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风民俗调查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青海日月山和倒淌河
青海湖的东南部,有一脉陡峭的山岗。它奇峰林立,好象一排锋利的戈矛,直插蓝天———这就是著名的日月山。提起日月山,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在我国唐朝的时候,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使者向唐王求婚,唐王是个英明的君主,他为了搞好民族关系和沟通汉藏的经济、文化,决定将小女儿文成公主下嫁到西藏。
    公主离开长安京城的时候,唐王和王后将一面日月宝镜给了她,说:“儿啊!你这一走就是关山万里,再回长安可不容易了。这镜子叫日月宝镜,它是个宝贝。你若是想家了,就照照宝镜,从镜子里就会看到长安城,就会看到你的亲爹娘。”
    文成公主辞别了父母上路了,她随着迎亲的仪仗队,日夜兼程西进,走啊走,一直走到了青海湖。公主来到青海湖边,她心中很难受,因为她看到湖水即将干涸,岸边草木稀疏,土地干裂,成群的牛羊因为断水缺草,变得十分瘦弱。
    公主看到这一切,心情十分焦急。她命令仪仗队暂停前进,自己去四处找水,可是找不到,后来找到了一条河,但离青海湖很远,水流不过来……公主想来想去,最后拿出了宝镜,她说:“宝镜啊,宝镜!我有难处了,你能帮帮我的忙吗?”
    镜子回答了:“行啊!但不知公主有什么吩咐?”
    “我想请你造一座山!把这条东去的河水挡住!”
    镜子说:“可以!可是造了山,你就再也看不到长安,看不到你的爹娘啦!”
    文成公主听到这儿,略为犹豫一下,但她想到要为这儿的人民造福的时候,就毅然把镜子朝地上一竖。啊!一刹那间,只见银光闪耀,雷声轰鸣,一座挺拔、峻峭的大山,在青海湖东南方竖了起来。山一竖起,就象砌了一堵墙壁,那条原先朝东流的大河,立刻掉转头来向西北方向奔流,河水滔滔不绝,“哗哗哗哗”地流进了青海湖。
    湖水涨满了,岸边湿润了,草儿旺盛了,草原变绿了。从此庄稼长得好,牛羊喂的壮,青海湖变了样。
    由于是日月宝镜变成了一座山,所以叫日月山;因为我国的河流大都向东流,而那条河水却向西北流,所以叫倒淌河。

no.2 玉树藏族民俗禁忌
玉树藏族和其它地区的藏族一样禁忌范围十分广泛,内容涉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禁忌已成为日常的生活习俗,同时已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外地游客很有必要了解藏族的民俗禁忌,使自己的旅行活动更有意义。下面重点列几个禁忌习俗:

    (1)自然和动物禁忌。禁止在神山和寺庙周围乱砍乱挖树木、花草、药材和捕杀动物;忌搅动泉眼或在泉水中洗东西;禁忌捕杀鹰鹫;忌宰杀放生的牛羊和骑用的马匹。

    (2)婚姻和日常生活禁忌。禁忌孕妇到别人家串门或参加婚礼;禁忌吃兽类肉;禁忌父系血统和母系血统的人婚配;忌男女生肖相克;忌父与女、母与子、兄弟与姐妹等在场时谈论与性有关的话题。

    丧葬和宗教禁忌。家人或村里人死后禁忌谈笑、歌舞;服丧49天内禁家人洗头、沐浴、饮酒、盛装;平时忌提死者的名字;禁忌进入经堂不脱帽、喧哗和乱敲钟鼓;禁忌跨过袈裟和经书、法器等;禁忌在寺庙内吸烟、饮酒、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忌逆时针反转寺院、佛塔、圣山、嘛呢石堆和经轮等;忌在供品和酥油灯上吹气和打哈欠;忌用有文字的纸张特别是经文纸擦东西或当卫生纸;禁忌将佛像和经书放在床底下或践踏。

no.3 撒拉族的节日和禁忌
节日: 由于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他们的节日也同信仰该教的其它民族一样。主要有:“开斋节”“圣纪节”和“古尔邦节”。

