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大纪事集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中国境内古人类群体
中国境内古人类群体
(zhongguo jingnei gurenlei qunti) 中国境内古人类按体质和
智力的发展变化一般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三个阶段。
属于猿人阶段的主要有:1.元谋人。1965 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发现
有属于一青年男性的两枚牙齿化石、17 件打制石器和40 多种哺乳类动物化
石,距今约170 万年左右。2.蓝田人。1963 年在陕西蓝田县陈家窝村发现一
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属老年女性,距今约50 万年。1964 年在蓝田县
公王岭发现一个猿人头盖骨和1 枚猿人牙齿,属于一个30 多岁的女性,距今
约110~115 万年。3.郧县人。1975 年在湖北郧具发现4 枚猿人牙齿化石,
次年又发现6 枚猿人牙齿化石,其特征所表现的年代与蓝田猿人接近。4.北
京人。发现于医院任职,不久就辞官回乡,行医并从事医学著述工作。经过多年的
临床实践和药物研究,李时珍发现前人所著《本草》中门类重复,名称驳杂,
谬误很多。他立志辨疑订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开始,李时珍遍访名医宿懦,远涉崇山峻岭,在樵夫、药农、猎户的帮助下,
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并参阅古书八百多种。经过27 年的努力,三易其稿,
到万历十五年(1587)终于最后编成了空前的药物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分为16 部,52 卷,62 类。收载药物1892 种,比前人增加
374 种,载入药方11096 个,比前人增加四倍。全书共190 多万字,附有插
图1160 幅。书中使用了科学的分类方法。如李时珍按草的自然生态习性,把
草类细分为:干草、湿草、水草、石草等9 类。在动物分类方面,李时珍正
确地将动物药品分为虫、鳞、介、禽、兽和人几类。《本草纲目》对每种药
物名称、性能、用途、制作都作了说明,并订正了历代相沿的某些错误。如
泽漆和大戟是两种药物,但以前的本草著作中有的说泽漆是大戟的苗,有的
说泽漆是大戟的花。又如苹是水田中的一种草,萍是水中的浮萍,而过去始
终主为是同一种药物。李时珍在书中都一一作了订正。书中还增加了一些新
发现的药物和重新认识的一些药物的功能。如对曼陀罗花含有麻醉成份,延
胡索的止痛作用,都有新的认识。对于以前和当时医药书中的迷信记载,李
时珍亦给予了一定的批判。《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典,也是一部植物学、
动物学、矿药学的重要分类著作。它已被译成日文、拉丁文、英文、法文、
德文、俄文等文字,流传全世界。
(马克锋)

no.321 大明律
大明律
(daminglü) 明代主要刑法法典。明太祖朱元璋在吴元年(1367)即
着手制订法律,他和臣属以唐律为蓝本,逐条讨论,至洪武六年(1373)制
成《大明律》,以后又经不断修改,到洪武30 年才正式颁定。《大明律》根
据“法贵简当”、“当计远患”的立法原则制成,共有7 篇,30 卷,460 条。
由于朱元璋废宰相,用六部分掌中书省职权,因而《大明律》以“名例”冠
于篇言,下分吏、户、礼、兵、刑、工6 律,总为7 篇,改变了隋唐以来沿
袭唐律12 篇的法律体系结构。篇目如下:“名例”为首篇,乃是沿袭唐律,
为刑名和法例的简称,类似近代刑法的总则,为吏、户、礼、兵、刑、工6
律的总纲,共1 卷47 条;吏律为有关官吏公务的法规,共2 卷33 条;户律
为有关户役、田宅、婚姻等的规定,共7 卷95 条;礼律为违反礼制的刑法规
定,共2 卷26 条;兵律为有关官卫、军政、关津、厩牧、邮驿等的规定,共
5 卷75 条;刑律为各篇以外的刑事犯罪的处罚及诉讼、捕亡、断狱原则及制
度的规定,共11 卷171 条;工律分《营造》与《河防》,共2 卷13 条。《大
明律》与《唐律》一样,首列“十恶”,以凌迟处死等刑法镇压人民的反抗,
其中规定犯有“谋反”、“谋大逆”之“罪”者,不分“主犯”、“从犯”
一律凌迟处死,他们的祖、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年在16 岁以上的
都处斩刑,比《唐律》严厉。凡犯有“造妖言”和“劫囚”之罪者,要判以
死刑。擅专铨选,纠结朋党者斩,这些律令都是以前没有的。《大明律》中
还规定人民要服从官府,雇工人、奴婢要服从主人,有敢侵犯官府、地主田
土房舍者,要处以各种刑罚,严密保护私有制。《大明律》是中国封建社会
后期的一部有重要影响的法典,它条目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无论在形
式内容上都表现了优于前代法典的特点,对大清律的制定有重大影响。
(单福海 何本方)

no.322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yougledadian)明朝永乐年间官修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永乐元
年(1403)由解缙主修,第2 年完工。明成祖朱棣认为过于简略,永乐三年
再命姚广孝、解缙等人重修,召集的朝廷官员、文人学士达2169 人,动用了
当时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全部藏书,到永乐六年冬,全书告成。初名《文献
大成》,赐名《永乐大典》。全书共有22877 卷,另加目录60 卷,装订成
11095 册,约37000 万字。《永乐大典》辑入上古至明朝初年的各类书籍七
八千种,举凡经史子集百家之书,以至天文、地志、阴阳、僧道、医卜、技
艺之书无不搜罗在内。在目录排列上,按《洪武正韵》,以韵统字,以字系
事,辑入各种文史记载,内容包括天文、地理、人事、名物及艺术、经书、
史籍、工技、农艺、医学等。它所引材料均直接抄自各书原文,做到一字不
改,许多书籍都是整部、整篇、整段地辑入,保存了我国宋元以前的大量文
献资料。永乐以后,许多书籍失传。《旧五代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会要》等重要图书,都是在散佚后,清人从《永乐大典》里辑出来的。
全书编成后,只缮写一部,到嘉靖、隆庆时又抄了一个副本。正本不知毁于
何时,副本曾散失一部分,到清乾隆38 年开四库全书馆时,已经散失2400
多卷,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又被劫走不少。光绪二十六年(1900)
八国联军侵入医院、上林苑监、僧录司各1 卷。以上为文职衙门,共226 卷。武职衙门仅
两卷,列叙五军都督府及各卫等。各官职以下,多列为详细的统计数字。如
田土、户口;驻军和粮饷等,提供了参考的重要依据,冠服仪礼等还附有插
图。《大明会典》一书主要根据明代官修《诸司执掌》、《皇明祖训》、《大
明集礼》、《孝慈录》、《大明律》等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记载典章制度
十分完备,凡《明史》所未载者,多有交代,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文献。
(单福海 何本方)

no.324 明实录
明实录
(mingshilu) 书名。明代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原称《大明实录》,
俗称《皇明实录》。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命令建立比较完备的保存官
方档案的制度。老皇帝死后,新皇帝即位,即命史官根据档案撰修前一皇帝
的实录。实录修成,誊写两本,正本藏于宫内,嘉靖年间皇史宬建成后,实
录正本改藏于此,实录副本则藏于内阁。有明一代的270 年中,共修成太祖
至熹宗13 期实录,记载了15 位皇帝的事迹。洪武实录257 卷(台湾中央研
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系据国立北平图书馆红格钞本缩微卷影
印,下同),太宗(成祖)实录274 卷,仁宗实录10 卷,宣宗实录115 卷,
英宗实录361 卷,宪宗实录293 卷,孝宗实录224 卷,武宗实录197 卷,世
宗实录266 卷,穆宗实录70 卷,神宗实录596 卷,光宗实录8 卷,熹宗实录
87 卷,共3045 卷。另有《崇祯实录》17 卷是清初修《明史》时补辑的。《明
实录》篇幅庞大,其体例仿往代实录,经年纬月,将当时的各项政治设施、
军事行动、经济措施、文化教育状况、自然灾祥、社会现状及帝王的婚丧喜
庆、生子命名、祭祀、营造等事,都予记载。至于诏令奏议、百司重要案牍、
大臣生平事迹等,也加选载,保存了大量明代史料。所记史事虽多曲笔和饰
讳之处,但是有的部分史料价值极高,如清修《明史》,对清代祖先事迹隐
讳不书,《明实录》却直书不讳。《明实录》今有影印本流传。现存各地藏
本卷帙互有出入,内容间有详略。1940 年影印的前南京国学图书馆藏抄本,
共2952 卷,凡500 册,其中有不少错字、漏字。
(单福海 何本方)

no.325 清

(qing)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朝。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州
部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汗,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皇太极继立之后,于崇祯九年(1636)改国号为清,改族号为满
洲,始称皇帝。在入关前的29 年中,满洲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创立了政
治、军事、经济合一的八旗制度,攻取辽沈为根据地,击败蒙古察哈尔林丹
汗,据有了长城线以北的广大地区。顺治元年(1644)在吴三桂的辅佐下入
关,开始了满汉地主阶级联合政权对中国的统治。从顺治元年至道光二十年,
计197 年。
清代前期从清兵入关到摊丁入地即雍正元年(1723),计79 年,传袭了
顺治、康熙两朝。顺治初年,世祖冲幼,由皇叔父多尔衮摄政,实行剃发易
服、圈地、逃人法等高压政策,民族矛盾上升,出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
残酷屠杀事件。大顺军、大西军余部与南明政权联合抗清,坚持了近40 年的
斗争。康熙亲政以后,除掉鳌拜,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三次出兵亲征
噶尔丹,抚绥了内外蒙古诸部。清初仿明制设立政府机构和建立各项制度,
以内阁为中枢首脑机构,政府官员满、汉兼用,为保障满洲贵族的利益,特
设满官缺,不准其他民族染指。独具特色的机构有管理皇家事务的内务府,
专管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参与密勿的南书房。建立军事制度,除八旗兵
外,还建立了绿旗兵,又称绿营兵,多时可达66 万人。为了加强君权,世祖
福临“自将”正黄、镶黄、正白3 旗,成为上三旗,其余为下五旗。各旗旗
主的势力削弱。圣祖玄烨裁抑议政王大臣会议。世宗胤禛设立军机处,并直
接掌握这个处理军国大政的常设办事机构。高宗弘历大权独揽,取消了议政
王大臣会议。为了医治几十年的战乱疮痍,把故明藩王的弃地以“更名田”
的名义分给农民,奖励开荒,治理黄河、运河、永定河,修筑浙江海塘及渠
堰堤坝等水利工程,体恤民生,轻徭薄赋,并且多次蠲免赋税,到康熙六十
一年 (1722)时,全国垦田达八亿五千万亩,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康熙五
十一年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的户口丁数为准,将丁
税固定下来,免去加征之弊。雍正元年又实行“摊丁入亩”,进行了赋役制
度的改革,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苦百姓的负担,也废止了人丁税。
清代中期从摊丁入地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即道光二十年(1840),计118
年,传袭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由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
孜孜求治,调整了生产关系,准许处于农奴地位的旗地上的壮丁“出旗为民”,
开豁属于贱民身份的世仆伴当、乐户、惰民、丐户为良,废除匠籍,使农业、
手工业、商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也使明清之际中断
了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得以恢复,并且在一段时期内得到缓慢的发
展。清廷始终重视少数民族和边疆事务,康熙三十年多伦会盟,以喀尔喀蒙
古三部设立37 旗,奠立了北部疆土。雍正中在“苗疆”(贵州),云南之东
川、乌蒙、镇雄三土司等地实行改土归流;在西藏派遣驻藏大臣。乾隆中两
次平定了大小金川土司的叛乱,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息天山南北大、小
和卓木的叛乱,奠立了祖国西北疆土。是时,统一的多民族國家达于极盛,
国内辖地,除顺天府和盛京外,还包括称为本部的18 省和称为藩部的内蒙
古、青海蒙古、喀尔喀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其疆域北至蒙古高原以北,
南到南沙群岛,东至外兴安岭、库页岛,西到葱岭。乾隆末年,土地集中现
象十分严重,统治阶级奢侈腐化,大小官吏贪污成风,军队士无斗志,各地
人民不断起来反抗,著名的有湖南、贵州石柳邓等人领导的苗民起义,川楚
白莲教起义,北方的天理教起义。
满洲贵族为了巩固统治,提倡尊孔读经,兴学校,开特科,笼络汉族知
识分子,同时又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清代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正
是在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中发展前进的。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主张经世致
用,也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受他们影响的学者常能突破前人的窠臼,在各
领域中做出成就。在考据学上,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等名篇,一大批
考据学者,形成所谓的乾嘉学派。史学上有官修《明史》、章学诚的《文史
通义》等著述,在对旧史的补遗和方志撰述上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文学上
出现了曹雪芹、蒲松龄等文学巨匠。编纂了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和古代最
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绘画上,明遗民僧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和扬
州画家突破了正统,具有创新精神。科技方面,有擅长天文历算的科学家;
在建筑上有圆明园、雍和宫、承德外八庙、拉萨的布达拉宫等建筑。有清一
代是西方殖民者东来的时期,在陆路上与俄国相接壤,康熙中两国在雅克萨
发生战争,双方订立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雍正中又订立了
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从而确定了中俄中段和西段边界。此后双方处
于和平状态。在海路上与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等国发生贸易往来,清朝
政府对其存在着畏戒心理,只与他们进行有限的贸易。中期以后,限制基督
教的传教活动和商人的贸易活动。走向闭关自守,最后被英法的炮舰轰开了
大门。道光二十年(1840)以后为清后期,中国历史进入近代时期。清代历
295 年,传袭11 代,12 帝。

no.326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努尔哈赤
(qingtaizu nuerhachi 1559—1626)后金(后改为清)的创建者,满
族爱新觉罗氏。乃明建州左卫指挥使猛哥帖木儿的后裔。青年时常至抚顺互
市,广交汉人,通晓蒙、汉文,爱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小说,深
受汉族封建文化的影响。后投明将李成梁部,屡立战功。万历十一年(1583)
以父、祖遗甲13 副起兵,至万历十六年统一建州各部。多次赴北京朝贡,表
面上对明朝中央政府极为恭顺,背地里暗自发展势力,扩大地盘。万历十七
年,明任命他为都督佥事,后又擢左都督,再迁龙虎将军。他收容部众,整
顿内部,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加强。万历二十一年古勒山一战,击败海西女
真叶赫、哈达等九部3 万联军。继之,不断用兵征讨,统一了海西女真扈伦
四部和东海女真的大部分。万历二十六年,令额尔德尼和噶盖用蒙文字母标
注满语语音,创制了满文,以代替女真人通用的蒙文,适应了女真内部加强
联系的需要。万历三十一年,努尔哈赤由费阿拉城迁至赫图阿拉(今辽宁新
宾县),筑城居住。万历三十六年,公然和明朝分庭抗礼,停止向明中央政
府朝贡。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元天命,正式建立了
“大金”(史称后金)政权。与此同时,建立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设议政
大臣五人,参决机务,颁布法制,建立会审制度。从而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加速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
向明朝公开宣战。四年,率军6 万在萨尔浒(今辽宁新宾西浑河南岸)大败
分四路合围的10 万明军,乘胜夺取开原、铁岭。六年攻占沈阳,并乘势攻取
辽阳,先后占领辽河以东70 余城。十年迁都沈阳。十一年宁远战役中被明将
袁崇焕击败,同年八月病死营中。清朝建立后被尊为太祖。
(马克锋)

