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之论辩的艺术与技巧篇第1辑调查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以类相比

以类相比

  冯梦龙《古今谭慨》有段故事说:翟永令的母亲笃信菩萨,一天到晚烧香念经,阿弥陀佛之声不绝于耳。有一天,母亲在烧香念佛时,翟永令叫她:"娘,娘,娘。"

  母亲没有回声,他就一直叫下去,后来母亲对他生气地说,为什么老叫个不停,让人家生烦。

  翟永令说:"我才叫几声您就厌烦了,您一天到晚一直叫阿弥陀佛,菩萨爷还会不烦吗?"

  翟永令为了让母亲知道念经是没有用的,用了一处说服办法一类比法,以自身的行为一证实念经无用。

  类比法,就是以这现象比那现象,以此道理比彼道理,以已知的比未知的,从而由现象的一致,达到结论的一致。

  孟子问齐宣王说:"某人去楚国游说前,将妻子托给一位朋友照看,待他回来,看见妻子在挨冻受饿,对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抛弃他。"

  孟子又问:"作为军的将领不能带领好军队,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应该澈换他。"

  孟子再问:"一个國家没有治理好,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这段对话,充分显示了类比法的巧妙之法。如果孟子开始就说"回家治理不好,应该把国君免悼。"齐宣王定会向孟子发怒。但当盂子就朋友和治军两个问题,让齐宣王表明了态度,再类比到國家治理的问题时,齐宣王哑巴吃黄连,不愿接受也只得忍受了。

  《战国策》中有一段《庄辛说楚襄王》,是比较典型的类比法的运用。

  庄辛曾劝告楚襄王,不要淫逸奢靡,楚襄王不听。结果5个月内就被秦国攻占了大片国土。楚王有所醒悟,派人把庄辛找回来商量对策。庄辛说:"国王您见过蜻蜒吗?6只足,4只翅膀,高高地飞在天上,飞下来捕食虫子,自以为很安全。可是,它不知小孩子正用粘胶捕捉它。一不留神,蜻蜒就会被小孩捉到而丧命,最后要成为蚂蚁的食物。"

  庄辛以蜻蜒作比,说明丧失警惕性是很危险的。接着又举了黄雀的例子、黄鹄的例子,还举了蔡灵侯的例子,都是自顾安逸,而不加防患,终遭祸灾。

  楚王听了:"颜色变作,身体战栗。"

  日常生活中,一些常用的寓言、典故、生动的故事、历史传说等,都可以类比的材料。

 

no.2 制服盛怒

制服盛怒

  《战国策》:中记载了唐睢与秦王的一段对话。

  秦王曰:"天子怒,伏尸百万,流血百里……"

  唐睢曰:"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说着他挺剑而起,吓得秦王面如土色。

  唐睢面对秦王的暴恶,针锋相对,反而把秦王的怒"吓"掉了。但是,这是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息怒方法。而在日常生活中,若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息怒,反而会火上浇油。

  人在发怒、生气时,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会使人体内的血糖和血压升高,肌肉的紧张强度提高,情绪激动,自控力减退。这种情况下,只有用温言软语进行劝慰,才以使其"降温减压"。

  要想做到"降温减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以同情的语言相慰这是指用表示可以理解发怒人心情的话语进行劝慰。这种语言一出口,发怒人心中马上便会产生"他是自己人"的好感,甚至产生"他支持我"、"他在为我说话"的感觉。这样,发怒人的对立情绪就会逐渐消失,进而向劝慰者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劝慰者乘机进良言。

  (2)以关切的语言相慰用关怀、体贴的语言去打动、说服发怒者,使其感到劝慰者不仅理解我、同情我,而且还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我,这样的人够朋友,我不能辜负他的一片好心。

  比如说:"小王,你这样大动肝火,对自己的身体和工作有什么好处呢?""老何呀,你如此折腾自己,身体会越搞起坏的,您的身体垮了,您的全家怎么办?""小李呀,你把关系弄僵了,今后怎么与人共事?又怎么把工作做好?"用这些话劝说,一般来说是有效果的。

  (3)容许对方泻泄愤怒的情绪这往往是化解其怒气的有效办法。如在家里,当你丈夫想说说工作中各种不称心的事情时,你说:"不用说了,我已经知道你今天日子不好过。"刚开口就被堵上了,你丈夫会因为吐不出苦水而更加愤怒或沮丧。

  (4)保全对方的面子例如,一名患者由于疏忽而没有付医疗费,医生询问他时,他发了火:"为什么你不直接去查查帐簿?"显然他发火是不对的,但医生答道:"我的记忆确实有错,我好像记得你那天忘了带钱,也许是我记错了。"由于医生首先"承认"了错误,保全了对方的面子,平息了对方的火气,问题也顺利解决了。

  (5)采取折衷的办法一天,一个青年抱着电视机上车,抢占了一个双人座位。不一会儿,一老者上车,要青年把电视机搬下来让他坐。青年不买帐,把老者顶了回去。

  这下老者愤怒了,动手欲推电视机,青年也气急了,握拳作拼斗状。正在售票的售票员见状连忙挤过来,向顾客招呼给老者让座。哪知老者脾气倔强,别人让座不坐,非要青年把电视机搬下来。

