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之征战竞技军事篇第1辑疑案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史前是否爆发过核大战?

据印度古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在古印度,居住在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费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曾经发生过两次战争,战争的惨酷程度为史所罕见,有点类似核战争的场面。例如对第一次战争的描述:“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内,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它喷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潘达瓦人上空黑了下来,接着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沙石不断从空中打来。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飞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大片的地段内,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敌兵被烧死,如同焚焦的树干。”对第二次战争的描述更让人毛骨悚然:“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具有整个的宇宙力,赤热的烟火柱,其亮度犹如一万个太阳滚滚升入天空,壮观无比。”而对于战场上的悲惨景象,《摩诃婆罗多》的描写让人更觉心惊胆战。“……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指甲尽皆脱落、陶瓷器碎裂、盘旋的鸟儿在空中被的死、食物受染中毒……”

  以往,当人们读到这些叙述描写时,往往认为这不过是“带有诗意的夸张。”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后,有不少学者这才悟到,这太象原子弹爆炸的目击记了。因而,不少学者正在探索一个谜,那就是在人类早期历史上是否爆发过核大战?著名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克。索迪坚持认为:“我相信人类曾经有过多次文明,人类很早已熟悉了原子能,但由于误用,他们遭到了毁灭。”弗里德里克的观点当然仍有不少人不能赞同,但是令人感兴趣的是近年来,一些可以佐证弗里德里克观点的证据屡屡发现。考古学家在发生史前战争的战场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大块大块的岩石粘合在一起,表面凹凸不平,物理常识告诉人们,要使岩石熔化,所需温度最低为1800℃,森林,大火或火山爆发出来的热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能达到这个温度的,只有原子弹爆炸所释放的热量。

  在德肯原始森林中,人们还发现了更多的焦化废墟。废墟城墙被晶化,光滑如同玻璃,不仅建筑物表面晶化,连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

  前苏联学者a.戈尔波夫斯基也来到过恒河上游作过考察,有过惊人的发现,他在上述地区意外地发现了一具人体残骸,具体内放射性比常态高出50倍,他把这个发现载入了自己的著作《古代之谜》中。

  人们还发现,古印度人在时间上使用两种奇怪的概念——“卡尔帕”和“卡希达”。“卡尔帕”相当于42亿3200万年,“卡希达”相当于1 亿分之3 秒,这两种时间概念曾使众多研究者摸不着头脑。

  但是核物理学家明白,在自然界里,要用亿年或百万之几秒的时间来量度的,只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分解率。例如铀238 的一半寿命为45亿1000万年,而k 介子的半寿命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与“卡尔帕”、“卡希达”的概念较为相近。

  那么,是不是可以从这个古印度人使用的时间概念上来推测,古印度人已经拥有了量度核物质和次核物质的技术。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掌握制

  造核武器的技术,生产出原子弹来。

  令人更饶有趣味的是,类似核战争的废墟,不仅在印度被人发现,在巴比伦、撒哈拉沙漠和蒙古的戈壁滩上都被人发现有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与今天核试验场合中的“玻璃石”十分相象。

  《摩诃婆罗多》这部古印度史诗,据考证,成书约在公元前1500年,书中所记载的史实则比成书时间还要早2000年,它所记载的事件至少距离今天5000多年。那么在距离5000多年前的史前究竟是否爆发过核大战?尽管已有不少学者从文献记载或考古发掘上作了许多推测,至今仍然还是个谜。

no.2 特洛伊战争的面纱揭开了吗?


特洛伊战争的面纱揭开了吗?
 
  脍灸人口的荷马史诗早已为人们熟知。史诗《伊利亚特》和其他一些零碎材料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希腊人(诗中称阿开亚人)对特洛伊的一次远征。

  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率1188条船和几千阿开亚人,为替其兄弟墨涅拉俄斯抢回妻子海伦而兵临特洛伊城下,经10年的围困,终于用木马计攻陷了该城,凯旋希腊。

  古代希腊史家几乎都把特洛伊战争当作历史事实,甚至当作一件具有民族意义的大事,引以为荣。参加战争的英雄们被视为实有其人。希罗多德多次提到特洛伊战争的原因、特洛伊城的所在。修昔的底斯也认为没有理由怀疑特洛伊之战事是过去发生过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远征,那场战争持续了10年。

  激动人心的荷马史诗一直牵动着历史学家的思绪。到底有没有特洛伊战争?一些学者认为,荷马史诗不过是传说,没有真实基础,要寻找现实的特洛伊城,不是傻瓜便是徒劳。恃洛伊战争不应占据青铜时代晚期史上的重要地位。另一些富于浪漫情趣的学者却力主特洛伊城确实存在。1822年,查尔斯。麦克拉伦在爱丁堡出版了《特洛伊平原地势论》。他提出,希腊时期及其后的伊利翁同普里阿姆的城,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同址。格罗特赞成这个提法,不少英国、德国的学者也以此说为是。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后,卡沃特在土耳其希萨利克山丘的发掘工作也得出同样结论。1865年,他公布了发掘的一些成果,尽管不多,但震动很大。1868年谢里曼来到希萨利克,卡沃特接待了他。他们都认为冯哈在1864年提出的巴利达格山是恃洛伊城址所在的认识不妥。谢里曼是荷马史诗的狂热信徒。凭着对荷马史诗的绝对相信,从1870年到1890年,谢里曼在希萨利克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谢里曼之后,德普费尔得继续在此进行发掘工作。德普费尔得对这里的文化层进行了分析,分为九个层次。前五层属于公元前3000至2000年。其中被谢里曼当作“荷马的特洛伊”的第二层,最为富庶,它的实际年代是在公元前2500年—2200年间,早于特洛伊战争发生时间1000年左右。德普费尔得认为第六层(公元前1800—前1300年)是阿开亚人攻陷的特洛伊城。这一层的居民与前五层显然不同。他们会养马,善纺织,懂得希腊大陆上曾风靡一时的米尼亚陶制作工艺,后来还输入迈锡尼ⅲb 风格的陶器。当时,城中可能有王宫,王宫外有大量房屋。1932年到1938年,美国考古队在布莱根领导下再度发掘特洛伊。他们认为,该址第六层毁于地震,有火山喷发的迹象为证,地震造成的裂缝、建筑物移位等清晰可见。特洛伊遗址第七层a (公元前1300—前1260年)才是荷马史诗中的普里阿姆的城。这个城是在第六层的基础上建起来的,文化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此城是突然毁灭的,但不是由于地震,很

  可能毁于战火。城中房屋密集,屋中有大量可以储备食品和水的器皿,说明曾有许多人在城里避难。一些房中和街道上有众多骸骨,可能是该城被困日久、最后沦陷的证明。当时的刀光剑影兵火混乱是如何震慑人心,可想而知。

  若真的有过特洛伊战争,只能发生在这里。

  但是,谁毁了特洛伊?