    开斋节,又叫“尔德节”,俗称过年。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希吉拉历九月内斋戒(即每日自日升前到日落,禁绝一切饮食等)。斋月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的次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此日要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如未见月,则继续斋戒,开斋节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

    圣纪节,又叫“圣忌节”,在希吉拉历的三月十二。主要是纪念穆罕默德的诞生和逝世。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或献牲节。希吉拉历十二月十举行。届时,穆斯林要沐浴盛装,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一示纪念。

    禁忌: 撒拉族的禁忌主要同伊斯兰教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忌食猪肉和狗、马、骡、驴等不反刍动物的肉及一切动物的血、自死之物(包括牛羊在内)。一般不喝酒,不吸烟。到撒拉族人家作客,如要喝水、洗漱,须请主人代劳,切忌自己动手;吃油香、烙饼、馓子等,要先掰开再吃;撒拉族宰牛羊时,旁人忌说“杀”,应说“宰”;撒拉族人家若有人去世应说“定了”,忌说“死了”。到清真寺参观时,一般不要进入礼拜堂,若想进去,应征得教长、阿訇的同意,并要脱去鞋子;在寺内不要吸烟、唱歌、或大声喧哗,更不要翻阅经典等。

no.4 土族波波会

    "波波"为土族语,意为法师作道场。俗称跳神。

  青海省互助县土族不仅信仰藏传佛教,而且信仰从汉地直接传入的神(礻氏)。供奉神(礻氏)的寺庙每年都要举行酬神祭祀活动,一些地方没有固定寺庙,也要搭起帐篷神庙进行祭祀,届时要请"波"来作道场。

  "波波会"的主要仪式有:竖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等。在神殿前竖高10米的幡杆,埋地60厘米深,寓意为三十三天界和十八层地狱。用黄表和彩纸剪贴的云纹、水浪、万字纹、连环套等花样长幡和长线,挂在杆头,垂落于地,幡杆顶端横置两齿叉,叉尖各戳一个大馒头。因幡绳端拴着包有五色粮食、红枣、花生、水果糖、硬币等物的"粮蛋子"。"波波会"的高潮是最后一天,作道场时把所有供品拿到广场上,煨桑、上香、点灯、磕头祷祝。然后由大法师领班,其余法师随其后,手举法鼓,身穿法衣,头戴法冠,齐敲鼓点,高颂祷词,左族右转,前移后挪,还做各种动作。法师跳神一般约二三小时左右。随后大法师还要做法招魂,把一小瓷瓶勾倒,意为勾来一童男魂酬神。所以每到"波波会"时节,群众都给男孩佩戴一个装有蒜、五色粮、五色布的小红布袋,以免被勾掉魂。放幡时,众人围观抢"粮蛋子"和杆头馒头,得馒头者生"状元郎",得"粮蛋子"者可禳灾避祸。人们还撕一点幡纸,作为孩子冲邪时用。

  "波波会"是土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县的许多土族乡村都要举行"波波会",时至今日,每年的"波波会"仍香火旺盛,法鼓不停。

no.5 青海当地法规和禁忌
1 青海大部分干燥,为增强抵抗力应加强蔬菜水果摄入,切忌无节制地食用羊肉,一旦上火,将影响体力和健康水平。由于当地蔬菜水果出产不多,建议携带合成维生素,特别是vc。

    2 青海藏区青梨酒颇为醉人,饮酒以自己平日普通白酒酒量的三分之二为宜。

    3 藏区的酥油茶之类食品不太适合内地人肠胃,不能多吃。当地有待客的酥油茶空碗必重新添满的习俗,故建议始终保持碗内酥油茶三分之二满,如此既不伤害藏民感情又保护自己,建议携带黄莲素之类止泻药。

    4 青海的许多地方都是各族穆斯林聚居区,在任何清真餐厅就餐注意不要带入非牛羊肉的外食,不要饮酒,尽量不要浪费食品。穆斯林的清真概念决非只是禁食猪肉,而有很多禁忌,在没有搞清之前千万谨慎,以免伤害宗教感情。

