授予“达尔罕”摔跤手的称号。“达尔罕”摔跤手是终身的光荣称号。授予“达尔罕”的人,一般是最有盛名、最有威望的摔跤手,因年老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争雄于跤坛者,方能授予此誉号。在正式比赛中对获前三名的摔跤手都要赐予荣誉称号,古今均如此。清朝时曾分别授予“靠山雄狮摔跤手”、“力大如象摔跤手”、“斑虎英雄摔跤手”的称号。蒙古人民共和国于1990年召开的國家那达慕大会上,512名摔跤手中,巴特额尔登获冠军,并有7名被授予猛狮摔跤手称号,16名被授予大象摔跤手称号,42名被授予雄鹰摔跤手称号。

  蒙古式摔跤,有专门的摔跤服。上衣叫“'卓德格”,是用牛皮制的紧身半袖坎肩,裸臂盖背,坎肩边缘镶有铜钉,非常坚固别致。下衣是特别肥大的裤子,是用16尺或32尺白布做成的,裤子外面套一件绣有美丽花纹图案的套裤。脚登高筒蒙古靴。脖颈戴一个五彩布条作的圆环,叫“京嘎”。“京嘎”原是寺庙的喇嘛们给摔跤手佩戴的一种吉祥饰物,后来演变为获胜的标志,佩戴“京嘎”的多少,就是获得胜利的次数。腰问还要系一条叫“'希力布格”的彩色围裙。摔跤手入场时,双方高唱摔跤歌,跳着狮子舞步或鹰舞步上场,双方互致蒙古礼。裁判员下令后,双方激烈交锋,直到一方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便为失败。对摔跤优胜者,要敬奶酒,献哈达,致赞词,授重奖。1310年即至大三年,“赐角抵者阿力银千两,钞四百锭。”1320年即延祐七年,“赐角抵者百二十人,钞各千贯。”上述皆指朝廷对国之力士的奖赏。在地方则以九九大奖为上。一般为一九奖、二九奖、三九奖……最高者为九九奖,即奖以九九八十一件赏品。如骏马9匹、乳牛9头、骆驼9峰、绵羊9只、山羊9只、砖茶9块、布9丈、衣服9件、奶酒9罐。在通常情况下,奖一匹全鞍马或一头公牛。现代则奖一台电视机或一台自行车。摔跤结束,摔跤手们仍要跳着鹰舞步唱着歌曲退场。对冠军获得者要举行隆重的发奖仪式,在仪式上,赞词家们还要对摔跤手诵赞词:

  从草原深处挥舞而来,

  震得山岳颤抖;

  从蒙古包中跳跃而来,

  踏得大地震撼;

  像一只猛虎扑来,

  吓得群兽发呆;

  像一只雄狮冲来,

  吓得众禽飞散;

  他有象一般的气力,

  他有鹰一般的敏锐;

  这是力大无比的摔跤手啊,

  实在令人惊奇

  赛马是那达慕大会上独具风采的项目。蒙古族赛马分为赛快马与赛走马两种。前者赛奔驰的速度,后者赛走平稳对侧步的速度。赛快马在蒙古地区各地都有,赛走马在伊克昭盟、阿拉善盟较为盛行,其他地区已近消失。草原上赛马,人不分男女老幼,马不分性别岁口,既不分组,也不记时,选择一处平坦的草原,划定30至50公里左右的距离,然后进行比赛。裁判员一声令下,便是一个万马奔腾的场面。不论多少人参赛,一次赛完,统一排名次。赛马前,乘马要作好装饰,马的鬃尾都要梳理成辫,马头、马鬃、马尾都要系上彩绸,胸前围一条彩带,马身上要刷洗一新。为了减少马的负荷,一般都不备马鞍,要骣骑。骑手也不穿皮靴,只穿鲜艳的蒙古袍,头上缠彩巾或戴红缨帽。比赛开始后,参赛的骏马如同出弦的箭,奋蹄腾飞,勇往直前。骑手们跃马扬鞭,各显神通。有的顺马的跑势左俯右仰,似鹰展翅;有的身体向前稍屈离开马背,目视前方。无论马怎样飞驰,骑手在马背上驾驭自如,安全无恙。这精湛的骑艺难以用语言表述。当骏马拽着五彩缤纷的彩带从人们面前呼啸而过时,观众欢呼雀跃,抛巾投花,鼓掌喝彩,声震田野。比赛结束之时,按照传统仪式,对获冠军的马匹和骑手,献哈达,披彩带,并向马头泼洒奶酒,以示祝福,还要为头马致赞马词:

  它向前奔跑的时候,

  如同欢乐的彩鸾在空中飞旋。

  它纵身驰骋的步态,

  好像吃饱的兔子在原野上撒欢。

  它高兴欢跳的时候,

  好似智敏超众的孙猴大闹天宫。

  它那躯体的形状,

  犹如稳重而长寿的白象。

  古代形容吉祥、团结的因素,全部汇集在这匹骏马身上。

  赞马词是那达慕的传统特点,其内容丰富多彩。对马的毛色、形状、产地、速度以及马的放牧者、调教者、乘骑者都要进行赞扬。接着对名列前茅的马匹,还要授予“草原宝驹”、“干骥之首”、“一代神骏”等美名。有的地方对冠军马刻石立碑,以示纪念。参赛者为了取得赛马的胜利,赛前对参赛的马进行20天左右的调教,也叫“吊马”。每天吊控2个小时左右,然后练跑,与骑手紧密配合,夜间还要放青。距离那达慕五六天时,每天要练跑一定的里数,然后休息2天准备参赛。要把赛马吊控到腹小而坚,臀大而实,膘凝于脊,这样的马跑起来才能奔如翔、驰如飞,不喘不累。为了人人都能熟练掌握赛马技术,蒙古族儿童五六岁时就练习骑马,十一二岁就随大人放牧,十五六岁时就可以出征战斗。因此,赛马活动在蒙古族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现在赛马是在现代化的赛马场内进行,并且制定了规则。按赛马分,可分为牧马赛、役马赛、四岁马赛、二岁马赛。按赛程分,可分为长距离赛、短距离赛,障碍赛。长距离为25公里、35公里,短距离为5公里、l0公里,而且又分为跑直线赛与跑圈赛。按骑手分,可分为老年组、成年组、少年组,而且男女有别。比赛时还要分组记时,层层选拔,按时间录取。

  蒙古族射箭分为骑射、立射两种。所谓骑射就是跑马射箭。骑射人数多少不限,自备骑马与弓箭,弓箭的样式、质量、规格、重量、长度、拉力皆无统一标准,自行选用。射场跑道4米宽,85米至100米长,共设3个靶位,靶位相互之间的距离为25米左右。第一靶是在2米高的木架上挂上一个1立方尺的彩色布袋,第二个靶是挂1立方尺的白布袋,第三个靶是挂等边三角形的黄布袋。布袋里装棉花。要求三个靶的形状与颜色要有区别,并且要鲜明,以便射手辨认。跑道的中心线与靶位之间的距离为2米。每人每轮一马三箭,共三轮九箭。比赛时背上弓,把3只箭放在箭囊中乘马到骑跑线时,拿弓,抽箭,搭箭,发射。3只箭必须在射程Nei射完,中箭多者为优胜。古代时射箭都以草人为靶,现在改用毡靶或棉布袋靶。所谓立射就是站立射靶。在15米至20米距离处设一毡牌靶,毡靶从中心向外分为黄、红、蓝、黑、白五种颜色的圆环。中心的黄色为100环,第二层的红色为80环,第三层的蓝色为60环,第四层的黑色为40环,最外层的白色为20环。还有一种毡靶不分环,靶心是活动的,射中后靶心自动掉下来。比赛所用的弓为牛角弓,皮筋弦,木箭杆,金属箭镞。而农牧区群众游戏所用的弓足自制的榆木弓或柳木弓。现在正式比赛所用的弓均为钢弓、塑弓,金属箭,尼龙弦。比赛结束,对获得冠军的射箭手,除了重奖外,还要献哈达,诵祝赞词。土尔扈特部落的一首《射箭赞》中说:

  你擎起了万钧弓啊,

  引弓犹如满月,

  啪地撒放扣环。

  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

  你能射穿飞翔的雄鹰。

  啊,祝福你啊,

  生铜熟铁般的力士。

  从赞词中不难看出蒙古人对射箭手的尊重与敬佩。目前,蒙古族传统的射箭方式,逐渐向国际射箭方式靠拢。1958年,内蒙古射箭队代表中国第一次出访蒙古人民共和国,队员中有巴林右旗的老射手敖木拉西、布和敖其尔和年轻射手牡丹、李朝格玛。我国著名的蒙古族射箭运动健将乌日哲、扎拉嘎、赵连璧多次参加国际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扎拉嘎是我国射箭运动中第一个破世界记录的蒙古族运动员。她于1974年至1976年间25次打破了12项全国记录,1979年获运动健将称号。现代那达慕的项目,除上述诸种外,还有田赛、径赛、球类、马球等。

  近年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的蒙古族都举行城市那达慕。仅有4000多蒙古族人口的哈尔滨市一年一度的那达慕从未间断。当然,现代的那达慕与历史上的那达慕,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就整个那达慕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辽、金时期为一个阶段,元、明、清、民国时期为一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一个阶段。由古到今,不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公元10世纪以前的那达慕,只有口传还没有文字记载。11世纪以后,“蒙古之庆典,由舞蹈筵宴以庆也,即举忽图剌为合罕,于豁儿豁纳黑川,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原始的那达慕,以筵宴为基本形式,以饮酒作乐、唱歌跳舞为主要内容,“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虽然这是一种形容,但却反映了古代蒙古人举行那达慕进行玩耍的情形。蒙古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战后,有部分部落归服成吉思汗,为此,成吉思汗与其母诃额伦相议:“筵于斡难之林中乎!其筵之也,与成吉思汗,与诃额伦夫人,与哈萨尔,与撒察别乞等为首,注一瓮焉。”这也是庆典,但只有酒而没有其他活动。

  10~12世纪期间,蒙古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只能猎取禽兽、采集果实充饥。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夫人经常拾稠李子糊口,而成吉思汗本人也猎獭、野鼠而食。人们欢庆时能饮用桦树汁酒或自己酿造的奶酒,那将成为大宴,放声高歌、手舞足蹈,那将是人们最欢乐的表现。1206年,蒙古人统一了整个漠北草原,建立了蒙古汗国,加强了政权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那达慕的内容也有了新的发展。每逢那达慕,已不仅仅是饮酒欢歌,而且还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比赛。从元代开始,朝廷明文规定:凡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三项技艺。后来这种规定成了约定俗成的法律。元、明、清三代都遵循和延续这一原则。所以这三项技艺,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那达慕的主要内容。加之养马业的发展,无休止的战争,充分发挥了三项技艺的作用,使人们认识到男子三项技艺的社会地位与重要性,从朝廷到平民都极为重视三项技艺。

