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四次人才流动

80酷酷网    80kuku.com

    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全国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韩光耀是中国人才市场发育的见证人之一,他把目前这轮正在进行的人才流动称为“第四波”。他向记者勾勒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才流动的概貌。


  第一次人才大流动,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出于复兴经济的需要,国家正式发文,鼓励人才流动。但文件也严格限定,流动必须“正向”,即从国企流向集体企业、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从内地流向边疆。1983年3月,全国第一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沈阳人才公司诞生,市场配置人才的雏形悄然形成。

  1986年,人才流动出现异常高峰,许多人不辞而别,成为没有档案的“黑户”。首钢一年内走了100多人,都没有办手续,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作为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抢夺人才的恶性事件也频频发生,“有的学校一夜之间发现老师都没了,他们被神秘的大卡车全拉走了。”有关部门随即出台强硬措施,流动戛然而止。

  第二次大流动,发生在1988年至1989年。其背景是经济的空前活跃。当时中央鼓励知识分子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可以辞职、兼职、停薪留职、创办和领办乡镇企业,同时也支持三资企业的用人自主权。百万大军下广东,赴苏南,一时蔚为壮观。“这次人才流动是全民性的,规模大、有组织,‘下海’这个词儿就出现在这时。”老韩回忆说,人才服务业务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涌现,为保证这些不具备管理档案权限企业能够用人,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诞生了挂靠档案的业务。

  编号“003”———北京现存最早的一份人才档案管理协议,已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当时,这位年轻人毅然脱离了科研机构,签订了北京第一份人才流动协议。“他在人才流动大潮中只是个平凡的人,也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这个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构成了改革潮流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朵浪花。”老韩感慨。

  第三次大规模流动,来得更加汹涌。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经济空前活跃,人才流动也空前活跃。仅1992年7月一个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10多家报纸刊登重金招聘人才的广告185个。山东省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向全国、全世界招聘人才。

  “这个时候,市场在人才调配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单位把人才的进出管理交给中介机构,大学毕业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大人才服务中心空前火爆。”老韩沉浸在当年的辉煌里。“人才市场的诞生没有典礼式宣告,这个婴儿,慢慢地孕育,悄悄地出生,至于名字,在中组部、人事部下发的《关于培育与发展人才市场的意见》中才正式被提出,那已是1994年的事了。”

  目前中国正处在第四次大流动中。国企改制、产业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都是新一轮流动的成因,“但其中,最应引起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大量空降及迅速本土化带来的人才流动。”韩光耀说,“因为,它背后是国际人才市场的进入,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韩光耀预言,这种流动虽然才刚发轫,但国际性的人才价格、理念,国际性的评价标准,将前所未有地影响中国人才配置的既有格局。他预计,第四次人才流动的流量和流速都会超过前三次,流动的人数也将呈几何数增长,第四冲击波的影响,绝不亚于前三次。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