  布莱根认为是阿开亚人及其同盟者。芬利却指出,布莱根没有拿出什么证据或提示什么迹象说明有过那样的阿开亚人联盟或特洛伊同盟。他认为修昔的底斯的话也不足以证明特洛伊战争的实在性。他说,修昔的底斯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坐下来,想一想怎么看待传说,而我们倒比他强,可以靠考古材料,靠埃及、北叙利亚和赫梯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芬利问道,当时的希腊大陆上,曾经繁荣昌盛的迈锡尼文明已到了最后阶段,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怎么能抽出兵力大举远征呢?所以,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年代应再考虑。

  芬利认为特洛伊遗址第七层a 之陷发生在公元前1200—前1190年。若有过特洛伊之战也应在第七层b ,但这层的情形与荷马的描写差距太大。这层初期没什么大变化,有一些迈锡尼ⅲc 风格的陶器,随后有新人来。新人来自色雷斯或多瑙河流域。希腊人没有在特洛伊立足,战后也没有开辟新商路。

  所以,芬利主张是北方来的人或加上部分阿开亚人的帮助毁了特洛伊。有人认为芬利证据不足,走得太远了。另一种意见是,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阿开亚人趁赫梯,衰弱之机,企图通过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远征,取得以前想占而未能占的小亚沿海地区。远征以攻陷或掠劫一些城镇而告终,没有实现初衷。阿开亚人此行的最重要之举是包围并攻陷了特洛伊城,从而构成荷马史诗的主题。阿开亚人因无力征服更大地区而回师。还有人认为是阿齐杰瓦与阿苏瓦的政治斗争,导致了特洛伊的陷落;还有人设想是一场大风毁了特洛伊。

  说到此,都是以大体肯定希萨利克的遗址是特洛伊城为前提的。近年有人对特洛伊城的所在提出了怀疑。有人设想,若特洛伊第七层没毁,也可能不会把它当成特洛伊了。他们把眼光从东转向西,自伊奥尼亚海岸到亚得里亚海岸,去寻找特洛伊故地,有人已宣称找到了……

  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争论远未结束。有人期待考古新发现,有人去钻研文字,翘首盼望发现埃及、赫梯、北叙利亚和古代文献。谁还准备加入探谜之旅?
 

no.3 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


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
 
  汉尼拔(公元前247 —前183 年)迦太基著名的军事统帅、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公元前221 年,汉尼拔担任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着手进行征服罗马的战争准备。

  公元前218 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开始对意大利的大规模军事远征。当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北意大利时,犹如神兵从天而降,大出罗马人意料之外,整个罗马被恐慌不安所笼罩。尔后,汉尼拔率军直捣意大利中南部,在特拉西美诺湖、坎尼等会战中,多次大败罗马军队,尤其是坎尼战役后,罗马可谓已陷入绝境,汉尼拔几乎就要实现其征服罗马的梦想了。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罗马人就扭转了战局,汉尼拔最终未能完成其征服罗马的宿愿。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史家有各种解说,孰是孰非?一时难以肯定。

  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罗马,是因为共和制罗马当时正处于

  蓬勃发展时期,尽管它是一个贵族共和国,作为统治阶级不同阶层的平民和贵族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在平民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废除了债奴制度,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益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平民在國家生活中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國家政治生活暂时比较安定,这些为罗马战胜汉尼拔的进攻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前提。同时,在与迦太基作战的问题上,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是比较一致的,罗马进行战争的主要工具是组织严密的军团,这些军团由罗马公民组成,平民特别是农民是罗马军团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希望从战争中获得一份土地,因此作战特别尽力,这就是罗马在对外扩张中具有强大的力量,它在布匿战争过程中虽屡遭失败,但在每次失败之后又可以迅速得到人力、物力的补充,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相比之下,迦太基在许多方面远不如罗马。迦太基在征服北非土地之后统治阶级内部明显分为两派:一派代表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主张主要维护和巩固在非洲的利益;另一派为商业集团,主张继续进行海外扩张,扩大在海外的利益。两派之间一直进行着尖锐的斗争,时常此起彼伏,影响和左右了迦太基的对外政策。汉尼拔代表的主要是后一派的利益,主要活动基地和据点是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而在迦太基国内和政府内部,往往是地主派占上风。汉尼拔转战意大利期间一直没有得到过迦太基政府的支援,原因就在这里。汉尼拔虽然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是统率的是一支孤立无援、与本国几乎断绝关系、主要由雇佣军组成的军队,而且是在他国领土上作战,处境是十分困难的。加之汉尼拔为把一切反罗马力量团结起来的伟大计划又由于东方各国君主间的矛盾和相互妒嫉而失败。

  也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罗马,其致命错误就是在战略上没有适时地将打击重点放在攻占罗马城上。当汉尼拔取得一系列胜利,特别是在坎尼会战之后,罗马军的主力已不复存在,整个半岛的大部地区已摆脱了罗马的控制,罗马城几乎成了孤城,而汉尼拔军却正是兵威极盛之时。如果汉尼拔能抓住这个时机给予罗马城一击,攻占罗马城的可能性极大。因为罗马城是罗马人的“心脏”,它的存在是罗马复兴的希望,在基本不受战火摧残的情况下,罗马人没有必要向汉尼拔投降,更不会自行崩溃。由于罗马城的存在,罗马人有了重建军备的基地,而其它尚在坚持的罗马城堡也有了精神寄托。汉尼拔在战略上犯的这一错误是无法弥补的,因为在以后的岁月中,类似坎尼战役以后所出现的那种良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说得夸张一点,罗马人保住了一个罗马城便赢得了整个战争,而迦太基人忽视了一个罗马城便输掉了一场战争。这是汉尼拔的悲剧所在。此外,汉尼拔的极端复仇思想与盲目自信情绪禁锢了迦太基军的行动,坐视罗马军队由弱变强,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汉尼拔之所以失败关健的一点在于他兵力太少和罗马军事指挥艺术的改进。法国的孟德斯鸠说:只要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留在一起,他就能击败罗马人,但是当他不得不把卫戎部队留在各个城市的时候,当他要保卫他的同盟音的时候,当他要围攻要塞或者当他使自己的要塞不受罗马人围攻的时候,他的兵力就太少了;而他的一部分军队就是这样零敲碎打地消耗掉的。历次出征之所以容易取胜,是因为在出征时都是全力以赴;出征成果之所以难于保持,是因为要保持它们时只能使用自己一部分的兵力。”同时在战争后期罗马人握有主动权却不与汉尼拔进行大规模会战,这恰恰是罗马军事指挥艺术改进的表现。罗马人虽拥有绝对优势,依靠这个优

  势也许能直接打败汉尼拔,但毫无疑义,面对汉尼拔这样一位天才统帅,这种胜利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能换来的,也很可能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

  相反,在确保取得境内战场主动权的前提下,将这个优势转到境外去,转用到没有汉尼拔的地方去,那么用同样的优势同样的代价,必然会取得更大的胜利。这无疑是正确的决策,此后罗马军队入侵迦太基本土,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总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使人完全接受的观点。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仍是个未解之谜,有必要进一步探究。

no.4 古罗马战士为什么会驻守在我国甘肃河西地区?