  据考古发现,额尔古纳河西支流乌鲁伦圭河上游,元齐王府遗址发现了1225年镌刻的蒙古文石碑一通。碑文称“成吉思汗讨虏花剌子模国还师,全蒙古国官人聚会于不花速赤孩之际,移向哥射,矢中三百三十五庹处。”这是对那达慕基本形态最早的文字记载,是那达慕从单纯的饮酒作乐、唱歌舞蹈向竞技项目发展的记录。赛马、摔跤、射箭三项技艺逐步成为那达慕的标准内容。这一形态持续了700多年的时间。

  在漫长的岁月中,以集会为形式的、以赛马、摔跤、射箭为主要内容的那达慕的基本形态已经定型。它被草原上各部落的蒙古族人所接受,成为蒙古族人统一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那达慕,从范围上看打破了过去以氏族、部落名义举行的界限,一般都以地域或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庆典;从内容上看,除了保持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三项技艺外,还增加了赛骆驼、马术、马球、投布鲁、踢乌兰红、下沙塔拉、执鹿棋、踢布木格等新的游艺项目。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那达慕大会又增添了文艺会演和物资交流等崭新的内容,使那达慕变成了体育、文艺、商贸三位一体的盛会。

no.2 常州风土人情
常州这方土地,历史文风炽盛,人才辈出,古迹众多。城南的淹城遗址是我国最完整的春秋以前古城,其三城三河的独特形制被誉为"世界奇迹"。城东有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的天宁寺,北宋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聚徒修炼的红梅阁,苏东坡多次来常州的泊船处遗址--舣舟亭,已有1500年历史的文笔塔。红梅公园面积之广,在全国城中公园中亦为罕见。古典私家园林近园、未园、约园、意园散置城内。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对常州人才辈出的赞叹。当代学者缪进鸿先生历时数载,对先秦以来全国400多座城市的杰出专家学者的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常州位居苏州、杭州、北京之后名列第四位的结论。
  常州人文荟萃,肇始于2500年前建邑延陵的季札,以善外交,精礼乐,重然诺而见称于诸侯各国。南北朝时,常州是齐梁故里,以主编《昭明文选》的萧统为代表的萧氏家族在文学、史学、音乐上造诣甚深,影响深远。
  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到清末1400余年间,常州就涌现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进士1546名。北宋大观三年(1109)合试天下贡士,一科三百名进士中,常州人就有53名。南宋大诗人陆游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中式人数之多,令朝野震惊。明代有文学家、抗倭英雄唐荆川。有清一代,常州画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孟河医派,以及常州骈体文等众多文化学术流派,精彩纷呈,影响全国。
  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常州人才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史学研究等传统领域中大师级人物成批出现。有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书画学家刘海栗等。在学术科学领域中,享有学术界最高荣誉称号的,民国时期有赵元任、吴稚晖、吴定良等多名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以后,有华罗庚、吴阶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27名院士,以及在海外为炎黄子孙争得荣誉的一大批科技俊彦;至于在革命风云际会中脱颖而出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时代精英,在常州杰出人物的历史星河中永远闪烁出耀人的光彩。

no.3 福州传统宴会的礼俗和禁忌

福州传统宴会中的许多礼俗和禁忌,因都有一定意义,且并不繁杂,稍加讲究就能做到,所以现时进行了许多革新,这些礼俗和禁忌仍能保留下来,现举数例谈谈。

  语言上的客套。设宴请客,客人来了,主人多说“劳驾,劳驾”,客人呢?遇寿庆抱拳说“拜寿”,时髦的说“健康长寿”;其他的喜庆均统说“恭喜”,唯丧宴,客人以肃然不语表示哀痛为佳,低头紧握主人的手,至多说一声“保重”,千言都在一言中,甚至“无声胜有声”。在宴会上,主人劝酒说“请重酌”,“没好菜,给侬骗啦”(因为收人家红包,只好谦说“骗”了);客人说“吃好了”,不说“吃完了”(不吉利)或“吃真饱了”(粗鲁)。


  宴中的待吃和不吃。福州的寿宴和其他喜宴必有一碗太平燕。太平燕谓大菜,出大菜要放鞭炮,放过鞭炮还要等待主人敬酒,在这之前是不能动筷的。有小孩不懂规矩的,大人就会制止,这是待吃。不吃呢?不吃是最后一道“全头鱼”。全头鱼“有头有尾”且象征有余,岂能吃掉?不吃,最后由主人收起,作喜庆后期的“饭配”(下饭菜)或送邻里亲友共享。


   盘碗碟的重与不重。婚丧两种宴席,吃完一道菜,盘碗碟皆不能重迭,工作人员来收时也不能重,这是怕触“重丧”和“重婚”的彩头。除此以外,其他的大多可以重。不过依我看,现今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按理“添丁”宴也不能重,但旧俗不管这一套。


   菜肴中宜与不宜。婚宴和添丁“弥月”宴等不能上鲳鱼,不论桔汁鲳、炖鲳都与“娼”谐音,故不宜,丧宴必须有一碗羊肉,俗称“羊肉袋”,因羊懂哺乳之恩,有跪着哺乳的举动,所以食羊肉表孝心。此俗实无道理,既然如此,丧宴不上羊肉才是呀!但是,祖宗教我们这样做,大家都这样做,谁敢去违反?


