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席职业规划师:道路的起点在心里

80酷酷网    80kuku.com

  

  “大学里流行一个词叫‘郁闷’,弥漫一种状态是‘迷茫’。彷徨、奋斗、再彷徨,仍不知前路伸向何方?”——听到这话,钟谷兰温和地笑了:其实道路的起点就在我们心里,与其急急忙忙地到外面的世界寻找,还不如给自己的心灵足够的关注与倾听……

  在“茫路”上走惯了的人

  钟谷兰是美国“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认证项目中国地区首席培训师,以前曾在高校做过心理咨询师,接触过大量前来咨询的学生。一个研二的学生找钟谷兰咨询:

  ——“钟老师,读博是明智的选择吗?可是我从读研开始就觉得迷茫。”

  ——“既然已经知道读研的迷茫了,为什么还想要考博,为什么不先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我也想去了解。可就怕等自己看清了,也晚了。还是边走边看吧。”

  前来找钟谷兰咨询的,大多都是生活匆忙的人:或准备着众多考试,或参加着各种社会活动,或正寻觅着工作。“他们内心都很困惑,却仍然难以停下脚步来探索和澄清问题,他们在盲目从众的路上走得太久了,已经走惯了。这条路虽然未见得愉快舒服,但是很安全。”她无限感慨地说。

  当然,也有人认为自己是“出于无奈”,不得不“随波逐流”。对此,钟谷兰说:“这其实是一种借口。选择权事实上在我们手里,只是很多人不愿意承担选择的责任。所以他们一方面哀叹,一方面却又逃避自由。”

  “是因为压力太大,还是大家需要在忙碌中寻求一种安全感?”

  “都有。但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媒体的渲染以及老师、家长过分的强调,其实更核心的是学生心理层面上的问题。一直以来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而在面对未来的时候,又急于效仿别人,如考研或出国,但这就好比缘木求鱼,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钟谷兰说。

  没有发现,便没有选择

  在做兴趣测试的时候,有一个同学面对“喜欢、比较喜欢、不喜欢”这样的选项时犹豫不决,迟迟给不出答案。最后究其原因,才发现她出生在一个特别专制的家庭。长期对个性的压抑使她已经无法辨别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是家人要求她喜欢的。
  
  “没有发现就没有选择。很多人之所以不了解自己想做什么工作,其实是缺乏对自我的一种认识。”钟谷兰强调,“但自我认识是一个长期的有意识的努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虽然大学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但学生们显得更加迷茫,从表面上看是中学到大学的跨度难以适应,但实际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培养起学生自我认识和做选择的能力。

  钟谷兰说,这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关。一方面,由于长期对智力教育的推崇,孩子们缺少接触世界、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另一方面,社会、家长也缺乏对孩子足够的尊重,很少给他们自主选择的自由。

  “这就使得孩子们在成年以后也不再去想‘我要什么’、‘我喜欢什么’,而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与顺从。等到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选择与判断的能力。”

  她举了一个例子:在她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有一个活动是让同学们选出对自己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并逐样排除,直到留下最后一样。然后她问同学们:这是否真的就是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的东西?有个同学回答说:我留下的是我觉得“应该”最重要的东西,可我觉得,那并不是我真正的需要,但我也不知道什么对我是最重要的。

  那么,面对这种现状,该如何改变?

  “需要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以及了解你所在的外部世界。”钟谷兰曾在美国担任了为期一年的职业咨询师。在国外的经历让她了解到,那里的职业生涯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孩子会获得大量的实践机会,尝试扮演各种角色。在实践中可以让孩子们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对外部世界也有了很好的认识。

  “我们的教育体制中目前还缺少这样的机会,但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可以设法从这两方面着手去改善现状。”

  渴望,一种不绝的力量

  某男孩,他在被研究生院录取后,只说了一句话:考试结束了,我突然又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钟谷兰说,我们的学生常常是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却忽略了这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不能作为终极目标。它们就好比是一种交通工具,可以带我们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可是如果你连目的地在哪里都不知道,就来问我“是该坐火车还是坐飞机”,这是一个荒谬的问题。但实际上许多同学问“我是该考研还是先工作”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首先应当问的是:“我想去哪里?”

  其实我们的内心有一种根本的渴望,如果你能发现它,便能找到方向,找到一种支持你不懈走下去的持久力量。

  什么是持久的力量?是理想或信念吗?

  可以这么理解吧!钟谷兰说,以前我们谈“就业指导”,着眼点在于帮助个人“就业”。现在我们更多地讲“生涯规划”,用一种更全面均衡的眼光来看待个人,职业成为我们内心的那种渴望与需求的一种体现和表达。现在大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可是很多人还不愿意真正花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它。

  她的建议是,开放自己,生活其实有无限的可能性。

  钟谷兰的话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那些疲惫的人:在“茫(忙/盲)路”上走惯了的人,迷茫、奋斗、再迷茫,总想停下来,可是又总担心错过什么,然而又仿佛总是在错过……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