  售票员对青年说:"座位是让人坐的,电视机不应该放在座位上,把电视机送在我的工作处吧。"后来,电视机被妥善地安排放在售票员的位子上,青年和老者都平息了愤怒。

  (6)以商量的口气劝慰愤怒者小刘被分配到某连当排长的一天,就向连长提了五点搞好射击训练的建议。谁知,他的建议被采纳得不多,说闲话的倒不少。小刘一气之下和连长吵了两架,并打报告要求调走。

  该连指导员了解后,找到余怒未消的小刘说:"伙计,你是个有理想、有文化又懂军事技术的内行,与你比起来,我是大大不如喽。至于你是不是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你看能不能调查、斟酌后再作决定?"一席话使小刘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气也消了。

 

 

no.3 回避实质

回避实质

  社交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了些难以言对的发问,对这样的语势"锋芒",采取断然回避的消极方法固然不行,"巷子里横扛木头"也不足取,而"意在言外"可以说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

  表面上答非所问,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因此可以说"避锋"是为了"藏锋"、"藏锋"是为了更好地"露锋"。

  当你遇到难答的问题时,如果不想正面回答,可以绕开这个问题而谈与其有关的问题,即"移花接木"。

  日本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到上海进行艺术活动时,中国朋友十分关心这位30岁还未结婚的电影艺术家。有人问她准备什么结婚,这位演员微笑着说:"如果我结婚,就到中国来度蜜月。"

  这一回答十分巧妙,把"在何时结婚?"的问题变成了"在何地结婚度蜜月"的问题,避开了她不想公开正面回答的问题,使人不好再问下去。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访问我国期间,曾去上海夏旦大学与学生见面,有一学生问里根:"您在大学读书,是否期望有一天成为美国总统?"

  里根显然没有预料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但这位政治家颇能随机应变,只见他神态自若地答道:"我学的是经济学,我也是个球迷,可是我毕业时,美国的大学生约有1/4要失业,所以我只想先有个工作,于是当了体育新闻广播员,后来又在好莱坞当了演员,这是50年前的事了。但是,我今天能当上美国总统,我认为早先学的专业帮了我的忙,体育锻炼帮了我的忙,当然,一个演员的素质也帮了我的忙。"

  里根的回答回避了问题的实质,但又围绕提问而展开,较好地应会了对方的难题。

  南齐太祖肖道成提出要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王僧虔比试书法。君臣二人都认真地写了一幅楷书。当齐太祖问王僧虔"谁第一,谁第二"时,王回答说:"为臣之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之书法,皇帝中第一。"齐太祖听后,只好一笑了之。

  王僧虔的回答机智巧妙,既不失自己的尊严,又顾及了皇帝的面子。实际上是闪开对方提问的关键一两人中谁第一。答非所问,问者和答者都满意。

  具体的"回避"形式灵活多样,有时可直接说出连对方也不得不承认的"避答"理由,有理有节的推开话题。

  几年前,一些青年美术家在中央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反响较大的人体油画展。画展期间,有位外国记者采访一位青年女画家,先通过一些话使该画家做出"女模特儿具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之类的回答,接着话锋突转,将了一军:"假如让你当人体模特儿,你愿意吗?"

  这确实不好回答。说"愿意"吧,这在现今的社会环境里,这么公开的表白,对于一个青年女性并非易事,说"不愿"吧,显然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于是,聪明的女画家说:"这是我的私事,我没有必要回答。"这样便解脱了窘境,且自然而有道理。

  另有这样的情况:不是不愿回答,而是问题确实不好回答,这时可作一些含糊的回答,模棱两可,让对方去揣测。

  有个澳大利亚人问一中国留学生:"你爱澳大利亚吗?"这种情况下。简单地回答"爱与不爱"都是不合适的。于是,这位留学生回答说:"澳大利亚的袋鼠挺可爱。"

  至于对待那些荒唐强人所难的问题,完全不必硬着头皮去找"正确"答案,巧言以对,将"错",也会取得好效果。

no.4 机巧应变

机巧应变

  有位书法家给慈禧太后题扇,写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料一时疏忽,少定了一个"间"字。慈禧看后大怒,认为书法家欺她没学识,便要问成死罪。

  书法家急中主智,忙道:"太后息怒!我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写的词啊!"当即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将一首漏了字的诗,变成了一首绝妙好词。慈禧这才转怒为喜。

  应变,就是在事态发生的突变的危急时刻,采用恰当的措施,顺应变化,摆脱不利局面。应变是衡量交谈者口才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没有应变能力,会失掉很多成功的机会。

  在交谈中,有人或善意或恶意地向你发难,把你置于窘境,这时就需要应变。这种应变,难就难在既要回击,又不能失礼。

  一次,一家英国电视台采访作家梁晓声,现场拍摄采访过程。采访者是个老练的英国人,他走到梁晓声面前说:"下一个问题,请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短一两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

  遮镜板啪地一声响,话筒立即伸到梁晓声面前,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们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