古罗马战士为什么会驻守在我国甘肃河西地区?
 
  这是古代世界发生的一场有记载的历史争斗:刀光剑影,喊声震天,全副武装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一路杀来。罗马统帅克拉苏气宇轩昂,出言不凡,策马飞奔,正指挥大军沿幼发拉底河而上,追击安息帝国的骑兵。

  克拉苏是罗马“前三头”之一,公元前71年镇压了国内的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后,谋求战功心切,在执政官任期未满的情况下,便全力投入了入侵东方安息帝国的战斗中。蓦地,克拉苏向前方四下眺望:只见眼前是一片草地,满目荒凉,渺无人烟;尘埃尽头,已不见敌方骑兵的踪影。“不好,我们要中安息人的奸计了!”克拉苏勒住马鞍,不由大声惊呼起来。

  是的,克拉苏果真中了安息人所布下的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计谋了。

  公元前53年5 月,克拉苏率罗马远征军7 个兵团,4 万余人,渡过幼发拉底河,乘胜追击安息骑兵。是月6 日,两军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卡雷城郊交战,没几个回合,安息骑兵便佯作退却,渐渐地把罗马大军引入荒无人烟的草原深入,陷进安息人巧妙设计的包围圈中。

  “杀!”说时迟,那时快,早已埋伏在两侧的安息骑兵,个个纵马扬鞭,挥舞战刀,向罗马人冲来,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顿时使罗马军团阵脚大乱,晕头转向,安息骑兵四面夹击,人马相互践踏,死伤不计其数,战死2 万人,被俘1 万人,主帅克拉苏在乱军之中也被杀。残部在突围途中,由克拉苏之子率领的一支部队终于冲出重围,辗转东行,几经变迁,约在公元前36年消失在中国境内。驻守在我国甘肃河西地区的古罗马将士,就是这支当年被安息人击败的罗马的败军。

  追溯公元前后的古代世界,在亚欧大陆上自东而西并存着三个强大的國家:中国的汉王朝、安息帝国和罗马帝国。在那时,由于交通不畅,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成了一条联系亚欧,横贯中亚的交通大道。公元前2 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其副使则远行至安息,这次出使,打通了从中国抵达安息的通道。公元1 世纪,东汉和帝派班超经营西域,其助手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后闻大秦路遥艰险难至,但却走通了从中国到达波斯湾的路。这是由东而西,即由中国经安息力图与罗马帝国直接沟通的典型事例。

  如果说,由于种种原因,张骞、甘英未能与罗马人直接沟通,并抵达罗马帝国,那么,古罗马人的这支败军却在无意中由西而东,走通了从罗马到达中国的路。

  然而,关于在中国甘肃河西地区何以会驻守古罗马将士,却是一个多年来令历史学家困惑而又感兴趣的历史之谜。早在1955年,专门研究中国古史的英国历史学家德效谦教授在其《古代中国的罗马城》一书中认为:公元前53年,145 名遭安息击败的罗马军残部,东逃至中国,于次年被汉王朝西域

  都护陈汤俘获,将他们安置在“骊靬”(汉代人对罗马帝国或罗马人的称谓,又称犂靬)。澳大利亚学者戴维。哈瑞斯在研究了这支古罗马军队后也得出与德效谦相同的结论,并认为这支逃脱的罗马残兵后来成了北匈奴的附庸,公元前36年他们最终在中国境内消失踪影。

  但有的历史学家不同意这样的见解。美籍华裔历史学家余英时在其著作《汉代中外经济交通》中,对上说提出了质疑。余英时认为,依照汉朝制度,设县至少要有几千人口,145 名罗马将士不可能设县。因此,余教授指出,德效谦的论见没有历史根据,并认为德效谦可能受了王先谦《汉书补注》的误导。中国大陆学者莫任南在《汉代有罗马人迁来河西吗——骊靬县的起源问题》的论文中亦认为罗马“降人置县”不足为据。莫任南认为,中原统治王朝有自大传统,是“汉借骊靬为县名,因犂靬眩人来华献技,取朝廷‘威德偏于四海’远夷慕义向化之义”,又云:“汉廷在歌舞酒宴之余,会觉得于犂靬眩人所经过的河西,设置骊靬县,自可矜夸一番。”莫氏的“自大”、“矜夸”说,都着意否定罗马降人在我国河西地区安置的可能性。

  台湾攻研秦汉史的学者邢义田认为,以上两说,各执一词,难以断定是非。他希望大陆学者能拿出确凿有力的考古证据来。传来的消息是令人鼓舞的,历史学家们决心把它弄个水落石出。晚近以来,中外历史学家在我国兰州进行了合作研究,其初步的结果是:这支古罗马的败军,是罗马共和国的残部,会摆“鱼鳞阵”,他们随匈奴部队与汉王朝军队交战,失败后被收编,并把他们安置在今甘肃河西地区,建立了“骊靬”城。汉朝军队收编这支古罗马共和国的残并兵,派它协同驻守在我国河西地区,时间距今约为2025年。1989年3 月,中外学者在一张公元前9 年的地图的帮助下,已进一步确定该城位于兰州西北约300 公里的永昌镇附近,并准确地找到了这处废墟。

  甘肃永昌“罗马城”将在近期内开始挖掘,届时随着这个历史之谜的索解,将为人们了解古代中西交通提供了又一个生动有力的事例。

 

no.5 怛逻斯战役中溃败的唐朝官兵下落怎样?


怛逻斯战役中溃败的唐朝官兵下落怎样?
 