    游:

    1 清真寺在礼拜时间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但穆斯林的礼拜确实是值得一看的,应当征得同意后才可参观拍照,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穆斯林带你进入,然后由他安排你在一旁观看。

    2 藏区的天葬不欢迎观看,如果拍照或摄影更是会惹来大麻烦,因此必须得到家属许可后才能观看,但是尽量不要拍照。

    住:

    1 如住宿藏民帐篷一定注意防潮,在床铺与地面间应当有隔潮层,如无专业防潮垫可以塑料布等代替。

    2 如在穆斯林家庭住宿,不经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厨房,穆斯林的厨房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也不要进入主人特别是女主人的房间。对于穆斯林家庭的与内地不同的男女地位和分工等不要大惊小怪。宗教器物不要触碰。在穆斯林家庭饮食要随同清真标准。

    购:

    1 塔尔寺附近有许多强卖藏刀的不法之徒常常聚集在寺庙门口以恐吓方式威逼游客购买他们的刀和其他物品,遇到这些人不要表示出对其商品的任何兴趣,不要驻足观看,到街两边的商店里购买需要的物品。这种情况在其他一些旅游点也存在,因此需要特别小心。

    2 在出发前往其他景点之前建议购买足够的胶卷、电池、食品、药品之类储备,青海的其他城市很少有齐全的此类商品供应,即使有也十分昂贵。

    3 格尔木与其他非省会城市的上班时间都较短,不要用内地标准预计商店、医院等的营业时间,要留好充分的提前量。

    行:

    1 青海各地的公共交通都存在公私竞争的情况,私营线路往往较快且便宜,而且常常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2 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很少有公共汽车,可以考虑搭车,搭车时有时香烟比钱更解决问题,注意找比较可靠的车如军车,邮车等。

    3 循化通往孟达天池的道路异常艰险,如果包车千万要找的确有走这条路经验的司机,不然可能十分危险。

no.6 玉树赛马节:十万人的集会

  当帐篷在数平方公里一一展开,就像蘑菇一样长在草地上,你会相信,康巴人从来都是属于大自然的。十万人的聚会,让人血脉喷张!

  日期:7月25日起,一连7天

  遍布河谷的临时部落

  玉树人无论祭山敬神,迎宾送客,操办婚事,都离不开赛马竞技。玉树的赛马节,在西部地区是最有气势的一大节日,特别是每三年一次的“大节”,足有十万人参加。节前,来自玉树地区的民众就早早赶来,在河谷平原预先支起帐篷迎接节日。现场划分出比赛区、表演区、帐篷区等,周边乡里用大卡车运来他们的家当,就像举家搬迁。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区,你可以轻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粮食、衣物、玩具、cd、首饰……

  跳一个晚上的锅庄

  赛马节的安排丰富多彩,第一天是各地区民众的巡游,然后移师河谷大会场进行赛牛。活动区,又有不同的藏戏上演。第二天是喇嘛诵经时间,这是藏民的精神盛宴;下午呢,有大力士比赛。第三天有大型巡游,人们展示着价值上百万的华丽服饰。能歌善舞的青年朋友,则在草原上翩翩起舞,迎接着巡游的表演者们。晚上7时左右,偌大的会场点燃起篝火,人们围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节日,场面蔚为壮观。

  私家提示

  ●赛马节的前三四天是精华部分,千万不要错过。

  ●最好能搭上青海当地的媒体,你就有机会最近距离地靠近表演区,相机也能派上大用场。

  ●玉树地区比较富庶,当地消费指数颇高,不要认为那是“宰客”。

no.7 青海民俗风情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七十二万平方公里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古朴壮丽的大自然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现实与梦想,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风情和习俗。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对每一个旅游者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青海省世居少数民族主要为藏、回族、土、撒拉、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 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素称“歌舞的海洋”。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那情趣盎然的汉族社火那舞姿婆裟的土族“安昭”,那高亢激越的撒拉“新曲”,那歌喉润的藏族“拉伊”,那悠扬动情的蒙古族马头琴声,定会使你流连忘返。
  
