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不单单讲的是故事(西游记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80酷酷网    80kuku.com

西游记不单单讲的是故事(西游记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说起西游记,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下到刚懂事的小孩子,不说耳熟能详,师徒四个人自然是知道的,每个人的眼中,对西游记都有不同的解读,小孩子可能认为,这是一部冒险小说,看点主要在本领强大的孙悟空,以及各路的妖怪上,成年人内心的西游记,可能要深奥的多,它不单单是个冒险取经的故事,有了一些社会阅历之后,就会发现书中内容蕴含了不少人生哲理,作者吴承恩开头也说了,预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大概意思就是说,想要掌握天地发展规律,和万物生长的玄机,那么就应该读一下这本小说。要想读书懂小说讲了什么,那么就要从书中人物的背景故事先讲起,要说西游记的主角是哪位,个人认为当属孙悟空,咱们先来看看他的人生经历。

再看经典:西游记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孙悟空乃石头化身,初出茅庐活的逍遥自在,个人天真烂漫,时间长了以后,就发现生命的流逝,于是开始求仙问道德路程,最终拜入仙人门下,得以长生。本领学成后,孙悟空便想要自由,但天庭容不下能力强的编外人员,于是出现了大闹天宫这一段,毕竟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这是历史总结下来的经验。结果呢,孙悟空作为一个年轻人还是太嫩了,反抗不成功,还坐了五百年的大牢。后来菩萨指条明路,为修得正果,不得不踏上取经的路,在此过程中,逐渐消磨了本性。取经的路上,因为对天庭的不认同,对佛门的不认同,和师傅闹了好几次别扭。随着在取经中遇见的人事物,才渐渐领悟了佛门奥义。西游记中有一段真假猴王的情节,虽说假的美猴王是六耳猕猴假扮的,但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孙悟空另一个化身。

再看经典:西游记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当真假猴王解决后,他终于成了真正的孙悟空,后来他取得真经,被封为斗战胜佛,作为天庭体制内的自由人,曾经那些生来的本性,早已经在取经路上消磨完了。而纵观人生百年,与孙悟空相似的人何其多,年轻时不服输,后来随着接触的人事越多,逐渐改变初心,成为自己当年也看不惯的人。吴承恩的意图也很明显,只不过是向人们诉说了人生不过是白驹过隙,只要悟透了其中的奥秘,同时书里也穿插了很多映射现实的东西,在文学上的价值巨大。能被称为名著的书,自然不单单只是某一类小说,而是能透过表面纸上的东西,再套入所在的社会之中,看到现实世界,这才是一个伟大小说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再看经典:西游记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有人曾经说过,当你真正读懂了西游记,那么你就明白世间的真谛,无论是快乐也好,苦难也罢,看透了西游记,那么你就看透了人生,年纪小的孩子,也根本读不懂西游记,它能排在四大名著之首,自然有它的道理,这也是一部通向成功的学文,作者通过西天取经的故事,引领读者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克服遇见的苦难,战胜自己的心魔,最后才可以获得成功。可以这么解读,与其说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是五个人,还还不如说他们是一个人,孙悟空是一个人的本心,唐僧是人的身体,猪八戒则是人的七情六欲,沙悟净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代表了人的意志力。悟空的心,是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是一颗年轻敢于挑战天庭的心,他于天庭与地府中自由穿梭,没有人可以阻拦他。

再看经典:西游记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要说孙悟空的能力也很有意思,他的筋斗云一翻可十万八千里,而与灵山的距离,也是这个距离,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念头之间就可以到达灵山,那么师徒几个为什么还要走着去?这无疑是为了修心,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个人可以一念成佛,自然也可以一念成魔,师徒几个人在路上遇见各路妖怪,遭受八十一难,其实是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克服自己的心魔,取经是修心的过程。真正的灵山,它不在任何固定位置,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是为了约束心,把心定下来,开头孙悟空打死的六个强盗,强盗的名字跟佛经有关,是人的六根,悟空打死六根,也代表今后六根清净,再无任何的牵挂了。孙悟空这颗心,带着师徒几个不断前进,路上的妖怪背后也有含义,全是心魔幻化而出,所以取经不单单是去灵山拿到经书,不然孙悟空不会那么白费功夫。白龙马就好比一个人的意志力,它作为唐僧的坐骑,最不缺的就是耐力,白龙马的加入,就像心念合一,只要他们的意念坚定,肯定没有到不了的西天。

再看经典:西游记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书中所说的经书,其实只是个代名词,根本没有什么西天,一切是人的颠倒的梦想,也没什么真经可取,真经在我们的心中,西游记八十一难里有一难,说师徒几个到了灵山,结果被两个佛陀所骗,拿的经书上面也没有,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经书。虽然人可以一念成佛,但人却放不下凡心,舍不下自己的皮囊,唐僧便是皮囊的化身,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虽然厉害,可实际上暗示凡人心太杂。猪八戒表面上虽好吃懒做,而且好美色,但这也是大部分人的缺点,八戒代表的七情六欲,也是凡人的根性,沙悟净是许多凡人的本性,老实肯干不抱怨,即便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也不会去怨天尤人。

有句话是这么说,一万个人的心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个说法也可以套用在西游记身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西游记也是大部分的成长史,小的时候,我们每日只知道吃喝,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说好话撒娇卖萌,就可以轻易获取大人的欢心,就像猪八戒一样。青少年时期,我们开始向往自由,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把大人的话不放在心上,如同孙悟空一般,天不怕地不怕,即便有"天兵天将"在,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认为自己被社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手脚,于是我们就想改变,结果遭受了社会现实打击,宛若压在五指山的猴子,然后慢慢转变为沙僧,磨平自己的棱角,适应这个社会,也学会不去埋怨生活的艰难,晚年的我们,成为了唐僧,后代变成了孙悟空,把老人的忠告当成了唠叨,就像当初的我们。四大名著之所以被捧为名著,肯定有它的道理所在,以个人之间,四大名著全部是在讲怎么做人,尤其是西游记。

再看经典:西游记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所以有的人说,西游记是一部成功学,它告诉你,在人生道路上,应该以什么心态去迎接困难,最后和自己和解,与其说西游记是孙悟空的救赎,不如说是每个人的救赎。你可以认为它是个冒险故事,也可以认为是神话鬼神小说,甚至还可以和宗教放在一起,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小时候我们看西游记,只关注到孙悟空的厉害,以及各路的妖魔鬼怪,长大以后再看西游,其实讲的是一个人怎么去面对苦难,只有历经了八十一难,我们才可以取到"真经"。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