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画资料调查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清河镇木版年画
 山东惠民县清河镇木版年画是从潍坊和天津引进后经加工修改而成,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每至庙会集市,来自周边县市的画商临街设摊,当地的画商大都沿街开店,也有少数设摊的,大街小巷画店林立。至清道光二十年,清河镇已有福星、福利、福泰、永盛、同盛、广盛等大小画店30余家。到光绪年间鼎盛时达到65家。画店内外装饰一新,并挂满自己的画样,画店门外彩灯高悬、牌匾辉煌,喜迎前来订货的画商。

    清河镇木版年画的兴盛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清河镇是惠民县五大古镇之一,位于南北交通要道的黄河北岸,自古为商家重地。当时有渡口、站房、还有货场、煤场,货船云集,经济和文化都十分活跃。当时该镇有十四条街,十日内便有四个集市。有大小客栈40余家,还有酒店、茶庄、当铺、车行等。有大小寺庙8座,庙会非常热闹。

    清河镇木版年画的取材和内容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思想追求、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需求,其表现内容丰富,题材主要有避邪纳福、瑞祥吉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小说戏剧等。它根植于民间的土壤之中,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反映了人民美好的愿望。

no.2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地位

桃花坞木刻年画始于明中叶,盛行于清初至太平天国时期,和天津杨柳青年画有“南桃北柳”之誉。

特点

多在印出墨线後由人工填色而成,色彩夸张,气氛热烈。

变迁

早期,以反映城市生活为主,风格雅致,受文人欢迎,与明代文人的发展有关系。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大量外国传教士到了中国,苏州开放、兼容,在保留传统作品时,又出现了大量铜版西洋绘画风格的作品。

鸦片战争後,机器印刷画进入中国,冲击木刻年画,使其逐渐丧失城市市场,走向农村,以反映农民生活为主,比较热闹和喜庆。

影响

木刻年画还飘扬过海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特别是对日本浮式绘艺术影响较深。

no.3 潍县木版年画
山东地区的一种民间木刻画。因产于山东潍县而得名。生产作坊多在杨家埠和仓上等地。据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代中叶为盛期,清末逐渐衰落。早期风格受天津杨柳青年画影响,后来自成体系。题材分吉利画、戏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形式有大贡笺、方贡笺、小横匹和福字灯等。造型生动、刻工精良。线条粗壮、重用原色、对比鲜明、风格纯朴。建国后,在题材、上彩、刻印等方面,都有革新和发民。潍县木版年画,以杨家埠年画最为著名,制作精、产量大、销售广。兴盛时期最高年产量达三万六千多令(每令五百张)纸,销售除本省外,远销安徽、江苏、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和内蒙古等很多地区。

no.4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
独具风格的陕西凤翔木版年画,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

  凤翔木版年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旧藏版有秦琼、敬德、加官、进禄、方弼、方相、钟馗、国泰民安、龙凤呈祥等。解放后木版年画获得了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印数和销售量逐年扩大,增加不少宣传党的政策和开发大西北的新题材新内容。如《福到了,中彩了》、《西部腾飞》、《廉史一生》、《妈妈只生我一个》等,对于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激励人们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又作为民间艺术品备受国际名人的赞赏,如《戟磬有鱼》博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青睐。

  凤翔木版年画大多与当地乡土民俗密切相关,它寄托着人们向往太平安宁的美好象征,乡土气息颇为浓郁。

no.5 桃花坞木板年画
桃花坞是苏州的一处地名,位于阊门内北城下,古来便是苏州城里一个风景秀丽的去处。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与天津扬柳青并称”南桃北杨”。明弘治时,名画家唐寅(伯虎)曾在这里营建桃花庵,自此名扬。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盛于清雍正、乾隆年间。此后江南各地受其影响,陆续开设画坊。其作品富丽堂皇,题材多样,或谓能“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并且“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新闻”。内容有故事戏文,人情风俗,时事新闻、美人、娃娃,以至灶君、神马等。

