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基地:卖点还是陷阱

80酷酷网    80kuku.com

    2004年,全国共有300多万毕业生走向社会,各地政府都为如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机会而焦头烂额。有关“大学生创业”的话题讨论已久,自1995年实行“并轨”制度以来,大学生都走向了自主择业之路,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在此之后与日俱增。

  广州地王广场的经营者(广州桂鑫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鑫实业)以较低的租金吸引大学生进场创业,经营者称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和创业的“基地”。“大学生创业”是商家的卖点还是一个掩藏在地下三层的陷阱?“大学生创业基地”是否真能成为一心想创业的大学生的梦想基地?本报记者熊学慧实习生谢芳

  a.创业基地———广场卖点?

  据称,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经团(广州)市委和广州市学联协商联合实施“广州市大学生创业发展计划”,桂鑫实业确定把地王广场的负三层作为广州大学生创业基地,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低价铺位。于是今年的5、6月份,大批的大学生在地王广场挑选铺位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桂鑫实业经营经理陈小姐告诉记者,已有三批创业者入场创业。

  桂鑫实业经营经理陈剑瑜说,地王广场当时在开发的时候还没有确定负三层的投资项目,把负三层作为“大学生创业基地”也是一种“巧合”。商场是把青少年作为服务对象,与学校和学生接触得比较多。在了解到毕业大学生就业难和年轻人有创业的想法等情况后,地王广场就决定把负三层开辟为“大学生创业基地”。陈剑瑜说,因为想创业的大学生较多,而“基地”总铺位较少,所以他们没有完全放开条件出租铺位,而是设定相应的条件。

  b.创业基地处境尴尬

  地王广场原本是想把“大学生创业基地”作为一个“金字招牌”,在为社会作出一些贡献的同时也赢得一些商业利润,但地王广场现在处境如此尴尬。桂鑫实业说他们是经市团委审核的,经市团委同意,但是到目前为止,记者在地王广场找不到“大学生创业基地”的招牌。政府部门好像并没有把这一“创业基地”当一回事儿,今天大学生的经营现状团市委也没有完全掌握。在“基地”创业的大学生面临是进是退的生死抉择的同时,地王广场也同样面临着“生死”难题。

  从目前的经营状态来看,地王广场并没有退意,地王广场的经营者还在积极地在各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创业基地”进行推广。经营者认为,地王广场为大学生提供了最便宜的铺面,管理费和卫生费也比负一、负二层少很多,这些条件对没有资金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选择了地王广场的大学生创业者是没有错的,虽然现在的经营状况不是很乐观,但做生意是一个长期投入的事业,创业者应该有一个收益的计划。有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成功的期望很高,一旦有些小失利,他们便选择退出。

  已入场经营的创业者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实际经营状况,但一大批已经或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正在编织着他们各种各样的创业梦想,“大学生创业基地”也许会成为他们迈出创业之路的一个选择。

  c.创业激情被冷清场面冲淡

  周晓是converse(匡威)团购业务营运中心的业务代表,同时也是3213商铺的主人,是一位创业者。他还是广州大学的在校学生,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地王广场推出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吸引周晓过来创业。

  周晓说话的节奏很快,如他快速与客户结束洽谈一样,也如他的创业心态。

  周晓说,大学生始终还是有学生气,创业时有些冲动,现在感觉到自己还是“嫩了点儿”。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他正在和几名采购客商洽谈,但最后还是谈崩了。周晓说地王广场的人流量很低,平时“苍蝇”都看不到一只。

  周晓的经营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他在广发英雄贴,邀请在校的大学生以兼职的方式加入他的经营阵营之中。他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扩大经营业绩,二是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体会“创业”的梦想。这些大学生在经历了“创业”的艰难之后,毕业时就会做出慎重的选择,不会像他这样冲动地一头扎进海去“创业”。

