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资源竟然是创业者的优势

80酷酷网    80kuku.com

  

 我从来不是技术进步的迷恋者。1998年,宿舍里的同学合伙买电脑的时候,我置身事外;1999年,同学们通宵熬战电脑游戏的时候,我在睡觉;2000年,网络如日中天的时候,我上网的次数寥寥无几。事实上,我是在21世纪学会了打字。

  至今,我所依赖的电脑工具只有word。如果没有这份工作,也许我还会停留在纸上。当然,在这10年间,我学会了使用电脑中的很多东西,用以搜索、学习、浏览、娱乐、下载、通讯、工作或者消磨时间。因为这些是生活的必需品,就像厨房里的一口锅,尽管我很少做饭,但在需要的时候,我还是懂得如何将它加热,做出自己能够接受的食物。

  10年间,电脑和因特网确实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无处不在。那个虚拟的世界拥有一个诱人的黑洞,仅仅10年,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至少你将电脑隔离在外,现在很难找到工作。

  10年,我们对于一种新鲜事物的接受从未如此迅速。也许这和血缘有关,我们来自于造物主,我们是电脑的造物主,电脑是人类的子嗣。

  从前我们按照眼睛看见的一切或者镜子来创造人类社会,现在,我们创造的是眼睛背后的大脑。当1997年电脑战胜卡斯帕罗夫的时候,我们相信电脑超过人类智能,已经变得不再遥远。当代科技的三大前沿——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纳米材料,实际上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打造一个现实版的弗兰肯斯坦。信息技术提供一个在22世纪来临之前肯定超越人类的大脑,生物工程让人类和机器的身体不分彼此,而纳米材料负责提供行动必需的能量。

  就像我们总期望后代可以超越自己的成就一样,人类实际上也冀望着电脑能够超越自己,让自己顺利退休,带着一身内置的芯片和人造器官,得养天年。但21世纪的弗兰肯斯坦已经进入了自己成长的轨迹,人类正渐渐失去对它的控制力,所以我们很难预料自己的未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雅虎”、“亚马逊”等缔造了创业神话的美国互联网产业财富故事随一档名为《中国网报道》的电视节目传入中国,一时间,观众对互联网创业者财富传奇的追捧热度,堪比今天的“娱乐新闻”。彼时,“娱乐新闻”对大众的吸引力,远不及“创业”这个新鲜滚烫的字眼,尽管当时中国互联网技术还停留在拨号上网的原始阶段。

  “1998年到2000年,互联网产业浪潮是空前绝后的。以丁磊为代表的一代互联网成功者,大多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学生气,没钱没势,全凭对互联网的坚定信念和知识资本,撞开财富的大门。”12月2日,“互联网实验室”、“博客中国”、“义乌全球网”创始人、董事长方兴东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如此评价早期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成功创业者。

  方兴东以1996年作为互联网前商业时代与商业时代的分水岭。1996年以后,中国互联网产业潮涨潮落,历经起伏,而以张朝阳为代表的互联网财富新贵,见证了1998年到2000年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黄金时代”。

  没有资源是创业者的优势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it界人士早已耳熟能详美国互联网新贵们的财富传奇,但在1996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卖电脑仍是北京中关村it行业的主要经营内容。

  中国互联网作为一种产业的历史,在方兴东的概念里被清晰地划分为四个时期:1996年到2000年的第一次浪潮;其后是持续三年的第一个冬天;2004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迎来了第二次创业浪潮,直至2006年;在方兴东看来,2007年和2008年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最暗淡的时期,“互联网开始回归传统媒体的功能,创新极度平庸”。

  “1996年到2000年的浪潮在中国是空前绝后的,可惜太短暂了。”方兴东至今记得,1999年北京的“互联网俱乐部”最多的一次聚集了1000多人,而当时,对互联网创业怀揣热情的人,只能以美国互联网产业的财富传奇“望梅止渴”。