no.327 清太宗皇太极
清太宗皇太极
(qingtaizong huangtaiji 1592—1643)努尔哈赤第八子,亦为清朝
的奠基人。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初设八旗,皇太极为正白旗主旗贝勒,
后金建立,他与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为四大贝勒,
共理国政,成为满族核心人物之一。萨尔浒之役,他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深受父王爱戴。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死,他被拥立为后金汗,改
元天聪(1627—1635)。即位后,审度内外形势,采取了一系列增强实力的
战略策略。首先,进行改革内政,加强君权,使后金政权进一步封建化。为
改变自己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俱南面坐”(《清太宗实录》
卷7)的局面,分别将他们治罪或降罚,独自控制了正黄、镶黄、正蓝三旗,
增强了汗位的权力。仿明制,建立内三院及六部,订定官制,集中國家权力。
任用汉官,开科取士网罗汉族士人,扩大统治基础。崇德元年(1636)称皇
帝,定国号曰“清”。他重视农业,颁布保护农业的法令,增强國家的经济
实力。为入主中原,覆灭明朝,增编汉军八旗和蒙古入旗;征服朝鲜,统一
黑龙江流域,以稳定后方;打败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走死,割断明朝的外
援。对时朝采取逐步削弱的策略,以和谈为烟幕,多次越过长城大掠京畿北
直隶、山东等地,崇德六年发动松山、锦州战役,大败明军。长城以北,非
明所有,叩关入京只是时间问题了。崇德八年,因患脑溢血暴死,葬于昭陵
(北陵)。庙号太宗。
(马克锋 何本方)

no.328 盛京皇宫
盛京皇宫
(sheng jing huang gong) 位于陪都盛京(今辽宁沈阳)城中心,
是清初两代皇帝的皇宫。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至清崇德元年(1636)。
后经康熙、乾隆、嘉庆等多次重修与增建,成现在的整体形势。总面积6 万
多平方米,周围宫墙环绕,房屋三百余间,近十数个院落。整个建筑分三大
部分:中部为大内宫阙,正中是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太极日常朝会
的地方,殿前有大清门,左右建飞龙阁、翔凤阁,殿后有师善斋和协中斋。
最后为清宁宫,前有凤凰楼。清宁宫的东面是衍庆宫和关雎宫,西面有麟祉
宫和永福宫。这些宫是皇太极及其后妃居住的寝宫。在崇政殿、清宁宫的东
西两侧,分别建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宫、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
谟阁。东部为大政殿,是皇太极听政的地方,殿前分左右两行排列的十座官
署(即“十王亭”),是八旗诸王大臣议政的地方。西部建有文溯阁、戏台、
嘉荫堂、仰熙斋等,是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的地方。在全国的古建筑
遗存中,它以满洲民族特色最浓而见长,在宫殿建筑群中,可与北京明清紫
禁城媲美。又是明清两朝兴衰交替的历史见证。
(吕瑞珍)

no.329 清圣祖玄烨
清圣祖玄烨
(qingshengzu xuanye 1654—1722)即爱新觉罗·玄烨。清朝很有作
为的一个皇帝,在位61 年,年号康熙,故史称康熙皇帝。世祖第三子,八岁
即位。初由贵族鳌拜等专擅朝政,强行更换圈占的土地,致使广大农民抛荒
不耕。康熙六年(1667)亲政,八年智擒鳌拜,自握政柄。为安定畿辅,下
令停止圈地。以三藩、河务、漕运三大事书宫中柱上,日夜筹思解决办法。
为消除分裂,巩固边疆,完成统一大业,毅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二十
年平定三藩之乱;二十二年降服郑克塽,统一台湾;二十九年、三十五年、
三十六年三次亲征准葛尔部噶尔丹分裂势力,安定了漠北地区;六十一年进
军乌鲁木齐,加强了多民族國家的统一。与此同时,对西方殖民势力的东侵,
也给予沉重的打击。二十四年雅克萨之战,驱逐了盘踞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
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二十八年派索额图与俄国在平等的基础
上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为了“济运通漕”,
任用靳辅大举治理黄河,前后十余年,使水归故道,漕运无阻。并继续兴修
南方水利工程。多次蠲免赋税,康熙元年至四十四年零星蠲免钱粮9 千余万
两。五十一年规定各省分别免钱粮一年,“免业主七分,佃户三分”。五十
二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有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能正确
对待传来的西学,曾用传教士参与修改历法,进行土地测量,绘制《皇舆全
图》。他本人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好数学、天文等自然科学知识。提
倡文学,优容文人,先后组织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字典》等
书籍,倡导程朱理学,辑刊《朱子全书》。曾兴《明史》和《南山集》等文
字狱,加强思想统治,统治时期号为“治平”,系清王朝的繁盛期。
(马克锋)

no.330 清世宗胤禛
清世宗胤禛
(qingshizong yinzhen 1678—1735)清朝皇帝。姓爱新觉罗。年号雍
正,故史称雍正皇帝。清圣祖第四子,敕封雍亲王。在藩邸时,逢两度废太
子,为谋储位暗结党人,培植羽翼,采用韬晦之策,博得父皇欢心。康熙六
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圣祖崩逝,受遗命承继大统。以而立之年登极,洞悉下
情,不满于政治废驰和办事因循苟且,即着手推行改革,刷新政治,“务期
振数百年之颓风”(《雍正朝起居注》5 年1 月17 日条)。改革赋役、整顿
吏治、调整生产关系是“政治一新”的重要举动。元年伊始,便决定实行“摊
丁入地”,将康熙末固定了的丁银总数分摊到地亩中征收,这是一项益贫损
害于國家有利的政策。二年实行耗羡归公,将征收钱粮的加耗提解藩库,由
國家发给官员养廉银,以止滥收加耗和贪污之风。改定有关主佃关系的法令,
限制不法绅衿,开豁山陕乐户、绍兴惰民、宁国世仆、徽州伴当、广东旦户、
常熟丐户、教坊司乐户等贱民为良,解决了数百年存在的矛盾,安定社会。
为了加强皇权和稳固统治,屡变成法或采用异常手段:迭兴阿其那(允禩、
塞思黑(允禟)、年羹尧、隆科多等人大狱,不惜杀戮亲兄弟,从而消除皇
子反对派和功巨集团,打击朋党;用亲、郡王管理旗务,终结下五旗内的私
属关系,八旗巨细事务皆听命于皇帝;六科划归都察院,台省合一,取消六
科谏议权;七年始设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内阁庶务之权也被削
夺;兴文字狱,御制《大义觉迷录》,目的在于达到控制反满思想。重视对
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的经营;元年至二年平定青海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的叛
乱;四年任命鄂尔泰为云贵总督,在“苗疆”(贵州)及云南、四川、广西
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完成这些地区的社会改革;六年派兵入藏平叛,设
驻藏大臣领军驻守;七年至十二年对西北用兵,征讨噶尔丹策零不利而划界
相守。四年开始与沙皇俄国进行边界谈判,双方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
图条约,划定了中俄中段边界。雍正是位奋发有为的君主,治国用人论才技
而不限成例,鄂尔泰、张廷玉、田文镜皆非藩邸旧人也能受到宠任;勤于政
务,以“朝乾夕惕”自励,孜孜求治,仅朱批奏折便有数万件之多,八年以
后积劳多病。在位13 年(1723—1735),上接康熙,下衔乾隆,为康雍乾盛
世的承前启后者。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故世,葬于易州泰陵(清西陵)。秘
密立储所定之储君弘历继立。今人冯尔康先生著有《雍正传》(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一书,对其一生作了确当的评价。
(单福海 何本方)

no.331 清高宗弘历
清高宗弘历
(qinggaozong hongli 1711—1799) 清朝皇帝。姓爱新觉罗。清世
宗第四子,敕封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先皇崩逝,启缄封秘密立储之遗
诏继位,时年25 岁。改元乾隆,故史称乾隆皇帝。是一位颇有政治抱负,也
颇有作为的君主。处处以乃祖康熙为榜样,大半生勤于政务,召见大臣,披
阅奏章,事必躬亲。君临之初即说:“朕主于宽,而诸王大臣严明振作,以
辅朕之宽。”(《清高宗实录》卷4)决心要把乃父的严政改为宽政。实行
中,纠正了前代出现的偏差,如献祥瑞、妄报开垦、隐瞒水旱灾害及对案件
的过重处理。继续推行那些行之有效的措置,如摊丁入地、耗羡归公和实行
养廉银制度、改土归流等等。而且进一步采取措施,继续发展经济,巩固统
一的多民族國家,振兴文化。高宗缓和内部的紧张关系,减轻民间负担,“罢
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诏累下”(昭梿《啸亭杂录》卷1);解
除八旗壮丁的奴仆身份,准其出旗为民;解除矿禁,准民开采。康、雍时期
得到发展的经济更加繁荣,农田垦殖于三十一年(1766)达到741 万余顷,
岁入国赋达到银4858 万两,人口增加到2 亿559 万;同时,手工业发达的行
业增多,商业资本更加雄厚,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达到康雍乾
盛世的高峰。注意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的开拓与经营,二十年至二十二年
先后平定了准葛尔部达瓦齐汗和阿睦尔撒纳的叛乱,派将军、参赞大臣、领
队大臣分驻伊犁等地,控制天山北路;二十年至二十四年平定了回部布那敦、
霍集占(大、小和卓木)的叛乱,派办事大臣、领队大臣分驻各城,控制天
山南路;三十五年蒙古土尔扈特部脱离沙俄,跋涉万里回归祖国,妥善地安
置在伊犁;十二年、三十一年,四川大、小金川土司两度发动叛乱,都被平
定,四十一年后实行改土归流;十五年平定藏王朱墨尔特叛乱,五十七年击
退廓尔喀入侵,提高驻藏大臣职权,两大活佛转世灵童实行金瓶掣签制。这
一系列活动,奠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疆域,北至恰克图,南至南海诸岛,
西至葱岭巴尔克什湖,东至黑龙江库页岛。重视发展文化,两度举行博学鸿
词科取士,开馆修书,完成了《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
《四库全书》等书的编纂。修书中消极的一面是寓禁于征,借机屡兴文字狱,
箝制了思想的发展。高宗在位60 年(1736—1795),后朝暮气渐重,自夸“十
全武功”,喜欢奉承,经常巡游,大事铺张奢侈,任用和珅为相20 多年,吏
治腐败,社会弊病丛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六十年禅位给仁
宗颙琰,自称太上皇帝,名义去位,实则仍掌朝政。嘉庆四年(1799)正元
崩逝,时年89 岁。庙号高宗,葬于裕陵。
(单福海 何本方)

no.332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
(chengde bishushanzhuang) 又名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在承德市
区北部,原为清代皇帝避暑和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地方。是我国现存占地最
大的古代帝王宫苑。自康熙四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03—1790),历时
八十余年建成,至今已有二百八十余年的历史。避暑山庄规模宏大,占地面
积560 万平方米。周围宫墙长达20 华里。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
宫殿区在山庄南部,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已不存)四组建
筑。苑景区又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康熙、乾隆所题名的七十二景散布
在宫苑之中。山庄的建筑形式,体现了我国各地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南北方建
筑布局的特点。如湖区的水心榭、金山亭、烟雨楼等建筑群典雅、明洁,构
图别致,一派江南景色。宫殿区的正宫、松鹤斋等建筑,则具有北方古朴的
民居形制。而万树园又具有蒙古草原的风光。山峦区的雄浑山川,庄严肃穆
的寺、庙,又别具一格,使山庄成为我国各地胜迹的一个缩影。
(吕瑞珍)

no.333 鄂尔泰
鄂尔泰
(eertai 1680—1745)清代政治家。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
毅庵。举人出身。康熙四十二年(1703)袭任佐领,授三等侍卫。五十五年
迁内务府员外郎。其时,皇四子雍亲王胤禛托其办事,他以“皇子宜毓德青
华,不可结交外臣”(昭梿《啸亭杂录》卷10)为由,拒不承应。胤禛即位
后,不计前嫌,赞赏说:“汝以郎官之微,而敢上拒皇子,其守法甚坚,今
命汝为大臣,必不受他人之请托也。”(同上)雍正元年(1723),充任云
南乡试副考官,又即升江苏布政使。三年,于赴广西巡抚任途中改授云南巡
抚。他认为土司割据,破坏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应该废除。当世宗征询对策
时,他回奏说:土司相杀相劫,“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此边疆大
害,必当剪除者也。”(《朱批谕旨》鄂尔泰4 月19 日折)主张改土归流。
世宗采纳其建议,四年实授云贵总督,主持改土归流事宜。因广西与云贵接
壤,改土归流事务较多,六年又特授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改土归
流主要在“苗疆”(贵州)、云南之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司以及云南西南
部与缅甸连界的各地进行。他采取招抚和镇压两种办法,先后招降贵州苗瑶
两千余寨,又缴纳了广西土司的敕印和军器两万余件,在各地设置州、县,
改土司为流官,并在云南设置普洱府,以便于对西南各族的统治,从此基本
上消除了西南地区的土司割据状态。在此期间曾多次督兵残酷镇压苗族人民
起义。雍正十年(1732)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并晋封一
等伯爵。此后曾受命督巡陕甘,经略军务。十三年苗疆复叛,引咎辞官,削
去伯爵。世宗死,受遗命辅政。高宗继立后,与张廷玉等受命总理事务,加
官至太保、太傅。乾隆十年(1745)病卒,谥文瑞。
(单福海 何本方)

no.334 和珅
和珅
(he shen 1750—1799) 清代大臣。满洲正红旗人,后抬旗入正黄旗。
钮祜禄氏,字致斋,少年时家贫,入内务府所辖之咸安宫官学读书,通晓满、
汉文字,亦懂蒙、藏文。乾隆三十四年(1769)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并为三
等侍卫。官低,但有机会接近皇帝,便以仪表俊美、机灵善辩而深得高宗青
睐。四十年以后,历任御前侍卫、步军统领、崇文门监督、总理行营事务、
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等官。四十五年受命赴云南查办总督李侍尧贪污案,
审案甚明,回京后“面陈云南盐务、钱法、边事,多称上意,并允行。”(《清
史稿》卷319)高宗选其子丰绅殷德为和孝公主额驸(驸马)。又连续授其
户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四库全书馆正总裁等职,
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四十六年任钦差大臣,督师镇压甘肃回民苏四十
三起义,指挥失误,又委过於人,高宗召他回京,独用大学士阿桂督师,以
此衔恨阿桂。他初入部阁、军机处,尚能有所建议、匡正,时久便恃宠而骄,
招权纳贿、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倾陷正人,无所不为。因他“善伺高宗意”,
深知高宗晚年极端自负,喜听谀词,他又佞于迎合,巧于弥缝,竟使高宗对
他恩宠有加,倚任极专。后升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要职,
并晋封公爵,阿桂死后为首席军机大臣。和珅柄国20 年间,官吏贪污腐败,
土地兼并严重,府库日空,人民反抗渐成燎原之势。仁宗深恨和珅专权误国,
待到嘉庆四年(1799)高宗一死,即宣布他的罪状二十款,责令自尽,抄没
家产,所得金32000 余两,银300 余万两,全部家产估折银8 亿两。民间有
“和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
(单福海 何本方)