    “花儿”(亦称少年),是广泛流传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情歌,也是叫山歌。“花儿”是青海民歌之魂,每年农历四月至六月,河湟谷地春意盎然,百花争艳,大地一片翠绿,各地别开生面的花儿演唱会也相继开始。而每年在羊肥马壮的夏秋时节举行的青海湖赛马会、玉树结古草原歌舞会、果洛大武的朝山会等各种草原盛会上,方圆数百里的人们身着风格质朴、色彩鲜艳的的衣饰汇集一起,尽情歌舞,十分热闹,紧张而热烈的赛马、射箭、赛牦牛,惊心动魄

no.8 土族的节日与禁忌
节日: 土族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端午节与汉族相同外,还有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等。如正月十四日佑宁寺的官经会,二月二的威远镇的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的转山会,六月六、六月十三、六月二十九的各地“花儿会”。七月二十三的“纳顿会”等。其中又以“擂台会”、“花儿会”和“纳顿会”最有特色。

    禁忌: 土族忌讳过中秋节。中秋之夜人们要朝月亮撒一把草灰。土族忌讳吃驴、骡、马肉。到土族人家作客。忌讳到牲畜圈里大小便。同时忌讳数主人家的牛羊,认为这会影响畜群的发展。上炕就坐时忌讳坐到主人家的枕头、被子上。土族还有忌门的习惯,如生孩子、安新门、或家中有重病人时,要在大门旁边贴一方红纸,或在大门旁煨一堆火,外人不得进入庭院。

no.9 藏族民俗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國家,藏族是其中光荣的一员。它以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著称于全国乃至世界。

  藏族,不管居住在祖国的何处,自古以来均自称为"博"。这一称呼表明,整个藏族在其经济、文化、语言、心理素质上稳定的统一性,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只因居住区域的不同和方言的差别,又有"博巴"(除昌都地区外的西藏)、"康巴"(包括昌都专区、甘孜州、玉树州、迪庆州)、"安多"(除玉树州外的青海藏区、阿坝州和甘肃的藏族)之区分。在甸历史的长江可中,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与汉族等众多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他们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國家的尊严,反对外国侵略,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为各族人民的友谊和团结做出过重大贡献。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青海省藏族有911860人,占青海总人口的20.46%,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19.85%。环青海湖居住的海东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海南、海北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藏族同操安多方言,为安多方言区,玉树州藏族操康巴方言,属康巴方言区。

  习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产生总是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超越经济基础的民俗是不存在的。青海藏族人民对茫茫草原有着挚心的爱,它们爱马、识马、善骑、骁勇,充满剽悍、尚武的精神;轻便、耐磨、便于支拆驮运的牛毛帐房;粗犷豪放、欢快热情的民间舞蹈等等,无不可以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中找到终极的根源。同时,藏族是几乎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宗教对藏族各种习俗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印记。赛马时,?quot;煨桑"这一古老的敬神祭祀习俗作为开赛的仪式;玉树卓舞中古老流派"新寨求卓",本身就是藏传佛教高僧松却帕文为"新寨嘛尼"奠基仪式创作后演化而成的;藏族神奇的天葬等葬俗的形式与古代藏族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藏族的绘画更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无论建筑、帐篷、用具上的图案,多数表示吉祥的金鱼、宝瓶、胜利幢、法輪、吉祥结、右旋海螺、妙莲、宝?quot;八瑞相徽"以及高杆上随风飘?龅木?幡等等,无不说明这个问题。同样,我国曾经历过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它为青海藏族的习俗打下不可忽视的烙印。诸如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像"新寨求卓"这样的舞蹈是禁止女性参加的;帐篷内的座位、坐序、坐法有严格的习俗规定,女人不能坐在男人的上方,男人可盘腿而坐,妇女则需半跪式,不得盘腿;男人用的东西,妇子不得跨越,必须绕行;诸如受官贵民轻特权观念的影响,路上遇到千户、百户,则必须赶紧取下盘发,右袖搭肩,躬立道旁,双目下视,甚至跪立道旁。这些说明在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普通老百姓的习俗之间,政治是通过中介作用而发挥其影响的。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青海地域辽阔,藏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对象、方式不同,表现在习俗上也显出不少差异。主要是居住草原、从事牧业生产的帐房藏族和居住低海拔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土房藏族之间;与康巴地区接壤的玉树藏族族和安多地区连片的安多藏族之间;玉树从事牧区农业的土房藏族与海东地区从事农区农业的土房藏族之间,其习俗略有不同。鉴于此,藏族习俗部分由玉树地区和安多地区两部分组成。这既有利于相互补充,尽可能全面地反映青海藏区习俗的总体面貌,又能反映其差异性和各自的特点。下面再着重对玉树地区藏族习俗的概貌作一点介绍。青海地处"世界屋脊",江河源头。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独具一格的高山大川,悠久的历史文化,淳厚的民族风情,为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青海的旅游事业以其古朴的自然风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和港、澳、台同胞。

