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挽留爱人的心(高情商分手挽回最有效说话)

80酷酷网    80kuku.com

怎么能挽留爱人的心(高情商分手挽回最有效说话)

我每天接触很多这样的咨询,恋爱时男人各种迁就忍让各种体贴付出,最后女人感动了,考核通过最终修成正果。可是结婚之后,慢慢男人没那么迁就了,也不那么体贴付出了。他们有了第一次忘记生日,第一次破记录的失联时间,第一次冲着你咆哮,第一次摔门而去,甚至第一次彻夜不归。

所以这时女人在吵架时会悲痛至极地说“你变了,你以前对我那么好,你现完全变了”。很多关系来到这个阶段时女人通常会有极大的失落感,委屈,愤怒。甚至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然后她们身边的女人还会附和几句,“男人都这样,都是骗子,追到手就原形毕露了”。

这种版本的故事在中国实在是太常见了。

所以在这里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到底是男人变了,还是就是这些男人的本性?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一段关系中有能力关注“我们”的人,必须要有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他自己的自我人格发展的比较完整。

一个自我人格发展不完整的人是不可能有能力给出高品质的陪伴的,也不可能给出理解,支持,信任等等这些在关系中很重要的东西,无论是陪伴,理解,支持,信任…都是爱的表达形式。说简单点,要给出爱的人必须自己拥有爱,就好像你要送别人一个苹果,那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苹果。否则即使你想给,也是给不出来的。

挽回爱人的锦囊妙计在这里

·2·

很多中国人,尤其是男性在情感层面尚未发育是尚未成熟的,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学会如何表达爱、接收爱、感知爱,如何让爱流动。

在成长过程中儿童需要发展心智,而大部分中国人更多只发展了“智”的层面,而“心”的层面的成长是缺失的。而在中国文化中甚至以男人表达情感为耻,“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流血不流泪;男子汉天不怕地不怕……”。

如果一个男孩是在认同这些信念的家庭中长大的,而且如果他父母之间的情感表达也有很多堵塞的话,那么他成年之后人格的缺陷几乎是可以肯定的,除非当事人自己意识到并主动成长,否则基本上就会具备不善于表达感受,死要面子,感受力迟钝,倔强又固执等特质。

这就是很多男人在结婚一段时间之后非常不喜欢面对伴侣的情绪,当女人说我感觉很难过很委屈时,男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接受,所以他们会说

“好好过日子就行了,哪来那么多感受?”

“不要想些乱七八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总是用各种方式试图隔离对方的感受,因为面对感受是这类男人陌生的甚至害怕的。他们没有自信自己能处理这些。

很多失衡的关系的早期中,男人无微不至肝脑涂地的追求一个女孩,任打任骂,没有自己只有对方,这样的关系都一定是不稳定不长久的。这个“好”只是一个自我构建不完善而补偿的一种短暂的假象。

他们带着自我压抑小心翼翼的讨好,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很低,因为对爱非常匮乏,所以渴望通过不断的付出和讨好换回对方的爱。还有一种我称之为是“狩猎心态”的讨好,是靠这段关系来找存在感,自我证明,我要把你追到手,证明我足够牛掰。或者在一个人身上这两种成分都有。当他们的关系真正稳定下来时,那个男人却“变了”,这个好再给不出来了,之前给的“好”是用一种自我消耗的方式在给,靠撑、靠忍、靠死扛、靠自我说服,而不是来自于本然的状态。所以给到最后不是不想给,而是消耗殆尽给不出来了。而且这个男人的潜意识就会有个声音是

“我付出了一年多了,你总该回报我点了吧”

“我累了,不想给了,我觉得我给的够多了,我希望你能给我一点爱。”

·3·

爱是积累来的,不爱也是。

然而这个时候,大部分女人已经把之前失衡的关系作为常态了,这种格局的改变并不是她们之前预期到的,她们会以为之前的关系格局会一直持续下去。而且甚至有些女人会把这种失衡状态作为甄选男人是否对自己真心的标准,就像《欢乐颂》樊胜美的观点的,“男人如果在追你的时候是都对你不够好,那结婚以后那你就惨了。”

这种观点不知道害了多少男人女人,女人把自己当做猎物或商品,待价而沽,男人就要拿出相应的东西来交换,例如物质保障,体贴的行为,委曲求全的姿态等等。这样的关系中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物化了自己,也物化了对方,没有看到自己是一个可以鲜活真实的人,也没有机会创造出一段真正亲密真实的关系。这种交易性在关系的最初就定下了基调。所以樊胜美是整部剧中最物化自己的人,也会物化来到她身边的男人。但同时也是因为她所成长的家庭一直在物化她,她没有学会如何看到自己尊重自己爱自己的能力。

