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最重要物品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敖包


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汉语意思是“堆子”,用土、石块堆成,是蒙古族祭祀天地、祖先或英雄人物的祭坛。在茫茫的草原上,敖包是一个时空坐标,是草原文化体系中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现象。
关于敖包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1.敖包原先是立于游牧交界处及道路旁以做标记的石堆。《清会典》载:“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但史料记载敖包早在元朝时就已存在。宋代张氏《岭北行记》里就有“马头山敖包”的记载,此敖包正好位于驿道侧。2.敖包源于山岩崇拜。3.敖包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丧葬方式,即坟墓。4.敖包是原始生殖信仰的遗留现象。虽然敖包起源的说法非常繁多,但上述四种假设为学者们普遍认可。
敖包一般建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如山岩及江河、泉水、湖泊边,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亦有用柳条、土、木块等物体垒积而成的敖包。所以敖包的象征含义在于其位置及形状,而不在于其材料,亦即敖包非源于岩石崇拜习俗。敖包上方插若干幡杆和柳枝,上挂各色旌旗(多为风马禄旗)与一些毛绳编制而成的传统生产用具(如马绊、羊羔绳等)。在立敖包时,首先要选择一处适于建敖包的地方,请喇嘛审查此地的土壤、地形、地貌,并为此念经,如确定了建敖包的位置就用羚羊角在地上画一个圆圈,称之为“取地方”,以示已确定建敖包的方位、地盘。然后举行压“匈”仪式,“匈”为藏语,意即变为神圣,即在已选定的位置上挖一个小洞,内置装有金银财宝、米、封口上写有六字真言的小陶罐,用土埋好。但每个敖包下面所埋的珍宝不一样,可以压“匈”的物品还有:弓箭、马的头颅及骨骸、五谷、佛像等。敖包布局及敖包群的分布位置有多种:除单个敖包外,通常还有两个、三个、七个、九个、十三个等敖包群,亦有二十八个或上百个敖包组成的敖包群。位置及布局多呈主敖包位于中心点,其余敖包以主敖包为中心排列成单行或十字形顺序,形成一种深具象征含义的敖包群图式。单个敖包的形状大致可分为两种:具有多层台阶的祭坛式敖包和无台阶呈圆包状敖包。
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月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夏季举行,亦有除夕祭祀敖包的习俗。敖包有盟、旗、苏木及个户敖包等不同等级,故其祭祀的规模、仪式也不同。据清朝文献的记载,盟级、旗级敖包的祭祀仪式及相关活动通常要延续数天。由官方出资,高层喇嘛、活佛亲自司仪,祭敖包时参加者要列队进入祭祀场地,并由官兵护卫。祭祀完毕后召开由各旗札萨克(清代官职)、王公参加的会议,主要商量边界、跨界游牧等问题,并且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苏木敖包的祭祀仪式较为典型,在祭祀之日,本地及附近的牧人们纷纷骑马乘车,扶老携幼,携带着各自的祭品赶来敖包处参加祭祀仪式。仪式有两位司仪,一名由喇嘛担任,主要负责诵经、主持宗教礼仪,而另一位则由普通牧民担任,其职责为仪式和那达慕筹措所需费用(包括奖品、祭祀所需食物)、主持那达慕及处理临时出现的问题。在祭祀敖包仪式上由喇嘛诵经请来敖包神(通常被设想为带有犄角的蛇,蒙古语称为“罗斯”)并祈祷,参加的众人跪拜,祈求心中所愿之事,献上红食和白食两大类祭品;有些敖包祭祀仪式中不需要红白食等食品,而是在敖包前点燃篝火进行火祭和向敖包投珠宝、硬币进行玉祭,祭祀之后人们按顺时针方向绕敖包三圈。准备参加那达慕比赛的人马也要绕敖包三圈,然后去赛马始发点报到,准备赛跑。祭祀仪式完毕后举行男子三项竞技:赛马、摔跤、射箭比赛,赛后分享献祭之时所用的肉食。个户敖包的祭祀仪式较为简单,参加仪式的均为自家人,通常不举行比赛娱乐活动。敖包祭祀仪式所需时间不一,多数情况下,蒙古各盟旗敖包祭祀一般只需一天时间。蒙古诸部中乌拉特、鄂托克等部有连续数日祭敖包的习俗。其中有举行三天、五天、七天的,一般所需时间越长,说明敖包等级越高。
祭敖包时有许多禁忌,如女性不能接近敖包或者不能攀登立有敖包的山岩,特别忌讳平时接近敖包,擅自动用敖包的石头及爬上敖包顶端,忌讳在敖包旁边便溺或朝着敖包的方向小便,不能杀害敖包附近的动物(尤其是蛇)等等。需要遵循的规定有:路过敖包时必须下车下马添置石块于其上,每日早晨向敖包方向敬献奶茶,凡成年人都有祭祀、保护敖包的职责等等。
在草原上,几乎蒙古人居住的地方都有敖包。祭祀敖包,不但是祈神降福、保佑畜群、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活动,而且对于增强、巩固同一区域内牧民的凝聚力也有良好的作用。

no.2 鹿棋


鹿棋

 

鹿棋是蒙古族传统的竞技娱乐项目,蒙古语里称作“包哥吉日格”,它是蒙古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喜爱的棋类。

