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宫剧(90年代清宫剧)

80酷酷网    80kuku.com

到高质量影视剧,人们第一反应大概会是漫威美国队长蜘蛛侠绿巨人黑寡妇等等这些经典角色,给我们构筑了一个奇幻而精彩的架空宇宙。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有人说国产影视剧就缺乏这样的功力,没有构建起一系列令人痴迷的“影视宇宙”。其实这是个认识上的误区。

2018年谷歌调查数据显示,清宫剧《延禧攻略》击败漫威、DC、以及各类欧美IP,问鼎2018全球范围搜索量最高电视剧,西方媒体将它比作“中国版《权力的游戏》”。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外国剧并不全是良心制作,国产剧也不都是肥皂泡沫。我们的清宫宇宙,同样也是霸屏般的存在。

中国的清宫宇宙

清宫剧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中国古装剧界的No.1

为什么呢?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一来史料多,不管正史还是野史,都远超其他所有朝代。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的祖辈、曾祖辈就是清朝人,他们口口相传,留下不少清朝故事。

二来大众熟识度高,康熙、雍正、乾隆、慈禧,都是文学作品的常客,超级大IP。

所以影视剧都爱拍清宫剧,材料多方便加工,人民群众也喜闻乐见。

1986年的《努尔哈赤》起,30多年间清宫剧佳作频出,特别是世纪之交时,思想文化界春潮涌动,借历史剧进行文化思辨成为一大热潮。

90年代至新世纪初,涌现出一大批口碑极佳的清宫戏,诸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李卫当官》、《宰相刘罗锅》、《孝庄秘史》等等。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这一批清宫剧特点非常鲜明,展现的主要是清朝统治者的政治斗争,不论是取材还是拍摄方式,都偏正剧化、正史化。

特别是《雍正王朝》、《康熙王朝》这两部扛鼎之作,将康熙擒鳌拜、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九龙夺嫡等重大史实演绎的出神入化,一上映就展现出强大的收视统治力。

尤其以《雍正王朝》最为夸张,据当时各大省会城市统计,该剧的收视率达到80%左右,比《还珠格格》还狠。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但口味刁钻的观众不买账,当时连续上了几部大制作,马上就有人在报纸上批评影视圈给封建王朝歌功颂德,说辫子戏污染人民群众的思想

这些批评到底对不对,咱倒不必细说——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众口难调,可是清宫剧却被这些批评声音严重影响,新制作的《乾隆王朝》几乎沿用了《雍正王朝》原班人马,结果没多少人看

这直接引发了清宫剧的集体转型:从政治秘闻转向宫斗

98年风靡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就是此类剧的标杆,小燕子以火箭般窜升的速度,宣告清宫宫斗剧时代的来临。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之后的《格格要出嫁》、《步步惊心》、《甄嬛传》等等,虽然主题转向柔腻的后宫女人们,但莫名击中家庭女性,一波接一波的掀起收视狂潮。

《甄嬛传》剧为例,2011年某网站播出后,在当时网络普及度并不很高的情况下,居然拿下10亿次观看量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各省卫视也都在疯狂重播,黑龙江卫视半年内重播了10遍……

台湾首播后马上岛内三家电视台重播,每天集中9个小时轰炸观众,过年9天每天播7集,就这样观众们仍然表示看不腻。也是让人服了……

日本女观众们看到《甄嬛传》,兴奋的如同打了鸡血,网上众口一词说“史上最强国际范清宫剧”

他们有漫威英雄,咱们有帝王专业户

在如此强大的清宫剧和历史剧热潮中,中国影视圈涌现出一批热度堪比漫威英雄的演员类型:帝王专业户

比如唐国强老师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唐老师饰演的角色遍及中国上下五千年

越王勾践、郑庄公、秦始皇、汉宣帝、魏太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成吉思汗、皇太极、雍正……

那位懂历史的看官掐指一算,不对呀,没到五千年啊?顶多两千多年。

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了解一下?唐老师没给你说成上下五万年算谦虚了。

多并不代表滥,他演绎的每一个角色,都是靠炉火纯青的演技支撑。

陈道明老师也是一位皇帝专业户。不过他的戏路偏于内敛,饰演的皇帝角色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琢磨不透的感觉,让人一看之下击节叫好:对对对,皇帝就该是这感觉。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特别是康熙皇帝一角,从青年的飞扬蹈厉,到中年的深沉含蓄,再到晚年的沧桑悲凉,都拿捏的十分到位。