  梁晓声一怔,提问竟如此之刁,他灵机一动,立即发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回答得如此巧妙,使英国记者为之一愣,摄像机立即停止了拍摄。梁晓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转败为胜。

  有一次,一个大学副教授在演讲时,把"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误说成"一年比一年差"。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举座惊愕之际,副教授不动声色,不紧不慢地接上一句:"难道真是这样吗?不,大量事实驳倒了这种谬论!"真是"化腐朽为神奇",副教授的应变能力,在紧要关头发挥了作用。

  有时,说话对手故设"陷阱",以谬论相刁难。隋朝时,有一善辩者。一次有人问他:"腊月时。家人被蛇所伤,怎样医治?"他应声答道:"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之,即愈。"那人反唇相讥:"五月哪里有雪?"这位善辩者笑道:"腊月何处有蛇?"

  由于提问者的话本身是荒谬的,对于荒谬的回答,自然就丧失了指责的权利,刁难别人就成了自我出丑。

  应变,有时也可运用模糊语言。

  北宋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年幼时,有一位客人知其不辨同笼的獐与鹿,却故意问他:"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王元泽不慌不忙,沉着答道:"獐旁边的那头的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王元泽年幼无知,却机智地用模糊语言为自己解了围,显示了他的应变能力。

  要想提高应变能力。心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如苏联中央电视台女插音员列昂节耶娃有一次向观众介绍一种摔不破的玻璃杯,几次准备试镜都很顺利,不巧,正式播出进竟摔得粉碎。如果她当时目瞪口呆,必然要出洋相。列昂节耶娃镇定地说:"看来发明这玻璃杯的人没考虑我的力气。"幽默的语言,一下子使自己摆脱了窘境。

  要提高应变能力,往往可以就对方、对方的话或身边的事联想开去。

  《世说新语》曾记载一个姓杨的9岁小孩,真是天才。一天他家来了个叫孔平君的客人,他端了杨梅招待,孔平君指着杨梅打趣孩子说:"此是君家果。"没料到孩子立即应声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对方的姓联想开去,把孔雀称做孔家禽,有力批驳了对方。

  有时,有些困境,是因为一些意外的原因和情况造成的。也需及时应变。

  有一回,一位新加坡老太太游武夷山,不小心被树枝扯破了裙子,老太太游兴大减,竟坐在地上不起来了。陪同的一位女导游和颜悦色地说:"您看,这是武夷山对您有情,它请您不要匆匆离去,叫您多看几眼呢!"在这种场合,说上多少劝慰的话,也顶不上这么几句妙语。

  对于别人的失言而把你推入窘境,应如何应变?有次聚会,一个小孩见到一个生人长着很大的鼻子(酒糟鼻)马上叫起来:"大红鼻子!"引得众人都向这里看,小孩的父母对小孩的冒失很难堪。这时那生人说:"就叫我大鼻子叔叔吧!"众人一笑,解除了窘境。

  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赖莎访问美国时,在赴白宫出席里根送别宴会途中,他突然在闹市下车。和行人握手问好。苏联保安人员急忙下车,围上前去,喝令站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美国人赶快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怕衣袋里有武器),行人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身后的赖莎十分机智,尽快打圆场,向周围的美国人解释说,保安人员的意思是要人们把手伸出来,好跟丈夫握手。顿时,气氛变热烈了,人们亲切地同戈尔巴乔夫握手致意。这里,赖莎机巧应变,妙打圆场,保住了苏联的面子。

no.5 妙语解困

妙语解困

  令人尴尬的声面也许人人都经受过。当你隐入某种难堪境地时,默不作声,生气以至动怒,都难以摆脱窘境,而有时一两句机智、巧妙的话语却可以打破沉寂,化解难堪,使你心中的不快烟消云散。下面介绍几种技巧:(1)自嘲置身于难堪境地时,如果过分掩饰自己的失态,反而会弄巧成拙,使自己越发尴尬。而以漫不经心,自我解嘲的口吻说几句取悦于人的话,却可以活跃气氛,消除尴尬。

  某次,柏林空军军官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会,主宾是有名的乌戴特将军。敬酒时,一位年轻士兵不小心将啤酒洒到了将军光亮的秃头上,士兵吓得魂不附体,手足无措,全场人目瞪口呆。面对颤抖的士兵,乌戴特微笑着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会有效吗?"在场的人闻言大笑起来,难堪的局面即刻被打破。

  (2)巧借巧妙地借用对方非难、责难时的某些字眼或惯用词汇,将计就计,移花接木,把"脏水"反泼到对方头上或以此来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就是"巧借"。

  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群众大会上演讲时,反对者在下面鼓噪,其中一人高声大骂"垃圾。"为了不致使一场严肃的演讲变成一场可笑的争吵,威尔逊用冷静的口吻说:"先生,关于你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我们一会儿就讨论。"

  美国的林肯总统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一次,他正在演讲时,一位先生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拆开一看,只有两个字一"傻瓜"。林肯镇静地说:"本总统收到过许多匿名信,全都只有正文,不见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刚才那位先生只署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给我写信。"

