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未解之谜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阿基米德用镜子打败过罗马军吗?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历史上有多少中外英雄曾经引用过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其实这句话本来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所说的,他在向叙拉古国的国王解释其杠杆原理时,说出了这一句著名的“狂言”。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希腊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他的父亲是一位很渊博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父亲的影响下,阿基米德从小就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他到十一岁的时候,漂洋过海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向著名的欧几里德的学生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他继承了欧几里德证明定理时的严谨性并有所突破,他的才智和成就远远高于欧几里德。他的贡献主要是在物理学方面,被人誉为“力学之父”,另外他在工程技术方面也颇有建树,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天才科学家。   
    据传,公元前213年,罗马的执政官马塞拉斯率领军队攻打叙拉古城。阿基米德在保卫叙拉古的战役中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一批在城头上使用的投石器。在罗马人入侵时,许多又大又重的石块以飞快的速度投向从陆上侵入的敌人。罗马人的小盾牌根本抵挡不住,被打得丧魂落魄,只得争相逃命。之后当他们一看到城墙上出现绳子或木架子之类的东西,就以为阿基米德再次开动机器了,惊叫着“阿基米德来了!”抱头跑得远远的。阿基米德还发明有一种巨大的起重机式的机械巨手,它们分别抓住罗马人的战船,把船吊在半空中摇来摇去,最后抛到海边的岩石上,罗马人惊恐万分,只好撤退到安全地带。阿基米德不仅用人力开动那些投石器,还利用风力和水力,将有关平衡和重心的知识、曲线的知识和远距离使用作用力的知识运用到了这场战争中,重创罗马入侵者。   
    最令人称奇的是,当罗马人的战船退到机械手够不着的地方时,阿基米德让全城妇女老幼手持镜子,排列成一个扇形,利用抛物镜面的聚光作用,把阳光聚集到罗马战船上,让它们自己燃烧起来。罗马的许多船只都被烧毁了,但是他们却找不到失火的原因。防不胜防的罗马军队被阿基米德的发明弄得焦头烂额,面对这种情况,无奈的罗马军统帅马塞拉斯也不得不自嘲:这是一场罗马舰队与阿基米德一个人的战争。   
    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对阿基米德利用太阳光摧毁罗马舰队的传说一直有所争议。不少学者怀疑这一传说的可靠性,他们认为当时的人不可能了解光学和镜子的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格兰的两位教授对这个传说进行了仔细地研究,再次否定了这个传说的可靠性:因为根据光学原理,太阳光在天空中大约有一个0.5度的旋角,所以它的射线不是真正平行的,会产生发散,不可能用一个平面镜子有效地集中太阳射线。教授们经过计算后还提出一个推论,如果上千人每人握住一个面积为一平方米的磨光镜,他们同时聚光到一点,仅仅能点燃50米开外的面积为0.5平方米的木头。英格兰两位教授认为,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那时的生产力条件下,镜子表面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光滑,因而这个战术的杀伤力实在是很有限的。所以教授们得出结论,关于阿基米德的大多数传说都有可能是虚构的,是后人出于对这位先知的崇敬而编造出来的美好故事。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某些古代文明,已经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不能用现代的推断来否定古代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对叙拉古城久攻不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的舰队远远离开了叙拉古附近的海面,然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办法,切断了城内和外界的联系。一年以后,由于内部有人通敌,这座城池才被攻破。进城后的马塞拉斯十分敬佩使他屡次败北的阿基米德,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请他,并下令不要伤害他。谁知这时的阿基米德还不知道城门已经被攻破,他正在沙滩上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他的几何图形沉思。对于前来请他的士兵只说了一句:“请你不要踩坏我的圆”,并要求允许他把原理证明完再走,鲁莽无知的士兵不耐烦了,竟举剑刺死了这位75岁的老科学家。   
    罗马统帅马塞拉斯对阿基米德的死十分痛心,他严惩了那个士兵,并为阿基米德修建了陵墓。按阿基米德的遗嘱,在墓碑上刻下了标明其体积为三比二的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内切球。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把对科学的嗜好和探索,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阿基米德研究的大量文字材料,在城门被破后的混乱中散失大半,使人们无法理解他科学研究的真实情况。他在保卫叙拉古城中使用镜子烧毁战舰的方法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no.2 耶稣是否真实存在过?
基督教作为与佛教、伊斯兰教齐名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创立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对于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是否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的真人,却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有人认为在历史上真的出现过耶稣这个人,他们认为,这位被现在数以亿计的基督教徒信奉的“救世主”耶稣是一个凡人。他是一位生长在巴勒斯坦的拿撒勒族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由于他创立了基督教,所以被后来的基督徒崇奉为“上帝”。   
    耶稣的父亲名叫约瑟,是一个木匠,他的母亲名叫玛丽娅,耶稣还有3个弟妹。耶稣从小没有受过传统的正规教育,由于他的父母是虔诚的教徒,每年都要去宗教圣地耶路撒冷诵经朝拜,每次都会带上长子耶稣同行,耶稣从那里了解了巴勒斯坦和外部世界的情况,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涵养。   
    后来,耶稣带领他的12个门徒,云游四方,到巴勒斯坦各地宣传他创立的基督教。他的思想在下层民众中深受欢迎,他宣扬“天道”,号召民众要把巴勒斯坦从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重建繁荣昌盛的希伯来大卫王国。“叫有权柄的失位,让卑贱的高升;叫饥饿的饱食,让富足的空手;凡自高的必降为卑,凡自卑的必升高。”在犹太人民的心目中,耶稣既是先知先觉的圣人,又是大卫王国的皇位继承人。根据记载耶稣生平事迹的“四福音书”所说,耶稣和他的门徒的布道说教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苦难,激励了人们的斗争意志,指出了人民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是建立“天国”,他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福音,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群众抗议活动。耶稣的这些活动,遭到了犹太当权者的抵制和打击,后来他被捕,落到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庞迪俄•彼拉多的手中,最终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东郊橄榄山的十字架上。   
    按照这种说法,耶稣是当时在民间活动的反抗者领袖,他用宗教来号召人民和他一起推翻罗马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的压迫者,事情泄露后被杀,但是他创立的宗教却逐渐流传了下来。   
    而持否定观点的学者们则指出:耶稣在历史上并没有其人其事,他的形象是后人伪造出来的,是基督教会塑造出来的“一个没有生命的偶像”。   
    多年来,学者们对《圣经》进行了研究,认为关于耶稣的传说多半属于虚构,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所有历史资料都不能证明耶稣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传说中耶稣创立基督教的时代,各种史籍著作都很少提到耶稣本人的生平事迹和创建基督教的详细资料。至于记载耶稣故事的各种福音书是在基督教产生以后很久才陆续问世的。由于宗派斗争的需要,各教派纷纷根据自身需要来编写福音书,按照各自的教派观点来描绘“救世主”耶稣的形象。这一点可以从各个不同版本的福音书中清楚地看出来,《路加福音》中的耶稣家谱同《马太福音》中的耶稣家谱就有很大的不同,在《新约全书》中描绘的耶稣更是一位无所不能的“天神”的形象,而与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毫不相干。   
    同时,学者们还对耶稣创立基督教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从现有历史资料来看,基督教本来只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耶稣是犹太人中一个非常普通的名词,它的原意是“上帝耶和华拯救”,而“基督”则是“救世主”的希腊文音译。基督教在萌芽时期是社会下层平民狂热宣扬“天国”和“救世主”的群众布道活动,人们急切渴望“救世主”能够从天而降来解救受苦受难的民众,因此基督教徒就创造出了耶稣这样一位先知来帮助他们宣扬教义。也许事实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基督教很可能不是像耶稣这样单独一个人创立的,而是在大众中悄悄地产生形成的。   
    基督教本来只是犹太教的一个新宗派,最早的基督教徒大部分都是犹太人,因而各类福音书的记载无不受到犹太教的影响。《马太福音》之所以要把耶稣说成是犹太国王的后裔,是因为这样就能为这位神明的“救世主”披上合法的外衣,从而号召更多的信徒。后来,随着基督教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为了把耶稣说成是全世界所有地方民众的“救世主”,只好再把他改成是上帝耶和华的独生儿子。然而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广大教徒心目中的上帝是威严神圣而又高尚纯洁的,他怎么会与凡间的女子生儿育女呢?于是,福音书又编造出“童女玛丽娅尚未出嫁便受圣灵感应而怀孕”的新说法,把耶稣变成了一个“神的儿子”。   
    耶稣到底是一个历史真人还是一个“人造神”,历史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却一直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基督教世界中的信徒却有着永远的兴趣,绝不会放弃对它的关注。

