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亘蜿蜒(绵亘蜿蜒意思)

80酷酷网    80kuku.com

绵亘蜿蜒(绵亘蜿蜒意思)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的足迹踏遍了汉中的九县二区,几乎走完了故乡的山山水水,虽然每次的旅途仅仅是短暂的停留,但不同的风土人情、独特的地域文化,却使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爱的沉醉、爱的痴狂,爱的那么深厚。记忆里,从来没有一座山让我如此难忘,直到与天荡山的美丽邂逅,才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直以来,很多汉中人只知道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山,如泰山、华山、庐山,却不知就在离汉中市区不远的勉县还有一座风景秀丽、景色旖旎的天荡山。

天荡山位于勉县县城北4千米处。主脉起于雷公山向东界于燕河而止,余脉又延伸至周边的贾旗村而终。横亘东西、屏障南北;危耸峭立,灵秀突兀而为“荡”;风水曰:“山岗,体魄也;气色,神理也。”气势灵动,色泽苍郁。天者,高也;荡者,水也。高山多水,故而命名天荡山。相传天荡山为城北屏障,与定军山、古阳平关成犄角之势,为汉中盆地西部门户,西控川陕要径,北扼陈仓古道南口,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勉县志记载: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占据汉中后,企图长期与蜀对峙,曾驻重兵,并运米数千万囊屯积于此。当年“天荡山粮草之所,是汉中军士养命之源,倘有所失,则无汉中矣!”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攻汉中,曾遣黄忠来此抢粮,与曹军争战。刘备占汉中后,赖此山屯兵。建兴五年(227),诸葛亮进兵关陇,以此山为基地。山上“旧有淮阴侯(韩信)庙,盖因暗渡陈仓(时)由此也。

刘泉:天荡山行

天荡山下,流泉甘冽,溢涌多处;南麓有座古佛寺——天灯寺,香火旺盛,信徒众多,近年来经过重建,气势雄伟,恢宏庄严,僧众诵经祈福,善男信女日渐增多,香火愈见旺盛,现已成为人们游览、休闲、祈福、祛病、消灾、洗心、醒悟、许愿的好地方。

此前,对于天荡山的古往今来我是一无所知。或许是注定的殊缘,有一次无意中在街头大屏上看到汉中文化旅游宣传片中的介绍,才知故乡还有这么一处风景名胜。镜头中一闪而过的青山绿水,顿时勾勒起我内心的神往。

6月20日星期天,自端午节开启的“梅雨”,滴答了一周后终于停止了跌落。雨后的早晨,清新爽朗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凉意,给人一种清新淡然,愉悦的心情;经过了雨水洗礼,天更蓝、树更绿,寻一方恬静,让心灵安放。于是我相约了认识不久的宝鸡人罗哥去天荡山游玩,不料罗哥和我一样正有此意。一拍即合,驾了车便出发了。

车急速地行驶在路上,约莫一个小时便到了勉县县城。跟着导航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天荡山脚下。远远的,就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矗立在山脚下,牌楼正中“天荡山”三个鎏金大字镶嵌在深蓝色牌楣上;抬眼望去,天荡山高大的山体绿树掩映、直抵云霄;雄伟秀丽,蜿蜒起伏,满目尽是苍翠。我心里充满了兴奋,充满了期待,充满了遐想。微风吹拂着面庞、阳光冲击着视觉,我感受着来自天荡山的热情,使我愈发地想探个究竟。于是,下车、迈步、走走停停、拍照、一路欢畅直达山顶。

沿着山脚下的青石台阶,我和罗哥拾阶而上。台面很平整,约莫50公分宽度,仅容一人独行;顺着山势绵亘蜿蜒,峰回路转,一眼望不到头。行走其中,路边草木葳蕤,各种不知名的植物生长茂盛,枝长叶茂,尽是绿色。置身其中宛如一座天然的氧吧,每呼吸一口,从里到外都是那么舒服,那么渗人心脾。漫山遍野随处可见的苍松翠柏,屹立于山间,昂首天际;黝黑的树杆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从那皱纹里我仿佛看到了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绿树丛中,不知名的野花竞相斗艳,开得灿烂,开得火热,把这炎炎夏季装点的五彩缤纷。天空,苍茫的云海里隐藏了许久的太阳终于露出了脸,阴暗的天空渐渐变得霞光万丈,阳光明媚。气温变得闷热起来,知了一声声地扯着嗓子鸣叫起来,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寂静的山谷变得热闹起来。

燥热使得脚下的台阶变得异常沉重,走不了几步便大口地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不时从额头滚落下来,身上汗流浃背,衣服早已紧贴在了背上。我和罗哥不得不边走边休息,走走停停、走走歇歇,缓慢的移动着步伐。也不知还有多远,才能登上山顶,但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我们还是咬着牙,坚持前行。继续往上走去,有的地方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煞是惊险刺激。同行的罗哥,倒是健步从容,跟在我身后,只听得“咔嚓”声,频频响起,把这眼前的美丽瞬间留存在镜头里。矗立在山顶的铁塔,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渐渐地出现在眼眸里,我知道就要登上山顶了。果然,走过一片缓坡后,台阶变得平缓起来。路边的野李子树上,青绿色的李子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泛着微黄,仿佛在告诉我,胜利就在前方。忽然,一抬头,一块栏杆围着的平台出现在眼前,旁边立着牌子,名曰:金顶,牌子上还附带着详细的简介。