  公元7 世纪,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强盛的大帝国,一是东方的中国唐朝,一是西方的阿拉伯帝国。这两个雄踞东西的大帝国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兵力强大。它们之间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两大帝国之间也曾发生过战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公元751年的怛逻斯战役。

  我国新疆和中亚各国在汉唐时代称为西域,到7 世纪后期,那里绝大多数國家不是已经纳入唐朝的版图,就是成了唐朝的藩属,与我国中原地区的关系十分密切。阿拉伯帝国兴起以后,积极向东方扩张。公元705 年,屈波底就任阿拉伯帝国的呼罗珊总督,大帐设在谋夫城(今天土库曼的马里城)。

  屈波底肩负征服中亚的使命,多次对那里的一些小国用兵。经过数十年征战,阿拉伯人控制了中亚的一些地区,但是唐朝在那里的势力和影响还要大一些。唐玄宗天宝年间,高仙芝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管辖西域地区。由于高仙芝在处理石国(今塔什干)国王一事上失信于人,结果引发了怛逻斯战役。

  怛逻斯战役发生在751 年。阿拉伯人只有伊本。阿勒。阿西尔记述了这一战事,但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甚多。《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下)写道:“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劾其(即石国国王——引者注)无藩臣礼,请讨之。王约降,仙芝遣使护至开远门,俘以献,斩阙下。于是西域皆怨,王子

  走大食乞兵,攻怛逻斯城,败仙芝军。“大食即阿拉伯,石国王子当时向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悉林请援报仇,总督派大将齐亚德统兵出征。高仙芝闻讯,率众深入700 里到怛逻斯城迎战。两军会战五日之后,随唐军征战的葛逻禄部忽然反戈,与阿拉伯军配合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偕部将李嗣业、段秀实等苦战突围,返回安西城。

  唐军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只一小部官兵回到安西,其余大部分或被杀,或被俘,或逃散,其具体情况就很难弄清了。

  首先,参加这次战役的唐朝官兵到底有多少人,也是众说不一。《旧唐书》说两万人,伊本。阿勒。阿西尔却说有7 万人,相差极大。到底孰是孰非?中亚史专家巴尔托里德说7 万是夸大了的数目。然而唐朝政治家、学者杜佑所撰写的《通典》卷一八五边防类说:“高仙芝伐石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殁。”与伊本。阿勒。阿西尔的记载吻合。杜佑是当时的官员,这段文字是根据其族子、亲身参加过怛逻斯战役的杜环提供的材料写成的,比较可靠。《旧唐书》为什么只写两万呢?问题是参战的高仙芝军除唐兵以外,还有很多西域兵。白寿彝先生在《禹贡》半月刊35卷11期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唐朝“当时实际参加战争的军队最多不过两万人”,但协助唐军作战的著军人数却很多。因此,很可能参加此役的唐军只有两三万人,而随唐军征战的西域兵有四五万之众。不过,这种人数上的区分也只是一种推测而已,真实情况还有待弄清。

  现在来看高仙芝所部军队战败后命运如何。《旧唐书》卷一零九《李嗣业传》云:“仙芝大败。会夜,两军解。仙芝众为大食所杀,存者不过数千。”

  数千人回到安西是实,其余皆“为大食所杀”却明显有误,因为被俘的不少。

  而伊本。阿勒。阿西尔说7 万唐军5 万被杀,2 万被俘,似乎无一人生还,也有讹误,因为有数千人逃回确是事实。还有这数千人全是唐兵,还是包括了西域兵?据《旧唐书》前后的逻辑,似乎没有把逃脱的西域兵计算在内。

  而西域兵确有不少比唐兵先逃走,《李嗣业传》中就有“跋汗那兵众先奔”并且阻塞了道路的记载。因此7 万人中逃回的不止数千,5 万被杀、两万被俘的说法也不准确。到底多少被杀、多少被俘、多少逃脱,现在还是一笔糊涂帐。说两万人被俘,同样不一定准确,但被俘的人数也不会很少。而这些俘虏是怎么度过余生的,这恐怕永远是个历史之谜。

  据现有文献记载,有一部分被俘的唐朝官兵被编入阿拉伯军队赴西亚作战去了。前面提到的那位杜环也是战俘,他被派往叙利亚、地中海一带打仗,尔后又到过秋萨罗(西班牙)、摩邻(摩洛哥)等地。杜环762 年回国后写了一部《经行记》,叙述自己被俘后辗转各地的生活经历,可惜原书已经散佚,部分内容因收入《通典》才得以保存,如生动地记述阿拉伯穆斯林的生活风习:“不食猪狗驴马肉,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把天而已。其俗每七日一假,不买卖,不出纳,唯饮酒,谑浪终日”。

  除参军打仗外,还有很多俘虏被阿拉伯人当奴隶使用,有些留在中亚地区服劳役和做工。俘虏中有不少能工巧匠和知识分子,因而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思想带到了中亚乃至西亚、北非各地。其中最突出的是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出去了。早在公元10世纪,一位阿拉伯学者比鲁尼就写道:“中国战俘把造纸法输入撒马尔罕。从那以后,许多地方都造起纸来。”另一位阿拉伯学者塔利比写得更详细:“《旅程和王国》一书的作者告诉我们,纸是由俘虏们从中国输入撒马尔罕的。这些俘虏为沙利之子齐亚德所有,在俘
  虏中找到了纸工。“到10世纪,撒马尔罕成了世界闻名的造纸中心。产品远销到欧洲。尽管有些学者认为中国造纸术西传早在怛逻斯战役之先,但是战俘们教会撒马尔罕人造纸是不容怀疑的。

  参军作战的唐朝被俘官兵有多少,结局如何,已无从知晓。造纸工不会很多,其他被俘的工匠有些什么贡献,也无可考。特别是那些做奴隶与苦工的俘虏,人数恐怕最多,命运也最惨,也更无蛛丝马迹可寻,可能永远沉入了历史的海底。

no.6 阿拉伯大将屈底波踏上过中国领土吗?


阿拉伯大将屈底波踏上过中国领土吗?
 
