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中国创业投资闪亮开局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与此相应,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行业的第一个亮相也赢得了满堂彩:根据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对中国重量级50家创业投资公司的调查和统计,2003年第一季度共有17家创投机构对31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金额高达2.2亿美元(18亿人民币),约占2002年全年投资总量(4.2亿美元)的53.7%,约等同于2002年上半年的投资总额(约2亿美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与受到世界局势和经济不确定性影响而跌至5年来最低水平的美国创投相比,实在可喜可贺。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型外资创业投资机构增强了在华投资力度、扩大了投资规模。第一季度共有5项获得了逾千万美元的投资发生,前三大投资案例(亚洲网通、united platform technologies.与盛大网络)中vc投资金额即高达1.5亿美元(12亿人民币),约占整体投资金额的66.8%。而这三大案例的资金均来自大型外资创业投资机构,投资金额均超过3000万美元。反观2002年投资情况,全年投资额超过千万美元的共有5例,而超过3000万美元的投资仅有1例(华平与龙科对港湾网络4200万美元的二次投资)。此外,透视宏观经济环境可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在低迷的世界经济包围下,中国宏观经济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2002年下半年中国政府放宽对外资创业投资机构进入的政策限制,这一连串利好消息极大地增强了外方投资人的信心,加速了海外观望者进入中国创投行业的步伐。最好的例证便是第一季度第二大的投资案例u.p.tech,其投资人中既包括已经进入大陆的华登、intel capital、梧桐投资,也包括没有正式进入大陆的dcm-doll capital management,morgenthaler ventures,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nea),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等投资机构。很多投资人都记得2002年下半年美国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总裁亲自到中国考察的情景。

  就行业而言,第一季度中国创投业投资流向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产业集中度高,尤其以通讯/电信领域为重。2003年第一季度的投资均集中在广义it产业(包括狭义it、通讯/电信与ic领域),占投资总量(金额)的95.5%。其中通讯/电信领域获得的投资居首位,投资金额占整体总量的65.4%,其次是狭义it领域,投资金额占总量的21.6%,位居第三的半导体产业,投资金额占总量的8.6%。投资领域高度集中的原因倒也简单,通讯/电信行业需要巨额资本投入的特性决定了广义it领域的投资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主流地位,第一季度三大投资案例中亚洲网通和u.p.tech均处于通讯/电信领域,而盛大网络也位于it领域,这样数千万的投资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第一季度,通讯/电信行业的发展状况恰与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年初预测相吻合,无线通讯成为该行业最火暴的领域。在通讯/电信领域10家获得创业投资的企业中,除亚洲网通(融资6000万美元)属于电信运营业,其余投资均集中在无线通讯领域与光通讯方面。7家无线通讯领域的企业共获得6375万美元的投资,其中5家为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2家处于无线通讯设备领域,由于行业特点,后者获得投资金额较多,仅u.p.tech.的投资便占去5000万美元。换个角度,如果从提供服务类型和投资金额来衡量,电信运营和通讯设备颇受投资方青睐,可利润丰厚的电信运营业不是谁都有机会分羹,仅软银亚洲和新桥资本借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电讯之际巧妙地入股亚洲网通,其余创业投资机构大部分看好通讯设备领域,共投资6家企业,其已知投资金额占总量的55.2%。从投资机构类型来看,第一季度本土和外资投资机构的投资金额差距加大,而投资频率仍然不相上下。在投资金额上,本土创投机构仅为1460万美元,远逊于外资创投机构的1.87亿美元,占全部投资金额的6.5%;本土创投单项投资金额(110万美元)仅为外资的7.8%,参考2001年(26.5%)和2002年(24.5%)数据,双方的投资金额差距进一步拉大。此外,对于行业选择,外资和本土创业投资机构的取向表现出明显不同。前者正从硅谷至大陆的产业与技术转移中寻找投资机会,其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广义it领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通讯/电信和半导体产业;相较而言,本土创投机构投资领域比较分散,其重点在狭义it领域,对生物/医药、环保等新兴领域也有涉足。二者投资行业的差异突出地表现在通讯/电信和狭义it领域。统计数据显示:狭义it领域的投资主体大多为本土创投机构,通讯/电信领域的投资主体则几乎完全为外资创投机构,仅有2家为本土创业投资机构。这多半由于通讯/电信领域所需投资相对较大,本土创业投资机构大都只可能望洋兴叹。或许,正是本土和外资创业投资机构的资本实力决定了他们各自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资本链条中所处的位置。由此看来,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策略多样化和差异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每个创业投资机构行业和阶段投资的专长会逐步突现出来。

  在投资阶段上,第一季度状况与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年初预测类似,无论从投资数量上还是投资金额上,成长期和扩张期的企业获得绝大多数投资,二者合计数量占总量的69.6%,投资额占总量的67.1%,并以成长期为最--投资数量占43.4%,投资额占总量的51.8%。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出现了中国首例重组性投资--软银亚洲与新桥资本对亚洲网通的6000万美元投资,这预示着部分大型外资创投将凭借强大资本势力介入到buyout阶段的投资。与红红火火的投资相比,退出和资金募集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仅有两家创业投资机构成功募资,退出的企业依然屈指可数。2个兼并收购案例出现了高度相似点,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收购受外资创投资本资助的无线内容提供商。股份转让的方式则被本土创业投资机构所采纳,但投资增值的幅度很小。在ipo方面,第一季度仅有两家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上市:上海联创和江苏省高科技产业投资公司联合投资项目江苏联环药业在a股上市,上海联创、中国风险投资公司和深圳高新投三家投资机构联合投资项目东江环保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对于中国迄今为止上千家获得创业投资的企业而言,这不过是杯水车薪,在资本循环的链条上缺少募资与退出前后两个最重要环节,中国创业投资终究难以进入正常轮回。然而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环境却让中外创投感到些许振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的出台、广东省政府在两会上以及各界媒介对创业板的再次呼吁、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重组……令创投人士多少看到了中外合作的更多希望、退出渠道的点点光亮。或许,能让中国产权市场真正活跃起来的时点即将出现。按照这一发展态势,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有望超过2002年的投资总量,甚至超过2001年的5.3亿美元的投资。在本次调研的50家最为活跃的创投机构中,进行投资的机构约占34%,另外66%的创业投资机构中不乏许多实力雄厚的资本巨人,他们正在对后面的投资进行积极准备,如果退出瓶颈真正能在年内有所突破,中国创投将更加积极。但受sars的影响,第二季度中国创业投资的投资总量将大幅下降,不过恰如许多机构的预测,sars给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短暂的,对中国创业投资行业的影响也相仿,第三和第四季度的投资将出现大幅反弹和回升。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