no.3 马可•波罗有没有撒谎?
  1295年冬末的一天,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有名的商人家族——波罗家族门口来了三个装束奇特、蓬头垢面的男子。他们讲着很不流利的意大利语,告诉守门人,他们是波罗家的成员,从东方经商回来。仆人看着眼前这三个衣服破破烂烂的人,说什么也不相信他们说的话,争执最后还是惊动了波罗家的主人,经过仔细辨认,终于确认了这三个人的身份,他们是尼古拉•波罗、马飞•波罗和马可•波罗。24年前他们父子、叔侄三人出门,说是前去中国,但从此就没有任何音信,家人还以为他们早就不在人世了。   
    马可•波罗等人从遥远的东方回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威尼斯城,人们纷纷来到马可家中观看。马可•波罗也激动地向人们讲述他们的旅途见闻,但很多人都将信将疑,甚至宣称这是一个谎言,是波罗家的三个流浪汉编造出来的。还有人讥笑马可,你们从富有的东方回来时,为什么都穿着那样一身破破烂烂的衣裳?据传说为了证实他们说的话,马可在家里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宴会。席间每上一道菜,他们就更换一套衣服,一套比一套华丽。最后他们换上回来时穿的那套破衣烂衫,当众撕开衬里,让里面藏的金银珠宝洒落一地。怀疑者中有的人相信了马可的话,有的仍然认为马可的行为只不过是在炫耀自己的富有罢了。   
    对于马可滔滔不绝地讲述东方见闻,威尼斯人很快就失去兴趣了,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战争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按照当时威尼斯法律,军舰由有钱人出钱捐造,富有的马可家自然也不能例外。马可把自己捐造的军舰命名为“东方”号,亲自担任舰长。后来威尼斯海军战败,马可也被俘入狱。在狱中,马可总是独自眺望着窗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中国的见闻。他的沉思引起了同狱中一位叫做鲁思狄谦的作家的关注,马可情不自禁地向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作家对他的讲述很感兴趣,建议由马可口述,他来笔录成书,以打发狱中的漫长时光。四年后马可出狱,将书稿整理成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又名《东方见闻录》)。   
    书中记录马可•波罗于1254年出生在威尼斯,马可十五岁的时候,去东方经商的父亲和叔叔带着中国皇帝写给罗马教皇的亲笔信回到了威尼斯,当时罗马老教皇刚刚去世,新教皇还没选出,他们只好在威尼斯等待。这时候马可被父亲讲的东方旅行中的奇闻趣事迷住了,请求也跟着他们再到中国去。1271年,新即位的教皇格里高利十世给忽必烈写了回信,派尼古拉等人带着书信和礼物去见忽必烈,十七岁的少年马可跟着父亲等人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途。   
    马可一行离开威尼斯,经地中海向南航行;接着从地中海东岸的阿克城出发,途经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波斯、阿富汗、中亚细亚、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后历经千辛万苦,于1275年5月到达中国元朝的上都。当时忽必烈已率蒙古铁骑统一了中国,他很喜欢聪明机灵的马可•波罗,让他在元朝做了十七年的官。马可•波罗除在京城大都(今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她就开始到春田过着一种隐居式的生活。作为一个悲剧性人物,1882年7月16日她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总之,林肯夫人晚年是患有精神病还是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是由于精神上长期受压抑而导致神经有点不正常,历史学家们还是有分歧的。

no.15 埃及艳后与安东尼之间的情爱纠葛
  如果说到克里奥帕特拉这个名字,你一定会感到陌生,但是一提起她的外号“埃及艳后”,你肯定会恍然大悟,她不就是曾经以自己惊人的美丽、出众的才华和令人倾倒的魅力,先后征服了罗马历史上两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恺撒和安东尼的埃及女王吗?在当时罗马帝国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她以个人的力量使埃及国土一度得以保全,同时也改变了罗马历史。   
    埃及艳后(公元前69—前30)是托勒密的后裔,当她18岁时,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去世了,遗嘱让克里奥帕特拉和她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执政。但权力欲望特别强烈的克里奥帕特拉这时就已经不能容忍弟弟和她分享王位。为此姐弟俩各施手段,为争夺埃及王位斗得你死我活,但各有胜负,最后是恺撒的到来打破了姐弟俩的僵局。   
    恺撒在罗马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人物,为了找他做政治上的靠山,姐弟俩各使高招。托勒密十三世提着背叛了恺撒的庞培的人头做了见面礼,当托勒密十三世前脚刚离开,就有人抬着一卷巨大的地毯来到了恺撒军营。地毯在恺撒面前被缓缓铺开了,突然,美丽绝伦、艳丽无比的克里奥帕特拉从里面跳了出来,一下了就征服了54岁的恺撒,使他很快就站到了克里奥帕特拉一边,凭着他的骁勇善战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打败了托勒密十三世。当托勒密十三世战败逃跑时,乘坐的船只沉没而葬身水底。恺撒征服了埃及后,本想宣布埃及为罗马的一个行省,但克里奥帕特拉施展她的柔情和智慧,使恺撒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恢复了克里奥帕特拉的王位。   
    公元前44年,恺撒被暗杀,他的朋友安东尼当上了罗马帝国的元首。安东尼一上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传讯克里奥帕特拉,想在羞辱她一番之后,剥夺她的王位,宣布埃及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埃及王国又一次陷入危机之中。   
    克里奥帕特拉是一位非常有理智的女子,她深知埃及的军事力量太薄弱,随时都有被罗马统治者吞没的危险,为了要保护她的祖国和保全她的王位,必须要和罗马的强权人物结婚。安东尼很快就被这位美女迷得神魂颠倒,把统治帝国的大事都抛到脑后,终日与克里奥帕特拉形影不离,甚至跟着她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去度过了一个冬天。   
    公元前37年,安东尼离弃了自己的妻子、屋大维的妹妹,正式与克里奥帕特拉结婚,并宣称将罗马东部一些领土赠给女王和她的儿子,这引起了罗马元老院的不满,也给屋大维反对安东尼提供了良机。   
    公元前32年,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率领声势浩大的军队在阿克蒂姆和屋大维开始了最后的对决。当罗马船队冲过安东尼的阵线,逼近后面克里奥帕特拉的舰队时,她见势不妙立即扬帆逃离了战场。一见她离开,安东尼简直发了疯,他丢下自己正在浴血奋战的部队,爬上一条小船,独自去追赶妻子。结果可想而知,痴情的安东尼在这场战争中一败涂地。   
    为了保证埃及的安全,克里奥帕特拉没有征得安东尼的同意,就向屋大维表示了臣服。屋大维回复她:只要她杀了安东尼,他就保证不入侵埃及。安东尼则表示,只要能保全克里奥帕特拉的生命,他愿意自杀。而不愿意背叛爱人的克里奥帕特拉只得把埃及所有的财宝堆积到一个宝塔内,威胁屋大维,如果她得不到光荣的和平,就要与这些珠宝一同毁灭。在城外抵抗的安东尼发现克里奥帕特拉的佣兵开始投降,又风闻克里奥帕特拉战败被杀了,他就绝望地自杀了。   
    克里奥帕特拉用埋葬国王的豪华仪式为安东尼举行了葬礼,然后就悲哀地病倒了。想到屋大维将把她作为战利品带回罗马游街,她就彻底地绝望了。她给屋大维送了一封哀婉动人的信,恳求让她和安东尼埋在同一个坟墓中。最后怀着对人世的眷恋,克里奥帕特拉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屋大维对她的死虽然很失望,但也不能不钦佩她的伟大,下令将她的尸体葬在安东尼旁边。   
    克里奥帕特拉以她的美貌、魅力和才智挽救了埃及,使它能在强大罗马的夹缝中生存,但现在的人对她的美丽提出了新的疑问。考古学家不久前根据出土的古埃及雕像证实,真实的女王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陋,而埃及人为了保持血统的纯净,有近亲婚配的制度,女王有可能还有某方面的缺陷。如果这是真的话,她有什么特殊的魅力使安东尼对她生死相随?这真是一个难解之谜。