根据大家熟知的吸引力法则,吸引心智成熟的暖男的一定是心智同样成熟的暖女。因为只有真正的成年人才会喜欢成年人,小孩子之间才会彼此吸引。那些喜欢小萝莉的大叔通常自己也只是有着大人躯壳的巨婴而已。而女人会迷恋被讨好被呵护的状态,并对此产生依赖这本身也是心智不够成熟的表现。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惑,不对呀,我就看过一些任性不靠谱的女孩旁边有个特别温柔好脾气的男人,或者反之。

但有个概念我们需要理清的是,暖男是心灵深处对关系有着安全感并有感知他人能力的人,而且自我价值较高。

·4·

心智成熟的人才有完整的自我,有了完整的自我才可能真正开始关注“我们”,才可以在关系中做到很好的平衡。他们会让身边的人很舒服,体贴而不谄媚,真诚而不刻薄,幽默而不低俗,博学而不卖弄。这样的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暖男。

而暖男是珍稀资源,如同珍贵矿石一般是需要长年累月积累而来的,需要很多机缘共同发生,比如琥珀的形成就需要松树的油脂,而且要气温足够热,让油脂分泌,还需要有小昆虫,还有地壳的变化,足够长的时间等因素,少了任何一个因素琥珀就不可能形成。

暖男的形成也是如此,他通常都有一个相对健康快乐的童年,父母的感情通常不算太差,家庭中有习惯表达爱表达关心的氛围,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遭遇过太严重的创伤性事件(例如:被寄养,被侮辱,被性侵犯等),还需要后天不断精进地修炼自己的心性。这些条件都需要同时满足,少了任何一个都不造就不了一个暖男。

暖女也一样,一个心性成熟的女人一样需要这些条件。

如果先天条件不足,就需要靠后天自己的成长和学习来改变这个格局。

很多来到我这咨询的学员都在关系中触礁。一开始他们通常都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即使有自己的问题也应该占很小的比例。但最后我都会让他们看看在关系中是不是以下这些逻辑:

*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懂我,如果你不懂我,就说明你不爱我;

*如果你不懂我,我不会跟你说我要什么,因为如果是我找你要的,你再给我那多没意思啊;

*所以你得猜,猜猜猜;

*而且如果你知道了我想要什么必须要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不是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表达,那也说明不爱我。至于我具体想要哪种方式,第一我自己可能也不清楚,但是我清楚我不想要什么,第二同上,如果我告诉你了,那是我找你要来的,你再给我就没劲了。

这些话虽然白纸黑字的写出来感觉很荒谬,但是很多人都发现在潜意识中就是这样的逻辑。这就是孩子的逻辑,孩子的逻辑就是不讲道理的逻辑。

所以这样你会吸引一个相同不成熟的伴侣来到身边其实并不奇怪,对吗?

如果你的伴侣心性不够成熟,一点儿也不暖,很多事情都不能符合你的期待,你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责备对方。因为责备除了会让对方觉得愤怒和愧疚之外就是深深的无力感。

无力感一旦出现自我改变的力量就完全丧失掉了。

所以当你的伴侣是这样一个不暖的男人时,你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你要支持他陪伴他完成他情感层面的“二次发育”。

这个发育的过程可长可短,取决于你伴侣心智情感的成熟度。

分手的理由里“性格不合”可以排在首位。

作为一个咨询师,我的咨询经验里面,最常听到的分手原因也是所谓的“性格不合”。

“他太强势了,从来不让着我,而我就是一个缺安全感的人啊。”

“他是个宅男,我是个不出门就会死星人。”

“她要求太多了,太依赖人了,我性格很独立的,受不了这样粘人的人。”

为什么分手的理由大部分是“性格不合”?

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你真的了解你的性格吗?

我们经常笼统的认为亲密关系里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性格不合”。

那性格到底是什么呢?