       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

no.6 潍坊杨家埠年画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位于江苏苏州阊门内北城下)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太平天国末年,清兵围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后一直萎靡不振。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州市文联组织艺人恢复生产,后又成立“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社”,在整旧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

no.7 漳州民间木版年画
漳州民间木版年画

  一种在木质平板上镌刻画稿(分色版和墨线版)后,以短版法套印于纸上的民间版画艺术。其主要品种有: 1 、门画,如:《神荼郁垒》; 2 、门顶画,如:《狮衔剑》; 3 、中堂画,如:《和合仙》; 4 、独幅画,如:《老鼠娶亲》; 5 、连环画,如:《孟姜女》;此外还有博古、动物图,原共计 200 余种,现存 65 种。它的底色分别有大红、朱、纸本色和黑,而黑底画面为全国所独有;在印刷上先色版后墨线版亦是其特色之一。

  漳州民间木版年画,,原主要分布于漳州市城区,其产品不仅在闽南,省内各地和广东岭南一带销售,还远销台湾、香港、新加坡、泰国、缅甸等。这里的木版年画艺术源远流长,有史料称“宋刻书之盛,首推闽中”。漳州木版年画随福建雕版的发展而发展,据考,它始于宋,兴于明、盛于清,至今 500 余年。

  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的学术价值在于它的出现使学术界弄清了台湾木版年画与漳州木版年画的渊源关系,它在全国丰富的民间艺术宝库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南方民间木版年画中具有粗犷和秀丽兼长的独特品种。 1957 年被國家定为民间艺术品赴苏联东欧各国展览而大受欢迎; 1986 年参加福建民间美展晋京展,受到京华美术学术界好评; 1988 年在全国民间美术工作大会上得到与会专家们高度赞赏; 1990 年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 2001 年原市艺术馆馆长林育培所撰《漳州民间木版年画初探》一文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群众文化科研成果评奖)金奖。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独具特色,二十多年来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大学和各种研究机构收藏。

  系漳州传统民间画种。唐代由中原传入漳州,并流入龙岩,其后兴于明,盛于清,至民国初尤其繁荣。漳州一带历来以节庆制灯、贴年画为俗,因而成为木版年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漳州民间木版年画业作坊称为“红房”,清代至民国初,漳州“红房”发展到二十余家。著名者有裕泰作坊、丰盛作坊、汝南作坊、联大作坊、同盛作黄、彩文楼、洛阳楼、锦文年画店等,其中最大为颜氏家族系列作坊,繁衍至今,后人仍有大量清版版木珍藏。漳州木版年画艺术技法和工艺过程独具一格,其雕版线条粗细迥异、刚柔相济,以挺健黑线为主。其用色追求简明对比,印制采用分版分色手工套印,谓之“饰版”。所用颜料分水质和粉质两种,纸张选用“闽西玉扣”,有大红、淡红、黑以及本色纸诸种。色纸须先由“纸房”预染。漳州木版年画内容多与民间祈求吉祥如意、避邪消灾有关,如门神、八分、狮头、财神、禄福寿等,也有喻世劝善的戏文故事以及民间喜爱的龙船图、春牛图、花卉、动物等。著名作品有《天宫赐福》、《神荼郁垒》、《狮咬剑》、《春招财子》、《郭子仪拜寿》、《老鼠娶亲》以及建国后创作的《武昌起义》等。 

no.8 高密扑灰年画
【简介】

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全国只有山东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

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

【溯源】

尽管扑灰年画的制作技术比较独特,但它仍然属于我国年画群中的一个画种。在扑灰年画产生之前,高密一带的年画生产,大多是由一些穷文人手绘而成,他们为迎合民间需求,用工笔或半工半写之法绘一些喜庆题材的年画,销售于市,以聊补生活之不足。可想而知,这种生产效率极为低下。因此,单靠这种低效率绘制的年画作品,远远满足不了民间百姓在春节期间张贴 年画之需求。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促使艺人们改进年画的技法,于是,扑灰年画这一画种诞生了。扑灰年画的产生,为那些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从事年画生产,并以此为谋生手段提拱了可能。

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的创始者,据传是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的王姓人家,他的名字已无资料可查,只能凭借民间的一些传闻,来推知他的情况。