no.335 清初剃发令
清初剃发令
(qingchu tifaling)清初发布的强迫汉人依从满族习俗剃发的命令。
满洲习俗,男子均将顶发四周边缘剃去寸余,中间保留长发,分成三绺编成
长辫一条垂于脑后,名为辫子,或称发辫。四周剃去的头发,除为父母守丧
或国丧外,不准养长,应及时剃除,名为剃发,或谓剃头。清入关前即令降
清汉人及其他各族人民剃发,以示归顺。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关后,山
海关城内军民皆剃发归降。清兵进入北京后,颁令剃发。因入关未久,根基
尚未稳固,剃发令执行并不严格,往往听任降者自便。千百年来,内地汉人
都留头发,无剃发习惯,强迫剃发是让他们遵从满洲习俗,被认为是一种民
族压迫、民族侮辱、遭到激烈反抗。顺治二年元月,大顺军受挫,清军攻下
南京、苏杭后,清廷认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发令,全国各地,限定10 日之
内,尽行剃发蓄辫。凡是不剃的、迟疑的、上表章请求保存明朝制度的,一
律“杀无赦”(《清世祖实录》卷71),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韩菼《江阴城守纪》上)。这加剧了民族矛盾,激起了内地汉人激烈的反
剃发斗争。江阴人民发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在24 万清军攻击下,苦
战81 天;嘉定人民也组织乡兵,据城不降,最后遭到残酷屠杀。各地人民的
反剃发斗争,成为当时抗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福海 何本方)

no.336 圈地
圈地
(quandi)清初满洲贵族大规模圈占汉人土地的活动,为清初弊政。清
朝统治者入关后,为满足满洲贵族对土地的贪欲和笼络八旗将士,派遣官员
跑马圈地,先后出现了三次高潮。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下令:“凡近京
各洲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
者,无主地甚多,⋯⋯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清世祖
实录》卷12)顺治二年九月,圈占的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等京东、
京南府州县。顺治四年正月下令于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
42 府州县内圈地。此后,大规模圈地停止,但是零星的圈地、换地,“带地
投充”仍不断发生。圈地持续了几十年,共圈占汉族人田地224982 顷。圈占
范围主要在直隶6 府2 州1 县,共计77 州县,广袤2000 余里。少部分在山
西之太原、潞州,山东之德州、徐州等地。所圈之地,最初为无主荒地,继
之有主无主之地一体圈占;圈占还包括庐舍、场圃,使大批汉人地主和农民
骤失田产庐舍,生活无着。满州贵族用圈占的土地设立皇庄,赏赐王公勋臣,
分绘八旗兵丁。对王公勋臣的赏赐,按宗室、王公、官员的等级和所属壮丁
数目,给以不同数量的庄田和壮丁地。八旗士兵按照“计丁授田”的原则,
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他们依靠这些田土解决生活所需及出征的军事装备。
八旗官兵的旗地约14 万余顷,占圈占土地的绝大部分。清初圈地是野蛮的劫
掠,致使百余万人破产失业,流离失所,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时
也破坏了农业生产,阻碍了社会进步。由于壮丁逃亡和汉族人民不断反抗,
康熙八年(1669)下诏停止圈地。
(单福海 何本方)

no.337 逃人
逃人
(taoren) 指清初脱离主人在逃的农奴或奴仆。满洲社会在入关前后
发展到了封建农奴制阶段,八旗王公贵族拥有大批的农奴和奴仆,八旗兵丁
也有少量的农奴和奴仆。农奴或奴仆的来源主要有四:①战争中俘虏,以占
据辽沈和入关前对明作战时俘获的壮丁为多;②买卖的人口,入关前后均准
满洲买卖人口为奴;③罪犯及其家属被没为奴婢者;④投充人,畿辅之民或
害怕圈地,或为逃避赋役,被迫携带土地,投充旗下。这些农奴和奴仆没有
人身自由,也极少有独立的经济,过着非人的生活。农奴在皇庄、王庄、官
员庄田上种田、牧马,承担沉重的地租和繁重的差徭,称为“壮丁”。奴仆
从事家内杂役,或者随主人上阵出征,或者出外贸易。他们不能任意离开主
人,主人可以对他们非刑拷打,任意虐待,有Bei打死的,有被逼自杀的,迫
使一部分农奴和奴仆展开逃亡斗争。顺治三年(1646),“数月之间,逃人
已几数万”(《清世祖定录)卷26)。顺治十四年一年内逃人几乎达到3 万。
康熙二十七年(1689)逃人仍有8800 多人。农奴和奴仆大批逃亡,并且带走
大量牲畜、农具,使八旗贵族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庄屯的农业生产,给农奴制
经济以沉重打击,也影响了八旗的兵源。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清廷制
订了严厉的逃人法。顺治三年规定:“逃人鞭一百,归还本主,隐匿之人正
法,家产籍没。”(《清朝文献通考》卷195)顺治六年十二月,特设兵部
督捕衙门,专案揖捕。逃人法是以严惩窝主为重点的,恶棍诬告,贪官诬指,
牵连治罪,引起社会动荡。这样不但不能制止逃亡,反而“穷治愈力,逃者
愈多”。奴仆逃亡使得封建农奴制解体,八旗贵旗庄屯生产向租佃制过渡,
八旗士兵的旗地开始典卖。在这种形势下,逃人法放宽了惩治,康熙三十八
年将督捕衙门改为督捕司,改隶刑部,终岁“不治一窝隐之罪”。
(单福海 何本方)

no.338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zheng chenggong shoufu taiwan)即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回台
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7 世纪初,荷兰称霸海上,实行殖民扩
张。万历四十七年(1619)占领爪哇,以此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天启四年
(1624)侵占了台湾西南海岸安平湾一带,修筑赤嵌城和台湾城。以后又和
西班牙殖民者进行了长达15 年的争夺,于崇祯十四年
(1641)独占台湾。荷兰殖民者强迫汉族农民和少数民族猎户交纳重税,
利用基督教和荷兰语进行奴化教育,还把台湾人民掠卖到爪哇去当奴隶。台
湾人民展开了多次斗争,最后由民族英雄郑成功完成武装驱逐荷兰殖民者出
台湾的大业。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郑芝龙是一
个长期居于台湾的大商人,对台湾的开发有一定的贡献。后回大陆为官,顺
治三年(1646)降清。清军入关南下,对汉族人民实行野蛮的民族压迫,激
起郑成功的义愤。他从南澳出兵抗清。以厦门、金门为根据地,不断打击清
军。同时,对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也非常激愤。十六年,郑成功北伐南京为
清军所败,被迫退回厦门。清朝下令对东南沿海实行严厉封锁。郑成功认识
到偏踞于东南沿海一隅,很难与强大的清朝对抗。这时,曾任荷兰人通事(翻
译)的何廷斌自台湾回到厦门,将台湾地图献给郑成功,并报告了荷兰人的
军事部署和台湾人民迫切要求驱荷的情况。郑成功于是决定收复台湾。十八
年,郑成功留儿子郑经守金门、厦门,自己于三月二十三日率战舰350 舰,
将士25000 多人,从厦门、金门出发,横渡海峡。四月初一到达台湾,在赤
嵌城附近的鹿耳门登陆。台湾人民闻知,“有几千中国人出发迎接他们,用
货车和其他工具帮助他们登陆”(《被忽视的福摩萨》)。登陆后,郑成功
首先攻打赤嵌城。赤嵌城的荷兰守将猫难实丁,一方面写信派人到台湾城求
救,一方面派兵仓促应战。荷兰总督揆一得信后,派战将拔鬼仔率鸟枪兵数
百前来冲杀,结果全军覆灭,拔鬼仔也Bei打死。随后,郑成功切断了赤嵌城
和台湾城之间的联系。不久,赤嵌城的敌军支持不住,猫难实丁被迫宣布投
降。揆一写信给郑成功,表示愿意送白银十万两,请求郑成功放弃台湾。郑
成功在回信中指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复,表达了收复台湾
的坚定立场。郑成功从四月下旬开始对台湾城实行长期围困。八月上旬,从
爪哇来的荷兰援军被打败;十二月下旬,走投无路的揆一被迫签字投降。在
长达8 个月的围困当中,荷兰人死了1600 多人。康熙元年(1662)初,荷兰
总督揆一带着不满千人的残兵败将,狼狈地离开台湾向爪哇退去。被荷兰殖
民者侵占38 年之久的台湾,终于被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了。
(马克锋 何本方)

no.339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
(sanfan zhiluan) 清康熙年间发生的三个汉姓藩王的叛乱。三藩即
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镇守
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他们割据一方,恣意妄为,鱼肉百姓,大
为民害,且又拥兵自重,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吴三桂有八旗兵53 佐领,绿
旗兵10 营,耿、尚各有15 佐领和若干绿旗营,共计10 万多人,军费开支“几
耗天下财富之半”;在云、贵专横跋扈,“用人,吏部不得掣肘。用财,户
部不得稽迟。”(《庭闻录》卷4)甚至向全国选派官吏,称“西选”。耿、
尚二藩也皆专擅一方,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康熙初年,为了阻遏三藩势力的
膨胀,清廷命吴三桂交还大将军印,停止用人题补权,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圣祖亲政以后,以三藩为三件大事之一,书宫中柱上,夙夜忧心,筹
思铲除之策。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尚可喜请求告老回辽东,以子之信
袭爵,圣祖准其告老,令其撤藩回籍,但不准其子袭爵。吴三桂受其牵动,
也假意请求撤藩。朝中为此发生争论,多数大臣反对撤藩。圣祖认为:“今
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清史稿》卷269《明珠传》)于是
乾纲独断,毅然下令撤藩。当年十一月,吴三桂闻撤藩令立即发动叛乱,杀
巡抚朱国治,总督甘文焜自杀。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发布檄文,以
恢复中华为号召,挥兵攻入湖南。广西、四川响应叛乱。十三年三月,耿精
忠据福建叛。不到半年滇、黔、湘、川、桂、闽六省皆叛。十五年尚之信据
广东叛。同时,战乱扩大到赣、陕、甘、等省。面对险恶的形势,圣祖临危
不乱,首先打击元凶,杀吴三桂之子吴梦熊,派兵阻击湖南、四川之叛军,
固守江西。对于耿、尚二藩则暂时停撤。由于军事部署得宜,策略掌握灵活,
到十六年渐渐扭转了战局。耿、尚二藩叛而复降,陕西几经反复终于平服。
吴三桂取得湖南后,举棋不定,几十万大军游弋江上,毫无进取。清军倾全
力进攻湖南,收复大片被占地区。吴三桂为作垂死挣扎,于康熙十七年三月
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他坐困一隅,于当年八
月忧忿而死。其孙吴世璠继立,退居贵州。清军奋力猛进,十八年收复湖南,
十九年收复四川,二十年十月下昆明,吴世璠服毒自尽,三藩之乱遂平。自
此取消了藩镇制。平定了历时八载,蹂躏十省的叛乱,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有利于國家统一,有利于开发边疆。
(张立生 何本方)

no.340 雅克萨战役
雅克萨战役
(yakesa zhanyi) 欧洲國家沙俄,于16 世纪后期到17 世纪越过乌
拉尔山向亚洲扩张,侵占了西伯利亚。17 世纪40 年代,清兵入关,无暇北
顾,沙俄乘机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它一路以雅库茨克为基地,越过外兴安
岭,顺治八年(1651)强占雅克萨,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据点。另一路以
叶尼塞斯为大本营,越过贝加尔湖向东南地区进犯,十五年占领尼布楚,作
为侵略中国的又一个据点。沙俄侵略者所到之处无不烧杀抢夺,掳掠人口,
并向当地居民勒索粮食、牲畜和貂皮,甚至杀害当地居民。沙俄的野蛮侵略,
激起我国人民的强烈义愤。黑龙江流域的各族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击。从顺
治九年起,清军也投入战斗。十六年,收复雅克萨。十七年,入侵黑龙江中、
下游的沙俄侵略军已被全部赶走。沙俄侵略军东进之心不死,康熙四年
(1665)又再次入侵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清政府多次向沙俄提出抗议,
要求他们撤出中国领土,并建议两国和平谈判边界问题。沙俄政府不仅拒绝,
而且增兵雅克萨,加紧武力扩张。清康熙帝认识到:“若辈非创以兵威,则
罔知惩畏。”(《平定罗刹方略》卷1)决心组织自卫反击。二十一年他亲
自巡行东北,视察防务。次年命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负责收复雅克萨,清
军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先后拔除了黑龙江中下游及其各支流的俄军据点,
使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成了瓮中之鳖。二十四年,清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雅克
萨,毙伤大量沙俄侵略军,迫使俄军投降。清军平毁雅克萨城堡后,移驻瑷
珲。然而沙俄仍不甘心失败,又派出大量援军,重占雅克萨。二十五年,萨
布素率军两千再次进剿雅克萨,围攻达半年之久。城中800 俄军,至此仅余
150 人,雅克萨指日可下。此时,沙皇政府慌了手脚,派出全权代表进行谈
判,并“请解雅克萨之围”。清军主动单方面撤军,直至签订尼布楚条约后,
方才平毁雅克萨。雅克萨之役是中国军民的自卫战,战争的胜利阻遏了沙俄
侵略者继续东进。
(马克锋 何本方)

no.341 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
(nibuchu tiaoyue)清朝与俄国签订的边界条约。雅克萨战役后,清
政府一方面在军事上坚决抵抗,一面写信给沙俄政府,建议谈判。那时沙俄
政府忙于在西方跟德意志、瑞典争夺波罗的海控制权,在西亚跟土耳其争夺
黑海出海口;此外,沙皇彼得大帝正当年幼,其姐索菲亚当权,内部不稳,
因此无力大规模地东侵,只好接受清政府的建议。康熙二十八年(1689),
中俄双方进行谈判。清朝代表是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沙俄代表戈罗文·费
要多罗。在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情况下,经平等协商,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
《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
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
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凡一、二人越界捕猎或盗窃,
立即械系,送回本国处罚,凡数十人结伙,持械越界、杀人掠夺者,捕拿送
回本国,处以死刑;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互市;订约以前的
逃人不必遣返,订约以后,两国不收逃犯。俄国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立
即拆除,在此居住的俄国人,应全部迁回本土。《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曾
用满文、汉文、蒙文、俄文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了界碑。这个条约明确划
分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
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沙俄同意把入侵雅克萨的军队撤回,清
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给俄国。尼布楚条约是中俄
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
(马克锋)