  (3)暗渡陈沧当年国民党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要在广汉建造私邸,建筑师把一位老秀才的三间破屋也划在圈内,使他陷入困境。

  朋友们给老秀才出点子,要他利用戴季陶信佛的心理,说这里风水不好。于是,老秀才给戴写了一封信:"戴公传贤院长大人钧鉴:迩闻我公于梓里举建华堂,为广汉古城增色,不胜欣喜。然而动土露去敝舍柴屋三间,本应理当奉献大人。唯此房历来风水败逆,贻误子孙繁衍。如此不毛之地,今我公改建花园,未免魑魅魍魉作怪,不利长居久安……

  戴季陶见信后很生气,当即派人将老秀才三间柴房归还主人。老秀才"明修栈道"一说风水不好,会闹鬼,这全是为戴院长着想:"暗渡陈仓"利用信佛的忌讳,保住了柴屋。

  (4)巧言赞美彭玉麟一次路过一条僻巷,一位女子用竹竿晒衣服,一失手竹竿坠落下来,正好击中彭的头部。彭大怒,厉声斥骂,那女子一看,原来是彭玉麟,内心十分害怕。慌乱中她急中生智,说:"你这副腔调像行伍里的人,所以这样蛮横无礼,你可知道彭宫保就在这里!他清廉正直,假如我去告诉他老人家,怕要砍了你的脑袋呢?"彭玉麟听了,马上转怒为喜地走了。

  (5)巧用谐音明朝文学家解缙,一次不小心碰倒了金鸾殿上的一只玉桶,碎成几片。这是传国之宝,这还了碍。有个大臣去禀报皇帝说:"解缙想造反,把玉桶打碎了一只。"

  皇帝大怒,传解缙上殿,问为何打碎玉桶?解缙应声回答:"为了万岁的江山,我打碎了一只玉桶。"

  几个想陷害解缙的大臣跪奏说:"解缙打碎玉桶,明明是要造反,请万岁治罪。"

  解缙也跪奏说:"万岁,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只有一(桶)江山,哪有二(统)江山?"

  皇帝一听,连声说道:"对呀,只有一统江山,哪有二统江山?打得好!打得好!"

  (6)趣解词语动用成语、典故、俗语或譬喻、双关等手法,对自身或他人的过失言行作趣味性的解释,即趣解词语。

  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纪晓岚伴驾而行,走得口干舌燥,路见一颗梨树,而纪晓岚摘下一个便自己先吃了。乾隆生气地说:"孔融四岁能让梨,爱卿得梨为何不让。自己便吃了?"

  纪自知失礼,解释说:"梨者离也,臣奉命伴驾,不敢让梨。"乾隆又说:"那咱俩分吃了也好?"纪说:"哪敢与君分梨(离)呢?"

  (7)镇定自若《世说新语》载:醒宣武平定蜀国,将李势的妹妹纳为妾,非常宠爱。醒宣武的妻子南康长公主得知后,大为恼怒,带领数十名婢女持刀来到李势妹妹住宅,要杀她。

  进屋后,见李势的妹妹临窗梳妆,姿貌端丽,见公主等进来,神色镇定,向公主施礼,说:"我国破家亡,并不想给他作妾,今日公主杀我,正是成全了我。"说着流下眼泪。公主一见,扔下刀,抱住她说:"妹子,真让人可怜。"此后公主一直待她很好。

  在有些困境中,你的镇定,可促使对方冷静,恢复理智,有效地控制对方感情冲动,做出糊涂事来,古人云: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胆略和智慧的表现。

no.6 运用幽默

运用幽默

  幽默是思想、才学和灵感的结晶,能使语言在瞬间闪现出耀眼的火花,它往往针对人性中的弱点,不尽人意的世态,以温和宽厚的态度,夸张或倒错的方式,俏皮而含蓄的语言。进行讥讽、揶揄。使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得到警觉。

  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幽默是语言的润滑剂。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能使交际双方很快熟识起来。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疲劳的旅途上,焦急的等待中,一句幽默话,能使人笑逐颜开,疲劳顿消。那个说幽默话的人,立即受到众人的青睐,成为社交场上最受欢迎的人。

  城市里的公共汽车上由于拥挤而争吵,是司空见愤的事。任凭售票员"不要挤"喊破嗓子,仍无济于事。忽然,人群中一个小伙子嚷道:"别挤啦,再挤我就变成相片啦!"听到这句话,车厢里立刻爆发出一阵笑声,人们把拥挤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

  幽默能使激化的矛盾缓和,从而避免出现使双方难堪的场面。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小伙子没站稳,不小心踩了旁边的姑娘一脚。姑娘"哎哟"一声,绷起脸,眼看一场争吵不可避免,小伙子立刻笑容满面:"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并伸出一只脚说:"要不,你也踩还我一脚!"姑娘不好意思发作,也跟着大伙一齐笑了起来。

  当人们发生了矛盾,或者酝酿着一场冲突时,幽默有助于使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缓和下来。

