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卖酒精(95℃酒精在哪里买)

80酷酷网    80kuku.com

老青岛首家酒精厂,爱国实业家经营,地瓜作原料生产白酒大受欢迎

2月6日,半岛网刊登一则暖人信息,由于市场储备不足,社会面出现了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的现象。栈桥白酒公司捐助了价值28万元的物资,包括矿泉水、酒精等,在地方协调下,将这批物资赠与公交部门。

感佩社会广泛援手抗击疫情的同时,也把青岛著名的老字号"栈桥白酒"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源自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品牌,今天来说说,存在了九十年的"栈桥白干"。

更多原创文章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老青岛首家酒精厂,爱国实业家经营,地瓜作原料生产白酒大受欢迎

当时的中国工业多被洋商洋企垄断把持,工业、医药酒精全部依靠洋货进口,国人没有自主权,完全仰人鼻息。1928年,祖籍山东昌乐的著名爱国企业家王宣忱,为了缓解这个状况,采用集资方式在普集路冷藏厂附近空地上,开办了一家私营酒精厂,冠名"华北",这是山东地区的首家国人自主经营的酒精厂。

华北酒精厂由发起人王宣忱自任总经理,他的长子王凤振为管理经理,聘任了俄国工程师负责技术,建成后,工厂主要生产"双凤牌"95度工业酒精及药用酒精,1935年开始出售"五谷牌"白酒出售。这些新品上市后,有力的填补了本土酒精产业的空缺,同时它还支持了烟台等地国产酒厂的原料。因产品质量优良,深受当时民众和企业、医院欢迎,很快誉满全国。

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受气候和性格影响,民众有嗜饮白酒的传统,白酒也称"白干"或者"烧酒",据说,"白干"的俗称来源于即墨本地的一种制酒原料"地瓜干",用它制成的白酒就叫"白干"了,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更多原创文章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老青岛首家酒精厂,爱国实业家经营,地瓜作原料生产白酒大受欢迎

"五谷牌"的白干,是华北酒精厂自主研制的产品,属于中高度酒类,度数较高。当时的酒类原料多为高粱等农作物,酿酒成本价格高,连带售价也高,普通民众难以接受。王宣忱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即墨地区盛产地瓜,价格低廉的地瓜,也可以作为酿酒材料,王宣忱非常高兴,但是很快又出现新的问题,地瓜酿造的酒精会有一种古怪味道。为了去除这种味道,他与技工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掌握了去除异味的工艺,而且生产出的地瓜白酒味道更加醇香,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在外国势力掌控的青岛市场,民族工业企业的境况可想而知,王宣忱的酒精厂举步维艰,他的开发项目冲击了外国企业的利益,受到洋货强势排挤,酒精生意经历短暂辉煌后,随即一度陷入危机。无奈之下,华北酒精厂曾经以产品抵押的方式,向岛城首富刘子山的东莱银行贷款,但后来资不抵债,无力偿还,而负担贷款过巨的东莱银行,即便是巨富刘子山,也险些被王宣忱拖入破产深渊。

"七七事变"之后,时局变得动荡不安,外国企业运输和贸易路线受阻,进口酒精数量大减,在军需物资缺乏的时期,酒精被提倡代替汽油使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际,华北酒精厂为国家提供了大量酒精产品,经营状况也有所改善。

1938年,日本人二次侵占青岛,日寇企图以合资的方式吃掉王宣忱的酒精厂,他对此坚决反对,并且强硬回复,如果日本人强行没收工厂资产,我没有办法抗拒,但是让我同意日本人入股,绝对没有可能。后来,日本人迫于舆论压力,没有对王宣忱下手,而是在宝来纱厂附近创办了一家日华酿造株式会社,专门经营生产汽水、清酒、酒精等产品,日产酒精达四吨左右,成为王宣忱酒精厂的强有力对手。

更多原创文章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老青岛首家酒精厂,爱国实业家经营,地瓜作原料生产白酒大受欢迎