no.342 平定噶尔丹叛乱
(pingding ge erdan panluan)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的军事行
动。清初,蒙古族分为三大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
古。准噶尔是厄鲁特蒙古的一部,居住在巴尔喀什湖以东、天山以北,伊犁
河流域,过着游牧生活。17 世纪中叶以后,准噶尔部的封建领主噶尔丹夺得
准噶尔部的统治权后,自恃强盛,四处剽掠。各族人民“不堪其扰”,“死
亡逃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当时,沙俄已开始东进南下,噶尔丹与之相
互勾结,“企图同俄国订立军事同盟和求得俄国给予‘军队和枪炮’的援助”
(《十七世纪俄蒙通关系史》)。而沙俄也“保证以俄国军队的相应行
动支持厄鲁特部对土谢图汗的进攻”(《准噶尔汗国史》)。其时,喀尔喀
蒙古正在进行抗击沙俄的斗争。噶尔丹对喀尔喀蒙古的突然袭击,使喀尔喀
蒙古腹背受敌,陷入困境,被迫南逃。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在沙俄
的怂恿和支持下,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蒙古为名,率军两万,推进到距北京
七百里的乌兰布通。于是康熙帝率军亲征,八月清军左翼同噶尔丹在乌兰布
通遭遇。噶尔丹率数万军队列阵山下,并设“驼城”《将骆驼蒙以湿毡,环
列如城,军士于隙间发矢铳)抗拒清军。清军集中火力,遥攻“驼城”,继
之以步兵冲锋,重创敌军,噶尔丹率残兵逃跑。是为“乌兰布通之战”。三
十四年,噶尔丹又率骑兵3 万,沿克鲁伦河而下,声言借俄罗斯鸟兵枪6 万,
大举侵犯漠南。三十五年三月,康熙帝再次亲征。清军分东、西、中三路大
军出击,约期夹攻。西路军在昭莫多与噶尔丹部相遇,双方激战。清军采用
诱敌深入的战术,将噶尔丹的军队诱入包围圈。清军马队迅速出击,噶尔丹
疯狂反扑,清军鼓角交鸣,将士们“奋呼夹击”、“声震天地”,浴血奋战,
噶尔丹全军溃退,仅“引数骑逃去”。昭莫多战役,清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清军乘胜追击,三十六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清军渡过黄河,分路进兵。噶
尔丹军队弹尽粮绝。噶尔丹走投无路,染病死去。清军平定准噶尔部,漠北
喀尔喀蒙古各部又重回故地。清政府授以当地蒙古贵族各种封号和官职,并
将喀尔喀部分编为几十个旗,于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等重镇设将军和参赞大
臣,派兵驻守。康熙三次亲征平定准噶尔是维护國家统一、消除分裂割据的
战争,有力地打击了沙皇俄国的侵略势力,保卫了國家的独立和完整。
(马克锋)

no.343 布连斯奇和恰克图条约
布连斯奇和恰克图条约
(buliansiqi he qiaketu tiaoyue)清代雍正年间与俄国签订的划
定边界和通商的两个条约。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中俄中段边界
待定。俄国利用这个机会,不断蚕食中国领土。清廷多次与俄国沙皇政府交
涉,要求双方早日划定边界及解决与此有关的问题,沙皇政府置若罔闻。清
于雍正二年(1724)断然停止中俄贸易。俄国庞大的商队在中俄贸易中赚取
了丰厚利益,为保住这一财源,不得不于雍正二年派出谈判代表。萨瓦·务
拉的思拉维赤被任命为“特遣驻华全权大臣”,率领俄国使团赴中国谈判。
雍正四年冬俄国使团到达北京,清廷派吏部尚书查弼纳等人为代表,双方进
行了6 个月谈判,就原则问题达成了10 项协议。接着,两国使团前往边界上
的布拉河畔,在中方退让的情况下,按俄方提出的划界方案达成协议。雍正
五年八月三十一日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
中经恰克图附近的楚库河(赤奎河),西迄唐努乌梁海地区西北角的沙毕纳
伊岭(即沙宾达巴哈)的边界走向,中间树立界碑,以南属于中国,以北属
于俄国。根据这个条约,又签订了《阿巴哈伊图界约》和《色楞额界约》,
以详细勘分边界。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五日,中俄两国全权使臣在恰克图正式
签订了两国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总协议《恰克图条约》。条约共11
款,主要内容有四:①边界,其内容与《布连斯奇条约》相同;重申了中俄
《尼布楚条约》关于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地区暂行存放的规定;②贸易,
规定俄国商队每三年来北京一次,恰克图为边界贸易地点;③允许俄国在北
京俄罗斯馆内建造东正教堂;④交换越境人犯。上述条约,正式规定了中俄
中段边界,在一定时期内限制了俄国的侵略,但是俄国从中也获得了巨大利
益,不但使其对蒙古地区大片土地的占领合法化,而且获得了商业上的利益
和传教的好处。
(单福海 何本方)

no.344 平定大小金川
平定大小金川
(pingding daxiao jinchuan)指平定四川藏族大小金川部落的叛
乱。大小金川是小金沙江上游的两个支流,位于四川西北部,是藏族定居地
区,“万山丛矗,中■汹溪”。土产惟青稞荞麦,俗信喇嘛教,居住皆驻石
碉中。明代属杂谷安抚使。康熙五年(1666),原土司官嘉勒巴内附清政府,
授与“演化禅师”印,“俾领其众”。雍正元年(1723)清朝于大金川设金
川安抚司,以嘉勒巴内庶孙莎罗奔为土司官,而以旧土司官泽旺居小金川。
乾隆十二年(1747)莎罗奔公开叛乱,以土兵攻革布什扎以及明正两土司。
四川巡抚纪山派兵镇压,反被莎罗奔所败。清政府调云贵总督张广泗为四川
总督,大学士纳亲督师,增兵再次进剿,也多次失利,“久而无功”,乾隆
杀张广泗,将纳亲赐死。后改用岳锤琪,分两路进攻大金川,莎罗奔溃败乞
降,“顶佛经立誓”。乾隆中期,大金川土司再次叛乱,不断侵掠邻近土司。
乾隆三十一年清政府派四川总督阿尔泰联合九土司兵攻大金川。大金川与小
金川勾结一起,“诸小土司皆不敢抗”。三十六年,清兵为大小金川士兵所
败。乾隆帝杀了阿尔泰,派大学士温福督师,以尚书桂林代阿尔泰总督职,
再次进剿大小金川,又为所败。三十八年,温福所率清军接连溃败,温福战
死沙场,军粮被劫。乾隆帝在热河闻报后,“急调健锐、火器营二千,吉林
索伦兵二千”增援,授阿桂为定西将军,并严令剿灭叛乱,最终平定大小金
川。清政府两次出兵大小金川,“用帑银至七千万”,为防止土司继续叛乱,
加强管辖,清朝在这一地区废除土司制,改置州县。设美诺、阿尔古二厅,
隶四川省。同时将四川西北各地的土司,也相继改隶州县。美诺厅后改为懋
功县。这样就巩固和发展了西南地区自雍正以来“改土归流”的成果,加强
了边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马克锋)

no.345 平定新疆回部
平定新疆回部
(pingding xinjiang huibu) 指清代平定新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
明末清初之际,“回部”(维吾尔族)发生了白山党与黑山党的宗教派系之
争,两派头目都称是“和卓(火者)”,意即回教始祖的后裔。他们各掌一
些部落互不相让。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趁机征服了维吾尔族各
部,控制了南疆。噶尔丹失败后,回部宗教首领玛罕木特管理南疆。不久,
准噶尔汗策妄珂拉布坦势力强大起来,再度征服南疆。玛罕木特被俘,拘禁
于伊犁,其子布那敦(大和卓木)和霍集占(小和卓木)一起被拘禁。乾隆
二十年(1755)清军攻克伊犁后,由布那敦、霍集占统辖天山南北的维吾尔
族。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叛清,霍集占附和,阿睦尔撒纳叛乱被粉碎后,霍
集占逃到叶尔羌,与布那敦会合,妄图割据一隅。乾隆二十二年,霍集占纠
集了数十万人,控制了南疆的大部分地区,公开传檄回疆各地,煽动叛乱。
当年清军进入南疆,平定库车。乾隆二十四年六月清军分兵两路,一路由兆
惠率领由乌什取喀什噶尔,一路由富德率领经和阗取叶尔羌。这时困守两城
的霍集占兄弟早已人心丧尽,无力防守,弃城而逃。七月,平叛大军在帕米
尔高原的伊西洱库河谷追上叛军,归降者达12000 余人。霍集占兄弟逃亡到
巴达克山,被当地部落杀死。叛乱平定后,清政府在喀什噶尔派驻参赞大臣,
辖治天山南路,在叶尔羌、和阗、库存、阿克苏等11 城设办事大巨、领队大
巨,统属伊犁将军,结束了新疆的分裂局面,加强了对南疆的统治。1820 年
到1827 年,布那敦的孙子张格尔勾结英国人进犯新疆,不久失败。从此清朝
的西部边疆得到巩固。
(马克锋)

no.346 土尔扈特归来
土尔扈特归来
(tu erhute guilai)指土尔扈特部落重新回归祖国。明朝崇祯年间,
蒙族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噶尔丹
之父)相处不和,带领部落离开了原来的牧地塔尔巴哈台,西迁伏尔加河下
游地区,北与沙皇俄国为邻。沙俄最初跟它进行互市,出兵打仗也求他帮助;
后来土尔扈特势力渐渐衰落,沙俄则把它役为属部。由于在风俗习惯、宗教
信仰等方面与沙俄不同,且“受其役属”,“心不甘欲”,因“归向中国”。
自从顺治年间起,不断派人到中国“奉表入贡”。康熙年间,清朝政府也曾
派图理琛等人看望这些远在西方的同胞。当时土尔扈特的首领阿玉奇曾对图
理琛等人倾诉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切怀念。乾隆年间,沙俄对土尔扈特的压榨
更加厉害起来,“屡征土尔扈特兵与邻国战”,败绩,土尔扈特部众死者七
八万人。”沙皇“思雪其耻,复征兵于土尔扈特,土尔扈特诸部人人忧惧。”
在这种情况下,土尔扈特部众在首领乌巴锡的带领下,毅然决定返回祖国,
摆脱沙皇俄国的奴役。他们自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月出发,沿途战胜了
沙俄军队的追袭阻拦,于第二年六月胜利抵达祖国的土地。清朝政府热情欢
迎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部众被安置在伊犁地区驻牧,并送来衣物、食物,
使之“所至如归”(以上所引全见《朔方备乘·土尔扈特归附始末》)。清
高宗弘历还特地派人把土尔扈特首领13 人接到热河,诏见慰问。土尔扈特的
归附,使漠西厄鲁特蒙古全部统一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马克锋)

no.347 达赖与班禅
达赖与班禅
(dalai yu banchan)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呼,即
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达赖”,蒙语,意为“大海”,“达赖喇麻”,
意为“德智广深如海无所不纳之上师”。明万历六年(1578),土默特蒙古
俺答汗尊格鲁派领袖人物锁南嘉错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为有此
称号之始。锁南嘉错为达赖喇嘛三世(前两世乃追认)。清太宗皇太极时期,
达赖五世已与清朝有书信往来。顺治九年(1652),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错
亲自到北京朝见顺治帝福临,清政府特地为他建立西黄寺。第二年达赖五世
返回西藏,清政府赐给他金册金印,正式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
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从此法定了达赖喇嘛的封号。“班”为梵
文“班智达”(学者)的略称,“禅”,藏语意为“大”,“班禅”,即大
学者之意。顺治二年统治卫、藏的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尊宗喀巴的四传
弟子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博克多”为蒙语,对睿智英武人物
的尊称)的称号,令其主持扎什伦布寺,并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其管辖。罗
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四世(前三世乃追认)。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封班
禅五世罗桑盖西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赐金
册金印。这样,清王朝就确定了达赖与班禅在宗教上、政治上的地位,并规
定了以后各代达赖与班禅都必须经过朝廷册封。雍正四年(1726)决定设立
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同时也确立
了达赖、班禅在行政上的首领地位。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又颁布了《钦
定西藏章程》,规定了“金奔巴瓶掣签制”,将达赖、班禅转世的确定权掌
握在朝廷手中,更加稳固地控制西藏。
(马克锋 何本方)

no.348 布达拉宫
(budalagong) 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的红山上,是我国著名的宫堡
式建筑群。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入藏时,松赞干布特意为其建造宫
室,这就是最早的布达拉宫。因它建在山上,显得格外壮观,虔诚的佛教徒
将它比之为佛教圣地普陀山,因而命名为布达拉(即普陀罗的音译)。早期
的布达拉宫因遭雷击被毁。现存的观音堂和所供奉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
塑像是当年幸存的遗物。现在所见的布达拉宫是17 世纪五世达赖及其以后不
断增修扩建而成的,历时五十余年,始具今日规模。整座宫殿依山势垒筑,
宫体主楼13 层,高117.2 米,东西长360 米,全部为石木结构。形成了殿宇
重叠,雄伟壮丽的建筑群。布达拉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原西藏农
奴主政教合一的中心。布达拉宫包括达赖的寝宫、佛堂、经堂、习经室、日
光殿(客厅)、东大殿(清朝驻藏大臣为达赖主持座床和举行亲政大典的场
所)、灵塔殿等一万五千间房屋。五世达赖的尸体保存在第一座灵塔殿的塔
瓶中。塔瓶用金皮包裹,并嵌有珍珠宝玉,极为富丽和豪华壮观。在高大宽
敞的殿堂墙壁上,绘有题材丰富、色彩鲜艳、工笔细腻、线条流畅的壁画。
室内陈设着几十万个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雕铸的佛像,并保存着大量
珍贵的文物典籍。

no.349 金本巴瓶
(jinbenbaping) 清政府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于乾隆五
十七年(1792)而特意颁发的,共两只,一只贮北京雍和宫,一只存拉萨大
昭寺。本巴也作“奔巴”,是藏语“瓶”的意思。根据佛经的意思,“达赖、
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等藏、蒙地区的大活佛在圆寂以后都要投胎转世,
出现所谓的“转世灵童”,由转世灵童继任为下一代的达赖、班禅等大活佛。
寻找转世灵童的作法是:先借助算卦的手段确定找人的方向,然后组织一些
喇嘛,故意穿得破破烂烂去找人。一旦在他们寻找的地区遇到小孩,而那小
孩又扑向穿得最破烂但却又是主事的喇嘛时,他们就会感到非常高兴,认为
是找到灵童了。接着便对这小孩进行考验,他们拿出大活佛生前用过的物品
如小荷包什么的,同时拿出仿制品,如果小孩从中找出大活佛用过的实物,
他们就要从高兴变为虔诚,进一步确认已找到真正的转世灵童。并要立即报
告有关部门。由于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投胎转世,所以有时找到几个转
世灵童,如八世班禅逝世后,就找到三个转世灵童。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用
金本巴瓶抽签,以确定人选。抽签的过程是:将每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汉、
藏三种文字各写在一支象牙制的签上,并用纸包好放入金本巴瓶中,然后由
喇嘛们诵经七昼夜,诵经结束后,由清政府派的驻藏大臣(若是蒙族大活佛
则改为清理藩院尚书)拿一双金筷子在金本巴瓶中搅动三匝,随即箝出一个
纸包,此纸包内象牙签上所写的灵童便正式被确定为下一世的某大活佛。此
金瓶的设立和使用反映了清政府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理。
(齐吉祥)