  1944年,美国共和党人指责民主党总统罗斯福派一艘驱逐舰到阿留君岛去接他的爱犬法拉,企图以此挑起政治风波。罗斯福在一次讲话中说:"对于有人指责,我不怨恨,我家人也不怨恨,但是法拉疾恨。从那时起,这只狗一直不如从前。"这番幽默话,起了降低这个问题重要性的作用。

  有一次,英国有位善辩人士在街上演讲,当他讲到社会种种问题时,激昂地说道:"为使这些老爷们清醒,我们唯有把宫殿和众议院烧光。"由于听众越来越多,几乎挤得水泄不通。维持交通的警察向群众说:"各位请散开吧。要烧宫殿的请到左边来,要烧众议院的请到右边来。"群众爆笑起来,自行散开了。

  学习幽默的语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组合技巧。

  (1)巧用对比肖伯纳年轻时,参加了一个慈善团体举办的舞会,他邀请一位女士共舞。

  "哦,肖先生。"那位受宠若惊的女士很不自然地笑着问:"你怎么会请我这样一个平凡不足道的人一起跳舞呢?"

  肖伯纳笑着说:"这不是一桩慈善事业吗?"

  请人跳舞和慈善事业显然是两码事肖伯纳把它们硬拉到一起,而产生了幽默感。

  (2)巧拆词语周恩来总理在一次谈判中,对方因为周总理没有接受他的意见,而极不礼貌地说:"真是对牛弹琴!"周恩来马上接口说:"对!牛弹琴!"周总理为了反击对方,把不能拆开的成语硬拆一,不仅幽默诙谐,还有力的反击对方的不礼貌行为。

  (3)利用矛盾有个县官听说一位神农是种田好手,种什么长什么,必获丰收。一天,县官对神农说:"给你士斤金子种,种到田里,秋后要给我收获一百斤金子。"神农拿着十斤金子走了。秋后,县官找到神农要金子。神农大哭说:"这些天滴雨不下,种的金子全旱死了。"县官大怒说:"骗谁,金子哪会旱死呢?"神农答:"你既然说金子旱不死,又怎能说能种金子呢?"县官答不上来。

  (4)违反逻辑著名电影导演希区柯克有一次拍巨片,主角是个大明星、大人,可她对自己的形象"精益求精"。不停地吩叨摄影机角度问题。她一再对希区柯克说,务必从她"最好的一面"来拍摄。

  "抱歉。我做不到!因为我没法拍到你最好的一页,你正把它压倒椅子上。"

  听者大笑,因为女主角谈拍摄角度是指人的正面形象,而希区柯克把这个大前提去掉了,因违反逻辑取得了幽默效果。

  (5)假戏真做即明知对方说的是不真实的话,却权当真话回答,而产生幽默。

  一次股东会上,一位女士批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领导人卡普尔在慈善事业方面投资太少了。女士厉声问道:"去年一年中,公司在这方面花了多少钱?"

  卡普尔说出一个几百万的数字。

  "我想我快要晕倒了!"女士说。

  卡普尔面不改色地解下自己的手套和领带,放在桌上,说:"在你晕倒之前,请接受这笔投资!"

  在场的股东们都笑了起来。

  (6)取笑自己即在特定环境中,故意夸大自己的缺点,而巧妙地在笑声中解除困境。

  有位发胖的女演员,拿自己的体态开玩笑说:"我不敢穿上白色的游泳衣去海边游泳,我一去,飞过上空的美国空军一定会太紧张,以为他们发现了古巴。"

  (7)善卖关子香烟推销员说:"这种香烟芳香可日,余味无穷,益智提神,令人陶醉……。"一老者插话:"还有小偷不敢进屋,狗不敢咬,永远不会老。"听者惊奇,推销员大喜,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听听这位老大爷的体会。"老者说:"抽烟整夜咳嗽,小偷敢进屋吗?抽烟者身体衰弱,走路拄拐棍,狗敢咬吗?抽烟者易患癌症,能活到老吗?"听众哄堂大笑。

  (8)岔断一位空中小姐用悦耳的声音命令道:"把烟灭掉,把安全带系好。

  所有旅客都按空中小姐的吩咐做了。过了5分钟,空中小姐用比前次更优美的声音又命令道:"请把安全带系紧一些,很不幸,我们飞机忘了带食品。"

  按常规,空姐要人们再次系紧安全带,显然是飞机出现了某些不安全的因素。然而,答案却一反常态,岔入了并非预期的轨道一"忘带食品",这自然产生了十分幽默的情趣。

  (9)曲解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巧妙地引入到原先叙述的事物中来,造成诙谐可笑的效果。

  一次,一位西方记者在招待会上突然问陈毅:"中国最近打下u-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用的是什么武器?"

  陈毅举起双手在空中扬了一下,笑呵呵地说:"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引起了记者的满堂欢笑。

  (10)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利用词的多义、同音等条件,同时表达两种不同的含义。

  甲:老王已经四次申请住房了,怎么老解决不了?

  乙:主任说他每次都是无"礼"要求。

  甲:那可怎么办呢?

  乙:主任可是个见"机"行事的人!