鹿棋中棋子分为鹿(蒙古语里称作“包哥”)和狗(蒙古语里称作“脑海”)两种,棋盘上有山(蒙古语里称作“乌拉”)和原(蒙古语里称作“塔拉”)。根据棋盘上“山”的多少、“原”的大小,以及棋子的数额不同,可以把鹿棋分为2个鹿24个狗的鹿棋和4个鹿64个狗的鹿棋。而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是2个鹿24个狗的鹿棋。

2个鹿24个狗的鹿棋的棋盘形式是:一个正方形,其内各有5条纵横线,斜线6条,交叉成25个点构成“原”。在中心纵线两端各有一座“山”,一端是呈三角形的平顶“山”,而另一端是呈菱形的尖顶“山”,其内有十字线,也构成几个交叉点。

鹿棋由两个人对弈,一个人执“鹿”,另一个人执“狗”。下棋前先摆棋盘,把2个“鹿”摆在2个“山”口,把8个“狗”摆在棋盘内呈四方的8个点上。下棋规则是:“鹿”可以在整个棋盘上走动,而“狗”只能在大正方的区域走动,不能进“山”。鹿和狗每次只可走一步,可以走直线,也可以走斜线。

下棋的时候,执“鹿”的人先走。在同一条路线的3个位置上如果“鹿”从一边的位置跳过“狗”走到另一边的位置,就吃掉了被跳过的“狗”,将其从棋盘上取下来。执“狗”者的目标是把“鹿”圈住,执“鹿”者的目标则是把“狗”全部吃掉,不被“狗”圈住。执“狗”的人先把布棋时没摆在棋盘上的16个“狗”每次一子摆上棋盘,可任选位置。待把“狗”全部摆到棋盘之后,可以移动棋盘上“狗”,设法围住“鹿”。在与“鹿”同一条线上两个“狗”挨着排列时,“鹿”不能吃“狗”。“鹿”的周围都形成这样的布局,即“鹿”被圈住,执“鹿”的人就被判定为输棋了;执“狗”者如果被跳吃的多,而无法围住“鹿”时,就为输棋。

鹿棋有很精致的木雕鹿和狗的棋子,棋盘绘在木板上。但平常游艺时可以用牛羊的踝骨和小石子做棋子,把棋盘画在纸上或沙土上,便于人们可以随处下鹿棋。

no.3 布鲁
布鲁
“布鲁”是蒙古族的一种传统狩猎工具,是几十厘米长、头部弯曲的木棒。投掷布鲁活动在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较为流行。它是由传统的狩猎生产演化而来的一种体育活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草原盛会那达慕上的一项正式比赛项目。布鲁有三种:“吉如根布鲁”、“图固拉根布鲁”和“海雅木拉布鲁”。

 

“吉如根布鲁”是在布鲁的弯头上用皮条绑结一个铜或铁制成的心状物,这样可以增强布鲁的杀伤力。这种布鲁用于打狼、野猪、狐狸等较大的猛兽。

“图固拉根布鲁”即有锡制花纹图案的布鲁。制作时先在这种布鲁上刻出花纹,然后把加热融化了的锡、铅倒在花纹中凝固即可。金属花纹图案不仅美观,而且增加了布鲁的重量,用这种“布鲁”打小的野兽。

“海雅木拉布鲁”,即木制布鲁,这种布鲁的上面不加任何金属,是经常使用的。现在在那达慕上举行布鲁比赛时也多选用这种单一木制的布鲁。

布鲁比赛分为投准和投远两种。投准比赛时,在场地一端画一条投掷线,在离投掷线30米远处立3根木柱,每根柱高约50厘米,木柱直径为5厘米,每根木柱之间相隔为10厘米。在正式比赛时,参加者每人3轮,每轮投3次。投掷的姿势不受任何限制,以投中木柱的多少排出名次。投远比赛以投布鲁的远近决定名次,但必须投在比赛场地内。

蒙古族布鲁手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把投掷布鲁作为一项游戏活动。在民间,投掷布鲁不受场地、季节和参加者年龄的限制,经常锻炼有利于增强手臂的力量、灵敏度和准确度。

no.4 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棋种之一,根据《马可波罗行记》的记载,早在蒙古汗国时代,蒙古人就有蒙古象棋的娱乐活动,从那以后世代相传。蒙古语称象棋为“沙塔尔”。为区别于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故汉语称之为蒙古象棋。

象棋,从它名字的来历上看,应当是由棋子中有“象”而得名。然而,蒙古象棋中并没有“象”,相对于中国象棋而言,蒙古象棋中占据“象”位并起其作用的是“驼”。因此,似乎也可以说蒙古象棋是“驼棋”。之所以用“驼”而不用“象”,也许是蒙古族从事牧养牛、马、骆驼、羊,对于骆驼的熟悉程度远超过于象的原因。实际上,蒙古象棋与中国象棋、国际象棋都有所不同。它的棋盘格局和棋子数目与国际象棋大体上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蒙古象棋的“车”可以横直通行,“马”走“日”字,“犬”只进不能退。但是,蒙古象棋中有“马”不受别足限制,并不得将死对方的“王”,“驼”斜行可以过“河”等规定,又不同于中国象棋。据《桥西杂记》载,蒙古象棋的棋制和着数是:“局纵横九线,六十四格。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车、二马、二象、一炮、一将,别以朱墨。将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车、马、象左右列,卒横于前。棋局无河界,满局可行,所谓随水草为畜牧也。其棋形而不字,将刻塔,崇象教也。象改驼或熊,迤北无象也。卒直行一至底,斜角食敌之在者,去而复返,用同于车,嘉有功也。马横行六,驼可斜行八,因沙漠之地驼行疾于马也。车行直线,进退自由。群子环击一塔,无路可出,始为败北。”