   喜宴要有一碗太平燕,这已是常识,现在的寿宴第一碗是纱线面,过去似无此俗。面与命谐音,吃炒线面象征长命,实也无可非议。


“依奶”(母亲)不能“做八十”。福州有一句骂人的话叫“依奶做八十”,所以为母亲做生日不是七十九岁就是八十一岁;即使每年都做的,八十岁这一年也不做。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福州话中八十与“拔直”(死亡)谐音,做了八十便意味着“拔直”。其次,传说罗隐的母亲生前十分悍恶,死后被关入地狱,时年八十岁。



   入门之后,有个“下灶前”风俗。新娘到厨房,扎挂围裙,先烧柴火,后煮鸡蛋,伴房妈口唱:新人下灶前,家产层层“咸”(高)……这是一种示范性的仪式,新娘仅仅做个动作。


  到了第二日,也有在三五日后,新娘要下厨房做饭做菜,叫“试鼎”。所谓“试鼎”,就是对新娘的煮饭、炒菜、煎汤、炖鱼……烹调技艺来个“考试”。这时,母婆、婶婆、姑婆等亲戚长辈都来围观,可以提议这道菜怎么煮、怎么焖、怎么炊等;可以从持刀切菜,剖鱼削肉,到油盐糟酱等使用,进行考察和出题做菜。一般都含有辅导性,以期煮得好,炒得香。如果有一两位亲戚长辈故意出题,新娘就应有自己主见,不能听凭随便说的,免出差错。但作为新娘不便应嘴,采取“说的归说的”,而试厨技艺要有自己的本色。要是人家查问,便说“先试试口味,下次再按你的吩咐办”,或平和谦虚地应声“先吃吃看,以后再依你说的做菜”,避免“顶牛”,节外生枝。 试鼎一般要试煮豆腐,佐以牡蛎、蒜。豆腐汤煮沸后,要调入稀淡的番薯粉,这一步非常关键。入粉太多,会把豆腐汤凝成块状的;入粉太少,豆腐汤不能形成羹状。新娘应沉着试鼎,免得慌张,造成咸酸苦辣甜五味失调。农家重视豆腐,这谐音“务”(有),好兆头;牡蛎,俗称“蛎仔”,谐音“弟仔”(小孩子);蒜,俗称“蒜仔”,谐音“孙仔”(孙子)等,这是喜家所欲的追求和期望。

no.4 泉州民俗风情
 泉州古为闽越族地。秦汉时期,中原汉人入闽,泉州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接触日益频繁。晋永嘉后,中原战乱不息,衣冠士族纷纷南渡,聚居于泉州为中心的晋江中下游地区。唐、五代至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中原汉人入泉,无复北向。北方大批移民定居,给泉州民俗带来丰厚的古中原文化积淀。因而泉州民风淳朴,文教昌盛,人民勤奋坚毅,文明知礼,尚义乐善 ,“海滨邹鲁”遗风世代相传。
  宋元时期,泉州“梯航万国”,海外交通贸易繁盛,成为“万国衣冠”杂处的对外开放的重 要港口城市。不少外国商贾、传教士择地而栖,安居乐业。多种宗教传入,与儒道释传统文化渗透,寺院庙观遍布城乡,信仰世俗化,形成中外多种文化兼收并蓄的泉州民俗习性。
  随着海上交通贸易发展,泉州人出洋谋生者日众。华侨出入国门,带来侨居地生活习俗,对泉州民俗起了一定影响。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固有和外来风俗文化的交融,构成泉州独特的文化风俗氛 围。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纷繁多彩,体现出文化古城和著名侨乡的风俗特色。
百多年来,泉州经历多次历史变革,新风旧俗交互递嬗,风气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崇尚科学,革旧立新,社会风俗趋向文明进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随着农业社会和农耕文化的解体,以工业和城市文明为标志的商品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海外风俗融入,泉州人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化,促使地方民俗变异。

no.5 者米傣家“男人节”
当我在金平县的勐拉乡天然温泉采风时,得知者米拉祜族乡的傣族群众将在2月21日至22日举办他们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男人节”,于是,我便从勐拉乡乘车向距此54公里的者米拉祜族乡驶去。