no.350 台湾朱一贵、林爽文起义
台湾朱一贵、林爽文起义
(taiwan zhu yigui linshuangwen qiyi) 清康熙、乾隆时期台
湾爆发的两次农民起义。清统一台湾后,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官
府的横征暴敛和地主豪绅的压榨,台民起义不断,其中席卷全台,影响较大
的是朱一贵、林爽文起义。朱一贵,原为福建漳州府长泰人,明亡后,移居
台湾罗汉门(今台南市东南),作过衙门小役,后以养鸭为生,广泛结交,
联络民众,图谋起义。康熙六十年(1721)凤山县官吏苛征粮税,又拘禁入
山谋生者,激起民愤,朱一贵乘机于4 月19 日发起起义。他托称明皇室后裔,
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自称“大明重兴元帅”,各地群起响应。起义军发展至
数万,攻下了台湾府城,“全台俱定”,建立农民政权,奉朱一贵为“中兴
王”,建元“永和”,发布讨清檄文,决心会师北伐,饮马长江。同时封诸
将为国师、太师、国公、都督等官,派兵镇守战略要地。清政府一方面从闽
浙调兵镇压,一方面进行招抚,致使起义军内部分裂,所占府城相继失陷,
朱一贵被诱捕,送到北京处死,起义失败。起义军余部一直到雍正元年(1723)
仍在坚持斗争。
林爽文农民出身,原籍福建漳州府,迁居台湾彰化大里杙庄。乾隆四十
九年(1784)参加天地会,两年时间,发展会员“众至万人”,遍布彰化、
诸罗、淡水等地,成为领袖。乾隆五十一年七月,官府焚烧村庄,镇压天地
会。林爽文以“安民心,保家业”为号召,于当年十一月率众起义,攻克彰
化后建立政权,被推为大盟主,年号顺天。起义军很快攻克诸罗,又与凤山
(今高雄)庄大田起义军合围台湾府城。乾隆王十二年二月,清军夺回诸罗,
五月,起义军在府城南大败清军。同年八月,清廷又派福康安、海兰察统帅
满汉兵入台镇压起义军。十二月,林爽文在大里杙、集集铺战败。次年正月
被俘,解往北京被杀害。这次起义历时一年零一个月,迫使清廷两易主将,
调集了福建、广东、广西等七省兵力,耗费军饷银1000 万两。这两次起义都
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单福海 何本方)

no.351 川楚白莲教起义
川楚白莲教起义
(chuan cu bailianjiao qiyi)指发生在四川、湖北等地的白莲教
大起义。白莲教起义爆发于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是元、明、清三代流
行的民间秘密宗教,源于南宋的白莲宗,乃佛教的一支,后教义中渗入弥勒
下生说,又受罗教影响,其教派林立,流传很广,常被用来发动农民起义。
清朝中期,白莲教在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有广泛群众基础。乾隆五
十八年(1793),清政府下令严密搜捕白莲教徒,杀害白莲教首领,仅荆州、
宜昌一带,“株连罗织数千人,富破家,贫陷死无算。”(《圣武记》卷7
《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各地白莲教首领紧急聚会,约定辰年辰月辰日(嘉
庆元年三月十日)起义。后因事急,起义遂于此年二月在湖北荆、襄先行发
动。荆州聂杰人、张正谟,襄阳王聪儿、姚之富两支义军并起,继之四川达
州徐天德、王三槐起而响应,鄂西、川东烽烟遍地,并蔓延到豫、陕、甘一
带。据当时人统计,起义军的首领有142 名。起义军深得群众拥护。清朝统
治者自叹,义军“所到之处,有屋舍以栖止,有衣食火药以接济,有骡马刍
草以夺骑更换,有逼胁之人为之向导负运。”(同上书)起义军采用游击战
术,在川、陕、豫、楚一带为高山密林中,“忽分忽合,忽南忽北”屡败清
军。起义军按地区编制分别以白、黄、蓝、青、绿五色为号记,设掌柜、元
帅、总兵等职;但长时期内没有建立政权,没有攻取城市,没有集中统一的
领导,也没有提出更高的革命目标。在各支起义军中,以女英雄王聪儿、姚
之富等领导的襄阳起义军力量最强。她率领起义军转战几省,给清军以沉重
打击。嘉庆三年,在湖北郧西被围,跳崖牺牲,年仅22 岁。其他各支起义军
仍在极艰的情况下坚持斗争,直到嘉庆九年,才被清统治者残酷镇压下去。
白莲教大起义波及五省,历时9 年,是清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使清廷
耗银2 亿两,一、二品高级将领死去二十余名,沉重打击了满汉地主阶级,
成为清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马克锋)

no.352 苗民起义
苗民起义
(miaomin qiyi) 清代苗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起义爆
发于苗民聚居的贵州和湖南西部。由于清朝官吏和汉族地主的残酷剥削,苗
族人民日益贫困,不得不“将田地折算”抵债,“收获甫毕,盎无余粒,此
债未清,又欠彼债,盘剥既久,田地罄尽。”(《苗防备览》卷22《杂识》)
土地逐渐落入汉族地主手里,被迫迁往高寒山区耕作,过着“柴火当棉袄,
蕨根当粮草”的困苦生活。乾隆六十年(1795)贵州苗民石柳邓,首先在松
桃地区发动起义,铜仁、镇远、思南、石阡等地苗民响应。继之,石柳邓转
战湘西,与石三保义军汇合。当年八月在起义军占领的乾州推吴八月为王。
他们提出了“逐客民(指清朝官吏和汉族地主),复故地”(魏源:《圣武
记》卷7·《乾隆湖贵征苗记》)的口号,要求收回被霸占的土地。起义军
采取游击战术,利用高山峻岭的险要地势和自己善走山路的特点,使用鸟枪、
弓箭、利刃、石块狠狠地打击敌人,屡创清军。清政府采取剿抚并用的办法,
收买叛徒,诱擒吴八月和石三保,攻杀石柳邓。起义军仍英勇斗争,坚持到
嘉庆十一年(1806)才被镇压下去。这次起义与川楚白莲教起义相呼应,沉
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清政府镇压起义历时11 年,先后动员贵州、湖南等
7 省10 万兵力。起义迫使清政府提出了“民地归民,苗地归苗”的“善后章
程”。
(马克锋 何本方)

no.353 天理教起义
天理教起义
(tianlijiao qiyi)清代嘉庆年间天理教发动的农民起义。天理教又
名八卦教,乃白莲教支派。信奉“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诀,崇拜太
阳,教徒遍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按照八卦分为8 区组织会众。
天理教的组织者主要有河南滑县的李文成和北京大兴县黄村的林清等人。嘉
庆十一年(1806)教徒推林清为首领,主坎卦,后总领八卦。天理教提倡贫
者互助,入教要交“根基钱”,并把“根基钱”分给贫民。林清、李文成与
各地的其他教首都有联系,经过一段准备,约定在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
十五日,八方共起,并由河南派人支援河北,进攻北京皇城。不料河南滑县
起义的机密泄漏,李文成被捕下狱。滑县教徒为营救李文成,聚集3000 人,
于九月七日提前起义,他们杀死知县,救出李文成,占领县城。起义军进占
要塞道口镇,又分军攻取了山东定陶、曹县。李文成在滑县“开帅府、设羽
帐”(兰簃外吏《靖逆记》卷5)被推为天王,下设地王、人王、元帅等,
建立了农民政权。清廷调那彦成、杨遇春、杨芳等率军镇压,道口、定陶、
曹县相继失陷,滑县被围。十一月初,李文成转战于辉县,在司寨战败自焚
而死。清军进围滑具,城破后起义将领大部分战死,河南、山东的起义失败。
河北的林清等人仍然按原计划起义,于九月十四日派200 人分成两个小队混
入北京城。九月十五日,陈爽一队入东华门,陈文魁一队入西华门,由入教
的清宫太监作向导,攻入皇宫,有的冲到隆宗门,有的冲到养心门,与护军
展开激战。清廷调来火器营围攻,起义军人少势孤,才不得不退出皇宫。九
月十七日因叛徒告密,林清在黄村被捕遇害。这次起义不仅在豫、冀、鲁等
地打击了封建统治者,而且攻入了皇宫,更使清廷坐卧不宁。
(单福海 何本方)

no.354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
(baqi zhidu) 清代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八旗制度是在氏族制度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氏族人员出猎时,每十人中以一人为首领,带领其他
九人行动,“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这个
以十人为单位的组织称作“牛录”,其首领称为牛录厄真(牛录汉语为大箭,
厄真是主的意思)。后来便以牛录厄真为官名(汉语为“佐领”)。努尔哈
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为适应对外战争和对内镇压的需要,对牛录组
织进行了改造。万历二十九年(1607),他“将所聚之众,每三百人立一牛
录厄真管属”(同上)。各牛录又分别以黄、红、蓝、白四色旗为标志,建
立了四旗。由于队伍的不断扩大,牛录的增加,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确
定了八旗制度。规定:五牛录为一甲喇,由甲喇厄真(参领)统辖,五甲喇
为一固山(即旗)由固山厄真(都统)统辖。每一固山又另设左、右梅勒厄
真(副都统),为固山厄真的副手。各级厄真后改称章京。八旗为黄、红、
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每旗兵力7500 人,八旗共6 万人。努尔
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统帅,八旗旗主都要服从他的指挥。最初,他以子侄统率
各旗,称为八旗和硕贝勒。八旗贝勒和各级厄真是奴隶主阶级,他们不仅佣
有大量财富和奴隶,而且垄断着后金政权的主要官职。五大臣和十都堂,必
须由梅勒章京以上的八旗官来兼任。八旗兵丁是自由民阶层,平时生产,战
时出征,不能随意离开牛录,没有迁徙自由。牛录是八旗制度的基层单位,
它是以地缘为主,血缘为辅组成的,牛录厄真下设带子二人为副职,再置四
名章京、四名拨什库,并把三百人组成的牛录分编成四个塔坦(村或部落),
章京和拨什库管理一个塔坦的各种事情。由此可见,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
即以旗统兵”的军政合一,又是“出则备战,入则务农”的兵民一体的社会
组织形式,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的三项职能。到皇太极时期,
对辖区的蒙古人和汉人,也用八旗制度编制起来,称为蒙古旗和汉军八旗。
八旗制度把女真人严密地组织起来,使他们在生产和战斗中能够发挥更大的
作用。这对女真的发展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
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八旗
军与绿营军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工具。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
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凡八旗成员统称“旗人”,与州
县所属“民人”以不同形式受清朝统治和奴役。清亡后,八旗制度才全部瓦
解。清在东北边疆地区编置佐领,和对蒙古各部编旗设盟,均是受八旗制度
的影响。
(马克锋)

no.355 军机处与军机大臣
军机处与军机大臣
(junjichu yu junjidachen)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机
构。初设于雍正七年(1729),当时正值清廷用兵西北,军务紧急,因内阁
在太和门外,官员混杂,易于泄露军机。为此,清世宗在靠近内廷的隆宗门
内特设军机房。作为临时性的军事指挥机构。由于这一机构有利于君主独裁,
战事结束后,于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机
构。直到清末(1911)“责任内阁”出现时才被撤销,前后存在约190 年。
军机处设军机大臣,一般是三四人至五六人,最多时达六七人,通称大军机。
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中选任,没有定员。其中一人为首
席军机大臣,或称“揆席”。首席军机大臣每日入值,随时准备皇帝召见,
即使皇帝外出巡幸也不例外。军机大臣的职务是“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
以赞上治机务。”即秉承皇帝的旨意办理军政事务,实际上是为皇帝作侍从
秘书工作。下设军机章京,从内阁和六部中抽调中书,即中等官充任,协助
军机大臣处理文书,对一般奏章票签处理意见,根据皇帝的意图起草谕旨以
及“记载档案”等。官品不高,但接近机密,俗称“小军机”。分满、汉两
班,各以一人为领班,一人为帮领班。处下还有两个机构:负责修纂的“方
略馆”和掌翻译的“内繙书房”。
军机处总揽机要,还有向皇帝推荐官吏的权力,权限凌驾于内阁和六部
之上。各地的奏章由军机处票签后呈请皇帝批示。皇帝的谕旨,凡属机要,
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经由军机处通过兵部送达地方的督抚,称
为“廷寄”,内阁无从过问。至于“文武官特简”以及西北两路军兵换防也
要由军机大臣“进其名单”呈请钦定。军机处还立有“存记簿”,相当于机
要档案,“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应密存事件,则密封存记”。
总之,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國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处产
生后,原来的议政王大臣形同虚设,内阁也成了处理一般事务的机构了。军
机处虽然总辖军国政务,但它本身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无专
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
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檐曝杂记》卷1)。其官员互不统属,皆直隶于皇帝,军机大臣的罢置
也听命于皇帝,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
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
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
(马克锋)

no.356 理藩院
理藩院
(lifanyuan) 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
初为“蒙古衙门”,设承政、参政等官。崇德三年(1638)改“蒙古衙门”
为“理藩院”,隶属礼部。顺治十八年(1661)改为与六部同等。主官设有
尚书1 人,左右侍郎各1 人,均为满员;额外侍郎1 人,于蒙古贝子、贝勒
中特简。下设郎中宗室1 人,满3 人,蒙古8 人;员外郎宗室1 人、满11
人,蒙古24 人,及堂主事、主事、司务、笔贴式、经承、贴写等官,所
属又有外郎、领催、通事、皂役等吏役。理藩院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蒙古
事务,随着清朝对西北、西南各地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理藩院管理的范围
也逐步扩大到蒙古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具体管辖范围为内外蒙古、青海
蒙古、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理藩院的内部组织有旗
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等六个清吏司及管理行政事务的满档房、
蒙古房、司务厅、当月处、督催所、银库、饭银处等单位、分别掌管部界、
封爵、设官、户口、耕牧、赋税、兵刑、交通、会盟、朝贡、贸易、宗教等
项。所属有内馆、外馆、俄罗斯馆及蒙古官学、唐古特学、托忒(te)学等
单位。理藩院还掌管一部分属国及其他外国交往事务,如掌理与俄国交涉事
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另成立了总理衙门,这部分事务始改归总理衙门管
理。另外,清政府还在上述地区分派将军、都统、大臣等驻防,直接管理少
数民族事务。理藩院的设置和将军、大臣的直接统治,标志清中央政权与少
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边区。
光绪三十八年(1906)理藩院改为理藩部。
(单福海 何本方)