  分房主任是个见"机"(指录像机等)行事的人,偏偏老王是无"礼"要求,难怪房子分不到了。这里巧妙利用同音词与多义词,对不正之风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幽默表达的方式远不止这些,比如还有宛曲法、倒置法、夸张法、杂糅法、反复法等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赘述了。

no.7 巧妙周旋

巧妙周旋

  河南大财主金泰来是个有名的刻薄鬼。袁世凯称帝时,他也想趁乱世之机,克扣长工的工钱。

  某日,他摆了几桌酒席,把长工奴仆都叫来,说:"今儿请大家只为袁大总统当了皇帝,咱们喜庆。"并说:"为了庆贺皇帝登基,我想赏在座各位二百两白银,只是有个条件,每人说一件我从来没听过的事就行。说对了有赏,说错了受罚,罚他一年的工钱。"

  大伙儿一听,心想,这哪是请客?分明软刀子杀人,想扣工钱啊!一个个只好皱着眉头想对策。

  一个小丫头说:"老爷,从前我家养了一只鸭,一天下7个蛋,3个'双黄'的,4个……"没等小丫头说完,金泰来就一摆手说:"别说啦,我家鸭子,一天下过10个蛋哟!哈哈哈……把工钱抹去!"

  一个长工说:"老爷,我见过一只狗,两只眼睛朝前,两只眼睛朝后,两只眼睛朝左,两只眼睛……"

  "唉!别说啦!这算啥,一边长6只眼睛的狗,我都见过呢!哈哈,把他的工钱抹掉!"

  金泰来一口一个"听说过",把长工们的血汗钱都给吞了。这时,一个当奶妈的仆人站起来说:"老爷,奴家姓赵,我家祖父说,他与你家曾祖父有八拜之交。论起来,你还得叫我姑奶奶呢。这事你一定听说过吧?"

  "胡说!"金泰来眼睛一瞪,吼道:"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奶妈哈哈笑了起来,说:"老爷,既然你没有听说过,那就快拿二百两银子赏我吧。

  金泰来半晌才转过弯来,众人面前,不好赖帐,只好拿出二百两亮光光的白银赏给了奶妈。奶妈把银子分给大伙儿,大家算了算,比原来的工钱还多好几倍!

  一个靠剥削过活的大财主,从心底里是看不起劳动人民的。因此,一个长侍候他的女仆怎么会成为他的姑奶奶呢?

  奶妈看穿了这一点,机智地将它作为进攻的基点。可以说,她已抓住了金泰来的弱处。但是,在当时金泰来不知羞耻克扣工钱的那种情况下,老财主是很有可能厚着脸皮"认"了的。于是,奶妈在陈述了那一段令金泰来自觉无地自容的关系后,没有正面问他:"你没听说过吗?"这种问话方式,前面长工、仆人们已用过多次,很容易引起财主的警察。奶妈巧妙地转了一个弯:"你一定听说过吧?"因为与众不同,这样的提问给金泰来的感觉是奶妈想与他套关系或是想栽他的面子,瞬间的冲动,使他最终中计。

  很显然,是巧妙的周旋帮助奶妈的进攻一举获胜的。

  有时,对手的破绽也需论辩者主动创造。

  清朝的纪晓岚,很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得到重用,一次,乾隆皇帝想开玩笑检验一下纪晓岚的辩才。便问:"纪卿,忠孝二字作何解释?"

  纪晓岚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

  乾隆立刻说:"那好,朕要你现在就去死。"

  "臣领旨!"

  "你打算怎么死法?"

  "跳河。"

  "好吧",不一会,纪晓岚回到乾隆面前,乾隆道:"纪卿何以未死?"

  "我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

  "此话怎讲?"

  "我去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说:"晓岚,你此法大错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圣明,你应该回去先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他像当年楚王一样,是个昏君,你再死不迟啊!'"乾隆听后,放声大笑,连连称赞道:"好一个如簧之舌,真不愧为当今雄辩之才,这下朕算是服了。"纪晓岚的辩才,全在于他有理、有利、有节地运用"旋尔再击"的技巧,在毫不损害乾隆颜面的情况下,点出他的无理之处,一举折服了他。这里,纪晓岚赖以反攻的对手的破绽(令我去死是昏君之举)及其反攻时机,均由纪氏一手创造。因为很显然,乾隆是根据纪提出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之论叫他去死的,此令顺理成章,纪晓岚临阵进退皆无道理,只有周旋,然后创造契机方能反败为胜。

  辩论实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有备而主动,己方无备而被动,此刻,进则受挫,退则必溃,进退维谷,腹背受敌,只有巧妙地周旋,才能摆脱困境。

  辩论周旋,一是阵容上的周旋,避开对方的咄咄逼人的主锋而,在周旋中将我之优势调到正面,直逼对方弱点;二是时机上的周旋,一旦时机有利则变守为攻;三是力量上的周旋,在周旋中调整思路、论据、素材,变无备为有备。

 

 

no.8 妙用柔言

妙用柔言

  美国雷电华影片公司推出的《维多利亚女王烈史》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维多利亚理事完毕,深夜回到卧房,见房门紧闭,她就敲起来门来。

  房内,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问:"谁?"