  冲动的不仅仅是周晓,“酷派之音”、“纯银”的经营者和周晓一样,也抱着一股创业的激情来到地王广场,但他们的经营状况似乎都不太理想。“纯银”的经营者还将加盟的手机号放得很大挂在店铺门口,希望能吸引到一些来电咨询。

  d.宁当亏本小老板,不做挣钱打工仔

  与周晓一样拥有创业激情并已进入地王广场经营的大学生还有曾敏芝、莫其穆、王波等人,他们三人合伙开了一家小食品店。曾敏芝刚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这位重点大学热门专业的大学生放着高薪的工作不去做,反而与两名好友开起了小食品店,也走上了创业之路。7月1日,曾敏芝的店铺正式开业,店铺面积有26平方米,以经营食品为主,主要有香港蔡澜食品、越南、韩国、日本等异国风味的食品。曾称,店铺的月租为600元,很便宜,在广州市找不到比这里更便宜的铺面了。

  低廉的店租和经营支出也没有为曾敏芝等人带来较好的收益。由于地王广场地下三层的人流量不大,很少人会光顾他们的小店。曾敏芝说,周末的人流量会大些,生意相对较好,会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周一至周五生意冷清,也就30元至40元的收入。

  曾敏芝等人“创业”已经一个多月了,最低一天的收入为13.5元,最高一天的收入还不到200元。他们还在不断地往店铺里扔钱,因为货物的周转需要资金。曾敏芝已投入5000多元,还要掏钱出来,他的父母很不理解他为什么固执,非要自己创业不可。每个月能拿到三四千的薪水不去做。曾敏芝说,这就是“创业”,创业是需要付出的,也需要时间。不可能一创业就能有很大的收益,一旦创业成功,他们所获得的回报就不仅仅是每月三四千元这么简单了。

  这些创业者的大学生还是梦想大过现实,虽然现在每天只有五六十元的收入,但曾敏芝还是希望每天能有300元以上的收入,这个是他们每月能领到七八百元工资的数字。曾敏芝对前景还是抱有很大的信心,他说地王广场靠近商业旺地中华广场和流行前线,会受到商业旺地的辐射。再者,9月1日开学以后,会有更多的学生光顾地王广场,地王广场也会搞一些活动来促销。曾敏芝说他会坚持下去,就算创业失败,也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们努力了。

  e.基地创业者见异思“变”

  记者从“流行前线”走出,又走入地王广场。负一层有些人影走动,“屈臣氏”连锁店内有五六名顾客在购物。由于通往负二层、负三层的电梯没开,记者走到了负二层。负二层也能见到一些开门的店铺,但少数开了门的店铺也是很少人来光顾,有店主说记者两人是她今天见到的第一批顾客。

  记者在全场巡视了一圈,没有再迎面碰上第二批顾客,地王广场之冷清出乎记者意外。地王广场负三层业务洽谈室的工作人员告诉以大学生身份咨询创业事项的记者说,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地的大学生,都可以提交创业计划,在“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的人所经营的项目要有特色,不能与负一、负二层的商铺有冲突。创业者提供创业计划之后,商场与创业者先签订3个月合约,再续签一年的合约。在经营过程中,如果经营不善,创业者也可以提前终止合约。

  在曾敏芝店铺的对面,有一家店铺也是关门大吉。知情者告诉记者说,这家店铺的经营者不是经营不善,而是找到了新的工作,找到工作后,他又请了工人帮他照看店铺,并没有提前终止合约。并不是每一位创业都有能像周晓和曾敏芝一样能坚持下来,很多当初冲动创业的大学生们因为种种原因而另谋出路。而地王广场稀少的人流量也是这些创业者见异思“变”的重要原因。曾敏芝说,如果地王广场的人流量一直旺不起来,他也会考虑撤场,再寻新的商业店继续创业。

  与一墙之隔的中华广场和流行前线密集的人流相比,地王广场的人流量少得有些令人难以理解。虽然地王广场的经营者告诉创业者说商业旺地的人流量会辐射到地王广场来,但现实的情况似乎并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理想。

  进入地王广场“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基地”共有300多个铺位,只有少数铺位有人经营。已经入场的创业者面对稀少的人流,正在想办法进行自救。他们也像周晓一样正积极准备“走出去”,“基地”的商铺只是他们的一个立足点。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