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鸡”人才谁来喊停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不久前,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一项最新收入调查显示,去年北京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排名第一的是信托投资业,人均收入11.3652万元。第二位是律师事务所,人均9.4333万元。第三是公证业,8万多元。这些都是与技能有关的行业。

  随手翻开任何一份招聘报纸,你能发现有许多这样的招聘:一个导购一个月800—1500元,而口语好的英语导购每天就能额外得到40%的现场提成,英语口语的好坏可使他们的收入相差四五倍以至更多。

  如今,英语已成为升学求职的“硬通货”。考研生中,如果你英语好,即使其它成绩一般,也能考上研究生;工作中,那些口语好的人,往往刚进入工作岗位就能拿到月薪5000元左右,即便他们只是在某家外国公司里打杂。而一个全面发展,英语一般的人,月收入却不到2000元;评职称时,那些业务骨干往往会被英语分数这条线卡住。

  英语在当今中国就业市场上具有一票否决的功效。而其他技能所表现出的惊人竞争力,也是懂得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人无法比拟的。

  一位大学生在被问及为什么不参观博物馆时,他的回答很明确,历史没啥用。有调查表明,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示冷漠,尽管“大学生漠视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广受质疑。

  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生导师王登峰教授指出,现在的大学生学习非常功利,学英语考托福几乎成了大学生活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追求精神的东西太少了,而将过多的精力耗散在眼前的利益上。“这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方向,没有理想,只能跟着别人走,这种现象,即便在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清华中,也为数不少。”王登峰说,“有的同学考北大、清华并不仅仅是因为希望来这里接受最好的教育,有相当大的原因是为了面子。北大、清华并非每个专业都好,但是上了北大、清华就有一种荣誉感,一种被关注感。同样,如果能够进美国的大学,可能就会更加‘体面’。而这种‘体面’体现了社会的一种价值判断,对其将来的就业或者发展会更加有利。”

  一位从海外回来的朋友,将国内人才市场上的“急功近利”比喻为“西装鸡”现象。那么,中国传统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不好回答。因为,假如广大的农村都普遍发展了机械化养鸡,农民一定会很快成为万元户,其结果必然是“土鸡”被“西装鸡”取代。

  如果说高考是初高中学习的指挥棒,那么就业收入则是大学生、研究生学习方向上的指挥棒。社会的经济尺度在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他们实际上是在按照社会需求及现实认为的良好的就业前景培养自己。

  在中国古代社会,经商是旁门左道,但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英语不灵,计算机一般,不会做生意,没有律师证、注册会计师证、驾驶执照和各种证书,就是懂再多的历史知识,不搞历史,那也仅仅是他的业余爱好,跟旁门左道没啥区别。

  这位朋友说:“你到一家单位应聘,如果那里不是一个跟历史有关的机构,面试官会问波斯帝国最辉煌时代的历史疆域吗?会问公元618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吗?会问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沿革吗?我想大部分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是没有这种要求的。因为,一个职员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精辟的见地和丰厚的知识只是他八小时以外的事,与我何干?”

  好在人到底跟鸡不同,人力资源的市场跟肉鸡市场也不会完全吻合。采访中,不少教育专家已经开始探讨如何在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中分配技能教育与素养教育的比重问题。

  大家知道,“西装鸡”之间的味道没什么差别,我们选择的时候不再关注它的脚是否有锯,它的鸡冠是否鲜红,它的叫声是否洪亮。“西装鸡”的差别只是一斤半还是两斤。

  已93岁高龄的费孝通先生,在前不久举行的一个演讲中希望中国的大学生要多学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努力用民族文化的精髓来解决国际事务。他至今还为自己在大学期间没有学好中国历史而感到遗憾。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之所以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社会学系的必读书,更多的是因为它深刻地反映了江南当地的特色和具体情况,而并非费孝通熟练的英语水平。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登峰认为,如果大学四年仅仅只去学一门语言,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他说:“如果大学生能够在这四年的学习中打下扎实的基础,然后再准备英语考试,去国外直接接受西方最前沿的东西,可能出国的时间会延后,但是与同龄的西方人相比可能反而会存在优势。”

  20年前或10年前,我们太注重学生的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上手较慢,适应力较差。但今天呢?当技能教育大行其道,我们的素养教育却被忽略,这是否矫枉过正了呢?

  现实中,谁也不会去为了抗衡社会而不学英语不学计算机。但一方面,当利益被可证实的前景过分强调以后,另一方面肯定会弱不禁风。大学是培养研究人员和未来知识分子的地方,我们不能用英语导购的1000元还是4000元的差价来衡量评判。重视英语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特点,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结果。但是,中国的理想就只是做世界工厂吗?每个具有大学文化的年轻人的理想就是给外国人打杂吗?

  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让历史、文化的遗产随风而去,结果会是怎样?如果有一天在某种形式下完全可以用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经验去解决问题,而我们却已失传了那种方法或学说理论,那岂不是错失了引导世界的机会?

  王登峰教授用了10年的时间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特质,意外地发现中国人比西方人多了两个维度。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用这套不适合中国人的西方人格量表来测量中国人,这测量能准吗?如果生搬硬套西方人的那一套去选拔适合中国市场的人才,那能行么?

  费孝通谈到他为什么强调大学生要学好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时候说,美国对伊拉克开战,是西方追求物质发展的理念发展到极限的结果,它已经给人类带来灾难。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讲究天人合一,讲究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值此东西方文化尖锐对立的关键时期,这或许是一种化解矛盾和危机的有效手段。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