no.16 伊丽莎白女王为何终身不嫁?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位杰出的女王,在她统治期间(1558—1603),英国国力达到了最鼎盛的阶段。确立了英国的国教制度,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对外方面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在东方不断扩张势力。女王在内政外交上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而个人婚姻方面却始终“独善其身”,成为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题。   
    伊丽莎白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女儿,1533年9月7日出生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宫。她的母亲安妮•博琳原来是亨利八世的宫女,这桩婚姻也没有得到天主教会的承认,而亨利和博琳结婚才三个月,她便来到了人世间。因此,伊丽莎白被认为是私生女。根据天主教规,她不能成为天主教徒,这决定了伊丽莎白日后向新教靠拢。在她两岁的时候,妈妈因没有生下男孩,被亨利八世以不忠的借口下令处死。年幼的伊丽莎白从小便饱尝失去母亲的凄凉,忧郁的种子在她的心灵扎下了根。但是她很聪明,而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也十分刻苦,博览群书,通晓意大利、法兰西和西班牙等国语言,还能翻译难度很大的法文诗。   
    1553年,伊丽莎白的异母姐姐玛丽登上英国王位,她就是玛丽一世。她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对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极为不满,一上台就致力于恢复天主教地位,残酷镇压新教教徒,人称“血腥的玛丽”。本来就仇视妹妹的玛丽,更是以伊丽莎白涉嫌卷入新教运动,毫不留情地将她关进伦敦塔囚禁起来。伊丽莎白开始了终日生活在死神阴影下的岁月,但1558年玛丽女王的死改变了她的命运,因为玛丽没有子女,伊丽莎白当晚就在英格兰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新教徒的拥戴下登上英王宝座。   
    伊丽莎白登基时只有25岁,她身材细挑,娴雅多姿,漂亮的鹅蛋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她喜欢打扮,也很会打扮自己,白皙的皮肤,配上闪亮的珠宝,时髦的衣饰,优雅的谈吐,是当之无愧的美女,再加上头顶上的王冠,吸引着欧洲大陆不少王公贵胄争相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用尽心机,渴望成为她的王夫。因为关系到以后英国王位的继承和國家的稳定,伊丽莎白女王的婚事曾被提上英国的政治日程,议会里的大臣们纷纷强烈要求女王早日结婚。可是,伊丽莎白就像一盏蜡烛,任凭群蛾飞扑而不为所动。   
    最先向伊丽莎白求婚的是她的姐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他早就对伊丽莎白青睐有加,在她被囚期间给予过特别的关照。但西班牙是一个顽固的天主教國家,玛丽女王和腓力二世的结合带给英国的危害,人们记忆犹存。初登王位的伊丽莎白由于私生女的身份,英格兰女王的合法地位一直得不到承认,西班牙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不动声色地利用起腓力二世来,对他的求婚态度暧昧,当她的地位合法化后,便以宗教信仰不同明确拒绝了腓力二世。后来,伊丽莎白又经常以自己的婚姻为筹码,周旋于欧洲各大国之间,为英国谋求利益。   
    1578年时,仍待字闺中的伊丽莎白差点就结婚了。当时,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四弟、年仅23岁的安休公爵到英国做客,年龄相差近一倍的两人一见钟情,手拉手地在御花园里嬉笑调情,甚至当众拥抱。据说伊丽莎白还答应了安休公爵的求婚,但后来似乎是考虑到英、法、西班牙之间复杂的国际关系,在将要举行婚礼的前几天,女王突然变卦。她郑重宣布解除婚约,并表示会一辈子独身。同时她向国民发表了一番这样的谈话:“我无须再选佳婿结婚,因为我在举行加冕典礼时,已将结婚戒指戴与我国臣民的手指上,意即我与全体臣民为伴,将我的生命与贞节献于英国。”感动的英国人民也常用“贞洁女王”的美名来称呼伊丽莎白女王。   
    美貌多情的伊丽莎白女王为什么终身不结婚,后人们有过种种猜测:女王的父亲亨利八世三次杀妻、六娶皇后,使伊丽莎白从小就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不信任男人和家庭,患上了“婚姻恐惧症”;女王的政敌则宣称她根本没有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一个阴阳人,因为宫中曾传出女王的月经少得可怜;而另一些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说女王有过私生子;还有人认为,从古至今各国王室成员的婚姻,无不烙上深深的政治烙印,只是國家政治、国际关系的附属物,包含了太多的阴谋与利益关系,聪明的女王宁愿选择独身也不愿终生生活在龌龊的交易中。   
    总之,女王在位四十五年,大臣们为了她的不嫁之谜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但都未能解开这个死结,随着女王的逝世,更难有解开之日了。

no.17 亚历山大一世爱上了自己的妹妹吗?
 亚历山大一世被称作“北方的斯芬克斯”,一生中留下了无数个未解之谜。他与胞妹叶卡捷琳娜的关系是纯洁的兄妹之情,还是违背伦理的乱伦之爱,就是一个令很多人疑惑的难解之谜。   
    “别了,我眼中的娇娃,心中的爱神,你这本世纪的光彩,大自然的尤物,或勿宁说扁鼻子的比西安•比西安夫娜”,“我亲爱的小鼻子在做什么呢?我多喜欢压扁和亲吻你的小鼻子……”“你要算个疯子,至少是世间绝无仅有的可爱的疯子,我为你疯狂了……”“知道你爱我是我幸福的源泉,因为你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尤物之一”,“我像疯子一般爱你!……看到你,我高兴得如痴如狂,我像个着魔的人,四处奔波,多希望能在你的怀里甜蜜地松懈下来”,“可惜,我已不能像过去那样(是你的双脚,你明白吗?),不能在你的卧室里最温柔地亲吻你”。如果你觉得这些香艳肉麻的语言是热恋中的男子,在情书中抒发自己对爱人的一片深情,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些只不过是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写给自己妹妹的信。而这些甜言蜜语使很多人怀疑它究竟是纯真无邪的兄妹情谊的表露,还是变态的乱伦的表现?   
    保罗一世与皇后玛丽娅•费多罗夫娜共生有三子二女,其中长子亚历山大,长女叶卡捷琳娜,兄妹俩年龄相近,从小一起长在皇宫中,父母太热衷于权力斗争,备受忽视的两个孩子自幼就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但是他们的祖母是俄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她的私生活极其放纵,当时整个上流社会在她的影响之下,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淫靡的气氛。在这种风气的熏陶下,亚历山大少年时代就已经情窦初开,显出他多情的性格特征。宠爱他的祖母在他只有16岁的时候,就为他娶了巴登王国14岁的小公主路易莎(后改名伊丽莎白)。美丽温柔的妻子让新婚中的亚历山大新鲜了好一阵子,但时间一长,这股新鲜劲就过去了,亚历山大又开始了在外面拈花惹草。特别是在他即位之后,那些垂涎他地位的女人纷纷对他投怀送抱,因此他身边常常是美女娇娃成群。其中既有上流社会的贵妇,还有法国女歌唱家,甚至在访问普鲁士期间,还与普鲁士王后路易莎眉目传情。但是亚历山大一世和他的祖母非常不同的是,在和这些女人交往时非常有节制,即使在情醉神迷的时刻也能克制自己,把关系限制在谈情说爱和精神恋爱的范围里。那些贵妇人的丈夫们对自己的妻子和皇帝的暧昧关系也沾沾自喜,对于亚历山大的风流韵事整个宫廷上下也早已习以为常,大家背后议论的倒是亚历山大一世与妹妹叶卡捷琳娜之间的特殊关系。   
    叶卡捷琳娜是当时公认的大美女,所有人都觉得她美艳照人,才华横溢,但是孤傲自负,举止唐突,有时甚至行为放肆,令人惊奇。兄妹俩经常单独闲坐,彻夜长谈,有时动作过分亲昵,许多宫中随从都觉得他俩之间有些行为太出格了。   
    亚历山大一世和叶卡捷琳娜都住在皇宫之中,每天都可以见面,但却几乎每天都要相互写信,如果亚历山大一世外出巡视或是出国访问,兄妹俩的书信往来就更加频繁。当亚历山大一世的情妇怀上小皇子后,亚历山大第一个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叶卡捷琳娜,在信中他写道:“我在家里给你写信,我的伴侣的孩子都向你致意……我在这个小家庭里的幸福和你对我的深情,是生活对我仅有的吸引力”。   
    1808年威镇欧洲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突然向叶卡捷琳娜求婚,这使亚历山大非常不高兴。他不能忍受将心爱的妹妹嫁给法国的“食人怪物”,婉言谢绝说:“如果仅仅由我一个人做主,我很愿意同意。但我不能独自做主,我母亲对自己的女儿仍然享有权利,对此我不能表示异议。我将试图劝导她同意。她有可能接受,但我不能担保。”叶卡捷琳娜知道这件事后,却有些不快,她一方面表示不愿意离开“亲爱的哥哥”远嫁异国他乡,另一方面又责怪兄长回绝得太早。   
    亚历山大一世害怕拿破仑又来求婚,于是匆忙将叶卡捷琳娜嫁给相貌平常、地位一般而且性格懦弱的德国奥登堡公爵,婚礼举行得非常仓促,婚后,叶卡捷琳娜仍常住在圣彼得堡。当她的丈夫病死后,兄妹之间的感情又像以前一样无所顾忌了。   
    亚历山大一世和他的妹妹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很让人捉摸不透,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一国之君,他会做出乱伦的事情来吗?而且,亚历山大一世也算得上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比较洁身自好的沙皇了,他和皇后伊丽莎白的感情后来也一直不错。而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作为一个女人和公主,叶卡捷琳娜能违背人伦纲常,不顾世人的唾骂,而和自己的兄长玩这种危险的感情游戏吗?   
    这个不解之谜将来是否能真正揭开就不得而知了。