  屈底波是阿拉伯帝国的著名将领,曾率领阿拉伯军队占领中亚广大地区,并在这里传播伊斯兰教,死后被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徒奉为圣人。他的全名是古太白。本。穆斯林,中国古籍将其名字古太白译作屈底波。

  屈底波的祖父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妻子哈福赛的兄弟。公元696 年,伊拉克发生反抗运动,总督哈贾吉被围,屈底波应募参加镇压有功,从此在哈贾吉麾下任军职,大受宠信。公元705 年,屈底波由哈贾吉推荐,被阿拉伯的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任命为呼罗珊总督。翌年,他来到谋夫(今土库曼的马里)就职。交给他的使命是要他征服中亚。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他首先在谋夫以古兰经来号召人们参加所谓的圣战,征集军队,筹备粮秣。次年,攻占吐火罗及其首府巴里黑(今阿富汗北部的马扎里歇里夫西),以巩固后方。

  随后,多次渡过阿姆河,进攻河中地区,相继征服粟特的布哈拉(即中国史书上的安国),撒马尔罕(康国)。最后,在公元713 —715 年,他领导一支远征队深入药杀河各省区,特别是拔汗那(大宛国)这样,屈底波就在近代以中亚诸汗国著称的这一地区,建立了名义上的穆斯林政权。

  屈底波任呼罗珊总督时所统辖的军队,总共只有5 万余人。但是,中亚地区当时处于分裂状态,众国林立,互不相援,终被屈底波各个击破。这些國家本来都是信仰佛教的,设有许多佛教寺院。屈底波来后,亲手焚毁佛像,强迫当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花刺子模等地后来便成了阿拉伯文化的中心,伊斯兰教在中亚的苗圃。

  屈底波率领阿拉伯军队进入药杀河地区之后,是否还曾继续深入向前进军?据说,哈贾吉(倭马亚王朝实权的操纵者)曾对屈底波和另一将领穆罕默德许诺过,先进入中国领土者为中国总督。穆罕默德后来去了印度。而据阿拉伯史学家陀跋里所著《编年史》,以及其它史学家的记载,屈底波进行最后一次远征时,曾越过帕米尔高原和勃律等地,于715 年到达了中国的喀什噶尔(新疆喀什),甚至深入到中国本部。屈底波至喀什噶尔后,曾遣使臣霍贝拉带着马匹和其他物品来到中国唐朝,令中国皇帝前来臣服,并警告说,屈底波已发誓,必践中国土地。中国皇帝乃遣亲王四人,携带中国土若干,叫屈底波去践踏,以应其誓言。但对此事,中国史书却无记载。这样,历史上的一桩疑案便产生了。

  1873年,阿。万伯里在其所著《布哈拉史》一事中,采用了陀跋里的叙述,认为屈底波率军到了喀什噶尔,并且铺陈其事,加以论证,就使此事传播开来。

  1921年,英国学者吉布曾著专文考核此说。他认为,屈底波到达喀什噶尔仅仅是一种传说,此传说的产生显然是要作为一个预告,叫屈底波的后继者们去征服此地。因此,在屈底波之后,于738 —748 年担任呼罗珊总督的奈斯尔。伊本。赛雅尔不能不去征服据说是屈底波先前征服过的大部分领俄国

  学者巴尔托里德在其所著《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一书中,也说屈底波到达喀什噶尔一事为不可能。

  我国学者王治来在1980年出版的《中亚史》第一卷中认为,所谓屈底波到达喀什噶尔,仅仅是一个虚构的事实。他说,公元713 年,屈底波的恩主和靠山哈贾吉死去。翌年,哈里发瓦西里亦死。瓦西里的兄弟苏来曼继位为哈里发。这对屈底波是极为不利的。哈贾吉曾经支持前任哈里发希望传位其子而不让苏来曼继位的企图。所以苏来曼深为愤恨,即位后即追究哈贾吉的党羽,这就把屈底波也牵涉进去了。屈底波得到苏来曼登位的消息时正在费尔干纳。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危险,就召集自己的部属表示要叛变哈里发而独立。可是没有人响应。恰恰相反,在他退入内室时,其部属一拥而入将他杀死。时为回历96年助勒。希哲月(公元714 年),死时47岁。其坟墓在费尔干纳的安集延。称为,“伊马木。舍里。屈底波之墓”。王治来认为,由于屈底波还在费尔干纳时即被其部属杀死,“他所征服的范围,总的看向北基本上未进入巴尔哈什湖西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向东则未能越过帕米尔而达到塔里木盆地。”而且,就是塔什干、费尔干纳、布哈拉、撒马尔罕以及阿姆河流域诸地也并不甘心于接受阿拉伯的统治。他们习惯于接受中国唐朝的封号,向中国朝贡和进行贸易,并一直在同唐朝维持关系。一当阿拉伯的统治削弱时,他们就来请求唐朝支持,以便驱逐阿拉伯侵略者。

  当代美国学者希斯在其《阿拉伯通史》一书中也说,哈贾吉虽曾应许他的两个大将之一,穆罕默德或屈底波,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但是“他俩都没有能跨过中国的国界”。

no.7 “无敌舰队”究竟是怎样覆灭的?


“无敌舰队”究竟是怎样覆灭的?
 
  1588年8 月,西班牙同英国为争夺海洋霸权,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出动了重型军舰和其他类型的舰船134 艘,火炮2430门,水手和炮手3000人,接舷战步兵2.3 万人,神职人员和其他各类人员300 人,总兵力达3 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能应战的各种型号的舰船,大大小小凑在一起总共只有140 艘,其中大部分是海盗式的武装商船,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战争的优势显然在西班牙一方。但是,这场海战的结局,却大大出人意料,西班牙惨遭毁灭性失败,“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西班牙从此江河日下,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强大的“无敌舰队”在寡弱的对手面前居然不堪一击,一战覆亡,这不能不引起历史学家及军事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长期以来,多少学者捉笔疾书,撰文研究其败亡的原因,但观点不同,结论殊异。大致有三种意见。

  一、基础说。

  16世纪的西班牙,是一个头号殖民强国和海上霸王,号称“日不没帝国”,其殖民势力遍布亚、非、欧、美四大洲,海外贸易盛极一时,有1000余艘商船常年航行于世界各大洋。各殖民地的金银和其他财富犹如一条从不干涸的溪流,源源不断地流向西班牙国库,其财力、国力之强盛,在当时的西欧首屈一指。然而,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因为西班牙的工业不发达,其繁荣强盛不是建筑在本民族的经济基础上,而是靠掠夺殖民地的金银。据统计,仅1545—1560年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回西班牙

  的黄金有5500公斤,白银24.6万公斤。这种靠掠夺他国财富来维持的强盛肯定是不会持久的。其次西班牙还缺少举国一致的政治基础。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腓力二世(1527—1598年)的反动统治,西班牙即迅速走上衰落的道路。腓力二世是个保守的天主教卫道士,1556年他继位为国王后,对内利用宗教裁判所加强专制统治,曾先后批准执行过100 多次火刑,迫害“异端”,滥杀无辜;实行重税政策,搜刮民财;对外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他专横残忍,挥霍无度,不关心国内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只满足于享用掠自殖民地的金银财宝,在马德里豪华宫廷里,整日杯筹交错,歌舞不绝,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在他统治期间,西班牙经济调敝,民不聊生,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常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腓力二世的反动政策和行径,激起人民的极大愤恨,他不惜耗费巨大国力、财力,组织庞大的“无敌舰队”