  客车驶进者米乡境内时,只见公路两旁的河谷、山梁上,一棵棵高大、挺拔,有着英雄树美称的木棉树在春风的轻拂下,正怒放着一簇簇火红的花朵,远远望去,宛如一束束燃烧的火炬,映红了翠绿的山岗,映红了山间流淌的清泉;在婀娜多姿的凤尾竹丛中,傣族人那一栋栋艺术品似的竹楼时隐时现,并不时传来一串串悦耳的歌声……在车上,经友人们的介绍,我对者米拉祜族乡的乡情和“男人节”的由来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男人们在前方为保卫家乡而战,胜利归来时错过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为此,后方的妇女们专门设立一个“男人节”,为英雄洗尘祝福……
  者米,傣族语即富饶的地方。位于金平县西南部,南边与越南接壤,居住着拉祜族、傣族、哈尼族、苗族、瑶族、壮族6个少数民族。其中:拉祜族占总人口近三分之一,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而“男人节”,则是居住在这里的傣族同胞们的传统民族节日。
  “男人节”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在五百年前,外地的强寇来侵扰这里的傣家。为保卫家园和亲人,傣族的男人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拿起刀、枪奔赴战场与强寇进行殊死的激战,血洒疆场……等他们打退强寇,凯旋归来时已是农历正月29日,此时正是山花烂漫,田野生辉之时,男人们已经错过了和家人团聚的传统盛大节日———春节。
  为了慰劳胜利归来的勇士,悼念为保卫家园而英勇献身的英烈,妇女们决定为男人们组织一场比春节还隆重的盛会。于是,家家户户杀猪宰鸡,舂香糯粑,女人们向男人们敬酒敬茶,表演歌舞,整个傣族寨子沉浸在和平、团结的气氛之中。为了纪念勇士们为保卫和平和幸福生活的胜利日,傣族人便将每年的农历正月29日定为“男人节”。从此便代代相传,沿袭至今。后来,傣族人的传统节日“男人节”,又渐渐演变为者米拉祜族乡各民族共同的节日,更加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容侵犯,各族人民渴望和平,热爱和平的共同心愿。


    漫山遍野的木棉花红艳艳地开,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男人节”的传说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友人指着公路边的木棉树问我:“这些木棉树的花朵为什么是鲜红色的?我们的祖先传说,这里的木棉树开的花原来不是鲜红色的。当年,傣家的男人们为了保卫家园和亲人,在木棉树下与强寇殊死激战,壮烈牺牲的勇士倒在这里,鲜血染红了土地,浸透了树根,从那后,木棉花就变成鲜红色的了。所以,我们又叫木棉树为英雄树,木棉花为英雄花!”
  一种植物开什么样的花从科学上讲那是基因遗传的结果,友人的讲述已经赋予了不言不语的木棉树传奇的色彩,而我愿意相信这样的传说,因为人们是需要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寄托真挚的感情的。我真的对傣家男人们不畏牺牲,为保卫家园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那高大、挺拔,具有英雄气概的木棉树让我注目。


  
  ?簟澳腥私凇钡闹匾?仪式便是重现当年勇士们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
  第二天清晨,当太阳刚在山顶上露出红红的脸蛋时,随着一阵阵清脆的出征鼓、锣的声响,欢度“男人节”的活动便拉开了帷幕。我看见听到鼓声的傣家男人们纷纷拿着火药枪、刀、棍等原始武器跑到寨子中央的场地上,一个个神情严峻,有挥泪与亲人告别之状,在领头的3面战旗指引下,男人们列队向前,一无返顾地向村口的大道上走去,再现当年勇士们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


   
  中午时分,寨子里的妇女们便开始忙乎起来,有的背上竹筒到小河里打来新水,有的踩起木碓舂香米制作香糯粑,有的宰猪鸡鸭制作美味佳肴,准备美食慰问凯旋归来的勇士……
  夕阳西下时分,随着几声清脆的火药枪声在远处的山谷中鸣响,几面战旗出现在远处的路上,勇士们凯旋归来了。这时妇女们唱起动听的歌曲,迎上前去,用竹枝将象征着幸福、吉祥的水洒落在勇士们的头上身上。而英雄们在场地中央的祭台前有条不紊地隆重祭奠牺牲了的英烈,在铿锵的锣鼓声中,他们向妇女们表演了刀术、爬杆等杀敌技巧,看着他们那威风凛凛,势不可挡的气势,不禁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到了当年那战火纷飞的战场,仿佛又看到了勇士英勇杀敌的情景……


  
  ?襞笥眩?来吧。每年的农历正月29日这天,这里的傣族妇女们将用甜美的歌声、优美的舞姿、醇香的米酒欢迎您的到来
   
  表演完后,妇女们便拥上前去,母亲拉着儿子、妻子拉着丈夫、姑娘拉着如意郎君一起来到小河边,捧起清澈的河水,为他们洗脸、擦身,洗去一身的作战征尘……随后又将他们拉到酒桌前坐下,妇女们则排成长排,捧着酒壶,手持五彩腰带为男人们唱起祝酒歌:
  这是一杯/傣族妇女用劳动酿造的美酒/用来敬你可爱的亲人/希望你饮尽这杯美酒/给你带来幸福、吉祥……


  唱罢,妇女们便一一来到男人们身边,敬酒献茶,不断地将美味的菜肴喂到男人们的嘴里。将醇香的米酒捧到男人们的嘴边;而姑娘们则拉着如意郎君荡起秋千,跳起竹竿舞,共叙离别之情……
  夜幕徐徐降临。清脆的象脚鼓声敲碎了平静的夜晚,火红的篝火燃起来了,被美酒灌得有几分醉意的男人们在妇女们的簇拥下,围着篝火伴随着鼓点声,跳起了欢快的傣家舞蹈。他们尽情地唱啊、跳啊,把“男人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作为一个现代男人,我第一次欢度了自己的节日---“男人节”。看着者米傣家男人女人们那一张张欢快的笑脸,我陶醉了,陶醉在“男人节”欢乐的海洋之中……

