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案例(2019年江西小学音乐案例分析)

80酷酷网    80kuku.com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2019年江西小学音乐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某老师今天.上课的内容是新歌教学小红帽,上课伊始,老师首先请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了小红帽的故事。紧接着欣赏了动画片小红帽,大约用了15 分钟,接下来老师用听唱法和跟唱法学习了小红帽这首歌。带学生唱首之后,老师话题一转说。同学们唱的真好听,把森林里的糖果子都引来了,现在请大家聆听糖果仙子舞曲,并为小红帽这幅插图配上美丽的色彩,画上你喜欢的景物,比比哪个最能干,同学们纷纷拿出画笔兴趣盎然地画了起来。大约用了十多分钟。此时下课铃响,学生们拿着自己的话,快乐地走出教室。

请你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对以上教学行为进行判断,说明判断的依据,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该案例优缺点并存,应辩证分析看待。

优点:

1该老师课堂的做法符合《新课程标准》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导入环节采取故事导入及视频导入,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该老师课堂的做法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学唱环节采取听唱法等,进行音乐实践,并让学生进行色彩及景物的创造,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缺点

1.案例中的老师做法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突出音乐特点”的基本理念。在导入环节视频欣赏时间过长,虽在关注影视综合,但在综合的时候时间过长会造成“偏离音乐课堂”的结果:创造环节也是同样问题,使得课堂总体偏离音乐。

2.该案例中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以教授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建议。老师在整体教学中,一直是带领学生学习,并没有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这样会减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进建议:

1.调整视频欣赏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学科综合时要注意不能偏离音乐课堂。

2.在音乐活动环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课堂三维目标达成效果较为欠缺。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未突出体现本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

2.过程与方法方面,较佳,整堂课在听唱法、创造等方法中进行,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

3.知识与技能方面:在学唱环节,未突出重难点,音乐课堂应重点体现音乐学习内容。

2019年江西小学音乐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参考答案

四、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5分)

用河南方言读一读《编花篮》,体会方言和歌曲旋律的关系

课题:《编花篮》

年级:五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唱歌课

请完成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参考答案】

2019年江西小学音乐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参考答案

四、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编花篮》是流行于河南的一首小调,歌词内容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制花篮的情景。曲调为齐声宫调式,较多地运用前倚音,使其显得情调轻松、风趣活泼、闲适愉快。整个曲调依照河南方言行腔,与与豫剧唱腔有明显的联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歌曲前五个短句每乐句为两小节,采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方法构成,后两个乐句匀为三小节,节奏紧凑,一气呵成。编花篮的曲调建立在七声音阶、调式的基础上。第六、七句加入了表达情感的衬词、衬句,因此,扩大了乐句的长度,变为每乐句六小节,与前五乐句形成了对比。第七乐句结束句综合运用了前面几个乐句的衬词“哪哈依呀嗨”使之具有了浓郁的河南梆子豫东调的韵味,散发着中原泥土的清香,深受人们的喜爱。

2.三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聆听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达到背唱的效果。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中河南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甩腔演唱歌曲《编花篮》

4.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现场给学生表演一段河南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河南)

2.引导学生同老师一起学说河南方言,并将方言准确加入歌曲--起演唱,从学生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典型河南话入手引出新课《编花篮》。

(二)教授新课

1.初听歌曲

(1)通过多媒体聆听音乐,并提前思考歌曲演唱的内容是什么。

(2)老师现场演唱编花篮,请学生找一找《编花篮》中是哪一句最具河南地方特色(那哈依呀咳)

2.学唱歌曲

(1)通过钢琴引导学生用“la”作音阶式的发声练习,并强调正确的演唱姿势。

(2)听老师范唱。体会衬词的作用。

(3)学唱甩腔,体会韵味。这句旋律是河南地方戏一河 南梆子中的甩腔。演唱时要注意首音加重,凸显豫剧的风格特点。

(4)带节奏的朗读歌词,并在歌曲中有意识加入甩腔的方式。

(5)讲解歌曲情景,每年的四月中旬,河南的天气特别晴朗,姑娘们约好去编花篮摘牡丹,姑娘们对看大山唱起了歌,大山传来了姑娘的回声。(师生合作, 情境模唱) (眉毛眼睛 太高,回声和原声强弱对比,注意倚音)

(6)师生共同用“la”模唱歌谱。

(7)用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齐唱、轮唱等)学唱歌曲的中间部分,感受音量与音色的变化。

3.完整演唱

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引子+齐唱第一 部分 +轮唱+齐唱)

(三)音乐活动

1.对比欣赏《茉莉花》和《编花篮》,感受不同的风格特点,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

2.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感受音乐总结发言。

(四)课堂小结

老师引导学生自行对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老师作升华

(五)板书设计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