  她习惯地回答:"我是女王!"

  没有开门,她接着再敲。房内又向:"谁?"

  这次她温柔地答道:"你的妻子。"

  门开了,一双手把她拉了进去。她不仅敲开了门,也敲开了丈夫的心扇。

  生活中常有这种情景:一个青年犯了过失,一位领导怒不可遏,狠狠数落青年;而另一位领导只是拍拍这个青年的肩膀,微微一笑而已。

  结果,前者使人产生反感,后者则由于表现出现解和宽容,反而使青年受到震动,进而反省自己。

  人在生气发怒时,会分泌出一种肾上腺素,这种肾上腺素的大显增加,会使人体内的血糖和血压增高,情绪激动,自控能力减退。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刚烈语言的刺激,大多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某部有位陈排长,遇事总爱发火动气,战士们背地称他"陈老虎。"连长、指寻员找他谈了多次,他总认为"虎不威成不了百兽之王,官不威治不了战士。"

  后来,他的同窗好友二排长对他说:"老陈,现在战士不是只靠我们的'威'所能治服的,还是要靠耐心说服和科学管理才能带好部队。你直接领导的24名战士现在有20名要求调走,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听了二排长的忠告后,陈排长想到战士敬而远之的表现,转变了带兵态度,一年后被力里树立为"爱兵模范"。

  这个事例,证明了以柔克刚的作用。

  某商店一位优秀营业员,一次接待一位女顾客,女顾客挑得相当仔细,足足用了几十分钟没有挑完。当这位营业员去接待别人时,这个妇女把脸一沉,大声指责道:"你这是什么服务态度?你没看见我先来,他们后来吗?为什么扔下我不管了?"

  如果遇上楞头青,早把她顶回去了。然而,这位营业员走过来和颜悦色地说:"请您原谅,我们店生意忙,对您服务不周到,让您久等了,我服务态度不好,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这话说得女顾客也不好意思了,她面呈愧色,连声道歉:"我的话说得不好听,也请你原谅。"

  这位营业员以"和气"对"火气",表面上,"似水柔情",实际上却"力胜千钧"。因为"火气"而对"和气",就失掉了发火的理由和动力,自然会降温熄火了。

  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事实上,能把人说"跳"的语言最容易,而要把"跳的人说笑了,那才叫难。"

  比如,家里一盆米兰花因缺水叶黄了,丈夫瞪了一眼妻子,责备说:"你怎么搞的,连水都忘了浇,整天穷忙啥!"

  妻子不吃这一套,反唇相讥道:"你为什么不浇?那花我也没有承包,你是甩手掌柜?"一来二去就吵了起来。

  如果妻子对丈夫的责备采取忍让的态度,结果会是另一个样子。

  妻子这样说:"怪我忘性大,我这就去浇。"妻子的谦让使丈夫意识到了什么,他马上说:"不,还是我去浇吧。"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尊敬说话温和的人,说话温和可以使对方以相同的态度回报。

  柔和的语言,在遣词造句,声调语气上育一些特殊要求,比如,在交谈中应注意使用谦敬词、礼貌用语和赞美词,以表示尊重对方的感情和人格,引起好感。

  在句式上,应注意使用祈使句和疑问句,少用祈使句,多用疑问句。

  如说:"你到这里来吧。"就不如使用:"您能到这里来吗?"使人乐意接受。另外,要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如说:"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就不好说:"我同意另外那种观点。"

  要注意词的感情色彩,多用褒义词、中性词,少用贬义词。

  当然,柔言也不是万能的,比如它对那些失去了良知、失去了理智的人,对于"吃硬不吃软"的人,是无济于事的。有时,反而会被认为是软弱可欺,只能助长嚣张的气焰。对这种人就不能过分迁就、委曲。另外,在严肃的交际场台也不宜采用柔言以免与整个气氛不协调,影响交际效果。

no.9 刚言震慑

刚言震慑

  江竹筠同志被捕之后,无论怎样严刑拷打,始终宁死不屈。

  有一天,特务头子徐远举审问江姐,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江姐都置之不理。

  徐远举恼羞成怒,准备用他审讯女犯人的绝招--把她的衣服当众全部剥掉,使她害羞之极而不得不招供。

  只听得徐远举朝江姐大吼一声:"给我把她的衣裤全部剥下来!"

  话音刚落,一直缄默不语的江姐突然大喊一声:"不许你们乱来!"

  徐远举一听乐了,以为这下把江姐吓唬住了,便阴阳怪气他说:"你害怕了,那赶快说!"

  江姐怒目圆睁,指着徐远举厉声喝道:"我是连死也不怕的人,还怕你们用剥衣服的卑劣手段来侮辱我吗?不过,我要告诉你,你不要忘记,你是女人养的,你妈妈也是女人,你老婆、女儿姐妹都是女人,你用这种手段来侮辱我,遭侮辱的不是我一个,而是世界上所有的女人,连你妈妈在内,也被你侮辱了!你不害怕对不起你妈妈、姐妹和所有的女人,那你就来脱吧!"