性格的拉丁文是Pesona,是面具的意思。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一个人格面具的理论。

一个人的人格好比是面具,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形象。我们像是带上不同面具一样,而人格就是这些面具的总和。

我们经常在现实生活中只看到了对方的一面,就非常草率认为这一面能代表他的性格。反之,对方看到我们的一面,就认为这是我们的性格。

其实,性格是一个非常整合统一的,稳定的,不管时间空间,都会显现出类似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有时候我们可能不自觉的就在另一半面前展现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面,就像荣格的人格面具,当我们在没有觉察的时,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因为我们总是误读和被误读性格,才造成所谓的“性格不合”。

如此,亲密关系总是没有办法稳定又长久。

挽回爱人的锦囊妙计在这里

『1.什么样的性格才不合?影响亲密关系的4种性格类型』

我们总希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人,能长长久久的走下去,什么叫做适合?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和对方的性格是什么类型。

性格特质与爱情样貌有着密切关系,不同性格的人对于亲密关系会有不同的评估,这种评估导致我们的行为,最终影响亲密关系。

性格到底能分为几种?

不同性格的人又有什么特性?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会表现出何种优势或劣势?

不同性格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最应该注意什么?

今天我们从这几个维度谈一谈。

(1)社群主义者

社群主义者的特点是稳定负责,在爱情关系中忠实顾家,十分符合华人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典型说来就是“妻子贤妻良母,先生可靠顾家”。

考虑结婚对象的时候,人们往往觉得社群主义者很靠谱,至少会让未来生活比较稳定。

然而社群主义者在亲密关系中存在自己的问题。

“他不管怎么找话题我都会觉得无聊,他想尽一切办法参与我生活的每一分钟却和我交流永远停留在最浅的层次。拒绝谈论任何对生活对人生的想法,觉得这是装逼。”

一位网上的匿名发言人觉得自己受不了这种“毕业以后进个还不错的公司有个正当职业娶个老婆安静的做个上班族,有钱就过好点没钱就挤地铁然后熬资历升职加薪到五十岁退休,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平庸人生”。

社群主义者在亲密关系中最大的劣势是:他们常常会让人觉得有点无趣,做事一板一眼,有点按部就班,尤其是在恋爱时缺乏吸引力。

如果你是社群主义者,可以考虑在关系中多注意细节,在稳定负责的基础上多重视对方的感受。除了你认同的稳定,去看看新的可能性,了解对方的需求,勇于尝试。

如果一个社群主义者遇上了一个理想主义者,要好好相处的话,社群主义者可以尝试多去涉猎,或者是去聆听一些跟理想主义者契合的一些话题。

而且社群主义者跟理想主义者在一起也有好处。社群主义者能够去了解和配合理想主义的人,让理想主义者稍微落地一点,给他更为安定和稳固的力量。

(2)现实主义者

现实主义者的特点是乐观大方又有行动力。这样的人在爱情关系里面通常特别迷人。他们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跟他们在一起通常非常有趣。

拖拖拉拉的感情对他们来说比较难接受,所以他们很可能闪婚,但也可能一直不结婚。

“他每天晚上都出去玩到12点以后才回来,那么爱玩,迟早出轨……”

“她喜欢到处旅行,每个节假日都出去玩,结婚后会不会还是这样?能承担一个女人的责任吗?”

对现实主义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很难安定下来,找到一个可以结婚的伴侣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太重要的事情。他们更关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跟他们在一起就像坐云霄飞车一样,所谓浪子就是如此。

自由是他们最重视的事情,所以现实主义者很容易遇到的感情冲突是:对方想稳定的时候,他还不想稳定下来。

而且现实主义者会花钱追求一些享乐,当两个人在一起或是论及婚嫁时,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如果你是现实主义者,希望你能够尝试着建立一段长久稳定的关系。

如果现实主义者遇到理想主义者,又会怎么样呢?金庸笔下的郭靖与黄蓉就是一对经典的现实主义跟理想主义的组合。

郭靖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热爱国家,讲究大是大非,重视道德情义,愿意为了大义牺牲自己。而黄蓉呢?刁钻聪明,鬼灵精怪,属于带给人欢乐的现实主义者这个类型。在这个组合中,郭靖会非常享受现实主义者黄蓉给他带来的新鲜感受。

(3)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非常温柔热情,而且感性,对伴侣也具有奉献精神,很想要去寻求那种完美的另一半,所谓“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黄金单身汉,但一直不停地换女朋友,没办法定下来。他40岁生日那天跟我说,“我真的好想好想在一个稳定的关系里面,我真的好想结婚好想要建立一个家庭,为什么总是没有办法找到这样子的一个人。”