黑暗再长,总有曙光。1949年6月2日,青岛迎来解放,入城的解放军接管了在青的日本企业和日伪工厂,日华酿造株式会社由青岛烟酒管理局接收后,更名为沧口酒厂。五十年代初,青岛实业公司与华北酒精厂协议,租赁其设备和厂房,成立青岛实业酒精厂,变更为国营企业。1953年,更名为青岛实业酒厂,正式出产"栈桥牌"白干酒,工艺配方与华北酒精厂的白干酒一脉相承。

"栈桥白干"属于高度白酒品类,有瓶装和散装两种。精装瓶酒的的外貌,只不过是在统一的玻璃瓶外面贴一张印刷商标,非常接地气,一瓶价格不过一块多点,散装的则更加亲民,一斤不到一块钱。上世纪六十年代,栈桥白干被山东省评为地方名酒,年产量达到两千吨,是省内叫得响的酒类名牌。在很多请客的饭桌上,有一瓶带有淡蓝色栈桥标志的绿白酒瓶,也是很体面的事情。

更多原创文章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老青岛首家酒精厂,爱国实业家经营,地瓜作原料生产白酒大受欢迎

当时的散装酒,都是用坛子或大瓶盛放,一般在副食品店或小商铺里销售。店里预备有称量的酒提子和漏斗,容量大小不一,大的有半斤,小的有一两,与平常用的打酱油、打醋的工具一样,所以称为"打酒"。

有来买酒的顾客,都自备有装酒的容器,售货员先问明白所要的份量,然后选择相应的提子,用漏斗灌进顾客的容器中。来买酒的顾客,大多是日常解馋,不超过一斤,三四两居多。那时候很多工厂企业的工人师傅,都是重体力劳作,累了一天,回家炒个花生,拍个黄瓜,打点酒解乏。偶尔有个喜事,也要打点酒庆贺一下。栈桥白干度数高,不宜喝太多,当时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在烟酒上太奢侈。

即便是几两酒,天长日久也是一笔不小花费,别看这些酒钱,家里节省下来都可以改善生活。除了正统的国营副食品店, 小商铺的业主往往会在酒里做点文章,说白了就是酒中掺假或者称量上做手脚。一边是小本小利贪图油水,一边是劳心劳力囊中羞涩,被顾客发现了,不免会引起纠纷。有些就闹到店里,为了几两酒,搞得大家不愉快。

更多原创文章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老青岛首家酒精厂,爱国实业家经营,地瓜作原料生产白酒大受欢迎

有经验的"酒客",小商铺老板是不敢轻易造假使诈的,因为在这样"酒鬼"级别的客户面前,但凡酒里掺了劣质酒或者白水,只要抿一口就能发现。关公门前自然是不敢乱耍大刀,动了手脚的酒是不敢拿出来露丑的。一旦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当然商铺的信誉一落千丈,有些得不偿失。

白酒售卖销路好的,都是周边有工厂的店铺,当年的利津路、孟庄路、雒口路周边,都是货栈、仓库、工厂,聚集了很多重体力的劳动者。很多售卖白酒的商铺,也成了工人师傅们下班歇脚的路边店,三班倒的工人回家路上,路过店铺都要进去徘徊一会,喝口小酒,舒筋活血,歇歇劳乏。一般是干喝,没有嚼头,一两二两过过瘾就走了,很少见到无度的酗酒者,喝到酩酊大醉的情况。临走时捎点糖果副食品,给家里的妻儿,其乐融融,就是那时候最富足的生活状态。

如果问一声,"栈桥白干"好喝么?其实,栈桥白酒属于中低端品类,当然不能与五粮液、茅台相比,充其量也就是红星、牛栏山的档位。如今物质极大丰富,但是青岛人说起"栈桥白干",还是有很多感慨,这份亲切中透着的更多是一种旧日情怀。

更多原创文章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老青岛首家酒精厂,爱国实业家经营,地瓜作原料生产白酒大受欢迎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的所有的故事和灵感都来自小编故乡,部分照片和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有什么意见和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更多原创文章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