  进攻英国,自然在国内是得不到多少人支持的,因而缺少战争获胜的基础。

  英国当时虽然在军事上还不如西班牙,但政治上已建立了强大的专制君主制,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海外贸易日益扩大;國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工商业,奖励航海业,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同时,这时英国完成了宗教改革,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建立了本民族的新教国教。

  这就使整个英国对此次战争的认识较为一致,资产阶级把打败西班牙,看作是扫除障碍、建立海上霸权的前提条件,进而可以向海外扩张,在殖民主义餐桌上分享一席之地;新教徒认为这是同反动的天主教势力的决战;人民群众积极支援战争则是为了保家卫国。因而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一致行动,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英国在这场海战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反之,也是西班牙惨败的根本原因。

  二、指挥失当说。

  缺乏政治经济基础的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也仅是一家之言。有的学者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16世纪的西班牙虽然正走向衰落,但其政治、经济实力尚未达到大厦将倾的境地。从当时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西班牙无疑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并非没有获胜的可能,“无敌舰队”的惨败主要是腓力二世用人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装备完毕后,腓力二世于1588年的4月25日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代其率队远征。西顿尼亚本是个陆军将领,因其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西王信赖,故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他本人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

  一开始他即上书西王,恳请辞职,要求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哪有不败之理?

  果然不出所料,西顿尼亚的指挥糟透了。当英国舰队发现“无敌舰队”

  进入英吉利海峡后,立即抢占上风方位,主动出击。西顿尼亚按传统战略,命令舰队列成半月形迎战。但西班牙舰队的阵势很快被打乱,损失惨重。西顿尼亚无心恋战,传令撤出战斗,向东退驶。是夜,又出乎他的意料,英军巧施火攻,把装有易燃物的8 条破船点燃,顺风开进西班牙舰队,顿时烈火熊熊。西顿尼亚从梦中惊醒,手足无措,慌忙传令:砍断锚索,启航避让。

  在一片混乱之中,各船竟相逃避,互相撞沉,或被大火烧毁。西顿尼亚原想等火船漂过以后,再恢复战斗序列,谁知因他错令断锚,多数军舰都丧失了两个主锚,无法停船,只好任风吹去。天亮后又被英军追上,因弹药消耗、

  损失过大,“无敌舰队”几乎无还手之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西顿尼亚见大势已去,不敢再战,遂率残舰败卒,绕道返国。回到西班牙时,“无敌舰队”只剩下43艘残破舰船,几乎全军覆没。可见,西顿尼亚的错误指挥,是这次惨败的主要原因。连西班牙士兵都把这次不幸归罪于西顿尼亚,纷纷抱怨道:“真见鬼!陛下竟把一个只学会在陆上走路的人派到海上来指挥!”

  其实,腓力二世对西顿尼亚指挥打胜这场海战也是信心不足的。出航前,西顿尼亚曾接到腓力二世的密封谕旨,上面写道“密。只有在舰队司令亡故时才许开拆。”原来,腓力二世早就曾想任命轻骑兵上将唐。阿隆索来指挥西班牙舰队,这封密谕就是要阿隆索在西顿尼亚发生不幸时接替总司令职务的。“无敌舰队”出航前,阿隆索是皇家军事委员会成员,担任过西西里舰队的总司令,获得过圣约克勋章,是既能领会、执行西王意旨,又善于指挥海战的舰队司令官。他在这次远征中担任分舰队司令,可惜由于西顿尼亚的错误指挥,同“无敌舰队”多数官兵一样葬身海底了。担腓力二世为何不起初就任命阿隆索为总司令呢?这又是个不解之谜。有人曾断言,如果“无敌舰队”的总司令是阿隆索,而不是西顿尼亚的话,这场海战的结局可能将是另一番图景。

  三、天灾说。

  认为“无敌舰队”不是毁于人祸,而是亡于天灾;它首先遇到的对手,不是英军,而是更加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是在1588年5 月27日奉王命扬帆启航的,这个季节,正是大西洋风多、雾大、浪险之时。西顿尼亚曾为此忧心忡忡,他深知此时在大西洋上航行,前途难卜,但又不好违拗王命,只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率队出征。果然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6 月19日,突然狂风大作,海浪翻天,“无敌舰队”许多船只被吹翻、吞噬,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步兵大多数因晕船失去战斗力。西顿尼亚一筹莫展,虽经多方搜寻、救授,仍然损失了33艘舰船、8449名士兵和船员。由于天不作美,“无敌舰队”未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西顿尼亚公爵写信据实报告西王,建议暂停远征,与敌人达成体面的妥协,待来年再图进兵。但腓力二世的回答却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即使您在拉科鲁尼亚不得不再仍下10或12艘船只,您也必须立即出港……。”西顿尼亚就是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队伍与英军交锋的,这就种下了导致“无敌舰队”覆亡厄运的种子。当遭到惨败撤回国时,如惊弓之鸟的残舰败卒在苏梅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已全军覆没。英军以未失一艘战舰,仅死伤100 余人的轻微代价,大获全胜。这一结局,也许是老天帮了大忙。事后,腓力二世不无感慨地长叹道:“我派(无敌舰队)去是和人作战,而不是去和海涛作战。”这说明天灾的惩罚敲响了“无敌舰队”的丧钟。

  上述三说,似乎均言之成理。但“无敌舰队”覆亡的根本原因何在呢?

  是缺乏战争的基础,还是指挥的无能,抑或是天灾风暴种下的毒瘤所致?这一问题,似还应深入研究、探讨,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no.8 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吗?


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吗?
 
  1773年,从喀山越狱,逃到雅伊克城附近的顿河哥萨克叶麦利扬。伊凡诺维奇。普加乔夫,僭称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丈夫彼得三世,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领导了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史称“普加乔夫起义”。起义的烈火迅速蔓延到奥伦堡边区、乌拉尔、乌拉尔山区、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踊跃参战的起义者达数万人。起义者发布宣言,答应给人民以土地和自由,号召农民起来扫“倒”领主“,推翻沙皇政权。

  他们转战各地,同官军英勇搏斗,给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以沉重的打击。直到1775年,起义才被沙皇军队血腥镇压下去。