我觉得问题在于:他希望他的另一半要符合ABCDEF等等条件,如果没有符合的话,他会想要不断地想去改变对方,或帮助对方变得更好。

理想主义者在爱情关系里对对方的标准太高,所以才一直没有办法找到所谓完美的那个人。

理想主义者在爱情里需要注意的部分是:

很容易在爱情关系一开始很盲目的把对方理想化,忽略它的缺点。

理想主义者特别关心别人。所以一旦碰到工作或者是朋友的一些需要,他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会帮其他人处理,很难抽身,就会造成另一半觉得自己很被忽视。

(4)理性主义者

理性主义者非常诚实,光明正大,没有占有欲,遇到问题不容易抱怨,会选择坦诚沟通。在婚姻上很理性,不会漫无目标的谈恋爱,会花比较时间去考虑,不会去做一些贸然的决定。

跟理性主义者在一起,不要去期待好玩的事情,或者浪漫的惊喜。理性主义者常常不会去关注到人的需求,因为他们做事非常讲究效率和效益。

“你做什么他都不会很感动,吵架的时候最好别指望能来哄你,每天都感觉到他不爱你了……”

“我气得半死,他却跟我说自己在做作业,半个小时后再聊……”

理性主义者在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他们通常不会去关注到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理性主义者,你可以增加一些生活的火花,理解一下对方的需求有哪些是你可以满足的?

4种性格类型的人有着不同的爱情的样貌,他们各自在爱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有需要调整的部分。

要注意的是,性格类型不是绝对的,很多人身上同时拥有不同性格类型的特征。但是无疑,了解这四大性格群体,能帮我们去洞悉自己和对方的性格,从而更好地经营一段亲密关系。

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性格,是真正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前提。而改变,会从深入的自我觉察和对他人的觉察开始。

但是你想要改变,不一定真的能够改变,改变性格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自我觉察。

人们为什么会觉得性格如此的难改变?

因为我们平常所有的焦点都在意识层面,殊不知影响我们人整个行为模式,我们整个个性的最重要的因素都在水面之下。

所以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懂比爱更重要。

有时候我们不会爱一个人,是因为有心无力。

连懂TA都谈不上,何谈爱?

但是做到“懂”,又何尝容易?

为什么理解和懂得一个人那么难呢?

这里先说一个故事:

韩国笑星张东民曾经说起一个故事,他说自己曾因陷入困境独自喝人生最后一杯酒,遇上粉丝要求合照,他婉拒。结果粉丝回了一句“你以为你是刘在石啊?”于是他冲动之下,就给刘在石打了电话。

刘在石被称为韩国的国民MC(主持人),他在韩国主持界是情商高,极有辈分的一位前辈。

即使之前张东民从没联系过他,当时接到电话的刘在石马上答应了见面。

张东民说:“我将我心中多年来积压的话全都向他倾诉,当时,他并未给出什么特别的建议,只是从头到尾从未打断我,静静倾听。”

张东民曾描述过刘在石的回应:没有前辈张嘴就来的训诫和教导,没有装理解装亲切,而只是说:

“哎,我没有经历过你的经历,我怎么敢说我能理解你呢?”

就是这么一件事,改变了张东民一生。

光是听刘在石这一句话就觉得很暖。

是的,即使他是前辈,即使他“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但那又怎样?

在电影中,包括生活中,并没有“刘在石”。

有人对痛苦中的人说一句“我懂你”,马上就会引起对方更愤怒又痛苦的回应:

“你凭什么说懂我?你什么都不知道,凭什么?”

其一,很多时候,你不了解一个人所处的环境,甚至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等,说“我懂你”三个字也是肤浅无力的。

恐怕连说出来你自己都心虚和难以相信,别人又如何相信你?

为什么懂得和理解别人那么难?

其二、在倾听别人的时候,也会激起自己的一些情绪反应。

比如说,很想安慰他,很想帮他解决,但当发现自己语言匮乏,无法安慰和帮助别人的时候,有时候会有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是因为我们边界不清,卷入太深。也许别人并不需要安慰,只是我们特别想给。

一位朋友曾经问我:我发现自己不能在朋友不开心有问题的时候,安慰她,帮助她,开解她。

我能理解这种很想帮助别人的心情。

这就好比,别人可能只需要一只耳朵,而你想伸出一双手。但是你发现,你伸出一双手,对方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一定会握住你伸出的手,也许是你太希望对方需要,太渴望能帮到对方。

然而对方并不一定握住你的援手,这可能会产生的无能为力感会让你质疑自己。

可是问题是,这种“帮助”可能对方并不需要。而你,因为这种“帮助”开始质疑自己。

也许因为对方是你太重要的朋友,也许因为无论是谁,只要对方信任你说出自己的悲伤就勾起你的某些情结,在这其中,也一定存在着边界不清。

对方悲伤难过,你希望帮助和安慰对方,那这是你的事情,还是对方的事情呢?