no.18 茜茜公主童话的背后是什么?
  茜茜公主出生于1837年,她的母亲女公爵路德维佳是奥地利公国索菲皇太后的妹妹。据说,茜茜公主健康而美丽,自小受尽家人的宠爱,她更是经常跟随父亲爬山、骑马、打猎,所以养成了非常活泼开朗的性格,全身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的活力与朝气,很招人喜爱,大家都称她“茜茜”。茜茜公主有一个姐姐叫海伦。海伦同奥地利公国索菲皇太后的儿子——23岁的弗兰茨•约瑟夫订有婚约。弗兰茨虽然年轻,却已经是奥国的皇帝、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国王。   
    1853年8月,年轻的皇帝弗兰茨为了探望未婚妻海伦来到了巴伐利亚,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旅行却改变了茜茜的命运。当时的茜茜还是个15岁的孩子,正处于天真烂漫之时,对男女情事浑然无知,但是她那种慑人心魄的朝气与活力却一下子迷住了年轻的皇帝。于是弗兰茨不顾母亲的反对,放弃了与海伦的婚约,转而向茜茜求婚。8个月后,年满16岁,仍然带着一身孩子气的茜茜就同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结了婚,站在了维也纳的圣坛上成了“皇后陛下”。   
    不过,这桩皇族的婚姻一开始就充满了隐患。一方面皇帝的母亲索菲皇太后素以严肃著称,她向来不喜欢活泼而不拘小节的茜茜;另一方面生性天真烂漫的茜茜对维也纳宫廷生活的繁文缛节也感到无法适应。更重要的是,这次婚姻显然是仓促的,男女双方实际上并没有彻底地了解对方的性情。茜茜嫁给弗兰茨•约瑟夫的时候还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对男女情爱一无所知,她是否真的爱着弗兰茨,这大概连她自己也不清楚。随着他们婚姻生活的开始,种种暗藏的隐患便如同冰山一样一一浮出水面。   
    茜茜和弗兰茨难以磨合的性格成为他们婚姻最大的绊脚石。弗兰茨生性果断冷静,处理任何事情都是一丝不苟,这同天真活泼的茜茜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茜茜向往自由,渴望温情,感情世界极为丰富。然而,身处冷冰冰的维也纳宫廷之中,她所热爱的往日那种在丛林中奔跑欢叫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旧梦,所以她是不可能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与满足的。在初婚的这段日子里,茜茜转而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并且学习语言。她非常聪明,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并且对哲学、历史很感兴趣。同时,她自己也进行文学创作,写下了大量的浪漫诗词,但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她乏味、不幸的婚姻生活。   
    在维也纳豪华奢美的宫廷里,茜茜毫无自由的权力可言,她只是被当做一种门面,一个必要的摆设,一个传宗接代工具,她的一切均有婆母索菲一手安排。恶劣的婆媳关系几乎让茜茜感到窒息,甚至连孩子的抚养、教育,她都无法插手,体会不到初为人母的喜悦。婚后10个月,茜茜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女儿,却不料皇太后索菲以茜茜的性格不适合教育孩子为由,一手揽过了养育这个孩子的责任,茜茜本人则被完全排斥在孩子的教育之外,后来的两个孩子也是这样。至此,茜茜在维也纳宫廷中处在了完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   
    这样毫无欢乐可言的生活毁掉了茜茜那种阳光般迷人灿烂的朝气与活力,她的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她开始了剧烈的咳嗽,还一上楼梯就不住地哆嗦。到了1860年,她的病情每况愈下,她不但患了贫血,而且还得了严重的肺病。这时候,医生劝她到马德里去疗养。她很高兴地离开了维也纳和帝国宫廷,来到了马德里。这里迷人的风光和没有拘束的生活方式使茜茜受压抑的心情很快好转,咳嗽也停止了。然而当她重返维也纳,只呆了4天,便又开始了剧烈的咳嗽和发烧,肺病复发。为了治疗病情,茜茜又离开维也纳去了卡夫,奇怪的是当她的船一离开皇宫,病情严重的皇后便立刻大有好转,几周之后,咳嗽居然完全停止了。从此以后,茜茜寻找各种理由离开了维也纳,尽量多和巴伐利亚的家人呆在一起。她这个时期经常以“身体不好”为托词而避免公开露面。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开始猜测茜茜的婚姻生活是否如传说中那样美满欢乐。   
    1866年奥地利的军队被普鲁士人打败,第二年皇帝、皇后去动荡不安的匈牙利访问。在布达佩斯,茜茜一度陷入了与安德烈伯爵热烈的爱情中。1868年,茜茜的第四个孩子玛丽出世,在布达佩斯接受洗礼。这一回,茜茜决定自己养育这个孩子。   
    40岁以后的茜茜依然貌美如昔,但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热切地关注自己的容貌和身材。她开始了各种健身活动,尤其是坚持散步,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她还寻求各种各样可以保持青春的秘方,施用在自己身上。到了57岁时,茜茜的身材由于多年的节食,每日的锻炼和从不间断的散步而得以保持苗条,体重始终保持在50千克以下。   
    美貌的茜茜仍然得不到丈夫的关爱。就在这段时间,弗兰茨•约瑟夫和一个女演员的暧昧关系被公开了。令人惊讶的是,茜茜对此事并不介意,她还很高兴,认为自己外出旅行将不会再受到阻挠。这件事之后,茜茜漫游了整个欧洲和非洲。   
    1898年,60岁的茜茜丧失了活力,她面色苍白,精神萎靡,9月9日这天,茜茜被人刺杀在日内瓦的一个湖边。   
    至于她为何被杀,以及她与丈夫的关系到底怎样,恐怕只有她自己清楚。