  江姐一席话,大义凛然,势不可挡,把徐远举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好作罢。

  江姐以浩然正气压倒了敌人的卑劣和嚣张,她这种论辩方法就是论辩心理战术中的刚势慑服。

  刚势慑服是论辩中计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以非凡的气度和声势、震动、威逼和慑服对方,论辩中,有的对手因理屈而心虚,说话吞吞吐吐、含含糊糊,或躲躲闪闪。这时,论辩者可以针对对方的弱点,以锐不可挡的气势直逼对方,使对方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而且一般说来,同于对方理屈心虚,只要论辩者切中要害,往往是不堪一击。

  某汽车运输公司在整顿家属区"脏乱差"活动中遇到了麻烦。一个名号叫"二赖子"家,不客气地往沙发上一坐,开门见山地说:"你是打架动刀子呢,还是和平解决?"

  他沉着脸,口气强硬地继续说:"我生死关过了好几道了,从来不怕死的,但我还是劝你和平解决,这对你和大家都有好处。"

  "二赖子"被这位正气凛然的书记镇住了。他听说这位书记参加过平叛和自卫反击战,出生入死,名扬军旅,哪里还敢对垒叫阵,于是大动干戈的念头经成了圆滑的托词:"我不是不拆,是人手太少忙不开。"

  老冀说:"我有的是人,义务帮忙。"

  这个钉子户一拔,几天时间楼洁院净,秩序井然。

  某水泥厂一工人因违反厂纪,被开除出厂。他不服气,一天手拿寒光闪闪的斧头,杀气腾腾找厂长"算帐"。他质问厂长:"为什么开除我!"

  厂长神色泰然,态度强硬:"凭你7个月不上班!"

  "你开除了我,我的斧子也不是吃素的。"

  他举起斧子恶狐狠地说。

  厂长异常愤怒,毫不相让:"你要干什么?告诉你,你的斧子我见过,想用它吓倒我,那你就错了。要是怕,我就不当这个厂长!不过,我倒功你想想这样做的后果!"

  在厂长义正词严的断喝下,这个工人被震慑往了,斧头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

  陈毅与国民党的代表在赣州谈判时,国民党某师政治部主任阴阳怪气地说:"无所谓国共合作,这种说法在英美不习惯。"

  陈毅当即予以痛斥:"你代表谁?代表英美吗?你若代表英美就没有资格和我谈判。我们的部队要下山,你挡不住!进赣州,你挡不住!中国有共产党,英美也挡不住!形势变了,你的脑袋也得变!"

  陈毅胆识超群,铿锵激昂,再狡诈顽固的对手也不得不先从心理上输了几分。

  刚言离不开嘴巴上的功夫。有的人思想也过硬。但是由到有人无理取闹,寻衅滋事,就心怀紧张,只会横眉怒目,一肚子强词力语倒不出来,即使说出三言五语,也是软不拉叽,不痛不痒,起不了多大作用。

  要想使自己的话像淬火的钢刀,需要注意一定的表达技巧。

  一是"内紧外松",遇事要沉着冷静,过分紧张会影响口语的正常表达,要培养自己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胸有成竹、神态自若本身就给对方施加了心理影响,从精神上压倒了对方。

  二是善于攻其弱点,在对方要害处给以致命的一击。态度必须坚决而果断,语气姿态必须斩钉截铁,造成拔剑砍地的情势。这样就可能产生震慑作用。

 

 

no.10 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

  锅里的水沸腾,是靠火的力量,而柴草则是产生火的原料。

  止沸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扬扬止沸,二是釜底抽薪。古人说:"故扬汤止沸,拂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

  论辩双方所持的论题,都是由一定的论据支持的,如果将一个论题的根据--论据抽掉,那么,论题这座大厦就会像釜底抽薪。

  某地学生以《武将也需要文才》一题开展论辩。反方认为武将不要文才也可以、理由是:武将能指挥打仗,学文是避长扬短。

  对此,正方采取釜底抽薪法反驳:"在知识的海洋里,每一门学科、每一种知识和技能都不是孤立的。武才和文才也是这样,武才靠文才来总结、交流、提高,文才靠武才来提供内容,鉴别真伪。一位高级指挥员曾列举了武将学文的种种益处;一是可以把练兵或打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便于学术交流和供后人学习供鉴;二是迫使自己不断进取,防止经验主义;三是培养深入、严谨、细致的作风,避免粗枝大叶;四是在学文过程中加强思想修养,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五是丰富业余生活,使文武互为补充,工作有张有弛,这确是经验之谈。"

  通过这一段反驳,武将能指挥打仗就行了,学文是避长扬短这一论据就驳倒了,这样,"武将不需要文才"的论题,也就无法成立。

  论点全部一自论据,是建立在论据基础之上的,论据真实,则论点正确;论据虚假,则论点谬误。

  所以,在论辩中只要揭露出对方论据的虚假、那就如同釜底抽薪,蚀根树倒,所有论点就会被驳倒了。

  釜底抽薪首先要识薪。要驳倒对方,就要善于从对方的一种论点中分析其要害论据之所在。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