no.6 苗族禁忌

1、苗家人最忌外人以“苗子”相称,认为是对苗族人的最大侮辱。  
2、客人至苗家,必以酒相敬,客人若接受,主人会引为知己。若客人不胜酒力,也要象征性品咂一下。   3、苗家人杀鸡待客时,总将鸡头、鸡肝、鸡脯奉予老人或最尊贵的客人,将鸡腿送给小孩,将翅膀交于青年男女,祝其前程无限。在一家几代同堂之时,青年男女不应有过分亲昵举动。   
4、苗家人与自然关系亲密,认为无论桥头、树下、屋头、灶旁都有神灵依附。每逢节庆或贵宾来临,均烧香供奉,告慰祖先,以祈求平安。客人不宜对这类活动表示非议。   
5、苗家人忌用白公鸡送喜庆贺礼;忌外人随意触动堂屋神龛;忌用脚踏火中的铁三角架;门口插草标,意为家中有病人,忌外人进家。

no.7 三江侗族风情展
侗族  是我国南方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2,514,014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南、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基本连成一片;另有数万侗族分布在河北省西部地区。广西境内的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分布在融水、龙胜、融安、罗城等县(自治县),分布特别是大聚居、小分散。侗族自称为“金”(jieml)或“更”(geml)、或“干”(gaeml),这是因方言不同致。内部有“金绞”(jieml jaox)、“金坦”(jieml tanx)和“金佬”(jieml laox)等支系。“洞人”或“侗家”则是汉族对侗族的称呼。
   在旧中国至秦汉之际,侗族属于“百越”族群中的骆越支系,隋唐时被称为“僚”,有的史书称之为“峒僚”或侮称为“蛮僚”。唐宋时期,中央封
建王朝在侗族先民居住的地区建立羁縻州、县、峒,这里的侗族先民被称为峒民。从前,有的学者将今湖南沅江流域的侗族先民称为“仡&”或“仡伶”。这显然是侗族自称的汉语反切音的记录。明代,“峒民”、“峒人”或“洞蛮”就逐渐成为侗族的专称。清代则多称为“峒民”、“洞家”或“洞苗”有的泛称为“苗”。时代,已明确称为“洞人”、“洞家”、“洞民”或“洞族”。解放后,统称为侗族。

  侗族语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分南北两大方言,广西的侗族属于南部方言区。侗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
文。1957年,党和國家为侗族创制拉丁字母的侗文。侗族信仰多神,在日常生活中,保留着许多原始宗教的残余。崇拜古树、巨石、山神、水神、火神、灶神、土地神以及“过往虚空神灵”等等;还有天地、祖宗、教师等也普遍地受到虔诚地供奉;此外还有山坳神、桥头神、床头神、天花神、酒曲神等等。这些神多为女性,其中最受尊敬和最具神秘感的神是“萨堂”(意为大祖母或始祖母)。人们认为她能保境安民,主畜兴旺神威最大,主宰一切。


  道教   在侗族中的影响,是老人死后请道公作道场,或驱赶鬼、打蘸祈禳、求雨除灾。佛教在侗族中有一定影响,名山胜地建有庵堂,有
少量僧尼住持;夏历初一、十五,少数关男信女去烧香拜佛;也且些老人初一、十五在家里吃“花斋”的。天主教、基督教仅在侗族个别村庄中有极少数的信徒。


  侗族  主要从事农业林业,盆地、河谷地区以农业为主,山地丘陵地区则主要经营林业。主要农作物有稻米、小麦、玉米、粟、黄豆、薯类,粳糯是传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油茶、油桐等,林产以杉、松、竹、油桐为主,尤以盛产杉木出名。