no.19 梅林宫悲剧

 1889年1月30日早上七点半,仆人发现当时奥匈帝国的皇太子和他的情人在梅林宫的房间里开枪自杀了。人们想不通年轻有为的皇太子为什么要自杀,为情?还是为争权?谁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么?梅林宫的悲剧也成为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六大历史之谜中的一个,可惜直到如今也没有人能弄清事情的真相。   
    有人直截了当地从皇太子和他的情妇自杀于梅林宫这一事实断定,梅林宫的悲剧是一出爱情悲剧。皇太子鲁道夫在16岁的时候就和比利时公主斯德法妮订婚,然而他们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尤其让鲁道夫感到灰心丧气的是斯德法妮在生了一个女儿之后肯定不能再生育了,所以好几年以来鲁道夫一直想要离婚,但是奥匈帝国的皇帝不同意他这么做。有一次鲁道夫甚至采取了一次胆大妄为的行动:在没有征得皇帝的同意的情况下,他向罗马教皇提出了解除婚姻的要求。教皇没有给他直接的答复,而是把这件事告诉了约瑟夫皇帝。皇帝的震怒是可想而知的,他把鲁道夫叫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警告他不要痴心妄想。幻想破灭后的皇太子则以到处寻欢作乐来消解他的精神痛苦,结交了许多漂亮的舞女和卖弄风情的伯爵夫人,经常夜不归宿,通宵达旦地和她们在一起厮混。   
    1887年末,在波兰人举行的一次舞会上鲁道夫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名叫玛丽•维兹拉的少女,她对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皇太子一见钟情,疯狂地爱上了他。在几个月中间,玛丽写了大量燃烧着炽热爱情之火的情书给皇太子,最后鲁道夫似乎也被少女的痴情融化了,感到了一种别人不曾给予过他的热烈无比的爱情。两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浓烈,简直片刻也不能分开,还酿出了一起大伤皇室风雅的丑闻:1888年6月,皇太子夫妇应邀去英国参加维多利亚女皇登基五十周年庆典,玛丽在皇太子夫妇之前就赶到了英国,等待和鲁道夫会合,醋意大发的皇太子妃闻讯后拒绝陪皇太子前往。这件事情之后皇太子夫妇之间的关系闹得更僵了,鲁道夫有一次公然对斯德法妮说:“既然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那么只好我先打死你,而后我再自杀了事。”这些威胁性的话语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实在是令他头疼不已,最后只得决定对儿子摊牌,让鲁道夫为了皇室的稳定断绝与情人的关系。   
    1889年1月28日,皇太子原本约好了胡约伯爵和他的妹夫一起乘火车去梅林宫附近的森林中打猎。凌晨5点半,皇帝突然召见了皇太子,一个半小时以后,鲁道夫从父亲那儿出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那里他迅速写了几封信,分别是给斯德法妮、他的妹妹、他的母亲以及一些朋友。然后他回到自己的寝宫,告别妻子和女儿后独自动身去梅林宫了,过了一会儿,另一辆马车悄悄地把玛丽也送到梅林宫去了。   
    在皇太子生命的最后一个晚上,他给自己的贴身仆人洛斯歇克写了一张便条,让他去找一名牧师为他祈祷,要他“把我和女男爵合葬在一起”。悲剧发生后,人们从皇太子写给妻子的信中看到这样的话语:“你终于在我的羁绊之中和我为你带来的痛苦之中解脱出来了,祝你万事如意……”人们还从玛丽写给她妹妹的遗书中也读到大致相同的意思:“你只能为爱情而结婚。我未能这样做,然而我情愿到另一个世界去。”因此,很多人认为,皇帝突然召见鲁道夫时一定严厉地训斥了他一顿,并且逼他立即与情人绝交,痴情的鲁道夫无法和心爱的人分开,只得和情人双双选择了殉情的绝路。   
    也有一些人不同意这种为情自杀的观点,他们认为皇太子的死应从政治角度找原因。鲁道夫作为皇位继承人,自幼就受到与众不同的教育,他的老师们在学问方面都是帝国最出色的,可是却没有考虑他们的政治观点。有一段时间,小皇太子居然跟着一位被皇帝长期流放过的、参加过革命军的祭司学习。因此,鲁道夫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就匿名在奥地利报刊上发表抨击奥地利贵族制度的文章,尖锐嘲讽“那些贵族们愚昧无知,根本不适合担任任何官职”。他的叛逆性格和活动致使他每一次外出都有一些伪装的警方人员跟踪,他的住处也受到监视。   
    据传说,鲁道夫曾答应只要匈牙利人起兵反对他的父亲,他就会宣布奥匈分治,而他可以就任匈牙利国王,因此鲁道夫是出于政治原因自杀的。当然要证实这一点还缺乏足够的材料,不过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说:“我是违心地辞别人世的。”似乎可以间接证明鲁道夫的死是被迫的。   
    皇太子的死讯使整个皇宫里充满了沮丧和恐慌。官员们、侍从们在长廊里跑来跑去,不了解情况的人紧张得不知所措。下午两点,皇帝才稳住了神,召集起全体皇室成员和大臣们,通报并紧急处理这一突发事件。最后皇室公布皇太子是因为“极度兴奋,于今日凌晨死于心肌梗塞。”2月2日午夜,一辆灵车将皇太子的尸体悄悄运回了维也纳,5日,皇太子的灵柩被送往皇家墓地。皇帝也没有让很多的人去参加葬礼,不过据说皇帝哭得很伤心。   
    其实整个事件有一个关键的地方,那就是28日清晨皇帝紧急召见皇太子,在那一个半小时里,如果知道他们父子之间到底谈了些什么,那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鲁道夫自杀的真正原因。皇帝是这个悲剧故事中惟一的知情者,然而当他撒手尘世的时候却将整个梅林宫悲剧的谜底带走了。

 

no.20 希特勒与吉莉•拉包尔
 阿道夫•希特勒,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头目,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政府总理和最高统帅。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以他为首的纳粹德国在这次大战中给许多國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就是这样一个专制恶魔,近亲结婚下的产物,其罪恶的一生充满了怪异的色彩,其中与自己的亲外甥女吉莉•拉包尔的关系以及最后吉莉的离奇死亡,就是给人们留下的一个难解之谜。   
    吉莉•拉包尔是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姐姐安吉拉•拉包尔的大女儿,比希特勒整整小了20岁。1928年夏天,希特勒在巴伐利亚邦靠近奥地利边境的上萨尔斯堡租用了瓦亨菲尔德别墅,并请来了当时正在维也纳守寡的安吉拉来替他管家,因此正当妙龄的吉莉就和母亲一起来到了希特勒的身边。20岁的吉莉长着一头金色的头发,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像一朵娇艳的玫瑰一样美丽动人。并且吉莉还有着一副美妙的歌喉,曾在维也纳专门学习过声乐,性格开朗的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成为一名歌唱家。希特勒很快就对她神魂颠倒了,为讨取她的欢心煞费苦心,带她去参加各种集会,陪她出去散步,请她去慕尼黑最高档的餐厅喝咖啡,观赏歌剧。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各种公共场合总是能看见两人的身影。希特勒曾经表示,他们在上萨尔斯堡和慕尼黑一起度过的那段时光,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时刻。可惜好景不长,很快,两人之间就出现了很深的隔阂。   
    至于双方的隔阂是如何产生的,有着各种不同版本的说法。其中一些学者、心理传记作家认为,希特勒表达感情的方式俨然是一个患有“嗜秽症”的受虐狂。他觊觎自己的亲外甥女的美色,干出了乱伦的丑行,并且粗暴地干涉她的行动,不许她见任何人,使她如笼中之鸟,失去了自由。而热情活泼、富有艺术家气质的吉莉实在是无法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爱,多次反抗希特勒,想要离开他的控制。还有人推测,希特勒是个性变态者——虐待狂并患有梅毒和严重的性功能障碍,因而引起了吉莉的厌恶。   
    总之,至今外人还不太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俩的爱情蒙上了阴影,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冲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激烈了。   
    到了1931年夏天,吉莉公开宣称,她要离开希特勒,回维也纳去继续学习声乐。希特勒坚决不同意她的要求,吉莉对他限制自己的行动自由很恼火,但争执很快就平静了下来。据说,在1931年9月17日早晨,希特勒有事要出去,临行前,两人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当气冲冲的希特勒正准备上车的时候,吉莉扑在窗台上哭着喊道:“那么你是不答应让我去维也纳?”希特勒斩钉截铁地回答完“不答应”三个字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希特勒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接到电话,说吉莉已经中弹死在自己的房间里。希特勒得到消息后就火速赶回慕尼黑,在半路上因超速行驶,还收到一张罚款单。(还有一种说法是直到第二天早上,人们才发现吉莉死了。)   
    因为吉莉的尸体旁边还放着希特勒的手枪,再加上有很多人怀疑是希特勒杀害了自己的外甥女兼情妇,所以一时间,事件就传得满城风雨。事发后,巴伐利亚邦检察官对此案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法医在验尸报告上写道:手槍子彈穿透了吉莉的左前胸,直入心脏,这一枪是吉莉自己开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检察官的判断,在吉莉死后的许多年中,慕尼黑一直流传着一些吉莉被谋杀的说法。有的说她是被盛怒之下的希特勒枪杀的:主要是因为吉莉不答应与希特勒结婚,还极力地想要逃离他的身边;当希特勒不允许她离开的时候,吉莉扬言要把他的不可告人的性怪癖——“嗜秽症”公诸于众,希特勒恼羞成怒,把拉包尔的鼻梁都打断了,并开枪灭口。   
    可是也有很多人认为吉莉是自杀的。据说吉莉爱上了一位当美术教师的犹太人,还怀上了他的孩子,希特勒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奇耻大辱,以她的母亲为要胁,逼迫她自杀。另外,还有人猜测,拉包尔是不堪忍受希特勒强烈的猜忌和无理的性要求的折磨,被迫自杀。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是真心地爱着吉莉的,只不过他的言行表现出他是一个十足的家庭暴君,对于吉莉来说,被他爱上实在是一种不幸,也许只有死亡才是她逃脱魔掌的惟一途径。   
    到底吉莉是因为什么而死的,是怎样死的,真相也许只有吉莉本人才最清楚,也许还有希特勒,但即使是这些人心中有秘密,他们也早已把它带进坟墓里去了。人们不能认定希特勒强行与吉莉发生畸形的性关系就猜测他虐待她;人们也不能仅从他们发生过性关系(甚至不曾发生过性关系)这一点上,就推断是希特勒逼吉莉自杀的。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希特勒应该为吉莉之死负责。

