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致远的创业故事(一)误打误撞

80酷酷网    80kuku.com

  

  杨致远创办雅虎的故事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最老的传奇了。

  误打误撞

  1968年,杨致远生于台湾,两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弟弟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是英文和戏剧教授,她带领两个男孩举家迁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孩子寻求更好的成长环境。10岁时,他们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杨致远学习不算勤奋,甚至有点儿懒,但成绩却相当优秀。刚到美国时他曾有过一段学习黑暗期,第一天上课时,惟一知道的英文单词就是“shoe”(鞋)。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也融入了这个“异国他乡”。1990年,杨致远以优异的成绩进了离家不远的斯坦福大学。该校的电机系是硅谷神州的组成部分,他就选修电机工程,只花了四年就获得了学士、硕士学位。毕业时觉得自己还欠成熟,就留校从事研究工作。正好,戴维?费罗也留校从事研究。两人的邂逅和结交无疑是雅虎成功的关键因素。

  杨致远和费罗是旧识。费罗1988年毕业于杜兰大学,而且一度曾当过辅导杨致远的助教。一向全拿“a”的杨致远在费罗的判官笔下却居然只得了“b”,对此杨致远至今还发牢骚。后来两人同班听课,还在做业方面开展合作。以此为起点,两人成了最佳搭档。费罗内秀,喜沉思,而杨致远活跃,是社团中的领袖。费罗善于在屏幕上整理资料,有一种“只要在终端前,就能统治全世界”的感觉。费罗的实验室像个被暴风肆虐的地方。而杨致远的住所比较干净,但在电脑的操作上,却没有费罗有规划。两人的实验室相邻。不久,两人报名去了日本。在那里两人都成了外国人,友谊与日俱增。

  回到斯坦福,两人在一辆学校拖车上成立了一间小型办公室。恰在这时他们迷上了互联网。每天,他们有数小时泡在网上,分别将自己喜欢的信息链接在一起,上面有各种东西,如科研项目、网球比赛信息等。雅虎就从这里发展起来。开始时他们各自独立地建立自己的网页,只是偶尔对彼此的内容感兴趣才互相参考,渐渐地他们链接的信息越来越广,他们俩的网页也就放在了一起,统称为“杰里万维网向导”(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杰里”是杨致远的英文名。他们共享这一资源。

  搜集的网站越来越多,两人就分类。每个目录又容不下时,再细分成子目录,这种核心方式至今仍是雅虎的传统。不久,他们的网站招来了许多用户。人们纷纷反馈信息,还附上建设性意见,使内容更加完善。“要不是有这么多外来的回应,我们就不会继续下去,更不会有今天的雅虎”。到1994年冬,两人忙得连吃饭、睡觉都成了奢侈,学业也扔在了一边。他们开始着手网站的商品化。

  当时,网上有许多竞争者,如webcrawler、lycos、worm、infoseek等,这些网站都靠软件自动搜索起家,虽范围广泛,但不准确。而雅虎则纯粹是手工制品,搜索准确,更加实用。实际上到1994年年底,雅虎已成为搜索引擎的领导者。

  95年的一个夜晚,杨致远和费罗翻着韦氏词典,为他们的“产品”编造的名字。其中ya取自杨致远的姓,他们曾设想过yauld,yammer,yardage,yang,yapok,yardbird,yataghan,yawn,yaxis等一系列可能的名字,突然间,他们想到了yahoo这种字母组合,然后迅速翻开手边的韦氏英语词典,发现此词出自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指一种粗俗、低级的人形动物,它具有人的种种恶习。

  这个词显然不太雅,但仔细一琢磨,“反其义而用之”。在强调平权的因特网上大家都是乡吧佬。为了增加褒义色彩,后面加上了一个感叹号,于是就有了“yahoo!”。“没错,太好了,就是它了,这简直是神谕(oracle)!”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