蒙古象棋同国际象棋同出一源,都是古印度的一种称为“却图郎卡”的棋,由四人执棋。7世纪时这种棋传于阿拉伯,改名为“沙特拉兹”。13世纪后,随着蒙古汗国的建立,加强了同中亚地区的来往交流,“沙特拉兹”也传入了蒙古地区,并转音为“沙塔尔”,演化为两人对弈。现在的蒙古象棋棋盘、棋子均涂以黑白两色,以区分双方阵容。棋盘黑白相间横竖排列画着64个小方格,相同颜色的格子对角相连,棋子均以蒙古语命名,有“诺颜”(汗王)、“别尔斯”(王后)、“特日格”或“抗盖”(车)、“毛力”(马)、“特莫”(骆驼)、“脑海”(犬)或者“乎”(男孩)等。棋子共32枚,黑白两方各有16枚,各有汗王、王后各1枚,骆驼、马、车各2枚,犬8枚,均是用杏木根或檀香木等雕制成的棋子,其人物、兽类、车都是立体造型,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是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如雕刻的马,就有各种不同的姿态,有奔马、跑马、走马、立马,还有母子马。骆驼有公驼,也有母子驼。这些木雕棋子是蒙古族牧人长期观察和生活体验的生动展现,富有草原生活气息。在民间,蒙古象棋多为牧民自制。棋子除了用木头雕刻的,还有用兽骨细琢的,也有用石头刻制而成的。棋盘大多是用木料制作的。

蒙古象棋原来没有统一的竞赛规则,弈法是靠口头传授下来的,因而不同地区的习惯、弈法不尽相同。一般是:开局第一着只能走王后的前犬,有时经双方商议后,也可走汗王的前犬。第一着走的犬可走两步之外,其他犬都只能一次走一步。汗王和车之间不能移位,马不能直接将死汗王,因为汗王不能死于马蹄之下。一般一盘定胜负,不计时。有的地区的弈法则对方不“将军”,汗王则不能动,其他规则与国际象棋相同。棋盘上无河无界,可谓双方能够逐水草而牧。比赛时也要讲究礼仪,参赛双方互相问候之后方可坐到比赛席位上。对弈结束后,要把棋子重新摆好后才能离开席位。如果败方是晚辈,要向对方施礼;如果败方是长辈,则要称赞对方。

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在茶余饭后摆上棋盘互相对弈,不论老少长幼都可以参战展示自己的棋艺,蒙古象棋成为民间经常开展的一项文化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蒙古象棋更加普及。蒙古象棋已列入那达慕的竞赛项目,多采用国际象棋的竞赛编排和竞赛规则进行比赛,为我国棋坛又增添了一个项目。

no.5 弓箭


弓箭是古代蒙古族狩猎工具和军事武器。在历史上,射箭曾被作为男子的一项军事训练项目,而后逐步演化为体育活动,流传至今。射箭是草原盛会那达慕的主要竞技项目之一。现存于俄罗斯的《成吉思汗碑》中记载了1225年 成吉思汗的侄子也松哥在那达慕上射了335庹距离远的事迹。可见射箭比赛很早就列入了蒙古族体育竞赛项目。

蒙古族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静射也称为立射,即站在射击线上向箭靶射箭。比赛时,参加的选手站成一排搭弓射箭,射向前面各自的箭靶。每个射手射击20支或40支箭。射击目标的距离有15米、20米两种。箭靶有两种,一种是五彩环靶,即有五种颜色的环靶,中心的黄色为100环,第二层红色为80环,第三层蓝色为60环,第四层黑色为40环,最外一层白色为20环。以射中环数多少决定名次。另一种靶不分环,靶心是活的,如果被射中,靶心就自动脱落下来,观众从远处就可以看见。

骑射就是在骑马奔驰中射箭。参赛人数不限,需自备马匹弓箭。参赛者既是射手,又是骑手,每人每轮射3支箭,共进行3轮,射9支箭。比赛跑道为4米宽,85米到100米长,设3个靶位,每个靶位之间相距25米。跑道中心线与靶位的距离是2到3米。第一个靶是在2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直径30厘米的彩色布袋,第二个靶是挂白布袋,第三个靶是挂三角形的黄布袋,布袋里装棉花。第一、第二个靶在射手的左侧,第三个靶在射手的右侧,靶位相距约25米。比赛时,射手背上弓,把3支箭放在箭囊中,催马起跑后在奔跑的马背上取弓、抽箭、搭箭、射击。一轮的3支箭要在规定的跑道上射出,三轮后以射中多少排名次。

射箭运动能够锻炼人的臂力、腰力和腿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人们吃苦耐劳、沉着机智和勇敢顽强的精神。所以,千百年来这项运动一直受到蒙古族等各族人民的喜爱。历史上,蒙古族射箭使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箭杆、金属箭镞。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的古老弓箭逐步由钢弓、塑料弓、尼龙弓、金属箭所取代,射箭运动得到蓬勃发展,内蒙古射箭队叱咤箭坛,在国内外比赛中争得了荣誉。

no.6 马


马赛

爱马和善骑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的美誉。赛马是蒙古族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对于畜牧业生产的一次检阅,代代流传至今不衰。在丰美的草原上,每逢那达慕、祭敖包等节日,蒙古族牧民便举行赛马,因而赛马运动在牧区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