no.21 温莎公爵为何会不爱江山爱美人?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人们可以为爱情放弃多少?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温莎公爵和辛普森夫人的爱情,绝对要算得上“历史上最伟大的爱情”的一个例证而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936年12月11日,在位不到10个月、还没来得及加冕就宣布退位的英王爱德华八世在退位诏书上签字,并向国民发表了告别演说:“我的朋友们,没有我所爱的那个女人的帮助和支持,我感到无可能承担我肩负的重任。”几个小时之后,他便登上了皇家海军的一艘驱逐舰,离开了他统治不到一年的大英帝国,去寻找另一个爱的新天地。1937年他的弟弟乔治六世接任王位,封爱德华八世为温莎公爵,他和自己的心上人在法国结婚,并且甜蜜地度过了35年的时光。   
    1931年11月,当时还是王太子的爱德华八世在伦敦的一次宴会上邂逅了一位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平民妇女——沃丽丝•沃菲尔德(也有人称她为辛普森夫人),当时的沃丽丝已是人到中年,但是良好的保养使她风韵犹存,看起来还很像一个窈窕的年轻少女,再加上优雅的举止、不俗的谈吐,即使她没有非常漂亮的容貌,还是显得格外的迷人。王子与沃丽丝是一见钟情,很快就如胶似漆,一起去度假、旅游。但是他们的来往却遭到了父母、王室、内阁及各自治领政府的极力反对,当时身患重病的乔治五世曾忧心忡忡地对首相鲍尔温说:“我死之后,这个孩子不出几个月就会毁掉自己!”   
    不出所料,乔治五世病逝之后,王子一登基就宣布要与沃丽丝结婚,鲍尔温首相劝阻他说,让一个曾两次离婚的美国平民女子当王后,这简直太荒唐了。其它的大臣也苦口婆心地劝说新王要以國家为重,慧剑斩情丝,而爱德华八世却以坚决的回答拒绝了所有人的意见:“我现在所知道的最高责任是考虑自己配不配当沃丽丝的丈夫,我所向往的幸福就是永远同她在一起。”甚至表示,如果觉得他和沃丽丝结婚有损皇家声誉的话,那他宁肯放弃王位。1936年12月3日,新国王宣布与沃丽丝订婚,这个消息就像一阵狂风席卷了整个英国,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江山和美人要选择哪一个,摆在了新国王的面前。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难题,爱德华八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心爱的女人在一起。   
    在美国,沃丽丝遭到了各种诽谤和咒骂,实在承受不了这种巨大压力的她黯然离开了,并写信给爱德华八世,表示她不想因为自己而使国王受到非难,希望爱德华忘了她,努力做一个好国王。可是爱德华却在回信中说:“即使我独自一人同你在一起,也比一顶王冠、一根权杖和一座御座更令我感到快乐!”   
    尽管沃丽丝一生未曾得到英国王室的承认,没有得到“公爵夫人殿下”的荣誉,尽管英国皇太后不认她这个儿媳,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她得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伟大的爱情。为了她,一个国王放弃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这比任何的虚名都来得可贵。她在暮年也常对身边的朋友们说:“我这样一个女人,怎样才能报答他为了我而放弃的一切?”1972年,78岁的温莎公爵病逝,沃丽丝又在对丈夫和深深思念中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4年,这段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动人爱情故事才完满结束。   
    由于世俗的虚伪和礼教的约束,沃丽丝一生都没能为公爵的举动进行公开的辩解,更不可能为自己洗刷加诸身上的恶名。而人们对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原因也有多种看法:有人认为是受“现代派思潮”影响的王子要以这一举动来冲击腐朽的君主制度;也有人认为王子是为了真挚的爱情;还有人认为他是受了沃丽丝的迷惑,一时失去了理智。因为有谣传说,在二战时,温莎公爵曾计划借助希特勒的力量,推翻丘吉尔政权,然后逼乔治六世退位,而让他重登王位。还为德国法西斯提供了许多英国和法国的军事防御机密,致使德军在六周内先后击溃了法军和英军。但是很多人怀疑这种说法,也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温莎公爵做过英国的叛徒。   
    不管事情如何,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温莎公爵与沃丽丝夫人一起度过了35年的幸福生活,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了爱情的伟大,一切的流言应该在他们坚贞的爱情面前不攻自破。在他们离开人世时,带走了一切的秘密,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记住了曾有的伟大爱情,而对探究谜底却显得不那么热心。

 

no.22 梦露为爱香消玉殒?

1962年8月5日凌晨,在洛杉矶市郊弗利山庄的一幢豪华别墅中,女管家默里太太突然从梦中惊醒。一种强烈的不安使她起身来到女主人的卧室门口,发现卧室门缝里还透出一丝灯光,那种不安的感觉更加强烈了。她使劲推了推卧室的门,可是怎么也推不开,卧室里也没有一丝反应。情急之下,她拨通了女主人的心理医生格尔森大夫的电话,向他求助。闻讯而来的大夫砸碎了窗户玻璃,钻进卧室却发现,女主人已经僵卧在床上,身体裹着皱成一团的被单,电话听筒还搁在她的手边,却早已停止了呼吸。这位死在床上的女子就是好莱坞大名鼎鼎的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   
    经过一番仔细检查,格尔森确认,梦露是因为吞服了过量的安眠药而死。死亡时间大约在凌晨1点左右。   
    五六十年代是梦露生命中最辉煌的时代,不仅在演艺事业上大红大紫,如日中天,而且她的努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肯定,从一个美艳的“花瓶”走向了演技派明星。她还被评为60年代最受欢迎的十大名人之首,在当时风头之劲甚至令最引人注目的肯尼迪总统都要甘拜下风。人们想不明白的是,她为什么要轻生呢?   
    1926年6月1日,一名女工在洛杉矶综合医院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婴,取名诺玛,她就是玛丽莲•梦露,但是命运并不因为她的美丽而垂青于她。5岁时,诺玛的母亲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因此,她的童年几乎没有家庭温暖。开始她被邻居收养,后来又被送进孤儿院,饱尝寄人篱下的凄凉,直到她11岁时,她的姨妈才来将她接回了家,开始过上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但是过腻了寄人篱下生活的梦露更渴望过上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家庭生活,因此在16岁时,她就结婚了。可很快她就发现婚姻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人能理解她的内心世界。   
    这时,一个摄影师发现了她,她开始接受专业模特的训练。很快公司就发现她的照片销路很好,就开始包装她,“她浑身散发着一种不同于其他姑娘的魅力,我也说不清到底为了什么,只能说自第一次看见她就坠入了情海。”许多见过梦露的人都这样说。很快梦露成了所有男人心目中的完美情人。可是,梦露的演艺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以性感肉弹的形象亮相银幕,这让她很快走红,但是也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花瓶”的成见。美艳绝伦的外形遮盖了她的才华与努力,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她拼命学习,热切地期盼着能够得到认可,虽然很多人承认了她的演技,但是好莱坞并没有给她任何奥斯卡的提名,这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在同时,她的婚姻生活也一直不如意,在1961年,她曾两次吞服了大量安眠药,还被送进过精神病院。许多人认为缺乏家庭温暖的成长环境令她性格敏感而脆弱,生活的孤独与失意直接导致了她的死亡。   
    但有一些人不同意梦露自杀的说法,纷纷提出各种质疑。首先有人研究了梦露的验尸报告,发现其中漏洞百出:报告提到梦露一次吞服了47颗安眠药,可同时又说她的胃几乎是空的,只有20毫升的呈褐色的液体。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服用过量安眠药后,胃里没有任何残留物是不可能的。更诡异的是,据说梦露的尸检报告最初长达723页,后来,却不知为何减少到了54页。因而人们渐渐相信了这样一个传说:梦露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其中对梦露死亡提出质疑的,就有她的前夫罗伯特•斯莱泽,梦露死后,他到现场查看过。结果发现梦露卧室外面落下一些玻璃碎片,如果格尔森破窗而入,玻璃片应该落在室内而不是室外。另外,梦露的一本红色日记也不翼而飞,这个日记本记载着梦露与肯尼迪兄弟的一些交往情况。因此,斯莱泽怀疑一定是有人杀死梦露,又拿走那个红色日记本,然后破窗而逃。   
    梦露死前还和人通过电话,那么,这个人是谁,一位记者向电话公司索要一份梦露电话录音磁带上通话号码的记录副本,希望由此得知梦露死前曾对谁打过电话,却被电话公司告知:这一资料已被联邦调查局扣押。这就更令人怀疑,政府为什么会插手一个女明星的自杀?疑点逐渐被转移到总统约翰•肯尼迪及其弟弟罗伯特•肯尼迪身上。据说,梦露生前与肯尼迪兄弟的关系非同一般。在肯尼迪总统四十五岁的生日庆祝会上,梦露特意为他演唱了“祝你生日快乐”和“谢谢你记住我”两首歌,而肯尼迪总统在她表演完后也不无夸张地向宾客们讲:“在听了用那么甜美的声音、完美的技巧为我演唱的歌曲后,我甚至感觉到从此可以隐退了!”但不久以后,总统的弟弟罗伯特和联邦调查局长胡佛警告肯尼迪,他与梦露的暧昧关系已经被黑手党掌握。肯尼迪只得决定与梦露断绝关系,但梦露仍不断给肯尼迪打电话、写信,甚至威胁他要向媒体披露二人的关系。无奈之下,肯尼迪找来罗伯特去当说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负命前去的罗伯特与梦露一见钟情。不久梦露就对外公开宣称她爱上了罗伯特,罗伯特也答应会和她结婚,可很快二人关系出现裂痕。心有不甘的梦露扬言要召开记者招待会,把她与肯尼迪兄弟的事抖落出来,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肯尼迪兄弟俩是怎样欺骗她的感情的,但是很快她就自杀身亡了。   
    梦露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到如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但她性感女神的形象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no.23 杰奎琳为何要嫁给希腊船王?