最初,他们为了生计,便临摹一些文人画及庙宇壁画拿到市场上去卖,慢慢地,他们便以文人画及庙宇壁画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借鉴、创新,从而产生了最里的扑灰年画。初期的扑灰年画大都是以神象、墨屏花卉为主。到明代中叶,"墨屏花卉"已销行于市。

从清代乾隆到咸丰年间(1736--1860)是高密扑灰年画发展的成熟期。乾隆十五年,公婆庙王氏开收徒之先河,收本村张氏的四个儿子为徒学画(据公婆张氏家谱 记载)。后因生活所迫,张氏四弟便仿学师傅,作墨屏花卉画于街市变卖,以补农田歉收的不足。这样作的结果,大大体现了扑灰年画的商品性质,扩大了它的行销范围及其在人们中间的影响,从而促进了高密民间年画的兴起与传播。到乾隆末期,高密李家庄的胡玉显、赵家圈的赵大伦、杜家官庄的杜万等,慕名投奔公婆庙张氏,拜师学艺。三人艺满归里,公开办作坊,收徒弟,以比师傅更大的派开起了画店。

胡、赵、杜三家作坊诞生开业,很快引来大批外画商,他们争相贩运。扑灰年画也由近及远,行销到烟台、临沂、徐州、杨柳青东部、内蒙、东北三省等地。胡记、赵记、杜记三家扑灰年画画店,从客观上刺激了扑灰年画的发展。胡玉显后人的家里,至今还生长着一棵返老还童久"文官果树",据传是外地画商给老先生带来的,至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成为胡家引以为豪的祖传宝树,也是胡记扑灰年画发展史的最好见证。

画店的开张,促使他们为拓宽扑灰年画的销路努力。在此情况下,题材的拓展,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经胡玉显、赵大伦、杜万及其徒弟们的努力,扑灰年画由单纯的花卉墨屏那种轻松消遣的趣味之中摆脱开来,向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人物画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们一直生活于劳动群众之中,对人们的追求,向往,喜爱和憎恶了解得很清楚,因此在创作生产扑灰年画时,不管是取材于神话故事,戏剧故事,还是民间传说,无不打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印记,总是借作品替生活底层的人们抒怀寄情。

据说,在较长时间的创作生产中,胡、赵、杜三人在题材方面又各有侧重,各有拿手的"好活"。胡玉显喜欢画"八仙屏""天女散花""三仙姑下凡""胖娃娃"等题材的扑灰年画,赵大伦靠画墨屏美人条(大挂画)发了财,曾一气买地160多亩,成了赵家圈的富户。因此,街坊以羡慕的口吻送他一句顺口溜,"一人有才,全家福来"杜家官庄的杜万则善画刀马人物,比如三国人物,杨家将,岳飞等,同时还兼画大挂子画,如"万事如意""尤鲸献瑞"等。
以胡,赵,杜为代的民间画家一反当时以记录"风花雪月"为主的文人画的弊端,想农民之所想,爱农民之所爱,将以欢乐为主题的题材揉进扑灰年画,把农民们喜爱的人物,故事挪入扑灰年画的表现范畴,大大地开拓了年画的题材。可以说,这时北有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南有高密扑灰年画的年画生产局已经形成。

大约在1810年左右,即清朝嘉庆十几年间,高密扑灰年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半印半画时期。当时在天津杨柳青画店刻版的胡三,因不受老板的赏识,又迫于生计,便千里迢迢从杨柳青来到高密李家庄,投在胡玉显门下,安家落户。胡三从师胡玉显之后,很快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长处揉进了扑灰年画之中,从而逐步把扑灰年画发展成半印半画年画。以刻版印线稿,进行手绘为主要技术特征的半印半画年画制作技术,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手工绘制的约束,大大提高了年画的生产效率,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丰富了年画品种,从而把高密民间年画的生产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到清朝道光年间,高密扑灰年画进入了鼎盛时期,此期的高密扑灰年画由于受姊妹艺术的影响,已经发展为两支派系,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作画能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对于扑灰年画来说,自清王朝末年,即光绪年间开始,就已经无可奈何地进入"更年期",出现衰老的征兆了。二十世纪初虽有一度知名度兴盛,但那只是印刷销售上的繁荣,而在题材内容,艺术特点上却是陈陈相因失去了创新和活力。