赛马能培养骑手机智、勇敢、灵活、耐劳等优秀品质,骑手要有娴熟的马上功夫、健壮的体魄和很强的驾驭能力。参赛者为了取得赛马的胜利,赛前对参赛的马进行一两个月的调教,也叫做“吊马”。每天吊控饮食2个小时右,然后练跑,夜间还要放青。直到那达慕召开的前几天,每天练跑一两次。最后两天休息准备参赛。吊马的目的是把马吊控到腹小而坚,臀大而实,膘凝于脊,这样的马跑起来才能奔如翔、驰如飞,气不喘、力不竭,同时也是在培养骑手与马的感情,达到人与马的密切配合。

蒙古族赛马分走马和跑马两种。走马要求马在行进中保持前后蹄交错的步伐,这是要经过训练才能达到的。比赛走马要备鞍,骑手多为成年人,比赛中,马走起来不失步伐,稳健快速,步伐优美者为上乘。赛走马在鄂尔多斯、阿拉善等地区较为盛行。跑马是比赛马的速度、耐力,有草原上直线赛跑和圆圈场地上赛跑两种,长距离赛程一般为25公里、35公里,短距离赛程为5公里、10公里,先到达终点者为胜。一般只有个人赛,一次决出胜负。如果是在圆圈场地赛马,在参赛人多的情况下,要分组进行,以计时结果决定名次。具体赛程、规则由组织者做出决定。参赛者男女老少不限,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般是本地区的牧民参加,也有邀请邻近地区牧民参加的,也有闻讯后从百里之外赶来的参加者。比赛时,骑手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头束彩色的飘带,足蹬皮马靴,为减轻马的负重,也有不穿马靴、不备马鞍的。骑手准备就绪后,在起点处排成一行,裁判员挥动旗帜(或鸣枪)发令,霎时,骑手们蜂拥而出,跃马扬鞭,奋力争先,匹匹骏马奋蹄奔驰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赛马的场面非常热闹,方圆百里的牧民乘车骑马,身着节日盛装赶来观看,为自己喜爱的骑手呐喊助威。

比赛结束后,按照传统仪式,获得名次的骑手和马要列队入场,接受命名和奖励。夺魁的骑手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羡慕,马也披红戴花,备受青睐。这时,有人手捧哈达和盛满鲜奶的银碗,满怀激情地赞美获得优异成绩的骏马。其中唱诵道:
它那飘飘欲舞的轻美长鬃,
好像闪闪发光的金伞随风旋转;
它那炯炯发光的两只眼睛,
好像一对金鱼在水中游玩;
它那宽阔无比的胸膛,
好像滴满了甘露的宝壶;
它那精神抖擞的两只耳朵,
好像山顶上盛开的莲花瓣;
它那宽敞而舒适的鼻孔,
好像巧手编织的吉祥结;
它那潇洒而蓬松的尾巴,
好像色调明快的锦缎;
它那坚硬的四只立蹄,
好像风驰电掣的风火轮。
在颁奖仪式上,往往还给最后一个归来的马匹封号,给那位骑手颁奖,鼓励年轻的骑手来年再显神威。

no.7 节日


节日
春节是受蒙古人重视的节日。蒙古族把春节称为“新吉乐”,是新年的意思,人们更习惯地称之为“查干萨日”,是“白月”的意思。“查干萨日”的称谓来源于古代蒙古人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秋季过新年的传统。这个季节洁白的乳汁像泉涌,把这个月称为“奶酪月”,蒙古人把奶酪叫“查嘎”,由这个词派生的形容词是“查干”,即“白”的意思,于是人们就把岁首这个月称为“查干萨日”。蒙古族自古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高尚、圣洁、吉祥的象征,因而把新的一年的开始称为“白月”。

蒙古族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祭火开始拉开序幕。火象征兴旺发达,祭火的目的是请求火神保佑全家人平安吉祥。这一天从清晨开始,打扫房屋、院落,扫除一年的灰尘,并煮祭火用的粘饭。粘饭是用糜米、黄油、红枣、红糖、酸奶等在炖羊胸肉的汤里煮成的粥。夕阳西下后,在火灶(火撑)前的桌子上摆放羊肉、粘饭、枣、黄油、酒等。男士跪在前面,由长辈先向火神敬献食品和酒,并诵祝词:“三十天为一个月,三百六十天为一年,用每年收成的德吉,敬给火主佛并磕头,为我们的日子之上升,为我们子孙之兴旺,为我们畜牧之繁殖,为了不发生疾病,请为一切发慈悲。”长辈捧起盛粘饭的碗,先抹在灶上,再抹在孩子额头上,也要抹在各种用具、门框、屋内各个角落和牲畜身上。然后,全家人一起向火神磕头,并每人吃一碗“祭火饭”。这饭寄托着一家人对平安健康、兴旺发达的期盼。粘饭一直留到火神再次降临的除夕日。这七天当中每天都要吃点,认为这样吉利。

蒙古族把除夕称为“毕图”,是圆满、完整的意思。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人一同庆祝,为迎接吉祥如意的新年而欢聚一堂。这一天要把牲畜圈在圈里,在圈门上贴春联,期盼在新的一年里畜牧兴旺;妇女们把针线放入盒子里,把五种颜色的布条系在盒子上,初二之前不用针线。这一天要吃手把肉、饺子、包子等“毕图”餐。准备完“毕图”餐,先供佛和祖先,之后全家共进辞旧迎新的“毕图”餐。餐间晚辈向长辈敬酒,长辈对晚辈说祝词。在家吃完“毕图”餐,拿着酒到邻居、亲戚家祝福,以此来表达互相关心、互相敬重的心意。有些地方,在除夕夜点燃旺火,象征生活兴旺。