  1968年10月20日,在希腊的一个小教堂里举行了一场轰动世界的婚礼。将要缔结白头之约的一对新人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协调,39岁的新娘显得年轻出众,美丽动人;而62岁的新郎尽管穿着一双高跟鞋,可是看起来还是比新娘矮上一大截。在他们身后,分别站着两人婚前的儿女,特别是新娘年幼的女儿和儿子,显得是那么的茫然无助。这就是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和希腊船王、亿万富翁亚里斯多德•奥那西斯的婚礼现场,他们的婚礼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特别是在舆论界引起的震动不亚于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遇刺消息。   
    对于这桩婚姻,欧美甚至全世界的许多新闻媒体都充满了愤怒的情绪。就在婚礼第二天,各大报纸就纷纷发表了言辞激烈的报道,《纽约时报》发表了标题为《气愤、震惊和失望是我们的回答》的文章;西德的一家报纸则用《美国失去了一位圣人》作为题目来表示他们对杰奎琳的不满。而在美国纽约第五大道杰奎琳的家里,守在那里的特工人员不断收到成捆的信件,里面的内容大都是斥责杰奎琳的;电视评论员指责她贪得无厌;而在报界则普遍认为杰奎琳已经成了國家叛徒。只有一些很熟悉她的朋友们为她鸣冤叫屈,认为她的选择是一个明智之举。   
    自从肯尼迪总统遇刺之后,民众们普遍同情这位守寡的前第一夫人,把她当作完美的象征,因此当杰奎琳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的时候,总能引起一阵阵小的轰动。四年多来,她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纪念亡夫的活动和抚养一双儿女上,可是时间不久就嫁给了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头,实在是很难让人理解。由于杰奎琳是个神秘的、绝不让人了解她内心的女人,所以除非她自己说出来,否则谁也不能了解她再嫁船王的真正原因。   
    但是很多人都对这件事进行了猜测,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她嫁给船王完全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她需要一个可以供她挥霍的丈夫。希腊船王奥那西斯是世界上有名的亿万富翁,当他在1975年死去时,遗产总数高达10亿多美元。而众所周知的是,杰奎琳有着疯狂的购物欲,她在做第一夫人期间,家具、时装、化妆品、室内装潢、古玩、艺术品等都是她采购的重点,她已经习惯了到最高档次的商店购物而且从来不问价钱,就因为这个,肯尼迪总统的母亲一直对她有很大的意见,她也曾因此与总统争吵过。事实上,嫁给奥那西斯之后,她就更变本加厉地疯狂购物,“10分钟内可能已进出了世界数家豪华商店,花了至少10万美元”。对于她的这种挥霍无度,富有的船王有时也觉得忍无可忍,常常把账单摔到桌子上,愤怒地说:“尽管我是富翁,但我难以理解这个女人为什么一下子要买200双鞋?除此之外,我还得给她买成打的手袋、裙子、睡衣、外套!”从这些可以看出,杰奎琳要想满足自己那无底洞一般的欲望,必须要找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后盾,所以当她遇到奥那西斯这位亿万富翁的时候,简直是欢喜若狂,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了这个“只有5英尺高”、“既无魅力又不可爱的乏味透顶的老头子”,她不是看中了他的大把的钞票又是什么呢?   
    可是杰奎琳的一些密友们和许多女性认为,奥那西斯自有他独特的魅力,杰奎琳就是被他的迷人之处打动,毅然嫁给了他。好莱坞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就从女人的角度认为,杰奎琳找到了一个“迷人、和谐、体贴的伴侣”,这位“机智的希腊海盗”以他地中海式的幽默出现在社交场合,他喜欢热闹,善于调情,这种性格吸引了寡居中的孤僻的杰奎琳。其实当时社交界的许多女性也认为,其貌不扬的船王其实自有他与众不同的魅力,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吸引人的气质,令很多女性为他着魔。而杰奎琳就是被他的这种气质吸引,投进船王的怀抱,与金钱和地位没有任何关系。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杰奎琳嫁给船王是为了逃避厄运,为了自身和一双儿女的生命安全。肯尼迪家族有“美国的王室”之称,不仅拥有数不清的财富,更是在政坛上呼风唤雨,才俊辈出,但同时它也是个多灾多难的家族。当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后,她悲痛欲绝,好长时间不能从悲伤中回复过来,从此对周围的环境时刻充满着警惕,害怕自己和子女再遭毒手。1968年6月6日,肯尼迪的弟弟参加总统竞选时遇刺身亡,再次重现了肯尼迪家族历史上恐怖的一幕,一直神经高度紧张的杰奎琳简直无法接受这一打击。在葬礼上,悲痛的杰奎琳当众宣布她要离开美国,“我诅咒这个國家,如果他们再下毒手,我的儿女无疑将首当其冲”。人们还没来得及领悟这句话的背后含义,《纽约时报》的头版就已经登出了她将与奥那西斯共结连理的新闻。自从杰奎琳嫁入肯尼迪家族以后,她就无时不因这个家族的权势和荣耀带来的种种灾难而忧心不已,自我保护的意识早已在她的心中扎下了根,所以当事情开始向着她预见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她只好立刻逃离了这个家族。   
    这场婚姻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秘密,除了当事人之外,恐怕谁也无法知道,只要她不说,那就是一个永远的谜。

 

no.24 法老的诅咒真的灵验吗?

