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互联网里的花花公子张朝阳

80酷酷网    80kuku.com

  

  搜狐成为北京奥运互联网赞助商,作为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张朝阳,无意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钻石王老五到底在想什么,做什么?

  12年前,一身牛仔服的张朝阳清纯得如同早晨的阳光。

  他那双手插兜,一副超然物外的潇洒,不知曾倾倒了多少前来采访的女记者。但是,现在那个清纯得如同一汪清泉的男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场又一场令人作呕的表演秀。为了名利、为了搜狐、为了作秀,张不惜赤膊上阵,进行着一场接一场自我慰藉般的表演秀。

  2007年5月9日,搜狐历时三年、耗资一亿打造的网游《天龙八部》正式公测,但反应平平。以一家门户网站起家的搜狐,在跌出了门户前三甲的情况下,转投竞争更为激烈的网游市场。实属无奈之举。

  在许多人看来,这位45岁的中年男人依然衣着光鲜,依然串秀在数不清的荧光灯下,但是,老黄瓜就是老黄瓜,涂上再多的绿漆还是一根老黄瓜。再说,搜狐每况日下的赢收能力,已经让这位活跃在互联网里的“花花公子”寝食难安了……

  2007年4月4日,一场关于输入法的争端,在搜狐与谷歌(google)之间摆开架势。

  起因很简单,谷歌推出一款新的输入法之后,搜狐立即表示这一输入法侵害了搜狗输入法的知识产权。张朝阳的解释是:“谷歌想分食我们的市场份额。”

  但,业界却不这样认为。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搜狐这样做,主要目的还是想借此机会来抓住业界的吸引力,以便宣传搜狗输入法。在这场口水战发生之前,没有人知道搜狗输入法为何物,自从与谷歌大打出手之后,搜狗输入法已从名不见经传,上升到了“明星”之列。

  “表明了搜狐正处在内外之困的转型时期,急需一些争议来表明搜狐的存在,在新浪、百度这些后来者如日中天之时,搜狐似乎已经被网民们遗忘了。”长期从事it报道的资深人士姜惠田说。

  成也“朝阳”,败也“朝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朝阳创立了搜狐,但是,也不排除他扼杀掉搜狐的可能。

  近几年来,搜狐一直在走下坡路,自从门户网站的三甲之列跌出之后,一直就没有找到自己的感觉,这种宛若浮萍、漂在大海的感觉让张朝阳很头痛,以至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对搜狐的耐心。

  在表面看来,互联网的较量是资源的较量,暗里却是内容与质量的较量。在这方面,张朝阳已经远远落在后面了。为了赶超新浪,搜狐一方面抓资源,另一方面高薪挖新浪的人,试图复制新浪的成功模式来超越对手,却没有另辟蹊径的创新。也许张朝阳忘了一点,仿效与复制是很难去超越对手的。

  在搜狐,我们处处可以感知到,作为搜狐之父张朝阳的个人风格已经深深地在影响这个互联网企业,从用人方式、治理风格,到决策层面的执行力,都打上明显的张氏烙印,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或许成就了搜狐,但也限制了搜狐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不妨先从张朝阳本人的经历来看看搜狐成立的过程。

  1964年,张朝阳生于陕西西安。198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86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七年后,获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张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亚太地区中国联络部负责人。1995年10月,回国任isi公司中国地区首席代表,1996年10月,创办爱特信公司(itc)。 1998年2月,推出搜狐(sohu)网站。

  曾经有人将“sohu”进行了一些联想。甚至有人说,张朝阳将“搜狐”作为自己网站的名称,是因为他偏爱《聊斋志异》,此说没有得到证实。但是,《聊斋志异》却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别名——《搜狐记》。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里面有很多故事,也有很多美女。不过,这里大多数的美女都是鬼魂变的,即便不是鬼魂变的,最后她们也多数成了鬼魂。但在现实中,这些女鬼却是柔情似水、飘然若仙,她们翩翩而来、云雨一番,再如风而去。

  不知,现实里的张朝阳是否也喜欢此类虚幻若仙的女子,以至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头上却顶着一顶“钻石王老五”的光环。