站在山顶上,举目远眺,碧空如洗、满目苍翠,气壮山河之感迎面扑来,勉县县城尽收眼底。高高低低的楼房分布在汉江二岸,期间夹杂着块块绿地。陕钢的大烟囱里,白色的云烟直达云霄。汉江河静静的流淌着,如一条玉带奔向远方;河面上,波光粼粼,在阳光下的照耀下,散发出点点亮光。横跨在汉江上的二座大桥,显得如此渺小。山脚下的高速路宛如一条带子穿越山谷,充满希望地向前延伸着,路上奔跑穿梭着的车辆,此刻如同一只只蚂蚁,缓慢的挪动着身躯。半山腰上的天灯塔,巍峨壮观,静静的掩映在绿树丛中,与山融为一体,和谐自然。作为勉县的标志性建筑,它如一盏明灯放出慈悲的光芒,照亮着世人前行的路,教化着人世间的一切苦楚。沉醉在这美景里,我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功异斧,凝望着内心的欢呼,不由得心生流连,恨不能隐居于此。

刘泉:天荡山行

在山顶上小憩了许久,恢复了体力,便沿着指示牌,折返去探究位于半山腰上的天灯塔。无论是上山路,还是下山路都充满了艰辛。走在台阶上,双脚早已不听使唤,迈不开步;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已行至此,只能继续走下去。庆幸天灯塔建在半山腰上,没走多久,就至塔下。

天灯塔宏伟壮丽、孤高耸天,建造在一个人工筑起的平台上,为八面楼阁框架式佛塔,平面呈圆型,共九层,大约40多米高。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并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开辟砖券的大门。塔内的平面也呈圆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整个勉县城的美景尽收眼底。远看如巨人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近看似擎天大柱顶天立地;灰白相间,和山体完美融为一体。同大多数景区一样,天灯塔也是要买门票才能登顶,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在塔周围小憩片刻,便沿着塔下的指示牌,继续前往下一个景点,也是天荡山最核心的部分----天灯寺。

天灯寺位于天荡山南麓山脚下的漫坡上,群山苍翠环绕四周,庄重恢宏的气派中不失清雅秀美历史悠久。寺院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最早可追溯至明清。前俯汉水、遥望定军,环山抱水、佳境天成。整个寺院傍山而建,地势一处比一处高,古木参天,清净幽雅。跟其他佛教寺院一样,天王殿、大雄宝殿、水陆堂、斋堂等应有尽有。大雄宝殿旁有一眼清泉,泉水清凉甘甜可口,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长饮可以包治百病。传说历代寺僧常饮此水,都寿过百岁。泉眼涓涓而出,常年不断。夏季清澈甘洌,冬季微甜润喉,泉水晶莹剔透,大旱不涸。

关于天灯寺的由来,有这么一段神话故事。传说盘古开天之初,大野混沌一片,莫可识辩。每到夏秋,秦岭巴山之间,暴雨山洪灾难不绝,瘴气遮天蔽日,烟雾弥漫,天昏地暗,瘟疫漫延,狗不叫,鸡不鸣,牛无力,人生病,百姓苦不堪言。乡村老者率众乡民,叩拜山凹,长跪不起,祈求上苍显灵,驱除阴霾,赐福人间。一日,天帝巡视至此,驻天灯一盏,降临天荡山上。每当夜幕降临,天灯普照,佛光闪烁,光亮如昼,民众见状便赶往山腰叩拜,认为是佛祖显灵,遂集资募捐钱两在山腰处修建寺庙一座,在山顶修建灯台,奉立菩萨神位,安请神灯落坐灯台,永放光明。从此,天灯寺长年香火供奉,僧众诵经祈福,秦巴之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香火日渐鼎盛起来。又经过历朝历代不断扩建,渐成如今规模。

通往天灯寺的路,没有了台阶,全是平缓的土路。由于常有人走,路面光滑平缓,虽然刚下完雨但并不泥泞。一路上我欢快地走着,没走多远便可俯瞰到寺院的全貌。居高临下,高大的宫殿覆盖着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衬托出整个寺院的庄重华丽;平面方形,左右对称,呈现出中国古建筑特有的规律。一条中轴线横贯寺原中心,前后建筑起承转合,烘托出整个寺院的整饬严谨,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

刘泉:天荡山行

走进寺院大门拾阶而上,环顾四周,静穆轩敞的殿宇,红墙黄瓦,绿树成荫。清脆的木鱼声音节奏感十足,“阿弥陀佛”四字圣号响彻寺院,衬托出一片庄严的佛国净土。闭目聆听那梵音佛号,疲惫的心在此刻彻底放松,感受着难得的清净和灵魂的回归。置身于红尘,每天不得不面对繁杂的事务,喧嚣的尘世。此时此刻,放慢尘世匆匆的步履,沉心静气,让身心彻底感受这佛国净土的静谧。深深的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让岁月的喧嚣随之流逝,让一切烦忧随之消解。

一山揽尽诸山景,天荡归来不羡仙。天荡山的神奇在于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天荡山的灵秀则在于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说天荡山是一座博大精深的神山,人文圣山,一点也不为过,即使为它冠上这世间任何一个美好的话语,也都是名副其实的。置身于天灯寺庄严肃穆的佛国净土里,目之所及,佛法威严,婆娑婆娑,仿佛自己也化身为神话故事里的佛陀,不由得感慨万千;留不住的眷恋,释不去的情怀。

邂逅一座山、邂逅一片净土,在一个雨后的上午,我邂逅了天荡山。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尽管还有很多的美景没有看到,尽管还有很多的神韵没有真正地领略,但天荡山本身所特有的恬淡如画、鹰嘴沟观景台上居高临下一览众山晓的神韵、天灯寺里梵音袅袅的佛号声、天灯塔上那永不熄灭的明灯、以及山间小路上那烂漫的野山花,却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我对天荡山最美好的记忆。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