  风俗习惯 侗族的风俗习惯很具民族特色。饮食方面,以粳米为主,山区人喜吃糯米饭,爱打油茶。善腌制酸菜、酸肉、酸鱼,有“侗不离
酸”之说。好喝自酿的甜酒和低度蒸馏酒。吸烟也较普遍。侗族男子以着唐装为主,头包长青帕。女子头挽发髻置于头的左前方或脑后,插头簪或银梳,戴耳环、手镯和项链;穿大襟无领滚边衣,系带扣,里挂胸襟,下围百褶裙,秒绑腿,着云勾鞋。近几十年穿戴变化很大, 男的多穿中山装,女的多改穿唐装,青年穿西装的日益增多。侗族多聚族而居。一个村寨有一个至几个大姓,大寨有五、六百户。村庄依山傍水,房屋“干栏”为主,楼下安放石碓、农具、杂物以及喂养牲畜;楼上住人,中为厅堂,两边为火塘,是炊煮和取暖的地方,两头为卧室;三楼为卧室和粮仓.鼓楼是侗族一村寨或一族姓的椟志,也是以、中心.风雨桥是侗寨外面为过河而建筑的桥梁,造型别致。凉亭、石板道、寨门、水井亭、“干栏”、鼓楼和风雨桥等,构成了侗族村寨的特色。侗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严格实行族外婚。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结婚时也须征求父母的同意。过去姑表婚盛行,解放后已基本消失了。行歌坐月更是侗族男女青年特有的谈情说爱形式。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文化  侗族人民能歌善舞,歌有大歌、双歌、耶歌、琵琶歌等等。舞蹈有笙舞、踩堂舞、春牛舞和瓠颈龙灯舞等。侗族民间文学丰富多
彩,诗歌有叙事歌、抒情歌、礼俗歌和款词等,其中以《姜良姜妹》、《金银王之歌》、《珠郎娘美》等最为出名。故事传说也很丰富。侗剧已一百多年历史,很受群众喜爱。在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方面,除上述风雨桥,鼓楼闻名全国之外,侗锦、刺绣、银饰、侗布和竹藤编织等,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侗族人民富于革命的光荣传统。吴勉领导的黔、桂、湘三省侗族人民的反压迫斗争,以及在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有侗族的优秀儿女流血牺牲,为全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1952年成立了三江侗族自治县,分布在其他地区的侗族人民,也同样享受到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广西整个侗族地区、交通、教育、文
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普遍地得到了改善,到处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鼓楼 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 0 多米,1 1 层至顶,全靠1 6 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 0 平方米见方,中间用
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牛皮长鼓一面,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匪盗,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例击鼓,如此,一寨传一寨,信息很快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   如今,社会秩序安定,长鼓已失去了它传递信息的作用。但鼓楼仍然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夏天,人们来到鼓楼纳凉聊天。冬天,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讲故事。每到节日,男女老幼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
  风雨桥 又称花桥,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侗族擅长建筑。一般说,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
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蔑桥等。然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座桥建于1 9 1 6 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全长6 4 . 4 米,宽3 . 4 米,高1 6 米,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纹、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油茶 打油茶是侗族人民喜爱的饮食。清香甘甜的油茶,提神醒脑,焕发精神,兼有祛除湿热,防治感冒、腹泻之效。它几乎成为侗族人
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于许多人来说,一日两次打油茶是少不了的。客至,好客的侗家人必用油茶招待。打油茶有一定的程序。首先将“阴米”(蒸熟晾干的糯米,有的还染了五彩色)用茶油(茶子树果实榨的食用油)炸成米花捞出,再炒花生米、黄豆等副食品。最后把粘米炒焦,再放些茶叶稍炒一下,马上添温水入锅,加盐煮沸,即是油茶水。吃的时候碗里放点葱花、茼蒿、菠菜等,盛入油茶水,加些炸好的米花、花生、黄豆、猪肝、瘦肉等配料,有的还在油茶水中煮上小小的糯米粉汤团,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油茶了。侗家吃油茶时,主人和客人都围坐在桌旁或锅灶周围,由主妇动手烹调。第一碗油茶必须端给座上的长辈或贵宾,表示敬意。然后依次端送给客人和家里人。每人接到油茶后,不能立刻就吃,而要把碗放在自己的面前,等待主人说一声敬请,大家才一起端碗。吃油茶只用一根筷子。吃完第一碗,只需把碗交给主妇,她就会按照客人的坐序依次把碗摆在桌上或灶边,再次盛上茶水和配料。每次打油茶,每人至少要吃三碗,否则会被认为对主人不尊敬。吃了三碗后,如果不想再吃,就需把那根筷子架在自己的碗上,作为不吃的表示,不然,主妇就会不断地盛油茶,让你享用.
    行歌坐月 在美丽的侗乡,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龄就开始社交,“行歌坐月”了。“行歌坐月”就是谈情说爱,一般都是农闲季节盛行。很多侗
 寨有专门的“月堂”,即吊脚楼供年轻人聚会,多数是小伙子到姑娘家去与姑娘对歌交游。夜幕降临了,寨子里的小伙拿着自制的牛腿琴、琵琶等乐器,踏着斑斑点点的月光,一面拉着琴弦,一面哼唱邀约歌,从喜爱的姑娘吊楼下走过。琴声歌声拨动了姑娘的心弦,于是,她们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推开窗子往吊脚楼下窥视,见是自己喜欢的人来了,就打手势,示意他可进楼。如果是自己不喜欢或不认的人来邀约,她们就急忙将窗户关起来不去塔理。假若那小伙子不肯离开她的吊脚楼、打口哨、呼喊,或用竹竿敲打她家的窗子和板壁。耐性好的姑娘虽然不做声,但她的家人便出来干涉,如果还不走,一瓢冷水从窗子上泼下来,意思是叫你快走开。“行歌坐月”爹妈是不阻拦的。因为他们觉得儿女谈情说爱是有人看得起,脸上光彩。对歌时,小伙子弹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们都在仔细听,并且心中在想以什么歌来答最好。在不同的季节要唱不同的歌,在问答式的对唱中,最容易看出谁懂得的事理多,见识广。许多青年就是在这种“行歌坐月”的社交活动中加深了解,最后结为美满幸福的家庭。  
    斗牛节 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
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是侗族的斗牛节。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 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一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戴着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双龙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 面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向对方,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走”。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若打得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和。几天后,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小伙子设宴款待,陪唱“大歌”,并赠礼品“赎旗”。哪个寨子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以斗牛后有群众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殊的娱乐文化更加声名远扬。

no.8 汉中乔迁之喜俗
我国城乡历来有择吉日搬迁的习惯,由于迁入新居是喜庆事,人们便互相祝贺道喜,历久成俗,称为“乔迁之喜”。
  “乔迁”这个词来自诗经小雅的伐木篇;“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行于乔木”。翻译成现代的话是:“吹起树木铮铮响,林中小鸟嘤嘤唱;小鸟本从深谷出,飞来住到大树上”。把迁人新居叫“乔迁”,借用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比喻人们搬进高大的新屋,得以饱览宽敞的天地和明丽的风光。这的确是一件令人心花怒放的如意快事,难怪亲友也为之高兴而祝贺。