no.10 回族风俗
回族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女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言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首先请阿訇选诵一段《古兰经》,然后,阿訇当着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quot;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问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阿訇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尼卡哈"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洞房。

  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人,称为"撒喜"。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郎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回族衣着
  回族的男人,一般头戴回回帽,从颜色上看,有无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有的不戴帽子,用白毛巾或白布裹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还有的因教派不同、地区不同而戴角回回帽的,如有五角帽、六角帽、八角帽等。冬天,一些年老的回民,如阿訇不喜欢戴绵帽子,头上仍戴一顶白帽子,耳朵上戴一对绣花的青耳套(棉制或皮制)。上衣一般喜欢穿双襟白衬杉,有的还喜欢穿白裤子,白袜子,显得十分整洁、明快、庄重。

    回族男女都喜好穿青坎肩。特别是回族男的在白衬衫上套一件青坎肩,对比强烈,清新悦目,显得为文雅庄重。到了严冬,穿了棉坎肩或皮坎肩,再穿上罩衣,舒适方便,保暖而不显臃肿。高寒地区的回族还喜欢穿二毛皮衣、胎皮衣和老羊皮大衣。

  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很讲究。一般都头戴白色圆撮口帽,搭盖头。戴盖头的习俗,源于阿拉伯國家,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阿拉伯地区,原来风沙很大,水源缺乏,人们平时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妇女们自己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俗。盖头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嵌金边,上绣素雅花草图案;已婚妇女戴黑色的,只披到肩头;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披到背心处。回族妇女一般都穿大襟衣服。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绣花,而且喜欢佩戴金银手镯、耳环、戒指,有的还点额,染指甲?瓷先デ逍隆⑿憷觥⒖∶馈?br>  近年来,城市的回族,特别是青年人,也和汉族一样,有不少人已喜着新潮时装,讲求款式新颖别致,色彩艳

no.11 热贡藏乡
热贡藏乡"六月会"是流传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习俗活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至廿八日定期举办,热贡群众广泛参与。它蕴含着宗教历史、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充满了神奇与欢乐。"六月会"主要活动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最后是法师"开山"。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上口扦"、"上背扦"和"开山"。"上口扦"是法师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上背扦"是将10--20根钢针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击鼓,边敲边舞。独特节奏的龙鼓、粗犷优美的舞姿、多彩华定贵的服饰、神秘虔诚的祈祷,给喜庆丰收的热贡藏乡带来了欢乐和浪漫?quot;开山"是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撒向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古朴奇特的祭天方式,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勤劳、朴实、智慧和勇敢的品格。"六月会"分为三种类型:舞神、舞龙、舞军,场面恢宏壮观,舞姿潇洒粗犷,各村轮流举办,节日盛况空前。

no.12 撒拉族民俗

    撒拉族由元代来自中亚的撒马尔罕人,同藏、回、蒙古各族长期融合而成。主要从事农业。信仰伊斯兰教。人口:87697   

    分布: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撒拉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词汇,青壮年多通汉语。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     