初一天亮之前向苍天叩拜,表达敬意。在蒙古包的正前方用雪堆起圆形的包,旁边点燃一堆火,再放一张桌子,上面摆放奶食、糖、酒、茶、羊肉等。全家人穿上崭新的服装,戴上帽子一同去雪堆旁。老人先向四面八方给苍天敬献酒,全家人按顺时针方向绕火堆转三圈,这时老人诵祝词,然后按辈分大小从前方开始向四面八方向苍天磕头,并且都要说吉祥话。还要举行五畜过年仪式,长辈手里端着奶茶和奶食品到牲畜圈门旁,说祝词:“千只羊,万匹马,千千万万,膘肥体壮”,把奶茶和奶食品洒向苍天。祭祀完毕,全家人回到屋里,放桌子摆放新年的茶点,长辈们落座后媳妇敬献新年的茶,儿子捧着哈达向长辈拜年问好,这时长辈说祝词,祝福晚辈平安快乐、吉祥如意。吃罢新年的第一顿饭,长辈踏“新踪”,意思是向新年的吉利方向走百米左右,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平安如意。年轻人兴高采烈地携带礼物到亲戚、邻居的长辈家拜年,给长辈敬酒,祝他们健康长寿。拜年者无论到哪家都要喝主人敬的茶和酒,品尝一口奶食品,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有些地方给来拜年者吃包子,祝愿一年圆满。蒙古族忌讳在春节期间让客人空手而归,给儿童压岁钱,给年轻人象征性地装点儿东西,表示回礼。
蒙古族认为初二是个吉利的日子,妇女们解开系在针线盒上的布条,缝个小袋子,认为能装新一年的吉利。这一天,人们到比较远的亲戚家拜年。初三长辈们欢聚一堂互相祝福,娱乐一天。初五收回供佛的食品,把一部分献给天神和火神,剩下的全家人一同分享。初七不出远门,在家娱乐,有些地方祭北斗星。十五人们在麦德尔佛像前焚香燃灯,诵经祈祷,还要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目的是驱除不祥、祈求平安,以求麦德尔佛神保佑全家平安、畜牧兴旺、风调雨顺。二十五是添仓日,农区的蒙古族在院里的一角画个房子形的形状埋五谷籽,象征五谷满仓。牧区的蒙古族剪一些牲畜的图形,贴在圈门上,象征畜牧兴旺。

蒙古族传统的生产节日,在牧民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四月初选个吉日举行兴畜节,届时男女老少穿上盛装,前往野外,将畜群围住,逐头查看膘情,选出最肥壮的一头公畜为之披红结彩,洒奶酒之后,焚香诵经,向苍天祈求风调雨顺、牧草丰茂、牲畜膘肥体壮。八月下旬的草原绿草茂盛、牛肥马壮、乳汁丰盛,牧民们要举行马奶节,欢庆草原繁茂的景象和牧业丰收。这时,蒙古族牧民都要欢聚在草原上,祈祷和庆祝,尽情歌舞,开展赛马、摔跤等比赛。

蒙古族的节日还有祭敖包、那达慕、灯节、狩猎节等。这些节日丰富了蒙古族的精神生活,一声声真诚的祝福回荡在耳边,表达了对平安快乐生活的期盼。这些节日是喜庆、团聚的时光,是吉祥、如意的时刻。

no.8 马头琴


马头琴

蒙古人说到心爱的马头琴,都会提起一段感人至深的《马头琴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苏和的牧童和奶奶一起生活在草原上。有一天小苏和抱回来一匹刚刚出生就失去母爱的白色小马驹。经过小苏和和奶奶的悉心照料,小白马渐渐长大,变得健壮而美丽。有一年,王爷要举行赛马大会。小苏和在乡亲们的鼓励下,牵着小白马也去参加赛马。结果,小苏和骑着小白马最先跑到了终点。王爷见小白马奔跑时的矫健步伐,便起了贪心,要将小白马据为己有。王爷叫人把小苏和叫来说:“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白马给我留下,快回去吧!”听了王爷的话,小苏和非常气愤,便说道:“我是来参加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王爷见有人胆敢顶撞他,便叫手下人抢了小白马,并把小苏和打得昏迷不醒。小苏和被乡亲们抬回了家,可他日夜想念着小白马。小白马也依恋小苏和,有一天晚上,它不甘屈服于仗势欺人的王爷,从王爷府跑回来,身上中了数箭,浑身血流不止。第二天,小白马因伤势过重死去了。小苏和万分思念和悲愤,难以入眠。一天夜里,小苏和在朦胧中见小白马来到他的身边,并且轻轻地对他说道:“亲爱的小主人,用我的筋骨做把琴吧!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醒来后,小苏和照着小白马的话,用它的骨、筋、尾做了一把琴,琴杆顶雕上马头。马头琴就这样诞生了。悠扬婉转、美妙动听的琴声渐渐地传遍了草原,流传到了今天。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属拉弦乐器。蒙古语称之为“莫林胡尔”,在古代时称之为“潮尔”,马头琴的称谓是到了明清时期才广为流传的。据《宋史》记载:“五弦作于虞舜,七弦作于周文、武……至宋始制二弦之琴……”许多学者就此认为马头琴源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并于13世纪已在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实际上,马头琴最早产生于北方游牧民族东胡之“奚”部,故名“奚琴”,也称之为“胡琴”。