  汉中地区的乔迁贺房之俗尚存,且有新的发展。凡新修房屋或是租房搬迁,都有贺客临门放炮道喜。尤其新修房屋,迁居时要选吉日良辰,设酒酬宾,十分热闹。新朋好友贺房时往往带去围鼓、丝弦坐唱助兴,同时向主人赠送对联、单条、茶点等礼品。单条内容多是即兴编写的诗词或顺口溜,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在室内,活跃喜庆气氛。

no.9 陕西方言趣谈
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汉字为“文字初祖”仓颉所创造。仓颉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所以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下面介绍的主要是关中、陕南一带方言的用法。

形容类:


  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


   “眼”——好看叫顺眼,讨厌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心斗角叫玩心眼,脾气暴躁叫毛眼,死不认账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另眼看叫翻白眼,盼人穷叫害红眼,不讲亲情叫干睁眼,不灵活叫死心眼,爱捣鬼叫瞎心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小心眼。
   “手”——系陕南一带多用,熟练叫老手,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手,小偷小摸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
   “脚”——上坡叫爬脚,下坡叫送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
   “气”——关中一带常把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自大叫傲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受气,胡搅叫邪气,扭捏叫妖气,努力向上叫争气,老人康健叫福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用十二属相形容人:


   *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犊一样,凶得跟老虎一样,跑得跟兔子一样,大得跟飞龙一样,毒得跟蛇蝎一样,欢得跟马驹一样,绵得跟羊娃一样,灵得跟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跟猪脑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



  用地理名词形容:


   “山”——骄傲自满叫张山,耍半吊子叫争山,爱吹大话叫撂山,行动轻浮叫飘山。“水”——掏腰包出钱叫出水,谋取非法所得叫捞油水,太??嗦叫浆水,找不见叫落水。


  用数字形容:


   “二”对懒汉无赖通常用:二溜子、二混子、二痞子、二赖子、二毛子等;对一些精神或思维不正常的人通常用:二蛋子、二楞子、二杆子、二糊子、二不拉子、二货子、二茬子、二趟子、二八卦子等。



  用定语“的”形容:


   活泼好动的人猴的,心眼很多的人鬼的,穿戴时兴的人飘的,思想迟钝的人闷的,干活偷懒的人*的,甩膀大于的人实的,逢迎献媚的人轻的,不听忠告的人瓷的,意气风发的人兴的,几面卖乖的人滑的,有本事的人能的,没能耐的人肉的,爱逞能的人张的,长的太聪明的人蛮的。



  用名词形容:


   “太”或“太太”:称心如意叫谄得太,不讲道理叫蛮得太,穿戴时髦叫洋得太,做事狂妄叫张得太,官运享通叫红得太,巴结献媚叫轻得太,多才多艺叫能得太,聪明伶俐叫精得太;调皮捣蛋叫瞎得太,寡言无语叫瓷得太。还有重叠加重语气用法:“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得太太”、“我这蒜苗嫩得太太”。


  在“人”字前加形容词:


   跟人能合得来的人“?蝗恕保?偷摸拐骗的人“瞎人”,八面玲珑四方讨好的人“滑人”,待人冷冰脑子迟钝的人“痴人”,脾气古怪忽冷忽热的人“怪人”,明知死胡同偏要硬闯的人“犟人”一学就会干啥像啥的人“能人”。



同义不同字类


  关中一带常可听到:


   不和叫不卯,干扰叫打搅,发痒叫害咬,适合叫刚好,断绝叫拉倒,马虎叫毛草,矮人叫矬子,体胖人叫“圆伟”,瘦人叫“干猴”,不行叫失气,笛子叫篾管,胡琴叫弦弦,小锣叫当当,梆子叫咣咣,铙钹叫镲镲,唢呐叫喇叭,烧饼叫????;干面叫粘面,糊糊叫搅团,馒头叫蒸馍,饺子叫煮馍,棉鞋叫窝窝,巴结人叫舔*子,出外散步叫转转,向别人表功叫摆亏欠,嫌弃讨厌叫走远,无关紧要叫挂不上串,左顾右看叫卖脸,挑剔毛病叫弹嫌,办事周密叫严攒,脾气暴躁叫脏板,不多不少叫刚谄,歪曲事实叫胡粘,调皮淘气叫捣蛋,大声哭嚎叫叫唤,骂人隐私叫揭短,背后告人叫“干板”,梆子戏叫莲花落,木鱼叫龟脑壳。



  奇特的称呼:


  商洛市柞水一带,因山大沟深,人群分散,因地域不同而称呼不同,县南部把父亲叫“爷”,把祖父叫“爹”或“家”;县中部一部分人把父亲叫“爹”把祖父叫“爷”;县北部则把父亲叫“爸”或“大”,把母亲叫“妈”,把伯父叫伯(音贝);其他地方把祖父叫“祖”、“先人”,把父亲叫“叔”、“伯”、“父”或“大老汉”,把母亲叫“娘”、“妲”、婺(音务)”、“姨”、“勒”、“婶”、“细老汉”,有的地方把儿童叫“仔”或叫“崽”、“娃”,把睡觉叫“困醒”、“晦醒”、“眯”,把吃饭叫“嘬饭”、“薅饭”、“咦饭”,媒人叫红爷,客气叫讲礼,文明叫斯文,回答叫言传,留客叫立下,炒菜叫捻菜,烧火叫添水。

no.10 侗族风俗习惯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