  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此之前,俄国还先后爆发过3 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波洛特尼科夫起义(1606—1607年)、拉辛起义(1667—1671年)和布拉文起义(1707—1709年)。在这4 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究竟哪一次农民起义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呢?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迄今尚无统一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或“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例如,早在1935年译成中文出版的迈斯基的《俄国史》一书中认为,普加乔夫起义是1905年以前俄国平民阶级的最大社会风潮。1956年出版的《苏联史纲》中说,按照所囊括的地域的面积,所吸引的人民群众的数量,猛攻的威力和神速,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不仅是俄国,而且是全欧洲历史上农奴制农民最大的一次运动。50年代初、中期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第2版)和《苏联百科词典》(第1 版)的有关条目中也认为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1956年出版的涅奇金娜等人主编的《苏联通史》中甚至认为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是欧洲历史上人民群众最大的反封建运动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出版的一些词典、手册、小册子、专著、论文,甚至儿童读物中,关于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或“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之类的提法已被普遍采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普加乔夫起义不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在前苏联科学出版社1966年出版的《十七至十八世纪俄国农民战争》一书中,苏联史学者伊。伊。斯米尔诺夫著文认为,波洛特尼科夫起义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意义上,都是俄国最大的农民战争。拉辛起义也好,普加乔夫起义也好,不论就其卷入起义的地区范围来说,就参加起义的人数来说,或者就他们每次运动对封建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基础给予打击的力量来说,都不能与波洛科尼科夫起义相比拟。

  此外,在一些著作中,我们找不到关于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之类的提法。在20—30年代多次再版的苏联著名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的名著《俄国历史概要》中,在40—50年代多次再版的潘克拉托娃等人主编的《苏联通史》中,在60—70年代出版的重要的苏联史著作,如诺索夫主编的《苏联简史》第1 卷(上册)和波诺马廖夫主编的《苏联通史》第三卷中,都找不到关于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之类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苏联大百科全书》(第3 版)和《苏联百科词典》(第3 版)

  有关条目中已不再出现关于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的提法。

  在1976年开始出版的《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虽然认为,1773—1775年的农民战争,无论在力量、团结、阶级划分、组织成份与觉悟程度方面,还是在社会口号的明确程度和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方面,均超过以前的所有农民战争,但却未断言这次农民战争是俄国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翻开《大不列

  颠新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我们也见不到关于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之类的说法。相反,这两套辞书的“普加乔夫”条目中都使用了“较大的”起义的措词。在1957年前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的《苏联历史资料》(第5 卷)中,编者认为,1773—1775年的农民战争是苏联历史的封建主义时期的最大的阶级斗争之一。在这里也没有断言这次农民战争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阶级斗争或最大的农民战争。

  由此可见,正如前苏联学术界所早已指出的那样,关于哪一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的问题,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和尚在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究竟是什么,仍有待于历史家去探索。

no.9 谁开的列克星顿第一枪?


谁开的列克星顿第一枪?
 
  1775年,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十分高涨,独立战争一触即发。4 月18日深夜,800 名英军在约翰。皮凯恩少校率领下,奉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代理总督、英国驻美洲皇家军队统帅盖奇将军之命,从波士顿出发前往康科德一带逮捕爱国者首领和搜查殖民地民兵所建的秘密军火库。但事前已被当地的爱国者组织探得消息。次日拂晓,当英军途经列克星顿时,发现一群严阵以待的殖民地民兵在约翰。派克上尉率领下列队站在村前的草坪上,阻挡住英军前进的道路。皮凯恩命令民兵放下武器并散开,民兵不予理睬。双方对峙着。

  “停止前进!”阻挡在前面的民兵吼道。

  “别理他们,给我冲!”皮凯恩少校举起指挥刀吆喝着。

  “砰!”这时突然响了一枪,紧接着英军射出排枪,当即打死民兵8 人,伤十人。民兵也迅即还击。后来英军在向康科德进犯和撤回途中,又遭到民兵更猛烈的袭击,共死伤俘近300 人,而民兵只损失90余人。列克星顿枪声标志着北美人民武装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开始,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但是,谁首先开枪?是殖民地民兵还是英军?是有意还是枪走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了历史上一桩谜案。

  一种说法是英军开了第一枪。事件发生时,站在民兵最前排的约翰。罗宾逊在1775年4 月24日对此事陈述道:“走在最前面的三个军官向士兵下令:”开火!‘刹那间,他们向我们射来非常密集的弹雨,我受伤扑地。派克上尉的人,据我所知那时没有一支枪开火。“25日,马萨诸塞的新闻报道在描述到开枪的瞬间时称:”突然,一二名军官扣动了手枪,紧接着,四五个士兵跟着开火。“同日,民兵首领约翰。派克在议会所作的陈述以及由14名民兵署名的证词均称:”正规军向我们开火,此前我们队伍中无人对他们开枪。“1825年,已77岁高龄的约翰。门罗在谈到他50年前亲历的这次战斗时说:”一个军官,史密斯中尉骑着马在军队前面宣布:放下武器,散开,叛乱者!发现我们站着不动,史密斯就命令部下开火。“一些美国史著坚持此说。一本美国历史教材对此更确切描述道:”英国兵逼近了,领头的皮凯恩少校吼道:“散开!叛乱者,散开!’民兵坚定地站着,皮凯恩少校气急败坏地重复他的命令,接着下令士兵开火,士兵犹豫不决,少校扣动了自己的手枪……”。

  上述材料在英军首先开枪这一关键问题上众口一辞,十分确凿。但在谈到谁首先开枪时,细节上的差别却又那么明显,似有事先统一口径之嫌,不免令人心生疑窦,怀疑其真实性。

  另一种说法既来自英国,结论也与前面相左。1775年6 月10日,伦敦报刊在谈到欢方对峙中谁首先开枪时称:“由于叛乱者的进攻,军队反击并杀死了他们一些人,”强调是英军遭到枪击后进行的反击。此说得到下列两则史料的印证。一是当时一名英军军官在关于事件经过的陈述报告中写道:“皮凯恩少校立即出来对叛乱者大声呼喊,要他们放下武器、解散,他们没有这样做。他又喊了第二遍,仍无效果。接着他下令士兵前进,去缴他们的械,士兵奉命行动。这时一叛乱者开了一枪,我们士兵回击。”二是另一名也叫约翰。派克的英军中尉在其记述19日事件情形的日记是这样写的:“我们仍然前进,虽然无意攻击他们,但保持着准备反击。然而,当我们逼近他们时,他们开了一二枪……”。这两份材料在被大陆军缴获几年后才公开发表。人们认为这是关于事件的原始史料之一,而且日记是没有必要做伪证的。

  但是,仔细推敲,这两份材料的真实性似乎也有疑问。当时英军呐喊向前,嘈杂声中准开了第一枪,确实难以分辨,事后追忆也难免不受政治立场及感情因素的影响。虽然从当时北美人民反对殖民统治、要求民族独立等整个形势分析,殖民地民兵打了第一枪是最有可能的,但这毕竟是推测,还缺乏进一步的材料证实,仍然不能确定这第一枪就是民兵打的还是故意打的。