传统马头琴是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弓子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正梯形、倒梯形、六边形或八边形,正面蒙以马皮、羊皮、牛皮或蟒皮等,其他面则用薄板制成,现全部改用木质板面共鸣箱的马头琴较为多。琴杆、琴身、弦轴用色木、梨木或红木制作,并常雕上蒙古族民间图案做装饰。有些马头琴,在马头下方刻有龙头纹饰。弓子采用藤条做杆、马尾做弦。演奏时,讲究弓法与指法。弓法有长弓、短弓、跳弓、连弓、击弓、碎弓以及抖弓等,指法则包括颤指、滑音、双音、拨弦、揉弦和泛音等技巧。一段优美动听的马头琴旋律,宛如一幅精美绝伦的绘画作品,能够使人心旷神怡;一首哀婉忧伤的马头琴曲,又能够使人潸然泪下。只有马头琴那时而悠扬婉转,时而欢畅激越的旋律,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富饶美丽的草原景致与热情豪迈的牧人情怀。马头琴可以独奏、合奏,还可为说唱、民歌、舞蹈等进行伴奏。

关于马头琴琴杆顶部雕刻的马头的来源,众说纷纭。许多人认为马头琴就是因为刻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其实,马头琴最早在蒙古族中被称为“尔”,据有些学者考究,早先的马头琴并没有雕刻马头,琴杆顶部的马头是后人之作,而马头下方的龙头雕刻则早于马头雕刻。这可能源于在元代时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到了明清时期,才出现了雕着马头的潮尔,并且逐渐从流行于民间的潮尔,变为明清时期的宫廷乐器。从元代文献记载来看,在宫廷乐器中,并未见有雕刻马头的琴。但据《元史》记载宫廷乐器的琴,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胡琴的卷颈、龙首外观基本勾勒出了马头琴的形状,据此可以推测马头琴是由胡琴发展演变而来的.

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钟爱的民族乐器,蒙古人视马头琴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一种象征和精美的艺术品。蒙古人自古以来对马头琴就情有独钟,爱琴惜琴之人要特意请能工巧匠精心制作马头琴。人们在宴请娱乐之时,都会深情款款地拉奏一首马头琴曲。

马头琴不仅丰富了蒙古族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且在生产劳动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当草原上遭受灾害时,牧民就请来民间艺人,说唱由马头琴伴奏的驱魔镇邪的英雄史诗,以求激扬雄浑的马头琴声能够驱逐恶魔鬼怪,使草原重现安乐祥和。如果说这是蒙古族人民祈求平安吉祥的精神支柱,那么能使不喂养驼羔的母驼回心转意,就是其他乐器不能媲美的马头琴之魅力。在蒙古族中有这样一个习俗,每当到了骆驼产仔时节,总会出现遗弃驼羔的母驼,在这种时候,牧民就在母驼面前拉奏几支马头琴曲。听了那悠扬婉转、如泣如诉的琴声,母驼对幼驼怜悯爱惜的情感就渐渐被唤醒,它低下头轻轻地呼唤自己的孩子,并且接受驼羔吃奶。马头琴声倾诉了世间最永恒的母爱,因此它将随着爱永恒于人世间,用其婉转悠扬的琴声,演绎着那古老而神圣的情感。

千百年来马头琴作为蒙古民族生产劳动的创造物,它凝结了蒙古族真挚深沉的情感。在它那悠扬、欢畅、激越、含蓄的乐章里,流淌着独具的草原风韵,是草原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今天的马头琴以其低沉浑厚的音色,优美独特的魅力,名扬四海,在艺术的舞台上留下了一首首悠扬动听的乐曲。

 

no.9 酒 


酒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61年在内蒙古写下的一首诗中写道:“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这首诗非常生动地描绘出草原上的人们用奶酒、手把肉款待客人的场景,展现了蒙古族真诚、豪爽的酒文化。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蒙古人在设宴欢迎客人时,总是要斟满酒杯,捧出洁白的哈达,唱起悠扬的酒歌,送去一份美好的祝福,让人们领略到草原上的人们以酒寄情、以歌结友的胸怀。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有酒。酒是表达礼仪的佳品,祭敖包、祭奠、婚丧、得子、寿诞时必有酒。酒是相聚喜庆的首饮,故人重逢、宾客造访、家人团聚以酒表达情谊。蒙古族给孩子起名、举行剪发仪式时,都要以酒和手把肉款待亲朋好友。孩子的父母也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表达谢意。从求婚到举行婚礼的整个过程中,酒是不可缺少的。蒙古族在正式婚礼之前,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这时,小伙子拜见姑娘的父母后,敬献洁白的哈达,敬酒唱《求婚歌》,表示求婚的意愿。求婚过程中,酒是表达意愿的媒介。举行婚礼期间,两位新人向客人敬酒,表达谢意和敬意。饮酒和敬酒也体现着蒙古族传统的尊老敬长美德。每逢酒席,年轻人都要给长辈敬酒,并须用双手敬献,把酒作为礼物赠送时,只送给长辈。过去讲究年轻人不在长辈面前饮酒。在祭祖先或葬礼的过程中,用酒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