事实上令人真正佩服的一位皇帝专业户,是出自上戏的焦晃老师。

焦晃演的皇帝数量不多,但每演一个都令人叫绝。

《汉武大帝》里的汉景帝,《雍正王朝》里的康熙帝。从专业角度讲,可以列出无数条焦晃演得好的细节。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但今天我们不讲细节,只讲对比。

和谁对比呢?和男一号比。焦晃在这两部戏里都不是男一,男一分别是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和唐国强饰演的雍正帝。

陈、唐两位的水平有多高就无须赘言了吧?

但焦晃老师硬是能完全压制住两位大咖的气场,把自己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什么感觉呢?焦晃在剧中完全像他们的亲爸爸,而不是逢场作戏的假爸爸。康熙驾崩前雍正,跪在床前大哭,康熙深陷的眼睛透露出对儿子无限的期待,瞬间让人get到这位老爷子卸去重担后的苍凉与解脱。

这就是演技,化入骨髓的功力与气质。

中国古装剧里的传统文化

论剧作质量,总体上看清宫剧后不如前

相信没有哪部剧敢跳出来和《雍正王朝》比剧情。

但后来者也有后来者的优势。

像《延禧攻略》,突出的特色是审美太上档次了。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整体色调上采用了莫兰迪色,这种稍偏冷的色调时髦到爆炸,但运用到剧中,恰到好处地弱化了传统清宫衣饰的艳俗气。

之前的有多艳俗呢?大家回想一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剧中皇帝身上俗到爆的纯黄色龙袍,以及后宫妃子们宛如刚喝过人血的腥红色的大嘴片子。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正因其要略高于生活。《延禧攻略》剧审美虽时髦,但在历史真实上追求严谨,该旗袍仍是旗袍,该马褂仍是马褂,该抹口红还是抹口红,只不过细部略作调整,让人看了非常舒适。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历史真实和艺术美感无缝对接,就凭这份敬业态度,相信大部分观众也会给《延禧攻略》打一个高分。

近期热播热议的《鹤唳华亭》,同样在服化道上拿出了过硬的质量。

《鹤》剧设置的历史背景是宋朝。宋朝的礼制极其发达,冠、服、饰、履等都被无比精致地嵌入礼法规范中。

一般来说,历史剧都会尽量避免拍大型礼仪活动的场面。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为啥?讲究太多。皇帝大臣们穿什么衣服,坐什么车,怎么走路,说话用什么台词,以及人数多少,场地搭设,几乎每个细节都有相应的礼仪制度。

你如果只取其大意,拍一个局部,随便糊弄一下,一旦被细心观众发现指出就完了。

即使是人力雄厚、顾问团强大的《三国演义》剧组,也只拍了汉献帝禅位等几个有限的场面。

没办法,太费力又不讨好。

但若讨好,你就必须啃下这种硬骨头。比如《鹤》剧。

《鹤》剧一开篇就来了场大戏:太子加冠礼。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这是一个细节多到数不过来的繁琐仪式,比汉献帝禅位不遑多让。

受冠者要三次打散头发,三次梳起头发,由尊长三次授予不同的冠。

施冠者,也就是皇帝,也必须穿上不同的服饰,以代表不同的含义。

黄志忠扮演的老皇帝,在这一集里先后换了三种不同的冠,一会儿是大礼上的平天冠、通天冠,一会儿是日常常服配套的文雅范的白玉小冠,一会儿又是充满书卷气、也更为生活化的幞头“东坡巾”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清朝到底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清宫剧那么多?

可以说,每一套衣饰,都严格遵守着宋代的礼仪制度,真实地再现了宋代华美典雅的风范。

中国文化就是在这样典雅的风范中,像淙淙小河流淌至今,给我们留下无数珍贵遗产。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珠玉在前的华美,更有深厚的经典力量。

只要我们怀着足够敬意、带着严谨细致,一定能不断撷(xié)取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为当下的生活注入更深厚的养分。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