【艺术特色】

扑灰年画初时一些民间画工临摹庙宇壁画出售,因为临摹需要大量底稿,故在传统民间壁画底稿"扑粉"拓印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扑灰"拓印法。"扑粉"和"扑灰"最大的差别并不在于材料的运用,而在于"扑粉"是使用现成的粉本(即样本),而"扑灰"则需要先对原作加以临摹。"扑粉"是直接印制,用一次印一次,"扑灰"是一次摹仿多次印制。因为有了临摹这一程序,故扑灰年画在发展过程中极善于吸收各种绘画因素和造型风格,以适应人们的审美趣味。

扑灰年画分为"老抹画"和"红货"两大流派。"老抹画"继承传统画法,仍以画墨屏为主,画风典雅,虽受新画派冲击,决心不改初衷,自编歌谣表态明志:"墨屏墨屏,案头清供。婆娘不喜,老头奉承。货卖识主,各有前程"。"红货",大胆借鉴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潍县年画对色彩的运用,向大红大绿靠拢,使作品显出艳丽红火,对比强烈的特色,一时为多数人所喜爱,艺人也自编歌谣,宣扬成绩:"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户墙上挂,吉祥又红火"。

"刷刷刷,一溜栽花。大笔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这首顺口溜,既说明了高密扑灰年画的风格特点,也道出了它的制作手段。"刷刷刷"自然是指扑灰年画创作的速度。民间画师为了追求效率,也为了销售的需要,在作画时恣意挥洒、不加雕琢的风格就表现出来了。"大笔狂涂,描子勾拉"是指扑灰年画的笔法。"大笔狂涂"是"意"的体现,"描子勾拉"是"工"的写照。

扑灰年画被人们称作"民间写意画"的道理正在于此。"细心粉脸,眉眼巧画"是扑灰年画中的细微部分。在扑灰年画的人物作品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洁白的"粉脸",即在脸的部位先粉出一个洁白的脸型,然后巧妙地勾画五官,再敷彩、涂明油,看上去富有弹性,透明细嫩,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这是其他民间年画所达不到的效果。"咸菜磕花"是为增强扑灰年画欣赏效果采取的一种制作手段,就是作品整体完成后,拿萝卜咸菜刻上图案,再蘸着颜色往"大笔狂涂"的服饰上磕,以打破画面的沉闷感,求得生动、变化。为了提高工效,增强画面效果,民间艺人们还创作了"鸳鸯笔""排线笔"和各种型号的"涮笔",这些工具的分工也为形成扑灰年画"兼工带写"的风格提供了条件。

早期的扑灰年画以水墨为主,从清代道光年间逐步发展为以色代墨,并趋向艳丽。起初扑灰年画的题材是灶王、财神。后来,逐渐转到用于布置美化房间的各种年画。内容也大多围绕中国的传统习俗。对中老年,大多是福寿有余、孝道为先之类。表现福寿有余的年画,画面上有手拄龙头拐杖、手捧大寿桃、脚踏祥云或骑仙鹿的老寿星,并有古松、仙鹤相衬,两边配以对联: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表现孝道的年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二十四孝图",曾在高密民间风靡一时。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扑灰年画的内容大都表现喜庆,很适于民户节日张贴。像"姑嫂闲话"、"踢毽子"、"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 "团扇美人"、"四季花屏"、"家堂"等都是扑灰年画的代表作品。扑灰年画的主要体裁有中堂、条屏、对联、窗旁、灶画、炕头画、供奉画、年历等,按题材分类主要有供奉家堂、文武财神、八仙、吉祥喜庆、故事戏曲、历史典故、风景花卉、历史人物等,堪称农村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园。