    撒拉族习俗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严禁在清真寺内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携带污浊之物进入清真寺;作礼拜时,他人不得从面前走过;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与人谈话时忌咳嗽和擤鼻涕;在老人面前不能有失礼的行为。   

    撒拉族服饰  
    撒拉族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圆顶帽,上穿白色衬衫,外套黑色坎肩,束腰带,下穿黑色或蓝色长裤,冬季穿皮袄。妇女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外套坎肩,下穿各色长裤,戴头盖。   

    撒拉族食俗  
    撒拉族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时根据情况适当加餐),主食以面粉为主。家常品种有花卷、馍馍、馒头、烙饼、面片、拉面、擀面、散饭、搅团等。在一年一度的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两餐,饭菜比平时丰盛一些。   
    按照伊斯兰教义,撒拉族严禁饮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备酒。平时更无饮酒的习惯。 日常饮料除清茶、奶茶和盖碗茶以外,还常饮麦茶和果叶茶。制作麦茶时,将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叶茶是用晒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树叶子制成,饮用别具风味。  
    典型食品:比利买海,又?quot;油搅团",撒拉族传统风味食品,用植物油、面粉制成。   

    撒拉族节庆  
    撒拉人信奉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在民间,婚丧嫁娶都要炸油香、煮麦仁饭,其间凡参与炸油香、煮麦仁饭的妇女必须要"乎斯里"(即沐浴过),未经沐浴或经期妇女,不允许参与这项工作,也不允许到油锅附近去。

no.13 蒙古族节庆风俗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本月十三至十五日的祭“俄(鄂)博”、七月二十王日青海湖畔的“祭海”和十月二十大晶灯节等。  

    春节亦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届时家家置新衣、办年货,准备节日食物。年三十时,必须回家,畜归圈,换新衣,敬天敬神。大年初一,男妇盛装,到新朋家相互拜年,敬献哈达。初二,全家居家不出,初三又去友邻家拜年,非常热闹。   

    祭“俄博”,一般都在七月中旬。它是蒙古族牧民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会上除了请活佛、喇嘛念经,煨桑,祭礼山神,祈祷人畜平安外,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过过去,青海湖一带的古族还要举行劢大的"祭海"活动,届时,要将三牲(整牛,羊,猪)供在桌上,然后宣读祭文。礼毕后,大家争先相抢割献祭的牛羊肉,以先得、多得为吉祥,谓之“抢宴”。

  会上还举行跑马、射击等比赛马。青海蒙古族传统盛会那达慕。  

    蒙古族热情奔放,喜爱歌舞,并且喜欢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夏、秋季节,人们要按照传统的习惯举行“祭山”活动和会盟仪式,届时杀牛宰羊,唱酒唱歌。还要举世闻名行射箭、打靶、赛马等活动。青海的各地蒙古族每年七八月甸都要选择依山傍水,平坦开阔、水草丰美的草原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却即赛马会意思)。蒙古族自古以来就能延惯用语战,精骑善射。人们通常把善于驯马、赛马、射箭和摔足当作一项高强的本领来看待,对那些骑术高超、技艺出众的人,人们都很尊重。因此,赛马是那达慕盛大会的主要活动。赛马时,成百上千的牧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赛马场,一面观看比赛,一面擂鼓摇旗,助威呐喊。而骑手们则乘着自己精心喂养、精心打扮的骏马,同对手信展开激烈的角逐,场上气氛热烈非凡。比赛结束后,对优胜者要给予重赏。  

    有些地方的那达慕大会还要举行饶有兴趣的赛骆驼活动。骆驼虽然形态安稳迟钝,但跑龙套起来疾速如飞,与马的速度不差上下。比赛时,骑手们骑在驼背上,一字儿摆开,号令一发,几时十峰骆驼便如离弦之前,在戈壁草原上飞驰。骆驼飞跑起来颠簸很大,骑手们却在驼背上驾驭自如。赛程一般为2.5——5公里,先到终点者为胜。激动的人们常常把优胜者从驼背上抢下来,高高抬起,表示敬重。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