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关于古人读书的故事有哪些)

80酷酷网    80kuku.com

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关于古人读书的故事有哪些)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那点事

在纸张没有发明前,古人在青铜器上铸字、竹简上刻字、丝帛上写字,书写材料都很昂贵,书写过程也很费劲,读书是少数人才有的特权。

古人读书有多难?

春秋以前,书籍由少数统治阶级所有,主要掌握在“史”官手里。书籍的流通被严格限制,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接触到书籍。春秋以后,随着“士”阶层的出现,他们要求打破知识垄断,书籍阅读就扩大到这一群体。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那点事

私学的兴起,让民间的书籍逐渐增多。秦始皇为了控制民众的思想,焚书坑儒,规定私人不能收藏、生产书籍。竹简书沉重且不便携带,帛书成本又高昂,于是出现了“口耳相传”的流通方式,即前人将书的内容背诵下来,再传授给后人。直到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取消了禁书令,允许民间私人藏书,书籍才能自由流通。官府和民间都有藏书,但书籍制作主要依靠佣人来抄写,成本依然很高。抄写量越大,出错概率越高。朝廷就请人校勘经籍,选定版本,刻在石头上,供人观摩学习,称为“熹平石经”。学子们带来纸墨,制作拓片,带回去慢慢研习。西晋泰康年间,洛阳才子左思,用了整整十年,写了一部文学巨著《三都赋》,人们争相传抄。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一时供不应求,甚至导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涨。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那点事

汉武帝独尊儒术,“命天下计书”,设立了专门的国家藏书机构,和专门抄写书籍的官员,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来收集书籍。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古代士人最理想的人生追求。“学而优则仕”,书读好了,就可以去做官。

中国古代的学校分有官学和私学之分。官学,是指中央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府直接创办和管理的学校。官学本身,既是学校,也是政府机构,教师也是由官员兼任。历朝历代的官学大多免费,经费依靠政府拨款或士绅商人捐赠。要是还不够怎么办,宋朝还开创了一种“学田”制度,国家拨一定数量的土地给学校,租给附近的农民耕种,所获得的收益用作官学的开支。后来中央的国子监也开始实行学田制度。

东汉末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消费不起。两汉时期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军功授爵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无论何等出身,均可经过考试授官。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的渠道,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读书热情,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者,更是夜以继日地刻苦攻读。西汉人倪宽入太学读书,因家贫,资用有困难,便为同学烧饭以自给。还替别人干农活,“带经而锄,休息则读诵。”后被汉武帝启用,任御史大夫。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游学洛阳时,因家贫买不起书,便到书肆去读。他读书认真,看一遍就能背诵,“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那点事

读书与利益挂钩,古人更是直言不讳。据传宋真宗赵恒曾写过一首《劝读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于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唐代中后期,随着造纸术的普及,书价开始下降。到了宋代,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普遍应用,书籍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书籍生产才变成大众消费品。

科举考试的流程?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科举一般是指进士科,创立于隋代大业元年(605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1905年9月2日)停废,沿用1300年之久。“科举”中“科”指科目,“举”选拔,合起来就是分科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那点事

我们以明清科举考试为例:

一个读书人,在没有考上秀才(生员)之前,就叫童生。童生可以是儿童,可以是青壮年,也可以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通过县里的“县试”,府里(相当于市)的“府试”,还有院里(相当于省)的“院试”,就可以叫秀才(生员),即成为府州县的学生(秀才相当于西方的学士学位)。秀才有什么特权呢?见县官可以不用下跪(一般老百姓见了县官必须下跪),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可以给知县写禀帖,如果惹上了官司,官府也不可以随便用刑。民间老百姓称为“相公”。

考上了秀才(生员)可以参加乡试(省里举行的)。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又叫“秋闱”,明朝、清朝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如果朝廷有什么重大的喜事庆典活动,就在当年加一个“恩科”。乡试考中了就叫“举人”,举人的第一名叫“解元”,比如唐伯虎,人称“唐解元”。中了举人,就可以安排做官,一般会给八品或九品官(需要候缺,轮上了才能上任),可以做的官职,比如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之类的,举人可以免除徭役跟赋税的,如果举人家中有田地的话可以不交税。民间老百姓称为“老爷”。

考上举人以后,就可以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一般安排在乡试第二年的春天,又叫“春闱”。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那点事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如果考上了,那就是“进士”了,进士分三等,一等即一甲(进士及第),有三名,就是人人皆知的“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中了进士,即便做不了京官(朝廷里的官),再不济也是外放到地方上做县令(正七品)。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那点事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凤毛麟角。进士榜用黄纸书写,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那点事

落榜生靠什么糊口

“官本位”的社会,读书做官被知识分子视为,实现个人报复、光宗耀祖的正途。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又靠什么来维持生计或养家糊口呢?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那点事

可能到官宦人家去教书,每年赚几两银子养活家人是不成问题的。也可能去主官后面,做出主意的谋士。古代的幕僚大多饱读圣贤书,但真正处理起实际事务来,却往往需要靠个人的悟性和天分。比如清朝的左宗棠没考上进士,就在湖南巡抚骆秉章手下做幕僚。左宗棠把别人复习考进士的时间都花在,搜集中外的军事课本,潜心研究军事地图上,骆秉章很信任左宗棠,自己天天吃喝玩乐,却也把湖南治理得蒸蒸日上。

除了上述几种出路外,还有一部分读书人给人当账房、做会计。当然,除了这些正经职业以外,也有不少读书人干起了“旁门左道”的勾当。比如空手套白狼,混吃混喝,仗着自己会写几个字,到处冒充才子;也有人装神弄鬼,给人测字、看风水,实际是唬人骗钱……

读书人未必都去理政,但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起码要懂。孔子云:“古之学人为己,今之学人为人。”为己,并非为赚钱,得官爵,住高屋,娶美女,钟鸣鼎食,荫泽百代,只是在修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主张找回人的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找回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即是追回本来属于人的仁、义、礼、智。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那点事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