【传承意义】

扑灰年画的制作特点使其无法脱离传统的手工扑拓、绘制技艺,由此造成制作周期长、工艺讲究、产量有限的特点,这样扑灰年画便无法与制版印刷的新年画技术竞争市场,至光绪年间整个行业开始衰落。到民国中后期,由于战乱影响,扑灰年画业受到极大的摧残。1937年,抗战爆发后,绝大部分艺人外逃,画业濒于绝境。解放后,在生活的迫切要求下,扑灰年画业才重现生机,画店逐年增多。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期间,相当一部分画稿被烧掉,扑灰年画业又一次受到严重冲击,艺人面临失业的危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扑灰年画艺术得到恢复,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相继成立了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扑灰年画协会等组织。

时至今日,扑灰年画技艺在高密地区的传承已是后继无人。作为一个独特的年画品种,反映了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保存了中国民间绘画的传统技能,有必要对之进行抢救和挖掘。

國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國家文化部确定,山东省高密市的吕臻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no.9 朱仙镇年画
中 原 地 区 的 民 间 木 版 年 画 。 因 产 于 河 南 省 开 封 市 附 近 的 朱 仙 镇 而 得 名 。 始 于 宋 代 , 盛 于 明 清 。 当 时 在 朱 仙 镇 有 三 百 多 家 年 画 作 坊 , 至 清 末 有 七 十 多 家 。 其 中 以 “ 万 通 ” 、 “ 天 兴 德 ” 、 “ 德 胜 昌 ” 、 “ 天 义 德 ” 较 为 有 名 。 形 式 有 文 武 门 神 、 神 像 图 、 戏 出 和 挂 笺 等 二 千 余 种 。 其 题 材 大 致 可 分 三 类 : ( 一 ) 辟 邪 赐 福 类 ; ( 二 ) 吉 庆 民 俗 类 ; ( 三 ) 戏 曲 , 历 史 故 事 类 。 印 制 多 水 色 套 印 , 一 般 为 六 版 一 套 , 也 有 九 版 一 套 。 色 彩 以 暖 调 为 主 , 如 红 与 棕 、 黄 与 紫 等 。 人 物 面 部 多 用 白 脸 、 红 眼 皮 、 用 透 明 水 色 套 印 。 有 的 画 面 留 些 许 空 白 , 饰 以 店 号 名 称 、 画 题 、 云 纹 、 动 物 、 花 卉 等 , 此 为 朱 仙 镇 年 画 的 特 色 之 一 。

no.10 晋南木版年画

  山西晋南木版年画,发源于古晋河东南路平阳府(今临汾、远城地区)。南宋时已相当发展。1909年在甘肃额济纳旗黑城镇古塔内,发现一幅宋金时期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四美图雕版画,似年画形式,上有“平阳姬家雕印”字款。反映了古代平阳木版画的高水平。明清时得到更大发展。晋南木版年画风格粗犷、豪放、纯朴,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其特点:一,因物设画,形式多样。有中堂、屏条、贡笺、拂尘纸、灶画、春联等一整套。其二,敷彩多用大红、老绿、普蓝、黑色等。其三,诗画相配,字画结合。画幅、构图等讲究对称、均衡,两幅一对,或四幅一套;单幅画内容、形式亦要求“对仗”,人物数量、道具背景、姿势、服饰、色彩要求相仿、相对。

no.11  陕西木版年画
历史悠久。据传在明代中期,关中凤翔就已开始刻印木版年画,后长安、蒲城和陕南的汉中、洋县、安康等地亦都相继刻印。经世代相沿,不断加工,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关中木版年画以凤翔为代表,具有简洁、明快、朴实、豪放的格调。陕南木版年画以汉中为代表,具有浑厚,古朴、粗犷的特点。内容丰富多样,色彩鲜艳浓烈,寓意喜庆欢乐,热烈红火,既适合农村春节美化环境,又能表达农民的期望和理想。产量大,销路广。