  1996年,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方兴东以写作互联网评论进入互联网行业,方兴东称:“互联网作为一种创新力量,所依靠的技术和观念是传统社会中有权有势的阶层所不懂的,在当时,互联网的知识更多地掌握在通常被人们认为的‘坏小孩’和年轻人手里,这是互联网令创业者兴奋的地方,他们依靠互联网创业不必再依附传统的财富和社会资源,而仅仅凭借知识资本就能获得风险投资。”

  传统的创业者需要依赖传统的财富和社会资源占有者,通过不断地重新组合、分配社会资源来获取财富,方兴东认为互联网创业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通过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获得风险投资,财富是透明的,因此,互联网的成功者们没有“原罪感”。

  事实上,这一理论上的互联网创业财富模式,很快便在年轻的中国创业者身上得到印证:1996年,张朝阳携带第一笔风险投资由美国回国创业;2000年,丁磊创办的“网易”成功上市,短短四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诞生了自己的财富偶像。

  方兴东认为“互联网创业的成败不以性能为决定力量,而是以动能”,因此,没有资源恰恰是创业者的优势,因为“他每天都能看到资源在增加,始终置身于一种创业的状态中,而创业的本义,正是以有限的资源去创造无限的资源。”正是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可持续、可成长的资源构成了互联网产业财富新贵们的创业动能。

  事实上,那些带着传统的财富和社会资源开始互联网创业的成功者们,则从反面印证了方兴东的“互联网创业动能说”,当时许多在传统产业中建立了声望的名人,比如姜昆、王朔和叶大鹰等人创办的网站,在2000年来临的第一个互联网冬天便以失败告终。

  互联网,让中国年轻了

  方兴东始终相信从产业的层面看,互联网永远存在着周期,有起有落,正如他坚定地相信互联网本身的创新力。1999年,方兴东创办“互联网实验室”,以研究者身份介入互联网产业,跟踪互联网产业发展、变革趋势。

  有趣的是,方兴东“网络旗手”的名号,在大众的评价体系中,总是随着整个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几起几落,变幻着褒贬不一的定义。“‘网络旗手’现在已经是罪名了。”方东兴说。在互联网的冬天蓦然降临的2002年,曾有人撰文《方兴东你为什么不忏悔?》,质疑方兴东所鼓吹的互联网创业理念。面对纷涌而来的质疑,方兴东对互联网创新力的信念从来不曾动摇,他说:“从1996年到2000年,中国互联网产业烧掉的钱最多几个亿,拿这些钱建高楼,肯定不会是最高的。但互联网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变革却是巨大的——互联网让中国年轻了几岁。”

  即使在互联网产业最低落的时间,方兴东也没有动摇对互联网创新力的认识,2002年,算是互联网产业的第一个冬天“最寒冷”的时刻,方兴东利用业余时间,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博客网站——“博客中国网”。当年发布于网站首页的《中国博客宣言》,在今天看来,带着强烈的理想色彩:“……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信息稀缺的问题。但是,当互联网本身变成信息海洋的时候,人类不得不面临另一场新的挑战:那就是超越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或许,正因为互联网的创新力本身所包含的“创业”、“变革社会信息结构与社会语境”等多重能量,早期的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多多少少怀揣着理想主义色彩投身互联网产业。“学生气,对创新力敏锐,对互联网有坚定的信念”,方兴东如此概括上世纪末期出现的中国互联网新贵。

  一则业内广为流传的网易ceo丁磊创业早期的故事,被互联网创业者们视为经典的励志篇目。创业之初,丁磊喜欢泡在网吧里,在那里收集第一手的有关中国网民信息,了解网民的喜好与诉求。人们因此相信,当年的互联网创业者本身就热爱互联网,他们的创业之路始于兴趣和理想。

  “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巨大的利益场,巨大的商业回报面前,以兴趣为基点的创新力慢慢消解,利益成为唯一驱动力,互联网本身的创新优势,演变为哪儿挣钱往哪儿扎的保守局面。”尽管如此,方兴东仍然相信互联网更大的“革命”还在后面,“今天,网民只是信息的共享者,将来他们是互联网的生产者、建设者和参与者,这个革命更大。”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