  两个目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顶“钻石”光环,张朝阳一直媒体追逐的绝对明星。

  这样做,也许有两个目的,一是让自己更加出名;另一个就是让搜狐更加出名。

  所以以至到今天,张朝阳先生不怕你说他好,也不怕你说他坏,就怕你不理他。

  赤祼着上身、大胆的写真照片、与众多的女明星流水线般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杂志上。不过,现在的张朝阳已经摆不出什么新造型了,搜狐业绩一泻千里,已经让这位奢好抛头露脸的互联网宠儿没有了多少心情。

  据张朝阳自己说,在美国的时候,他在银行里是从来没有存款的,“月光族”一个。在这一点上,他很“美国”。买车,一定要是敞篷车,好招摇过市。开车路过商店时,他喜欢来个急停调头,吓得跟在他身后的女孩儿,一嗓子尖声厉叫。当然,最好晕倒在他怀中,好来个英雄救美,他就好这口儿。

  进商店,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儿,就是买一副墨镜戴上,再买条宽皮带,选一身真皮夹克。然后,对着镜子,看看,像不像个西部牛仔。

  与他谈话,你得有一点英文基础。经常不经意间,他的嘴里会蹦出几个英文单词,让坐在他身边的人冷不丁地吃一惊:“真是一个有学问的年轻人。”

  穿衣服一定要穿polo、鞋子一定要一尘不染,为了前卫,有一段时期,还梳过马尾巴辫子。最具有张氏特色的,恐怕是他的滑板了,他可以做出很多美国街头前卫动作。只差在长安街上跳街舞了。

  这,就是张朝阳。

  不能为财报而活

  在创立搜狐之后,张朝阳经常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企业与美国企业进行比较,然后去寻找所谓的问题。但是,张朝阳或许忘了,中国市场才是搜狐的根,离开了中国,搜狐再美国又有什么用。假如一家扎根于中国土地的本土企业,采用的却是美国式治理,其焉能不败?

  上一页12 3 下一页 比如,搜狐是在美国注册的,它一直延用着美国证监会所推荐的财务制度。这里,我们没有说美国的财务制度不好,只是,在很多的要害时候,张朝阳急需华尔街大佬们支持的时候,他们却视而不见。这一点,让张朝阳很恼火,好几次都嚷嚷:“不能为了华尔街的财报而活着。”

  回国之后的张朝阳,也保留着不少在美国时候的习惯,非凡是饮食方面。比如,天天不变的面包咖啡西式早餐,喜欢穿休闲运动装,喜欢溜冰、爬山、泡吧、滑雪。当然,更喜欢跳那种刺激的,而且身边舞伴的衣服穿得很少的拉丁舞……

  提到美国,张朝阳总用一种又爱又恨的语调说:“在美国的时候,我是很不满足的,因为在那里,外人始终融不进去;可是你若是站在外星人的角度来看地球,那美国实在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富裕的国家。”

  有人说,现在的张朝阳变得越来越“中庸”了,尤其是在对搜狐的治理上。但是,清华时期的张朝阳却不是这样,张经常与他的朋友唠叨:“那时,似乎生活的一切就是和同学比赛,比谁学习的时间长,比谁的成绩好。要是拿不到第一名,就去砸开冰,跳进冰窟窿里去冬泳,或者天天绕着圆明园跑上几公里。”正是这种敢打敢拼、愿赌服输的勇气,使得张朝阳拿到了李政道奖学金,并顺利出国,开创了自己人生的新时代。

  面对搜狐面临的众多问题,也有人指出,张朝阳本身就不是一个治理型人才,只是生逢其时的互联网时代造就了这么一位数字英雄。

  大牌“跟班”

  现在的搜狐已经成了一名大牌“跟班”。

  艾瑞分析师邹蕾说:“在门户网站的五大营业收入里,内容、搜索、网游、无线增值、电子商务中,搜狐都不具领先优势。搜狐现在不管介入哪一领域,都面临强大的领先者,搜狐只是一个亦步亦趋的‘跟班’。”

  这话很到位。

  邹蕾认为,“大而全”的布局,造成了搜狐没有突出的业务,由此导致定位不明,主题不清。随着游戏、搜索、即时通信等专业化公司不断成熟,“搜狐”原来的先发优势与品牌效应,正在随着“大而全”的策略在弱化,反而将门户网站前三甲的位置拱手让人。