no.357 内务府
内务府
(neiwufu) 官署名,清代特设管理皇家衣、食、住、行各种事务的
机构。“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凡府属吏、户、礼、兵、刑、工
之事皆掌焉。”(《光绪会典》卷89)由皇帝亲自统帅的正黄、镶黄、正白
上三旗包衣(家内奴隶)均隶内务府。凡是宫廷财政、典礼、工程、护卫、
刑罚、太监、宫女等项事务也归内务府管辖。顺治元年(1644)定都北京后,
即设立内务府。十年改设宦官13 衙门。十八年重设内务府。其总机关叫总管
内务府衙门,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没有定额,初为三品,雍正十三
年(1753)改为正二品。其下分为内务府堂及所属七司、“三院”等机构。
所属七司为:广储司,掌管府藏及出纳总汇;都虞词,掌管所属武职官的铨
选任用及打牲、捕鱼之事;掌仪司,掌内庭礼乐之事,并考核太监品级;会
计司,管理内府帑项及庄园地亩之事;营造司,掌宫廷缮修工程事务;庆丰
司,掌牛羊畜牧事务;慎刑司,掌审拟上三旗的刑狱案件。三院,简称内三
院,包括上驷院,管理御用马匹;武备院,制备器械;奉宸院,管理各园庭。
其地位与直属七司不同,是内务府统辖机构,除专设大臣管理外,各有三品
卿二人,凡题奏事件可自行题奏,不必呈内务府堂。此处还有十几个机构,
分别管理宫殿、药品、图书、造办各项器物、主办教育等项事务。内务府本
府及所属各司各处计有50 多个单位,职官3000 多人,比户部官员还要多10
倍以上,所用人员,还有太监3000 多名,匠役、军丁数目更多,乃是清王朝
规模最大的机关。内务府所管事项,远远超出了“宫禁”的范围。它还要掌
管农业生产、建筑工程、制造工程与文教卫生等事务。其活动范围已扩大到
畿辅、直隶、奉天、吉林、江苏、浙江等地,近人张德泽著有《清代國家机
关考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年版)一书,对清代内务府机构作了介
绍。
(单福海 何本方)

no.358 绿营兵
绿营兵
(lüyingbing) 清代军制。其制与满洲八旗兵不同,是招募汉人组成
的,因用绿色旗而名绿旗兵,又因是以营为主要基层编制亦称绿营兵。绿营
兵除在京师五城戍卫以外,绝大部分分驻全国各省。在京师担任卫戍的称为
巡捕五营,与八旗步军营同隶步军统领。步军统领下辖左右翼总兵及16 门(内
城9 门,外城7 门)千总。绿营兵的最高组织为“标”,下设
“协”、“营”、“汛”。标分督标,由总督统辖;抚标,由巡抚统辖;
军标,设于四川、新疆,由将军统辖;河标,由河道总督统辖;漕标,由漕
运总督统辖;提标,由提督统辖;镇标,由总兵统辖。实际各省绿营独立组
织为提标、镇标。提督为各省绿营的最高武官,分为陆路与水师,共设水陆
提督23 人,惟东北三省不设。提标一般设左、右、中、前、后5 营,并辖城
守营与分防营。所辖军队一般为五六千人或六七千人。统辖镇标的总兵是仅
次于提督的武官,也分陆路与水师,共有83 人,镇标所辖一般为三营、二营,
兵力一般为三四千人。各军标下设协,由副将统领,协下设营,由参将、游
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分别统领。兵分步兵、
马兵两种。绿营兵直辖于兵部,将官的铨叙也属于兵部。绿营兵初期作为清
王朝的辅助兵力,配合八旗兵驻守京师与全国各地,并受到八旗兵的监视和
控制,中叶以后变为主力,其兵额时有增减,最多时达到60 多万。清末渐裁,
仅存营制而已。
(单福海 何本方)

no.359 清代柳条边
清代柳条边
(qingdai liutiaobian)是一条用柳条篱笆修筑的封禁界线。又名盛
京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辽河地区和吉林部分地区,是满族贵族的发
祥地。辽河平原的肥田沃土绝大部分是旗地,不容其他民人染指。为了保护
满洲皇室之“龙兴重地”和独占东北的经济利益,限制各族人民往来,清统
治者在盛京、宁古塔和内蒙古几个行政区的分界线上修筑了柳条边。柳条边
的修筑办法,是先用土堆成宽、高各3 尺的土堤,堤上每隔5 尺插柳条3 根,
各根柳条间再用绳子连结横条柳枝,即“插柳结绳”。土堤的外侧,再挖掘
深壕,以禁行人越渡。柳条边有老边、新边之别。老边又称盛京边墙,建于
辽河流域,南起凤凰城(今辽宁凤城)西南,北到开原附近的威远堡,再折
而转向西南,直到山海关与长城相接,长约1950 余华里。是顺治初年到十八
年(1661)完成的。吉林地区的柳条边修筑时间稍晚,故称新边,是从威远
堡向东北方向修到法特哈(今吉林市北法特)。康熙年间,由于户口繁生,
边内旗地不足,又扩展柳条边。在柳条边上,初设21 个边门(即关卡),展
边后改设20 个,盘查过往行人,凡进出边门进行生产的各族居民,必须持有
证明,从指定的关卡验证进入,否则就以私入禁地论罪。清统治者修筑柳条
边还有一层深意,企图借此禁止汉人进入满族聚居区,防止满族汉化,保持
满洲的“国语骑射”习俗。边内外的皇族围场和人参、貂皮、珍珠等产地均
为禁区,不许边民自由出入,私自采捕。但是随着各族人民不断斗争及经济、
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封禁界线渐被突破,到乾隆年间,柳条边已形同虚设。
清人杨宾著有《柳边纪略》一书,可以参阅。
(单福海 何本方)

no.360 永不加赋与地丁合一
永不加赋与地丁合一
(yongbu jiafu yu diding heyi)“摊丁入亩”,又称地丁合一,
是清代赋役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清初赋役制度沿袭明代旧制。正赋为田赋、
丁赋分别征收。由于大地主勾结官府,诡避差役,赋役严重不均。“富者田
连千亩,竟少丁差,贫民无地立锥,反多徭役”(《清世宗实录》卷24),
农民负担的丁税银十分沉重。山西每丁银至四两,甘肃巩昌至八九两,不堪
负担的农民背井离乡,寻找出路,或竟铤而走险起来反抗。赋役“完纳甚难,
催征不易”。清王朝为了缓和矛盾,保证税源,稳定统治,于康熙五十一年
(1712)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圣祖实录》卷249)。规定以
康熙五十年全国人丁户口数字为了银征收名额,以后新增人丁,不再征收丁
税。这对农民虽有减轻负担的好处,但仍分征田赋和丁税,赋役不均现象依
旧严重。鉴于明代赋役不均引起农民战争的教训,当时曾经有人提出“均田
均役”的设想。康熙二十年,湖南安乡县作了“丁随粮派”的尝试。康熙五
十二年,御史董之燧提出了全国丁银按亩均派的方法。康熙五十五年,先在
广东,后来又在四川试行“丁随地起”。但是,康熙时期未能推广。清世宗
继位以后,看到赋役改革势在必行,于雍正元年(1723),正式确定在全国
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二年,先在直隶、福建两省推行,接着云南、河
南、陕西、浙江等10 余省陆续实行。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贵州实行“摊
丁入亩”。光绪中期吉林、奉天最终也推行此法。“摊丁入亩”的推行,自
雍正开始历经乾、嘉、道、咸、同诸朝,至光绪年间,大约经历了一个半世
纪才普遍实行。“摊丁入亩”是以康熙五十年的丁银总数为准,把丁银分摊
于田赋之中一并征收。但各省在实行时,做法又不尽相同,有些省是以省为
单位,通筹均摊,如直隶、山东等省。有些省是以县为单位,以该州县丁银
摊于本州县地亩之中。由于各省田地人口数字不同,因此摊丁入亩的丁银数
量也不相同。一般是地多丁少的省份摊入地亩的丁银较少,而地少人多的地
方,摊入每亩的丁银则较多。
“摊丁入亩”的实行,将以人丁土地为征收依据的赋役制度,改为以地
亩为征收根据的赋役制度。这是我国赋税史上一大变革。丁银的取消,在一
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严重不均的状况;这也说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國家
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这对社会生产的发展是有利的。这一变革,也
保证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赋役不均的状况,农
民仍然挣扎在各种征敛之下。
(马克锋)

no.361 官庄、王庄和旗地
官庄、王庄和旗地
(guanzhuang wangzhuang he qidi)清代皇室和旗人所占有的土
地。官庄有两种,一为皇庄,即内务府庄田;一为各部、寺管辖之庄田,直
呼为官庄。内务府庄田由其会计司管辖,包括粮庄、银庄两类。粮庄以纳粮
为主,银庄以纳银为主。粮庄主要分布于畿辅、盛京、锦州、口外四个地区,
有1000 余所,占地35000 余顷,供给内廷杂粮、豆、草之类。银庄也称三旗
纳粮庄,多为顺治元年(1644)在顺天、保定、永平、宣化等府圈地设立,
有132 所及未编庄的285 户。蜜户、苇户、棉靛户也包括在银庄之内。皇庄
还有瓜园、果园、菜园,在畿辅、盛京、广宁有园田200 余所,供给内廷瓜、
果、蔬菜。各部寺之官庄征纳银物,以备陵寝祭祀、宫殿坛庙修缮之用。王
庄为宗室庄田,宗室中之亲王、公主、郡主等人皆依等级占有一定数量的王
庄,主要分布于直隶、关外、口外等地,计有13300 余顷。官庄、王庄使用
“壮丁”耕作,每庄10 至15 人,由庄头监督生产。壮丁领种庄地,纳物当
差,身份为农奴。入关后不久,在壮丁逃亡和汉族地主经济影响下,这种落
后的生产关系迅速变化,乾隆中,官庄和王庄中允许壮丁“出旗为民”,改
行租佃制,这才保证了田庄生产的进行。
清初旗人所占有的土地称旗地。清代文件往往用旗地专指一般旗人(即
八旗官兵)所占有的土地,以与官庄、王庄相区别,这是对旗地的狭义理解。
旗人主要分布于盛京地区和京畿各县,占地141100 余顷,是入关初期满族农
奴制存在的基础。八旗“正身旗人”在所得的“分地”(每丁30 亩)上,平
时生产,战时充兵。领取的“分地”又称“壮丁地”,不向國家交纳赋税,
以保证其经济收入和保持八旗战斗力。一般士兵有很少奴仆或没有奴仆,主
要靠自己全家努力耕作,温饱卒岁。八旗官员拥有大量壮丁,可以按壮丁数
分得“壮丁地”,并按官爵分得园田。八旗官员庄田也使用壮丁生产,其管
理及变化与官庄、王庄雷同。清初规定,凡是拨给旗人地亩,增丁不加,减
丁不退,官员升迁不加,降革不退。旗地为國家所有,拥有者只有占有权和
使用权,不准典当、买卖。由于旗地经营不善,已经渐准买卖,康熙时准旗
内买卖,乾隆时准越旗买卖。旗民不交产的禁令限制了旗地卖与民人,但是
出现了变相出卖的老典。同时,旗地上的剥削关系也迅速改变。康熙末租佃
关系已经渐占支配地位。官庄、王庄和旗地的形式一直保持到清末。辛亥革
命后,丈放官庄、王庄和旗地,旗地、民地的界限才最后消失。
(单福海 何本方)

no.362 官庄、王庄和旗地
官庄、王庄和旗地
(guanzhuang wangzhuang he qidi)清代皇室和旗人所占有的土
地。官庄有两种,一为皇庄,即内务府庄田;一为各部、寺管辖之庄田,直
呼为官庄。内务府庄田由其会计司管辖,包括粮庄、银庄两类。粮庄以纳粮
为主,银庄以纳银为主。粮庄主要分布于畿辅、盛京、锦州、口外四个地区,
有1000 余所,占地35000 余顷,供给内廷杂粮、豆、草之类。银庄也称三旗
纳粮庄,多为顺治元年(1644)在顺天、保定、永平、宣化等府圈地设立,
有132 所及未编庄的285 户。蜜户、苇户、棉靛户也包括在银庄之内。皇庄
还有瓜园、果园、菜园,在畿辅、盛京、广宁有园田200 余所,供给内廷瓜、
果、蔬菜。各部寺之官庄征纳银物,以备陵寝祭祀、宫殿坛庙修缮之用。王
庄为宗室庄田,宗室中之亲王、公主、郡主等人皆依等级占有一定数量的王
庄,主要分布于直隶、关外、口外等地,计有13300 余顷。官庄、王庄使用
“壮丁”耕作,每庄10 至15 人,由庄头监督生产。壮丁领种庄地,纳物当
差,身份为农奴。入关后不久,在壮丁逃亡和汉族地主经济影响下,这种落
后的生产关系迅速变化,乾隆中,官庄和王庄中允许壮丁“出旗为民”,改
行租佃制,这才保证了田庄生产的进行。
清初旗人所占有的土地称旗地。清代文件往往用旗地专指一般旗人(即
八旗官兵)所占有的土地,以与官庄、王庄相区别,这是对旗地的狭义理解。
旗人主要分布于盛京地区和京畿各县,占地141100 余顷,是入关初期满族农
奴制存在的基础。八旗“正身旗人”在所得的“分地”(每丁30 亩)上,平
时生产,战时充兵。领取的“分地”又称“壮丁地”,不向國家交纳赋税,
以保证其经济收入和保持八旗战斗力。一般士兵有很少奴仆或没有奴仆,主
要靠自己全家努力耕作,温饱卒岁。八旗官员拥有大量壮丁,可以按壮丁数
分得“壮丁地”,并按官爵分得园田。八旗官员庄田也使用壮丁生产,其管
理及变化与官庄、王庄雷同。清初规定,凡是拨给旗人地亩,增丁不加,减
丁不退,官员升迁不加,降革不退。旗地为國家所有,拥有者只有占有权和
使用权,不准典当、买卖。由于旗地经营不善,已经渐准买卖,康熙时准旗
内买卖,乾隆时准越旗买卖。旗民不交产的禁令限制了旗地卖与民人,但是
出现了变相出卖的老典。同时,旗地上的剥削关系也迅速改变。康熙末租佃
关系已经渐占支配地位。官庄、王庄和旗地的形式一直保持到清末。辛亥革
命后,丈放官庄、王庄和旗地,旗地、民地的界限才最后消失。
(单福海 何本方)