蒙古族的酒文化中,酒和歌总是相伴的。美酒和歌声是草原人款待客人的最高礼节。婉转的歌声融入酒香,让人心旷神怡;醇香的美酒融入深情的歌声,让人开怀畅饮。在歌声中举杯,在饮酒中欢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蒙古族酒文化的魅力。蒙古族在酒席上唱的祝酒歌数不胜数。《金杯银杯》激越优美、热情洋溢、节奏欢快。《银杯》展现了蒙古族高雅的礼节和深情厚谊。《宴会歌》表达了举杯同庆的心愿,让人们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请喝一杯马奶酒》既反映了草原人的真诚,又赞美了家乡的吉祥圣洁。这些歌,给人愉悦、舒畅的感觉。一首首优美的祝酒歌,让人们沉浸在歌声中,即使不饮酒也会被歌声陶醉。

蒙古族把酒当成饮品之首。斟酒以满为敬,这不仅是好客的反映,更是一种祝福的表现。敬酒时,讲究着装整齐,用双手敬献或用右手,恭敬虔诚地给客人连敬三杯酒,三杯各有说道:第一杯是感谢上苍恩赐我们光明,第二杯是感谢大地赋予我们福禄,第三杯是祝福人间吉祥永存。客人用双手或右手接过酒后,不能马上一饮而尽,而是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上“三弹”,即一是“愿蓝天太平”,二是“愿大地太平”,三是“愿人间太平”。蒙古人用酒寄托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和愿望。主人敬的三杯酒,客人把前两杯各抿一抿,第三杯全部喝完。如果客人确实不能喝,将三杯酒各抿上一口,以示对主人的谢意和以诚相待的真情。喝完主人敬的酒后,客人向主人回敬酒,有些地方客人把主人敬的酒喝一口之后,回敬给主人,表示敬意。也有些地方讲究敬两杯酒。

马奶酒是蒙古族特有的酒,蒙古语称为“其格”。马奶酒被称为“蒙古八珍”中的“白玉浆”。蒙古族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酿马奶酒的方法、工艺和技术,酿马奶酒有发酵法和蒸馏法两种制作方法。用两种方法制出的酒的味道不同,发酵法制作的奶酒绵软清醇,蒸馏法制作的奶酒酒性稍烈。发酵法是把马奶倒入木桶里,用一根专门的木棒搅拌二十分钟后盖上桶盖,静放一夜。第二天,马奶开始发酵后,每隔一小时搅拌一次,到第三天马奶完全发酵后即可饮用。蒸馏法是把发酵的马奶(酸奶)倒入锅中,上面坐上酒笼,酒笼上面再坐上小铁锅。小铁锅下面,要用两条细绳悬吊一个接酒坛子。酿造时在铁锅下面燃干牛粪火,使酸奶慢慢沸腾,蒸汽扑到小锅底,凝成水珠,掉进下面的接酒坛里。小铁锅里要加满冷水,当水热到30℃-40℃时,要换一锅水,如此换上三四锅水。把接的头一锅酒称为“苏巴苏”,将头锅酒倒进新注入锅里的酸奶中,再酿出的酒称为“阿尔嘉”。如此可以酿到六锅,第六锅酒是酒中之精华。酿好的马奶酒先敬给火神,如火燃烧得旺,证明酿的酒好。再敬给长辈品尝,品尝酒的人说赞词,夸奖劳动成果和酒的品质。酿好的酒,为了留着款待客人或节日期间饮用,要装入密封的瓷器中,埋在羊圈里,存放的时间越长味道越美。

马奶酒是蒙古族祭天地的酒,以示虔诚;是婚宴喜庆、招待客人的酒,以示敬重;也是祭奠成吉思汗的最重要的必备祭品之一。马奶酒曾是八百年前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诈玛”宴上的必备酒,也是大清朝时期的贡酒。马奶酒不仅是款待客人的佳品,也是在赛马比赛中为夺冠的马祝福的酒,给夺冠骑手喝的吉祥酒,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牧民用马奶酒治疗胃肠道疾患、消化功能减退、肝脏疾患、水肿、坏血病、心脏病、肺结核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肺部疾患、腰腿病等疾病,疗效都很好。

饮酒不仅烘托气氛,也有娱乐的作用。但饮酒过量对身心健康不利。成吉思汗统一了北方高原上的诸部以后,草原上的生活呈现出了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人们常常饮酒娱乐,出现了饮酒过度的现象。成吉思汗听从母亲教诲,发布了禁酒令,并告诫臣民:“喝酒既无好处,也不增进智慧和勇敢,不会产生善行美德。酒会使人丧失知识、技能,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饮酒过量,耳目失灵,业绩受损,有害无益。”并且以“如果无法制止饮酒,一个人每月可饱饮三次。只要超过三次,他就会犯下过错。国君嗜酒不能主持大事,卫士嗜酒将遭受严惩”的强制性手段来控制人们饮酒。长辈也常以“酒若少喝似甘露,酒要过饮如毒液”,“饮酒莫大醉,大醉伤神损心志”,“不要沉溺于酒,不要被懒惰害”等谚语来教导晚辈。蒙古族一直提倡“四十岁时只可品尝,五十岁出头可以喝一点酒,六十岁才可喝酒取乐”。

酒伴随人们走过出生、婚嫁、死亡等各个阶段,满足了人们祝愿、祈求的心愿,它以深层的文化内涵丰富了蒙古族文化。婚礼是人生历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风俗礼仪中绚丽多彩的乐章。蒙古族婚礼,以洁白的哈达和醇香的美酒定终身,新郎要受掰羊脖子的考验,摆“乌查”宴表示敬意等程序,展示着传统婚礼丰富多彩的内容。

no.10 蒙古包


蒙古包

 

“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包好似白莲花”,“蒙古包的缕缕炊烟,轻轻地飘向蓝天,茫茫的绿草地是我生长的摇篮”,当听到这些悠扬深情的草原歌曲,人们总会有一种对于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的向往。