no.12 东昌府木版年画
中国民间木版画,唐以前未发现有文献记载,宋代开始流行独幅版画,当时叫“纸画”,明朝改称“画贴”,清初有的地方叫做“卫画”,还有的地方称做“画张”。“年画”一词出现于清道光二十九年,顾名思义是指过年张贴的画,后来这一名称被文化人沿用。在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享誉古今中外,而另外一支东昌府木版年画却渐渐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古代东昌府与潍坊杨家埠并称山东两大民间画市,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很早就在国内享有盛誉。东昌木版年画的生产已有近300年历史。山西、陕西商客首先在“五方商贾辐辏,物阜繁齿”的阳谷县张秋镇开设了3家年画店。后来,其中之一的“刘振升画店”迁到东昌府东关清孝街,而后各地商贾蜂拥而至,竞开画店。清末,聊城的“五福祥”、堂邑的“同泰”、莘县的“通顺”等20多家大堂号画店相继出现。每年春节前,各种年画纷纷上市,引人注目。从鲁西平原到山东各地,从晋、陕、冀、豫到东北3省,都有东昌年画的销售市场。
    文化地理与东昌民间传统版画
    现在的山东聊城明朝称“东昌府”,清朝乾隆年间漕运鼎盛,东昌府声望剧增,被誉为“挽漕之咽喉,天府之肺腑”。由漕运带来的兴隆盛世延至公元1854年,前后长达四百余年。
    “东昌府传统民间木版画”就是在这块沃土上应运而生。从东昌府遗留下来的“童子花篮子”门画看,这种版画是从宋代独幅版画美女娃娃发展而来的。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一些雕版工匠被掳往平阳(今山西临汾),使这地区成为雕版印刷的一个中心。据说,山西经营民艺的商人,在离东昌府50公里正南张称镇开设了民间版画作坊,从而使张秋镇版画成为东昌府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东昌府的刻书业甚为发达,刻书业的插图雕刻艺人专门负责为各个作坊雕刻画版,是他们开创了独树—帜的东昌府民间版画。据考查,东昌府民间版画作坊分布于聊城、堂邑、阳谷、寿张、东阿、莘县、朝城、范县、古城等二十多个城镇和乡村,目前知道的有:五福祥、义和祥、福盛和、同泰、同顺和、裕兴和、相源成、德聚成、魁元隆、广和、同顺兴、义和成、源茂永、鲁兴聚等作坊名称。有的是农历六月,有的是九月、十月着手开始印画。着手最晚的作坊甚至是农历腊月初挂作坊牌子。每个作坊每年平均需用纸600斤,产品销往鲁西、鲁南、鲁北各县,有的还远销到山西、河南、河北、东北等地。
    独具特色的“东昌府”版画
    “东昌府”由于黄河改道、运河堵塞等原因渐渐衰落,她的民间版画也渐渐埋没于民间,却也因此保持了其原汁原味。这种大俗大雅的作品,极具艺术吸引力。比如一对门神秦琼和敬德,被称为“中国民间传统版画之最”。
    所谓“之最”是从作品的艺术风格及表现形式而言。门神头大身小,但是视觉上非常舒服。精湛高超的运刀技巧,产生了自然流露的刀迹,线条刚劲,在一根线条中常出现停顿和转折的直角,具有力度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和现在重新翻刻的作品有本质的区别。
    另外,东昌府年画的“灶君”神码有72种之多,虽然内容形式不尽一致,但风格是统一的。
    老字号作坊
    “同顺和”、“同顺兴”、“万顺兴”等作坊都是东昌府年画的老字号。“同顺和”号的主人姓相,已经发展了五代人。第五代传人相连街今年69岁,他说老老爷爷相开宗是清代的秀才,大约在1870年,租用铁塔寺的后大厅,带领40多人在那里赶印神码门神,这个作坊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同顺兴”字号是莘县相八爷开设的版画作坊,从农历十月开始,到春节前,大约刻印两个月的时间,“同顺兴”在东昌府坚持了20多年。
    “万顺兴”字号是莘县刘庄乡于汝奇所创,于汝奇早年在“同顺兴”作坊学徒,做印刷工人,跟随相八爷在东昌府帮忙多年,后成为作坊的骨干。
    “同济祥”字号作坊开设于莘县的古城镇。故称“范县同济祥”,作坊主人是牛建寅、牛星柱。主要印制神码、门画、扇面、窗画、墙画等,版画销往黄河以南郓城、嘉祥、济宁、曹州、南乐、清丰、长垣等地,还远销安徽的徽州、蚌埠等地。“同济样”的扇面画以戏曲舞台人物为主,人物造型生动传神,十分精彩。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