no.363 清代的钱法与滇铜
清代的钱法与滇铜
(qingdai de qianfa yu diantong)钱法是有关管理钱币的制造和
使用的制度。清代的铸币有铜钱,铁钱、铅钱及银币,前期、中期主要使用
铜钱。顺治中,户、工二部皆置钱法堂掌理钱法,分设铸钱局鼓铸。户部所
属宝泉局有4 厂,建正炉50 座,勤炉10 座,每年铸钱61 卯,每卯用铜7
万2 千斤,由云南运抵京师的铜中拔给410 万斤供给鼓铸,所铸铜钱用于全
国各项开支。工部所属宝源局有二厂,建正炉25 座,勤炉6 座,每年铸钱
20 卯,每卯用铜5 万斤,岁用130 多万斤,所铸铜钱供给工部所管各项工程
经费。初铸“顺治通宝”钱,以红铜七成、白铜三成搭配鼓铸。康熙元年(1644)
铸康熙钱,以后各朝改元皆铸纪元钱。各省也设铸钱局,直隶称为宝直局,
山西称为宝晋局,浙江称为宝浙局,等等。各省局时开时停,铸钱的质地好
坏不一。雍正中因云南产铜,即山铸钱甚便,开云南、大理、霑益四局,铸
运京钱,后来也时铸时罢。铜钱七八百文兑银一两,钱贵银贱,民间私铸之
风不息,惩治盗铸私铸之法也更加严酷。道光中纹银外流,钱贱银贵,发行
官票(纸币),铸当千当百之大钱,钱法紊乱,弊端百出。光绪中,广东省
首铸银元,户部又铸铜元,银行开始出现,钱法向近代货币管理制度过渡。
铸造铜钱要用铜、铅、锡等金属。清初铸钱用旧钱、旧铜器、采办洋铜
及自行开采之铜,而以后者为主。自采之铜出于两湖、两粤、川、陕、贵等
省,以云南最多,即所谓“滇铜”。“向来京外鼓铸,洋铜而外惟仰给滇铜”
(《清高宗实录》卷269)。为了垄断滇铜,清廷从康熙四十四年(1705)
起在云南设置铜官,专管驻铜厂收税,铸钱运铜及监督生产。云南采矿禁令
放宽以后,铜厂数目不断增加,初有17 个,雍正中达到35 个,乾隆中达到
300 多个,著名的有汤丹、碌碌、大水、狮子山、大功等矿厂。大厂拥有矿
丁六七万人,次等厂也有万人以上;铜产量也不断上升,雍正中年产80 多万
斤,乾隆初增到900 多万斤,最多时增到1200 多万斤,供给户、工二局及江
南、贵州等九省局开炉鼓铸。
(单福海 何本方)

no.364 清代的盐法
清代的盐法
(qingdai de yanfa)即清代管理盐的产制运销的制度、盐政法令和
则例。沿用明制,因时因地而有所变更。所产有海盐、井盐和池盐三种,全
国内地11 个产盐区中有7 区产海盐:长芦、奉天、山东、两淮、浙江、福建、
广东;有两区产井盐:四川、云南;两区产池盐:河东、陕甘。制作方法,
海盐有晒法、煎法,池盐皆晒,井盐皆煎。论质量、味道,海盐最佳。论成
本,晒法最低。设盐政管理各大盐区,盐政由总督、巡抚兼任,由户部山东
司稽察,宣统二年(1910)由户部尚书兼任督办盐政大臣总摄。各省或设盐
运使司,或设盐法道管理盐务,下设盐务分司、盐课司、批验所及巡检司等
机构,分办事务。各大产盐区设场生产,划区域销售。长芦设8 场,行销两
省;奉天设8 场,行销3 省;山东设8 场,行销4 省;两淮设23 场,行销6
省;浙江设32 场,行销4 省;福建设16 场,行销两省;广东设27 场,行销
7 省;四川有26 州县设盐井,行销6 省;云南著名盐井26 个,行销本省;
河东盐设3 场,行销3 省;陕甘盐池,行销2 省。盐的销售为官府和商人垄
断,主要实行官督商销。盐商有总商,掌散商纳税;场商,主持收盐;运商,
主持销售。盐商卖盐要凭盐引,每大引两千几百斤,小引则一二百斤。只有
道光中,陶澍在两淮实行盐票制,盐引、盐票并行。无引、票发卖之盐为私
盐,官府明令禁止,违者处以重罪,穷民为了生计,铤而走险,敢于与官府
对抗。海盐、池盐明代已多,清代井盐更趋繁盛,制盐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有所发展。盐的总产量,康熙二十五年(1686)恢复到明嘉靖时的水平,
约计5336 万多斤,嘉庆中达到3 亿斤。政府征收盐课以充国用,盐课有三种:
向生产者征收的称灶课,向运销商人征收的称引课(又称正课),各项附加
税称杂课。咸丰以后,又增收盐厘,归入地方财政。顺治中盐课银56 万两,
数目尚微;乾隆十八年达700 万两,占赋入总额17%,仅次于田赋银;光绪
末,盐课、盐厘共2400 万余两,与田赋岁入相同,成为國家必不可少的巨大
财源。
(单福海 何本方)

no.365 清代商人与商税
清代商人与商税
(qingdai shangren yu shangshui)清代的商业不断发展,商人活
动范围日广,数量日多,资本日益雄厚。以商人与官府关系不同,可区分为
官商、民商。官商是为政府服务的专业商人,拥有官府赋予的种种政治和经
济特权,从事与政府的财政、军需和经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商业活动。官商
包括内务府的皇商、广东十三行的行商等。民商为一般从事商业活动的民间
商人。从经营范围上划分,有钱商,铜商、茶商、盐商、米商、布商等。有
的商人由于经营方式不同又可细分,如盐商分为场商、运商、票商、垣商等。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类商人经营形式也在发展变化,从钱商来看,由最
初的票号到钱庄以至近代的银行。从地域上划分,有晋商、徽商、秦商、浙
商、洞庭湖商等。有的大商人资本雄厚,常常拥资百万,乃至千万。其巨额
财富,除用作消费外,主要用来购买土地和报效政府。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
投资于手工业生产,转化为最初的工业资本。大量的中小商人,受到大商人
的排挤和官府的榨取,苦心经营,惨淡度日。
商税是官府征商所得的财政收入。清代商税是我国古代商税制度的发展
和继续,它包含着从封建税制过渡到近代课税的最初形式。清代前期、中期,
商税的基本形式是杂税和榷关税。杂税乃市税,又称坐税。清代杂税主要是
指芦课、渔课、田房税契、牙帖商行当铺税、落地税等项而言。杂税税率一
般在3%左右。榷关税乃通关税,又称过税,新海关出现后又称为关税。榷
关分户部关、工部关,户部关由户部管辖,有24 处,征收正项税银及附加税
银等。工部关抽征木税,由工部管辖。榷关税率浮动在3~6%之间。到了清
代后期,在杂税与榷关税之外,又出现了厘金和新海关税。厘金是咸丰年间
为镇压太平军筹饷,在水陆交通要道设卡加征的通过税。最先在扬州征收,
随即遍及全国。税项名目繁多,税率甚高。杂税、榷关税、厘金三项税课是
纯粹的封建性征商。新海关税亦称洋关税,系鸦片战争后所设对进出口物品
征收的关税。它在机构设置与税务制度的某些方面模仿各国海关制度,具有
保护关税的外壳,但实行“协定关税”,进出口税率均为5%,便利了资本
主义國家的经济侵略,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单福海 何本方)

no.366 清代的捐纳与捐输
清代的捐纳与捐输
(qingdai de juanna yu juanshu)捐纳是中国封建皇朝以授予官
职(有虚衔或实衔)取得捐资的办法。始于秦汉,秦始皇因蝗灾而准许纳粟
千石拜爵一级;汉文帝采纳晁错谏议,准予入粟赎罪或拜爵。以后历代常因
筹饷、赈灾、备边或兴办工程等事,以捐纳为筹措经费来源。捐资者交纳金
钱或粟米,即可得到官爵或褒奖。明景泰中,初定捐例(捐官章程),使捐
纳制度化。清代捐纳有两类:一为暂行事例,因救荒,河工,军需开捐,事
毕即停;一为现行事例(即常行事例),捐贡生、监生、捐加衔、封典等。
文职官中,京官可捐至郎中,地方官可捐至道员;武职官可捐千、把总至参
将。捐纳有常捐,有大捐,常捐只捐出身、虚衔,大捐则可捐实官。清前期,
曾因军饷或兴办工程开办过暂行事例。乾隆十年(1745)开始举办现行事例。
鸦片战争以后,财政支出激增,兼之战争、灾荒等不时发生,于是在广开捐
例,平民、官员都可以报捐。捐事由户部捐纳房掌管,部库和各省都可收捐。
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筹饷,曾准各省开捐。捐纳依等入资,如乾隆中,
捐一名监生银108 两;贡监生捐知县银3700 两,捐道员银13120 两,捐京官
郎中7680 两,等等。捐纳入资是清廷的一项重要财源,乾隆三十一年常捐
300 万两,占全国岁赋的6.4%。嘉庆十八年(1813)常捐400 万两,占全国
岁赋的9%。暂行事例捐额数字更大,嘉庆中达到8000 万两。清后期,捐纳
收入有时年达8900 多万两,少的时期为1000 多万两。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
重,一般为10%以上,最高年达48%,大大缓解了财政危机。由捐纳授官是
科举选官的一种补充,为地主、商人跻身官吏队伍开方便之门,扩大皇朝统
治的阶级基础。当然,入资授官使官吏冗滥,出资之人刻意追求“肥缺”,
上任后唯敛财是务,不顾国计民生,导致贪污成风,吏治腐败。
捐输是封建皇朝根据“报效”银数的多寡予以某种奖叙。清代,凡按照
朝廷规定的捐官办法输纳银两,或对地方兴修文庙、城池及其他公共建筑物
而捐献银两,或向皇帝报效的银两,统称捐输,乃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采
取的勒索苛派手段。在财政收入中,列有捐输名目,依等入资,捐输者有两
类,一类是个人,按规定个人捐输白银自一万至十万两者,分别赏给文官盐
运使衔或武官副将等衔,捐马百匹的官员给予纪录之奖,运丁三年多交米三
百石给予顶戴,各省盐商、士绅“报效”巨款分别给予不同奖励;另一类是
地区,凡各省、府、州、厅、县捐输到一定数额,可以增加科举考试中的优
遇,即所谓广乡试中额和生员学额。以上两种办法交相使用,称为“劝捐”。
又,《辛丑条约》后,为筹集赔款之费,在四川等省征收的田赋附加税,亦
名“捐输”。
(单福海 何本方)

no.367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qingdai zibenzhuyi mengyade fazhan) 即清代康雍乾时期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复出现及扩展。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初发生在明代中后
期,明清之际战乱频仍,发展中断。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社会相对稳定,
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并
向商品生产转化;手工业匠籍制度废除,私营手工业兴起,打破了官手工业
的垄断,商品生产的比重加大;商品交流日益扩大,银钱业繁兴,商业中心
增多,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主要表现在手工工场的扩展、包买主的活跃和经营地主的出现等方面。手工
工场和使用雇工进行生产的作坊比明代更为发展,主要特点:①生产规模扩
大,资本数额增加,使用劳动力增多,分工更加细腻。如矿冶业中,陕西、
川北秦岭大巴山的铁厂包括烧炭、采煤、冶炼、铸造、运输等生产环节,类
似联合性企业,其铁厂由“厚资商人”出本钱,每厂雇募匠人3000 人左右(严
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10)。江西景德镇陶瓷手工工场和作坊逾千,平均
每个工场或作坊雇工以百计,内部分工细密,有17 个以上工种。②雇工与雇
主间渐少封建关系,或纯为雇佣关系。如苏州染纸作坊,雇工与坊主“平等
相称”,“无主仆名分”,雇工“按日按工”领取货币工资,也可辞工不做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第66~72 页)。云南铜厂使用的劳动力
有三种,即亲身兄弟、常用雇工、临时工,后两种由场主按月付给工钱,去
留自由。③分布广。分布的行业从棉织、丝织、陶瓷、造纸、矿冶扩大到制
糖、制盐、木材加工、航运、造船等。分布的地区从江南、东南沿海扩大到
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包买主是商人支配生产,主要有四种形式:①通
过预付贷款或借垫资金,控制产品,如安徽六安,茶商隔年预放款项给茶农,
清明后前往收茶;②以原料换取产品,如江、浙地区,商人以棉花换取农民
织成的纱、布;③分发原料、工具、酬金直接控制生产,如苏、杭等地开设
帐房,组织丝织生产;④包买产品,自行设厂加工,如漳、泉商人至江西瑞
金开设烟厂。农业生产采用雇工方式经营,兼办油坊、酒坊等作坊,经营地
主出现,如乾隆中广东安定县柯氏兄弟经营槟榔园,与租佃地主不同:①生
产规模大,生产条件好;②商品生产为主;③雇工剥削为主。资本主义萌芽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得到发展,但是由于官府抑商政策的压迫、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顽固结合、商业资本转投土地和高利贷、行会和行帮组
织的束缚,它的发展是艰难、曲折和极其缓慢的。
(单福海 何本方)

no.368 清初三大思想家
清初三大思想家
(qingchu sanda sixiangjia)即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中国17
世纪后半期社会进步思潮的代表。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
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的石船山麓,世称船山先生。明亡、他在衡阳起
兵抗清,败后退至广东肇庆,在南明桂王政府中任职;桂林失陷后,长期隐
藏在湘西地区的苗瑶山洞,自称瑶人。直到康熙八年(1669)才在石船山麓
定居下来。他刻苦钻研,勤于著述,著作有一百余种,主要有《周易外传》、
《张子正蒙注》、《思问录》、《黄书》、《噩梦》和《通读鉴论》等。后
人集为《船山遗书》。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
林镇人。世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
嗣母王氏殉国。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
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特别注重对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同
时垦荒种地,联络同道,不忘兴复。晚年居住华阴,死于山西曲沃。他学问
渊博,对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
训诂之学,都很有研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
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黄宗羲(1610—1695),
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思想家、史学家。
父东林名士,为魏忠贤所害。他受遗命就学于刘宗周,19 岁入都为父讼冤,
以铁椎毙仇人。领导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
成立“世忠营”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学问渊博,研究天
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及释道之书,史学上尤有成就。著作有《宋元学
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等。
三大思想家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植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及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形势下,开创
了新思潮、新学风,特点如下:①反对宋明理学,提倡唯物主义思想。宋明
理学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王夫之痛斥陆王心学是误国之学、亡国之学,
认为“陆子静出而宋亡”(《张子正蒙注·乾称篇》上),王守仁为“祸烈
于蛇龙猛兽”(《老子衍·序》)。他否定了“理本气末”、“理在气先”
的谬论,肯定了“理在气中”、“理即气之理”(《思问录·内篇》)的唯
物主义一元论,把被程朱颠倒了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他反对
理学家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恶劣风气,提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
发”(同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黄宗羲也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倾向于唯物
主义思想。②反对封建专制主义。黄宗羲在政治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提出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
的“寇仇”与“独夫”,宣布“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否定了君为
臣纲的封建教条,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这种学校具有面对
天子直言“政有缺失”,“公其是非”的职能,类似于近代的代议机构。提
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的理想。王夫之的“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主张,顾炎武的以“众
治”代“独治”,扩大郡县守令职权的主张,都与黄氏的思想是相通的。③
反对明末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顾炎武痛斥王阳明学
派“置四海之穷困不言,而终讲危微精一之说”(《亭林文集》卷3,《与
友人论学书》),致使社稷倾覆。他认为治学就是求治道,强调“多学而识,
行必有果”,学以致用。他注重实地调查,提倡独创,反对盲从和剽窃,开
辟了清代治学方法和学术门类新途径,为考据学派宗师。王夫之、黄宗羲也
都力主学以“救世”救民。④倡导均田说与“工商皆本”说。黄宗羲以恢复
井田制为口号,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的主张。王夫之、顾炎武
也反对土地兼并,力主自占自耕与均田。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相对立,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与普通地主的要求
与愿望。
(马克锋 何本方)

