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史研究概述排行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主要因素”说
许多学者往往从某一个方面或角度入手,对英国首先产生工业革命的原因进行探讨。
  
   政治和经济因素:刘淑敏认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在于:英国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得到了政治和法律上的有力保证,圈地被议会以立法形式予以保护,土地集中于少数新贵族手中,自耕农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基本消失,此外,英国在此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殖民战争和掠夺,实行国债制度和关税政策,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18世纪初开始的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社会结构因素:杨豫认为,有必要从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即剖析英国工业化前夕的社会结构中诸因素的关系和作用来寻求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整解释。英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与大陆國家完全不同的独特的社会结构,即土地贵族——中产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三层结构的阶级社会,雇佣剥削是阶级关系的主要内容。而欧洲大陆是双层式的社会结构,即土地贵族——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农民或农奴,封建地租和超经济剥削仍是阶级关系的主要内容。英国三层式社会结构之中的阶级界限不那么分明,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能对变化的诸经济因素作出较灵活的适应和反应,并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社会结构,从而使英国首先发动工业革命。
  
   社会观念因素:辛淑玲认为,英国的社会观念在工业革命前夕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主要表现是:价值观念变化,追求金钱;等级观念消失,自由主义盛行;田园诗生活遭到破坏,人们追求务实。这都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而且促进它向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扩展。没有近代化的社会观念,就没有近代化的社会结构,近代化的社会观念是工业革命首先爆发在英国的必要条件。
  
   民族精神因素:陈晓律认为,英国独有的政治环境、社会结构和宗教意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推动了英国人的谋利动机沿着合理化的渠道发展,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工业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反过来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使工业革命发生。
  
   国内市场因素:赵松鹏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直接动力来自于超过生产力水平的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即国内市场的增长超过了棉纺织业手工劳动的发展水平。农业革命消灭了家庭手工业,使国内市场获得了资本主义方式所需要的范围和稳定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日益增强的市场需求和劳动力资源。

no.2 多种因素说
许洁明认为,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英国,是一个无法圆满回答的问题,任何一种单一的解释只能说在某个角度上是对的,无法取得主导因素的地位。这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地理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仅仅用简单的系列摆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王章辉认为,学者们从经济结构、人口状况、国内外贸易、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不同角度来解释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问题,都各有一定道理,但又常常各执一词,过分强调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原因,难免流于偏颇。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是这个國家经济、社会和政治诸方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

no.3 相关的几个概念
学者们对于“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产业革命”等概念也进行了探讨。
  
  王志乐认为,“产业”与“工业”引入汉语后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两个概念。产业指物质资料生产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而工业则指“产业”中除农业之外的生产事业。所以,工业革命不包括农业变革,而产业革命则是工、农和交通运输业各生产部门的共同变革。英国进行的是产业革命。
  
  许永璋认为,工业革命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的过程、包含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技术革命指世界性的生产技术上的飞跃,是生产技术领域内的变革。两者之间有区别,工业革命产生了近代工厂制度,特别是产生了两个新的阶级,而技术革命引起的变化未超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是量的变化。
  
  王章辉认为,技术革命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进行的关于制和作的系统知识和技艺的全面本质性的变革;产业革命是人类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关于生产的方法、设备和产业结构的全面的本质性变化。工业革命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个独特时期,由于它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社会方面独具的深刻性,不能把它混同于一般的技术革命。
  
  项翔等人认为,近代以来,人类的科技和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般将这些变革划分为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个递进层次,应严格区分这三个层次,不能统称为产业革命

no.4 工业革命的起迄时间
关于工业革命的起迄时间,学者们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王章辉认为,只有在机器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成为一个持续发展过程的时候,工业革命才算真正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工业部门实现机械化和工厂化以后,工业革命才基本完成。他主张,对工业革命起迄时间的确定宜粗不宜细,而且这样的分期只有相对意义,用不着过多地进行争论。依据这一原则,英法美德俄五国工业革命的起迄时间大体定为:英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法国和美国19世纪初至60年代;德国19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俄国迟至19世纪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步完成

no.5 工业革命的分期
“两次工业革命”说:传统的观点认为,“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以德国和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登上历史舞台”,“电动机和内燃机取代了蒸汽机,机械化、半自动化生产形成,人类跨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促使社会生产力出现了一次大飞跃。……欧美先进國家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进入发达的商品经济形态。
  
工业革命“两阶段说”:有的学者主张以19世纪70年代为界,将工业革命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属于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是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它使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贵族的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是以电力、内燃机的应用为标志的,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大发展,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no.6 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这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对资产阶级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产阶级专政建筑在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
  
对阶级阶构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使用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工厂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成。
  
对全球交通和市场的影响:欧美國家为了促进商品交流,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为了扩大海外殖民掠夺和市场,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no.7 工业革命在发展生产力
在人同自然作斗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巨大历史意义。同时,工业革命后,社会日益分裂和混乱,物欲横流,金钱第一,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人刚刚有可能摆脱大自然的桎梏,但又陷入了社会本身缠结的罗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國家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