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颖而出的典故(从一群人中脱颖而出的成语)

80酷酷网    80kuku.com

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战国时期(出生地有三种说法:河北鸡泽、山东滕州、河南原阳)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战国时期著名说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平原君是谁?话说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他们四位本身就是贵族身份或者有重要职位的人,爱结交英雄豪杰。分别是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以及齐国的孟尝君。这四人不但家里有花不完的矿,而且还非常厚道大度,每个人手下都养着成百上千的门客(老铁)。这些老铁们在土豪门下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而且那些有才艺的老铁的待遇超过一般普通门客,毛遂就是其中之一。

毛遂的两个成语:脱颖而出、毛遂自荐,毛遂自荐后的结局如何?

一、脱颖而出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文武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十九人,尚缺一人。这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平原君问:“毛先生至赵国几年?“毛遂答:“三年“。平原君又问“先生若为圣贤之辈,三年未曾被人称诵,是先生无才能也。“毛遂答: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平原君心悦诚服,率毛遂等二十人前往楚国。

毛遂的两个成语:脱颖而出、毛遂自荐,毛遂自荐后的结局如何?

至楚国后,平原君赞颂毛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将毛遂视为上客。

二、合纵会盟

平原君与楚考烈王商议合纵之事。毛遂等二十人于朝下等候,眼见日上中天,约纵仍未成功。十九人便对毛遂道,“先生上。”毛遂亦不答话,按剑拾阶而上,昂首走上朝来。对平原君说:“合纵之事,只要言明利害,三言五语便可解决,却为何自日出谈至日中,仍未商定?”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紧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嘛?”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

毛遂的两个成语:脱颖而出、毛遂自荐,毛遂自荐后的结局如何?

毛遂的分析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虽然赵国元气大伤,但依然能够与秦国周旋到底,至少现在秦国还是灭不了赵国;

2、魏国是赵国老铁,有啥困难两国会一起分担,赵楚结盟还可以得到魏国这个盟友;

3、秦国狼子野心,一直憋着对付楚国,若赵楚结盟可以一起对抗强秦,而且楚国还能趁机恢复失地。

毛遂言罢,楚王立刻连连称是,道:“就依先生,就依先生。”于是于朝堂之上歃血定盟,合纵事成。

平原君回至邯郸,感叹道:“我一向自以为能够识得天下贤士豪杰,不会看错怠慢一人。可毛先生居门下三年,竟未能识得其才。毛先生于楚朝堂之上,唇枪舌剑,豪气冲天,不独促成约纵,且不失赵之尊严,大长赵之威风,使赵重于九鼎之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而强于百万之师。胜再不敢以能相天下之士自居了。”遂待毛遂为上客。

因助平原君赵胜联楚成功,被升为上客,获“亮剑英雄”称号,后被赵王授予谏议大夫之职。

成语“脱颖而出”、“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三、毛遂结局

毛遂自荐的故事就算告一段落,脱颖而出的故事也算圆满结束,但是毛遂的本领与结局却很少有人。目前有两种说法:

1、血洒滏阳河

后来毛遂回到了鸡泽附近的漳滨村隐居,鸡泽县就是古代的巨鹿一带。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8年,强大的秦国消灭了赵国,并且一路北上。在滏阳河北岸,数十万如虎如狼一样的秦兵受到了重创。原来,57岁的毛遂率领残留下来的赵军与巨鹿(鸡泽)的民兵对秦军展开了英勇抵抗。在这场规模不大却十分惨烈的战役中,57岁的毛遂身先士卒杀向秦兵,宝刀未老的他击杀了不少秦兵,最终英勇牺牲,血洒滏阳河北岸,其麾下民兵、赵兵也大多壮烈殉国。

毛遂的两个成语:脱颖而出、毛遂自荐,毛遂自荐后的结局如何?

2、毛遂自刎

当然还有“毛遂自刎”一说,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燕军大举进犯赵国,平原君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结果在昌都一战中,赵军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对一败涂地的惨状,羞愤万分,自刎身亡,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毛遂自刎。

毛遂的两个成语:脱颖而出、毛遂自荐,毛遂自荐后的结局如何?

至于毛遂到底是如何死的,现在也没有统一的定论。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