  “没有特色的门户是危险的。”王雷雷说。这位tom在线的领跑者深谙有特色的网站才能生存:“有特色的门户才有前途。只要有了特色,网站的收入、规模和利润等这些衡量一个门户网站的硬指标才会跟着上来。”

  2005年,张朝阳曾在媒体面前夸下海口,称搜狗将超过百度,并将搜狐的目标定位在赶超新浪,豪言壮语一出,业界哗然,一年多过去了,搜狐还是一名“跟班”。

  腾讯ceo马化腾指出:“搜狐赖以支撑的业务是内容,其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是靠‘内容’建设所带来的网络广告取得的。但搜狐似乎厌倦了在内容建设方面追赶新浪,精力转向其他领域比较多,这种四面出击,使得搜狐失去了自己固有的地位。”

  张朝阳放弃的内容,正是其他门户的追求。网易在掌门人丁磊“加强新闻内容建设”的大旗下,将《环球企业家》的李甬召入麾下;中华网也正不惜重金打造“内容”,大张旗鼓地进军体育、汽车;门户阵营中的腾讯和tom在线都在下决心弥补“内容”的短板;甚至新来的msn也在搞内容,每次打开msn,都会弹出一个窗口,告诉你今天发生了那些重大新闻。

  张朝阳一直在刻意将搜狐打造成一艘互联网门户航母,他称之为“矩阵网络结构”。搜狐为此收购了5家网站,包括“图行天下”。张朝阳公开提出,搜狐要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德智体”全面发展、五项全能的前提下有所突出,也就是“均衡发展、重点突破”。

  姜惠田说:“没有哪一个均衡发展的门户网站能活下来。”

  2007年,门户网站五大功能中,中国数以亿计网民的习惯是:找新闻上新浪、玩游戏找盛大、聊天有qq、搜索则是百度的天下……

  独独没有搜狐的事儿。

  迷茫在互联网里的“花花公子”

  内容是门户网站立身安命之本。

  2006年,新浪主页面天天的点击量超过了1亿人次,一家门户网站主页面的浏览量,便超过了中国所有的平面媒体发行量的总和。有了这样的浏览量,2007年的中国,谁敢小看新浪? 有了这样的浏览量,新浪便不愁广告商白花花的银子不争先恐后地朝新浪的口袋里流,新浪也能活得很滋润。

  新浪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首。尽管无论是新浪,还是网易、搜狐,其扮演的角色,充其量不过是一张“文摘报”。但是,就是做好这一张“文摘报”,让万千网民认可,也非一朝一夕之事。

  进入2007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更是一日千里,融资、并购、扩张等风起云涌,轰轰烈烈,惟独鲜有关于搜狐的声音。

  据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从20万增长到200万花了将近10年;从200万到2000万户,用了大约2年半;从2000万用户到4000万用户只用了不到1年。中国正在全速驶入自己的 时代。2006年,中国网站总数达到了62万个,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用户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国家。

  自诩很美国的张朝阳,似乎还躺在他的美国“绅士”梦境中,对于周边发生的一切似乎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秀”,该说的大话照样说,该“秀”的场次一场也没有拉下,睡在互联网“精英”这张席梦思床上,却忘了身下是一个岩浆炽烈的火山口上。

  我的朋友兼同行程必忠在谈到搜狐时说:“张朝阳自以为钱能买到一切,但是他忘了一点,金钱可以为搜狐挖到一个总编却挖不来治理制度;金钱可以买到独家内容却买不来影响力;金钱可以买到一个治理层却买不到搜狐需要的执行力等,假如张朝阳对于这些简单的道理还不能明白,或许,这位迷茫在互联网里的‘花花公子’就该退休了。”

  张朝阳经历

  1964年张朝阳先生出生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1986年张朝阳先生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

  1993年底张朝阳先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4年张朝阳先生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

  1995年底张朝阳先生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1996年张朝阳先生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8年2月25日,张朝阳先生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在张朝阳先生的领导下搜狐历经四次融资,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nasdaq:sohu)。搜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领先的新媒体、电子商务、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是中文世界最强劲的互联网品牌,对互联网在中国的传播及商业实践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张朝阳先生现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