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的居所,是蒙古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实际上蒙古人称蒙古包为“格日”,可译为住房。现在所说的蒙古包中的“包”一词源于满语,意为“家”、“屋”。自清代以来,“蒙古包”一词以译音形式流传了下来,成为今天对于蒙古族传统居室的称谓。

蒙古包外观造型为圆形,且包顶为拱形,这样的结构很适于在干旱少雨、风沙大的高原气候居住。同时,建蒙古包无需打地基,只要选好位置架起蒙古包木制结构,覆以围毡拴系牢固即可。因此,蒙古包也是一种环保型居所,可以说它是依靠草场维系生产生活的游牧民族的最佳居住方式。

蒙古包以木、羊毛、马鬃、驼鬃为原材料,由木架、围毡、绳索三部分组成。据《黑鞑事略》记载,13世纪蒙古人的“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这是关于早期蒙古包较为翔实的记载。

蒙古包木结构包括陶脑(天窗)、乌尼(椽子)、哈那(墙面)、门、柱子等,其中陶脑是决定蒙古包大小、高低的重要因素。陶脑是蒙古包顶天窗,也是房屋中心位置,为拱形,宛如撑起的伞。蒙古人认为陶脑是家庭兴旺的象征,因此忌讳踩踏,且拆卸或建包时都是先从陶脑着手。乌尼指一头插或拴系于陶脑,另一头稍加倾斜系在哈那上端的数十根细木椽,多以松木为料。从陶脑斜搭下的乌尼犹如撑起的伞骨,又好像洒满大地的道道阳光。乌尼的数量取决于陶脑直径的大小。哈那的制作较为讲究,材料须选择韧性较强的藤条或木头,将其编制成网状,藤条交叉处使用毛绳拴系,因此具有可伸缩、耐用、不易断裂等特点。这样的哈那可根据气候节气以及需求调整其高度,改变包内空间大小。哈那数量同样由陶脑的大小决定。一般牧民家庭居住的蒙古包多用4-6个哈那,也有7-10个哈那的大型蒙古包,主要用于人数众多的宴会庆典活动。蒙古族视蒙古包门槛、门楣为家户开枝散叶的象征,禁止踩踏或触摸。如有踩踏者,会被视作是对屋主极大的不敬。在蒙古汗国及元朝时期,踩踏别人家门槛是要论国法处置的。13世纪初出使蒙古汗国的宋代使臣彭大雅曾记载:“国法中,踩踏门槛、打马头者当问斩。”有6个以上哈那的大型蒙古包中须有立柱。蒙古包里的柱子,主要起到支撑和调整陶脑的作用。粉饰以各类民间纹饰图案或雕龙刻凤的柱子,为蒙古包锦上添花,赋予蒙古包以艺术色彩。蒙古人珍视蒙古包柱,忌讳踩踏、跨越、环抱和依靠,迁徙时常将柱子和陶脑一起装车搬运,从不乱丢弃或偕铡?/span>
蒙古包围毡是用白色羊毛做成,覆盖在陶脑、乌尼、哈那的外面。毡子具有保暖、不透风、不漏雨等特点。如果说蒙古包木制结构是其体,那么围毡就是其衣,衣附于体。一首“蔚蓝的天空下,碧绿的草原上,如洁白云朵般的蒙古包”的诗歌,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草原上“天高、地阔、人和”之景象。蒙古族自古以来崇尚白色,把白色当做高贵、纯洁、善良、忠诚的象征。《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封忠言相辅的兀孙老人以“别乞”官位并准许“骑白马,着白衣,坐在众人上面”。蒙古人常常以白色来形容心地善良之人,并将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称之为“白月”,至今有些地区的牧民仍然保留着夏季穿白色单袍的习俗。蒙古人崇尚白色的观念,同样体现在蒙古包洁白的围毡上。这不仅是蒙古族人民对色彩的审美取向,同时也是蒙古人向往幸福生活美好心愿的体现。

蒙古包绳索是用羊毛、马鬃或驼鬃编拧成的,用于拴牢围毡。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把围毡系得牢固,围毡就会严严实实包裹着陶脑、乌尼、哈那等,抵挡住北方的严寒与风雪。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解开部分绳索,卷起围毡流通空气,来降低包内温度。因此,蒙古包的确是冬暖夏凉的好居所。

蒙古包的门一般设在南面或东南面。蒙古包内的设置、起居也有一定的规矩。自古以来,蒙古族视蒙古包中间位置为上座,其次为右侧,左侧居后。分配蒙古包内空间时,讲究“男右女左”。家中男子平日饮食起居及各类生产用具都要在右侧进行或摆放,而碗橱、挤奶桶等女子常用物品要放在包内左侧位置。蒙古包正中央的地方是摆放火撑的位置,包内北侧是主人、长辈或尊贵客人之位。西北侧是摆放佛像供桌的位置,这是蒙古包中最为神圣的位置,忌讳脚冲佛龛睡眠或将靴子、鞋袜之类摆放在佛龛附近。供桌前一般只允许僧侣或老人、孩子睡觉。

蒙古包易于搭建和拆卸,在拆卸时遵循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的顺序。拆卸后的部件可收在一起,只需一辆牛车或马车即可装载,非常适于逐水草游牧迁徙的生产生活方式。

古往今来,蒙古包承载了蒙古族艰辛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他们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是蒙古族人民代代延续和传承着民族生命的家园。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