我想,在悲伤的时候,任何人可能并不需要任何的方法,只需要有个人陪着就好。

其三、你连这种感受都未曾深深体会,说懂是最无力的安慰。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现如今,我们总是习惯用理性思考,离感受太远,也许我们也曾有过悲伤、难过、痛苦等等消极感受,习惯性忽略。

所以当对方说自己的难过、悲伤、痛苦时,我们已记不起这种感受的滋味,所以很难真的懂。

我们说:有过创伤的咨询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咨询师。

是因为,TA曾经在这创伤中走过体验过,深切地知道这是种怎样的感受,会更好地理解来访者。所以现在很多都提倡咨询师要有自己的体验。当TA真的走过了这样的一段路,才会更好地陪伴一起前行。

所以,懂得和理解一个人的前提,是你懂得和理解自己。

当你能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你也会去理解另一个人。

 “懂比爱更重要”如何懂?

理解和懂得,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被看见”。

怎样做才能做到懂得和理解别人呢?

1、对别人感兴趣。倾听的同时带上你的好奇心,去了解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别人感兴趣的前提是,你要对自己感兴趣。

当你修通一些自己的感受的时候,你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别人。

2、做你自己,态度要真诚。

真诚地倾听,真诚地反馈。这里的反馈不带有批判和否定。

你可以表达你的感受,但一定不带有批判和否定。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来自于陌生人的看见,是一位医生。那次是我肠胃出了点问题,然后自己网上查,发现自己的症状跟肠癌、胃癌很吻合,然后看了一下建议,说要做肠镜和胃镜检查,我也一并了解了肠镜和胃镜的过程。除了对癌症疾病的恐惧,我还怕的是这种检查,肠镜是仪器从**进,胃镜是从喉咙进。

然后我就去了医院,忐忑中跟医生说了一句“是不是要做肠镜和胃镜,看网上说的,好吓人!”

医生看着我,说了一句“是啊,吓到你了。”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看见了,那种被懂得简直是让我感觉有些感受被释放了。其实当时我的恐惧并没有直接表达,只是说了一句“好吓人”,医生温和慈悲的语气让我和我的恐惧一下子被看见了。很舒服很通透的感觉。

他对我没有任何的批判和否定,很真诚,同时也尊重了我的感受。

这一点很重要。

我想,任何人都不希望在自己有糟糕情绪的时候,再听到任何的批判和否定吧,被再插一刀。

就像刘在石,作为前辈他仍然很真诚地告诉对方“我没有经历过你的经历”,就像医生,他的语气很真诚地肯定了我的感受。

这些都能让人体会到尊重。

当然,理解和懂得一个人不只是言语,有时候神情和眼神还有肢体语言都可以传达这样的信息。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个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你在那里倾述,有个朋友在你旁边歪着头侧着耳朵,眼睛看着你,即使他不说什么,他的肢体语言和眼神都在告诉你,“我在听,即使不懂你,没有经历过你发生的事情,但我在听,在尝试理解你”。

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你会愿意说更多,会愿意跟这个人亲近。

你们的关系是一种深层的链接。

3、理清边界,这个很重要。

像前文提到的,边界不清,恐怕你理解对方的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糟糕的感受。

你可以尝试去理解体会一个人,但一定要知道,那个时候,TA是TA,你是你。

不需要太用力安慰,也不需要太卷入。有些安慰是适得其反的。

有位老师说过:“安慰别人的时候,一定不要说,’没关系,下次努力就好了。’,因为这样其实你是在告诉’你这次不够努力’。”

这就是安慰的误区。

我们有时候恨不得去帮助和安慰别人,但往往这个时候最可能伤害的是自己,太用力的安慰可能别人并不需要,而你却很想给。这种挫败感会伤害到自己。

当你人在心在的时候,即使你不需要说什么做什么,对方依然感觉到你的存在,稳稳地就在那里,做你自己,真诚投入,就很让人安心。

你要相信,你的存在和陪伴,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是一种最好的安慰。

挽回爱人的锦囊妙计在这里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