  第三种说法认为,无法确认谁在列克星顿开了第一枪。

  据在19日战斗中受伤被俘的英军中尉桑顿。考德4 月25日在马萨诸塞议会陈述事件经过时说:“当我们到达时,他们后撤了,旋即开始交火。但哪一方首先开火,我说不清楚,因为枪响之前我们军队呐喊着向前挺进。”

  美国高校通用历史教材之一《美国的历程》认为:“在列克星顿,皮凯恩发现殖民地民兵已在乡村绿草地上整好了队伍。在他的命令下,民兵们开始散开,接着突然响了一枪。这一枪究竟是英国人还是美洲人开的,是步枪还是手枪,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都搞不清楚。”有的美国史著更认为,在当时混乱纷杂形势下,在高度紧张亢奋中,或难免有人偶尔失误走火。因此,要确定谁是肇始者,确实难上加难。

  我国有关史著对此问题也几乎是众口一辞笼统地称为“列克星顿的枪声”。北美独立战争的帷幕,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拉开的。其余的则略而不谈。

no.10 瓦尔米战役中普鲁士军队为什么意外后撤?


瓦尔米战役中普鲁士军队为什么意外后撤?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1792年法国正式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这一举动极大地震动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们,他们结成同盟,企图把革命和法国扼杀在摇篮中。1792年7 月,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反法联军,侵入法国境内。9 月2 日,法国北部重镇凡尔登守军投降,巴黎门户洞开,共和国形势骤然危急。法国首都巴黎指日可下。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普奥联军遇到了越来越顽强的抵抗。法军统帅迪穆里埃将军指挥部队在北部森林地区与敌军周旋,各路援军陆续向战地开来。9月20日,普鲁士大军向刚刚抵达凡尔登以西瓦尔米村的一支法国援军发起进攻,试图以此切断整个法军的后路,然后围而歼之。在一场激烈的炮击之后,普军士兵向瓦尔米高地上的法军阵地发起总攻。法军司令官克勒曼将军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沉着应战。他命令士兵不要急于开枪,待敌军靠近后,以“国民万岁”为口令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到10月1 日,普奥联军完全撤离了法国。外国干涉法国革命的第一次进攻就这样失败了。

  瓦尔米战役的胜利对法国革命意义重大。德国大诗人歌德热情洋溢地赞颂法国人民的胜利,他说:“这是开始了世界史上一个新纪元,这是人民对国王的第一次胜利。”法国著名史学家米涅写道:“这一天成了我们难忘的日子,本属微不足道的瓦尔米的胜利,却对我军和我国舆论发生了取得全面胜利的影响。”米涅这么说是符合事实的。普鲁士军队在瓦尔米并未受到真正打击,实际上它还未跟法军交锋便迅速后撤,致使前功尽弃。普军此举令人大惑不解。拿破仑认为普军在瓦尔米的后撤简直是莫名其妙的行为,无法用军事观点来解释。一些军事史专家指出,普军当时的行动实在滑稽可笑,根本不象打仗,只是武装游行了一番便撤走了。他们据此断言,如果普军真正发动猛攻,战事肯定是另一种结局。

  众所周知,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不伦瑞克公爵亦非等闲之辈,而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者将,因此瓦尔米的撤退必定有它难以明言的理由,这当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当时随从普奥联军出征的法国逃亡贵族眼睁睁看着唾手可得的胜利付之东流,一个个气得咬牙切齿。他们一古脑儿向不伦瑞克公爵身上泼污水,说公爵被法国国民公会收买了,国民公会将法国王室的大批珍宝给了公爵,替公爵偿清了巨额债务。这种解释在有些人看来纯系发泄私愤,全不可信。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普鲁士军队突然撤退是出于整个欧洲战略的通盘考虑。普鲁士原以为只要大军压境,法国就会屈服,想不到遇到了顽强抵抗。

  如果在瓦尔米与斗志旺盛的法军短兵相接,以后就难以从对法战争的泥潭中脱身了。如此一来,不仅会使普军遭受严重损失,而且很有可能让同普鲁士不那么友好的俄国和奥地利从中渔利,在瓜分波兰等重要问题上置普鲁士于不利地位。故而普军指挥官有意夸大困难,以求解脱。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不过没有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来证明普鲁士当权者当时确有这样的意图,所以还只是一种假说。

  值得指出的是,法国大名鼎鼎的剧作家博马舍为普鲁士意外撤退一事提供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情节。就在瓦尔米战役前夕,博马舍去找过在《费加罗的婚礼》中扮演男主角的喜剧表演大师费列利。当时费列利不在家,家人说他到凡尔登去了,博马舍觉得十分蹊跷,要知道在普军占领下的凡尔登要塞是无戏可演的。几天后,博马舍再次登门,见到了费列利,可是他矢口否认曾离开过巴黎,而且一向谈锋甚健的费列利回答剧作家的提问时吞吞吐吐,支吾搪塞。生性喜欢遇事弄个水落石出的博马舍对此疑窦丛生,事后他经过一番查访搜寻,发现了瓦尔米硝烟后面一个令人惊讶不置的奥秘。

  原来不伦瑞克公爵背后站着一个不事声张的指挥官,那就是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威廉。他是声名赫赫的腓特烈二世的侄儿,这次随军出征。博马舍说,在瓦尔米战役前夕,腓特烈—威廉在凡尔登举办了一次舞会。就在舞兴正浓之际,一位不速之客来到腓特烈—威廉身边,国王听他低语几句以后,神色慌张,随陌生人马上离开舞厅。国王来到一间阴森森的房间,忽然看见他那去世多年的叔父腓特烈二世的幽灵出现在他面前,他告诫自己的侄儿:“不再骑马向前进了,你已经被他们出卖了。”腓特烈—威廉认为叔父是劝他不要为法国保皇党人火中取栗。于是次日普军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而且一停就是十几天,然后在瓦尔米佯攻一下便班师回国了。博马舍认为腓特烈二世的幽灵就是费利列扮演的。此说固然十分离奇,却也有些道理。腓特烈一威廉十分昏庸固执,而且沉湎迷信,崇拜荒唐的“通阴术”,作为一国之主,他竟参加了秘密组织“彩灯会”,传闻还参加了秘密僧团“玫瑰十字会”。

  人们听出,陌生人对他讲的就是秘密僧团的暗语。对于这样一个愚顽之徒来说,对幽灵的话信以为真也就不足为怪了。

  总之,普军在瓦尔米莫名其妙的撤退一事确实令人费解。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