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第五宝(古人文房用品)

80酷酷网    80kuku.com

文房第五宝(古人文房用品)古人文房用品:一砚一水盂,一人一世界

文房用具是古人留给我们心灵的礼物,它们一代代传递,照亮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使得千年的文化有了温度。

在德州市博物馆里收藏了不少文房用具,它们或古朴淡雅,或精美实用,笔者愿通过砚台和水盂,让大家体会到古人“一人一世界”的洒脱慢生活。

天寒暖砚墨生香

最初的砚台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那时的砚台形态原始,基本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从汉代开始,随着人工制墨的发明,砚台开始普及使用,造型也有了变化,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但还是以实用为主。到六朝,砚台材质以陶、瓷为主,带足。唐朝之后,砚台的造型更加的多样化,明清时期,砚台从材质到造型都已兼具实用和艺术欣赏的功能了。

在德州市博物馆第二展厅的独立展柜里,展示着国家一级文物——鼓形水暖砚,它虽看似朴实无华,却有极高的实用性。它像一面扁圆形的小鼓,腹空,正面一侧有一新月形漏孔,冬季可从这个孔倒入热水,使墨水不会结冰,砚及漏孔边沿均有一突沿,周饰黑油,并有上下两排泡钉钉痕,面底无瓷釉,古朴别致,美观精巧。

很多游客都会惊叹于古人的构思巧妙,但其实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古代文人的情怀和品格。可以想象,当时的文人在飘雪的隆冬,温一杯清茗,取一瓢热水置于暖砚内,手执墨条,拢袖悬腕,平心静气地在鼓形水暖砚上慢慢研出一抹墨色,不问世间纷扰。磨墨一直是有讲究的,必须轻而慢地磨墨于砚台之上,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沫,色亦无光。这一整套的工序都体现着浓浓的文人情怀,温文尔雅,条理有序,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慌不急地进行着自己与艺术的交融,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实蕴含着文人强大的内心世界,那日复一日地坚持,年复一年地执着,全都映射到了这砚台上,真可谓是“一人一世界”的洒脱慢生活。

古人文房第五宝

众人皆知古人文房有四宝,但少有人知道文房第五宝——水盂。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其主要作用是给砚池添水,最早出现在秦汉。

水盂作为文房用具,是功不可没的。但凡研墨,便会用到水盂。又因其小巧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文人情怀,所以古代文人对水盂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死后还要用之殉葬。水盂已经渗透于生活,不仅成为文人雅士追求悠闲优雅生活的一种表征,也成为了文人心中的一种渴望和归属。

在德州市博物馆第二展厅的独立展柜里,陈列着一个唐三彩水盂。这可是件国家一级文物。它高4.8厘米,最大直径12.5厘米,体型轻盈造型别致,雕工精细,内饰黄、绿、褐釉,釉色纯正,外为黄色云纹,边缘似浪花翻卷,代表了唐代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厚葬之风的开始,而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多色彩低温釉陶器,它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大多被用于陪葬。优雅的唐三彩水盂就在此时应运而生。2015年,德州市博物馆的这件唐三彩水盂,曾在全省馆藏的183万件文物中脱颖而出,作为百件最具历史、艺术、研究价值的“齐鲁瑰宝”之一在全省巡展一年。

一砚一水盂,一人一世界。千百年来,这些文房用品承载着生命的活力,它们是历史文人精神的物化载体。因为有了它们,所以文人一定是雀跃的也是沉静的。他们把这些用具称之为“宝”,他们用心灵与这些“宝”进行了千年对话,通过它们绘就了沧海桑田,也写尽了人间悲欢,更描绘了中华大地千年的古国文明。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