no.369 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
(qian jia xuepai)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讲究训诂考据的
经学派系。清初,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以实事求是为宗,著《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开清Dai考据学之先河。康熙时,阎若璩和胡谓用考据
之方法研究《尚书》和《禹贡》,成果裴然。乾嘉时期,由于清廷屡兴文字
狱,迫使一部分学者躲进古纸堆里,寻章摘句,为考据而考据,形成了乾嘉
考据学派。当时考据学主要分为吴皖两派。吴派以惠栋为代表。惠栋,江苏
吴县人,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周易述》等书。《九经古
义》务在恢复汉人讲经的说法。惠栋的弟子江声、余萧客等,在治经方面也
颇有成就。吴派的缺点是对古人和汉人的解经达到迷信的程度,凡古必真,
凡汉皆好,“以信古为旗帜”(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皖派以戴震为
代表。戴震安徽休宁人,著有《声韵考》、《声类表》、《考工记图》等书,
着重于文字音韵和校勘训诂。戴门弟子段玉裁所撰《说文解字注》,被称为
“千七百年来无此作”,在文字学方面的成就较大。另一弟子王念孙撰有《广
雅疏证》和《读书杂志》,也是这一时期有关训诂、校勘的代表作。皖派“以
求是为标帜”,在考证、校勘方面成绩颇大。乾嘉时期是汉学复兴时代,知
名的学者有60 余人,除以上所举诸人外,江永的声韵学,王引之的训诂学、
王昶、毕沅的金石考订,钱大昕、王鸣盛的史籍整理,皆能名称一时。赵一
清的《水经注释》,卢文弨的《群书拾补》,都是第一流的著作。严可均辑
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也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乾嘉考据学派在
文禁森严的形势下,为整理和保存古典文献作出了贡献。梁启超称之为清代
学术的“全盛期”。
(马克锋)

no.370 清代文字狱
清代文字狱
(qingdai wenziyu) 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反动措施之
一。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
罪名,构成冤狱。文字狱自古就有,以清朝最盛。清代文字狱自顺治开始,
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 余年。少数民族掌权的清朝,对汉人
控制极严。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
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代的文字狱多达80 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
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康熙一朝的大案有庄廷■《明书》
案和戴名世《南山集》案。浙江湖州富商庄廷■,购得朱国祯《明书》之《列
朝诸臣传》稿本。庄廷■刊行时,请人增添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史事,其中
多有指斥满洲的文句。康熙二年(1663)被人告发。是时,庄廷■已死,仍
被开棺戮尸。庄氏家属及为书作序、校阅、刻字、印刷、买书、卖书者,并
地方官吏,被处死者达72 人,充军边地者数百人,妻女均发边为奴。康熙十
五年(1711)的《南山集》案又称戴名世案,戴名世作《南山集》(因居桐
城南山,故名),采用了相城方孝标《滇黔记闻》中的材料,叙述明末清初
的抗清事实,对南明诸王寄以同情,并书南明桂王永历年号。事发,戴名世
被斩,300 多人受牵连。查嗣庭案亦系较大冤案。查氏为隆科多党人,官至
礼部侍郎,雍正四年(1726)出任江西主考。选用《易经》、《诗经》上的
“正”、“止”二字(俗传“维民所止”)命题,被人告作要去“雍正”之
头。查嗣庭病死狱中,仍被戮尸枭首(《清世宗实录》卷48)。“明月清风”
是前人口头禅,入清帝之耳,则被认为是对清朝的讽刺。乾隆四十三年(1778)
又兴徐述夔狱。徐述夔死后留下刻板《一柱楼诗》及《传》各一本。当时清
朝搜查“禁书”甚严,将这两本书缴出。江苏藩司陶易、幕僚陆琰承办此案,
未能查出“悖逆”之处,后来被人检出“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一句加
以告发,被定为“大逆”之罪,将徐述夔家族及列名校对人活者处死,已死
者戮尸枭首,连陶易及陆琰等人也均身首异处,以惩“大员负恩玩法”之罪。
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这是封建专
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
(马克锋 何本方)

no.371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
(gujin tushu jicheng)清代康熙年间官修的百科全书式的类书。康熙
四十年(1701),福建侯官人陈梦雷开始编纂《古今图书汇编》,根据诚亲
王允祉颁发的协一堂藏书和自己家藏的一万多卷图书,五年后完成初稿。康
熙帝改今名。清世宗继位,允祉受到打击,陈梦雷被流放到东北,编书的功
劳也被抹杀。世宗命尚书蒋廷锡等重加编校,雍正四年(1726)全书告成,
世宗亲自写序,付梓刊印。全书一亿六千万字,共分为6 个汇编,32 典,其
内容为:历象汇编,包括乾象、岁功、历法、庶征四典;方舆汇编,包括坤
舆、职方、山川、边裔四典;明伦汇编,包括皇极、宫闱、官常、家范、交
谊、氏族、人事、闺媛八典;博物汇编,包括艺术、神异、禽虫、草木四典;
理学汇编,包括经籍、学行、文学、字学四典;经济汇编,包括选举、铨衡、
食货、礼仪、乐律、戎政、祥刑、考工八典。每典之下又分若干部,总共6109
部。部是最基本的单位,每部先列汇考,次列总论,有图表、列传、艺文、
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目。汇考纪述大事,引证各种古书,详其源流;
总论收录经史子集各书对该内容的议论;图表视内容需要,用图、表加以说
明;列传记载历代名人传记;艺文是采集和该内容有关的诗、文、词、赋等;
选句是摘出俪句、对偶,供吟诗作文时使用;纪事是罗列琐细小事;杂录、
外编收录前述各项不好安排的有关材料。全书内容丰富,编排材料有系统,
保存史料完整,引证一一详注出处,便于查对原书,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
大、体例最善、用途也最广泛的一部类书。该书有四种印本,流传较广,比
较易得。
(单福海 何本方)

no.372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sikuquanshu) 清代官修的一部大型丛书。清高宗弘历为了宣扬文
治的盛世,宠络汉族地主知识分子,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设《四库全
书》馆,任命亲郡王、大学士6 人为总裁,六部尚书及侍郎10 人为副总裁,
组织了360 人的庞大机构纂修《四库全书》,直到乾隆四十七年全书告成。
全书总计收书3457 种,79070 卷,装成36000 余册;存目6766 部,93556
卷。书成后,首缮四部,存放在北京大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奉天
的文溯阁,热河行宫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接着又缮录3 部,分放在扬州大观
堂的文汇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杭州圣母寺的文澜阁。自四库开馆至七
阁书完成,前后历时17 年。全书规模宏阔,卷帙浩繁,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的壮举。它集古代典籍之大成,把晋武帝时荀勖创始的古籍四部分类法发展
完备。书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分类,类下又分子目,便于检索。它
优于一般丛书:①在每部书的卷首都撰一篇提要,“将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
详细考证,铨疏崖略。”提要由四库馆内学问渊博的专家分别撰写的,由总
纂官纪昀汇总审定。纪昀又将“提要”汇编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200
卷。②全书于经、史、子、集四部各撰“总叙”,各类撰有“分叙”,概述
学术源流。全书修成对保护古代典籍是一大功劳,但是在修书过程中寓禁于
征,对于书中词义有抵触清廷者,皆禁毁之。列入禁毁书目的,约有2400
多种。在修书的十年中又兴文字狱40 余起。
(马克锋 何本方)

no.373 内阁大库档案
内阁大库档案
(neige daku dangan)指贮存在内阁大库中的档案文献。内阁大库包括
两座库房:红本库(俗称西库)和实录库(俗称东房,全称为实录表章库)。
它由明代文渊阁和藏书楼改建而成。内阁大库档案按时代划分,可分为明档,
清初为修明史而征集的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题行稿等档案及旧存实录、诰
敕等。盛京旧档,清入关前后金天聪、崇德年间的满文档案等,清初由盛京
移至京师。清档,清入关后形成的题本等各种档案、图册、试卷等。清档按
其用途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内阁承宣或进呈的文件,记载國家政务的文件,
官修书籍及为修书而搜集的文件,内阁日常公事的文件等。按其文种区分则
包括红本、史书、实录、圣训、起居注、敕书、诏书、表章、各种档册、舆
图、明档、满文老档等。其中红本最多,其次是史书。由于年积月累,数量
甚多,库房小,条件差,损坏相当严重。光绪年间销毁不少。宣统中,内阁
大库中所存档案与书籍曾经交归学部,分贮于国子监南学和学部大堂后楼。
1913 年历史博物馆接收上述档案,移至端门保存。后因财政困难将8000 袋
档案卖给纸店制浆,罗振玉将其赎回,抢救了这批档案。1925 年故宫博物院
成立后,对内阁大库档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抢救及整理工作,不仅分类分包,
编排上架,还编辑出版了《掌故丛编》、《文献丛编》、《史料旬刊》、《清
季教案史料》等书,以及史料汇编、图集、目录、论文集等,共50 余种370
余册。利用档案进行学术研究的工作也开始起步。这些档案历经战乱和政权
更迭,大都保存下来了。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明档有3000 多件
(册),清档有1000 余万件(册)。一史馆对存档进行了分类编排,分包编
号,缮写目录,使所有存档皆可查找。并且组织力量建立了明档全宗和清档
之内阁、军机处、内务府等74 个全宗。编选刊印了大量档案史料,如《中法
战争》、《天地会》、《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等史料专辑;又如《康熙朝汉
文硃批奏折汇编》等全宗性史料专辑。国内外一批利用档案史料获得的研究
成果也在陆续发表。抗日战争时期运往南京,现存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
档约有200 多万件(册),也都整理编目,或复制胶片,或印刷出版,足资
利用。此外,散见于国内各省及海外的明清档案也为数不少,有待于汇集整
理,以飨研究者。
(单福海 何本方)

no.374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
(yangzhou baguai)清乾隆年间在江苏扬州从事艺术活动的八个画家的
总称。具体人物说法不一,总计有15 人之多,近年来都采用李玉棻《瓯钵罗
室书画过目考》一书之说定为金农、黄慎、郑燮、高翔、汪士慎、李􊺯、李
方膺、罗聘八人,八人都不是扬州人但都活动于扬州地区,他们之间有的相
互往来,关系密切,在生活情趣、艺术观点、绘画风格上都有共通的地方,
自然形成一个流派。由于不同时流,被保守派目之为骚乱画坛的“怪物”,
故有“扬州八怪”之称。“八怪”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具有叛逆精神
的人,或大都是不愿做官,终身布衣,或做个小官因触犯统治集团利益被罢
官的人。他们均以卖画为生,读画对象主要是士大夫或商人。在艺术上重视
写生,师法自然;强调以造化为师,注意吸收前人成果;主张自立门户,追
求个性;所作笔意纵恣,苍润古朴,布局章法,不落前人窠臼。同时都擅长
书法、文学、印章,因此形成诗、书、画综合艺术的整体,人称“三绝”。
“八怪”来自各地,出身、经历、个性及师承等不完全相同,每个人的画风
也不尽相同。汪士慎善画花卉,特别精于墨梅,笔致疏落,清妙独绝。黄慎
擅长人物、山水、花卉,用笔酣畅,纵横驰骋,富于变化,与正统派的画风
迥然不同,所画人物,多属社会下层。金农好古力学,精鉴赏,善于识别古
书画的真伪,50 岁后始绘画,善用焦墨,以梅、竹、佛像最为著名,亦善画
马及花鸟山水,苍劲疏拙,风格高逸,尽脱时习,有《冬心题画》、《冬心
记画》行世。高翔善山水,取法于山水画家弘仁的静简而又参以于山水画家
道济的纵恣,用笔简洁、气势豪迈,又善画梅。李􊺯,善画花鸟,随意点染,
不拘绳墨,却有一种大自然的情趣,生平爱画五松图,老干杈桠,笔飞墨舞,
尝以此自许。郑燮虽是著名诗人、书法家,又是很有成就的画家,擅长花卉
木石,尤工水墨兰竹,笔墨劲秀,风致潇洒,给人以清新之感。李方膺善画
松、竹、梅、兰,尤以梅为最,纵横排戛,不守寻常法度。罗聘的人物、山
水、花卉画都很精妙,尤善画神怪,以《鬼趣图》为最。“八怪”绘画是历
史上典型的文人画,继承了明人陈淳、徐渭,清代八大山人、石涛的创新精
神,突破了陈套旧俗,在中国绘画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他们的笔墨技
法对近代法坛影响很大。
(单福海)

no.375 观象台
观象台
(guanxiangtai)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当时称观星
台,清代改称观象台。台高14 米多,东西长近24 米,南北宽20 米有余。明
代观星台上使用的大型仪器有浑仪、简仪和天体仪等。台下修有计时、报时
的漏壶房,观测正午日影的晷影堂等建筑。清代在此基础上,又新设计了赤
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并将原明
代仪器全部移放台下。(“九·一八”事变后,为保护古代文物,于1931
年将明代仪器迁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上安置新制的六件仪器。康熙五十
四年(1715)法国传教士纪理安又设计了地平经纬仪。这是一种将地平经仪、
地平缜仪合成制作的大型仪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乾隆时,花费十年工期
设计制造了玑衡抚辰仪,这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天文仪。至此,观象
台上共有八大铜制观测仪器投入使用。其中的天体仪,是一个直径为6 尺的
巨大球面,上面精确刻画了1800 多颗星宿在天体中的位置,银河纵贯整个球
面,牛郎、织女星座隔河遥望,以此表现天象。玑衡抚辰仪,重五吨多,它
的结构基本上与汉唐以来我国历代制造的浑仪相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浑仪中
表示太阳位置的黄道环和地平圈,克服了过去环圈相互交错,遮掩部分天区,
不便观测的缺点,时度刻划同于观
象台上其他七件仪器,用圆周360度和96刻制取代365 度和百刻制。
1
2
我国古代对天文台曾有过多种称呼。夏代称清台,商代称神台,周代、
西汉都曾称灵台,春秋时期鲁国称观台,两汉时也称候景之台,金代称司天
台,元代始称观星台,一直沿用至明。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