    20世纪初的埃及,是众多考古学家和探险家的乐园,欧洲的探险家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进行考古发掘,他们最感兴趣的要数那陪葬品价值连城的金字塔和法老墓了。埃及的金字塔是历代埃及法老的陵墓,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直到现在人们还不能完全弄清楚它们是怎么建造的,为何那样精密?但不是每一位埃及法老都为自己修建了金字塔的,因为埃及的法老金字塔在古代就一直倍受盗贼的青睐,遭到无数次的洗劫。因此,新帝国时代的一些法老们就改在“王陵谷”修建自己的陵墓。“王陵谷”位于尼罗河西岸的峭壁上,那里被开凿出许多豪华的墓室,山谷中则建起了金碧辉煌的神庙和祠堂。但无论是坚固的石墙,还是迷宫般的地道,都阻止不了一批又一批盗墓贼。到20世纪初,“王陵谷”已经过了3000多年盗贼的光顾和近100年考古学家的挖掘,几乎每一块石头都被翻过,每一粒砂子都被筛过了。   
    1914年,英国人卡纳冯勋爵资Zhu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也来到“王陵谷”,他们认为这里一定还有重大发现,但进行了近八年的发掘,还是一无所获。就在他们开始绝望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无意中居然找到了古埃及第18朝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这是一座从未被破坏的法老陵墓,里面随葬品数量之丰富、制作之精美,让人们仿佛置身天方夜谭中的神话世界。他们在这个陵墓中发掘出的珠宝、首饰、工艺品、家具、衣物、兵器多达5000件,这一成功震惊了世界。许多著名的考古学家也赶来帮忙,然而另一个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打开墓室后不久,卡纳冯勋爵曾经在墓中被蚊虫叮了一口,打那以后他就一直高烧不断。1924年4月6日凌晨2点,他在开罗一家医院病逝,勋爵的姐姐回忆说:“死之前,他发着高烧连声叫嚷:‘我听见了他呼唤的声音,我要随他而去了’。”   
    恐怖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此后竟有22位直接或间接参与发掘的考古学家,先后离奇地死去。第一个解开图坦卡蒙法老的裹尸布并给法老照射x光的专家道格拉斯•里德,后来在检查一具木乃伊时,身体突然极度虚弱,不久就离开了人间。被卡特请来帮忙的考古学家莫瑟,长时间无缘无故地昏迷,最后死在旅馆之中。从此,法老的诅咒杀人的消息不胫而走,但谋杀还在继续。一位生物学家怀特带着好奇心进入一座墓穴参观后自杀身亡,临死前留下了一封遗书:“我因受到法老的诅咒而离开这个世界。”更令人不解的是,埃及开罗博物馆馆长盖米尔•梅赫来尔,他一向不相信咒语杀人的说法,他反驳说:“我一生与埃及古墓和木乃伊打交道,你们看我不是活得好好的吗?”然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后的一天,他指挥一队工人将一批从图坦卡蒙法老墓中出土的珍贵物品打包装箱,回到家后就暴病而亡。这一切,使人们不得不想起法老陵墓大门上的咒语:   
    “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死亡将张大翅膀降临到他的头上。   
     我是图坦卡蒙的保卫者,是我用沙漠之火赶走了那些盗墓贼。”   
    这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使咒语法老墓更蒙上了神秘恐怖的黑面纱,人们对法老墓中的财宝跃跃欲试而又望而生畏。那么,这些考古学家是真的死于法老的咒语吗?   
    有人认为,埃及人很早就了解了铀的特性,为了处罚那些盗墓者,就在墓中放了铀等放射性物质,从而造成了考古学家离奇的死亡。还有人认为陵墓的主人把一些有毒的东西涂在墙壁、陪葬品和木乃伊上,使那些在有毒环境中工作的人得一些怪病死去。   
    近来有一些科学家试图从生物学上来解释死亡原因,开罗大学医学教授伊泽廷豪在1963年声称:他对许多考古学家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定期的体检,发现他们体内存有一种能引起呼吸道疾病和使人发高烧的病毒。进入墓穴的人由于感染上这种病毒,将导致呼吸道发炎最终窒息而死。但墓穴中的这种病毒生命力为什么如此顽强,竟能存活4000年之久,科学家们就无法解释了。   
    1983年,一位法国女医生经过长期研究,得出是接触者们对墓中霉菌过敏反应的结论。古埃及法老死后,随葬品除了珍宝外,还有各种水果、蔬菜和大量食物,它们经过千百年的腐烂产生一种肉眼看不见的霉菌。无论是谁,只要吸入这种霉菌,就会引起肺部疾病,因呼吸困难而死去。   
    对于考古学家的死亡原因,人们现在还在进行不懈的探索。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诅咒”的说法,实在是无稽之谈,无论多么伟大的法老,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法力”,只能期待科学家们能运用现代的高科技技术和检测手段,早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no.25 丹东犯了通敌叛国罪吗?
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气象风云变幻,激烈动荡,诸多不安的因素威胁着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一批波旁王朝的流亡贵族更是勾结国外封建反动势力,伺机颠覆新政权。然而法国共和政府始终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为了防止國家机密被间谍盗卖给敌人,打击保王党残余分子与奸细的破坏活动,曾组建了著名的公安委员会和革命法庭,镇压了敌人内外勾结的破坏活动,保卫了共和国的安全。但是,在日益尖锐复杂的党派政治斗争中,“通敌”的罪名往往成为打击政敌的有力工具,凡持有不同政见者动辄就被扣上“通敌”的帽子。到1793—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更是走到了极端,甚至连雅各宾派自己的领袖人物也难以幸免,乔治•雅克•丹东便是其中之一。   
    丹东早年是一位律师,1798年革命爆发后被选入议会,曾任著名的科尔得利俱乐部主席、共和政府的司法部长等职,与马拉、罗伯斯庇尔一起并称为雅各宾派的“三巨头”,为拯救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雅各宾派专政建立后,丹东认为民主政治已经确立,主张对内实行法治,对外休战议和,提倡宽大和人道。他的这些主张引起了激进派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人的不满和反对,致使雅各宾派走向分裂。1794年3月30日,丹东被捕入狱,圣茹斯特指控他勾结米拉波,从王室领取贿金、图谋劫持国王路易十六外逃,与吉伦特派结盟、主张对敌人和解与宽容、与可疑的外国人勾搭、个人财产急剧膨胀……。面对这些指控,丹东曾作了自我辩解:“……我卖身?我?我这样的人是无价之宝,是买不起的。这样的人额上有用火烙上的自由和共和的印记”,“虚荣与贪婪从未主宰过我,从未支配过我的言行,这种情欲从未使我背叛人民的事业,我对我的祖国赤胆忠心,我把我的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她”。然而,这些辩解没起到任何作用,就在这一年的4月5日,丹东还是以通敌叛国、危害共和国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丹东一案可说是疑团重重,扑朔迷离。他是否真的犯了通敌叛国的罪名,这与他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急剧膨胀的个人财富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革命时期,法国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一句名言——“庇特的黄金”,“庇特”指的是当时的英国首相威廉•(小)庇特,这句话的意思是由英国政府出钱包庇法国的流亡贵族及特务在法国从事间谍活动,旨在颠覆法兰西共和政府。早在1798—1790年有人诬陷马拉一案时,丹东就遭到流言蜚语的攻击,称他是“密探”、“英国间谍”、“王室走狗”,甘愿“把自己卖给任何一个想收买他的人”等。后经科尔得利俱乐部向各区及制宪会议、市政厅发出为丹东辩解的陈情书,流言蜚语才稍微平息。然而,丹东大批的私人财产却始终为人所怀疑。在革命期间丹东成为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在1790年底他还债台高筑,到1791年不仅偿还了所有债务,还购置了大片田产及新的住宅,物质财富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膨胀。据说,丹东被捕后,在他的文件中发现了英国外交部给当时在巴黎从事阴谋活动的银行家别尔列格的指令信,要他向信中指定的一些人支付欠款,以作为效忠英国的报酬。人们怀疑丹东即是领取钱款者之一,否则信件怎么会在他手上。据此,史学家们推测,在最后审判丹东时,革命法庭曾出具丹东与英国勾结的证据。   
    1794年“热月政变”后,国民公会为那些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死去的议员平反时,恰恰没有提及丹东,这又引起了人们的揣测。1803年,一位保皇党人潜回巴黎时被拿破仑当局抓获,他在供词中称丹东曾经参与劫持路易十六外逃的密谋,并以此向英国人索取高额酬金。后来另一名保皇党人的回忆录中也有类似于此的记录。1851年公布的米拉波与王室代理人马克公爵的通信中曾提到“丹东收到3万里弗尔”,这更加使丹东的名声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差不多与此同时,也有人在为丹东辩解。1848年革命前夕,史学家韦尔奥梅精心收集资料,试图证明丹东的财产是取之有道的。著名史学家米什莱在自己的著作——《法国革命史》中称丹东是“大革命的天才”、“法国人民的象征”。后来的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的一些历史学家也纷纷著书撰文来证明丹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毕生从事法国革命史研究的大史学家奥拉尔1902年出版了巨著《法国革命政治史》,他一生为丹东辩护,将丹东比喻成爱国主义的化身,惟一的革命巨人,认为“他表现出他是管理國家的巨人,即使他犯有一连串的错误,但在杀人和金钱方面,他是清白无辜的……”丹东的形象大大改变了,他又重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谁知在20世纪初奥拉尔的学生马迪厄重新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马迪厄经过数年研究档案资料、契约和文件等,仔细地计算了丹东的收入,认为丹东当时的收入远远超过了他可能得到的合法收入。在1787年丹东的全年收入为1.2万里弗尔,而到了1794年,其各种财产的价值总数已经超过了20万里弗尔。马迪厄认为这些钱财的来源可能就是保皇党人和英国特务提供的。此外,马迪厄还将1789年法国驻英大使的报告(其中提到一名英国间谍叫丹东)作为证据,认为丹东本人很可能就是英国间谍。   
    但是,法国仍有不少史学家认为马迪厄的说法过于偏激,证据不足。对于丹东的评价形成了迥然对立的两派。丹东究竟是不是英国的间谍?他究竟是否领取过“庇特的黄金”?除非找到新的确凿的证据,否则这将是一段永远无法了结的公案。

no.26 谁帮助了戈林自杀?
  赫尔曼•戈林是法西斯德国“响当当”的人物,他长期追随希特勒,深得希特勒的信任和赏识。在德国纳粹党他的地位也是仅次于元首希特勒,1939年,希特勒亲自将他定为自己的接班人,1940年,又授予他“帝国元帅”的称号,可谓是权倾一时。在二战爆发之前,戈林掌管着德国的经济大权,他积极扩充军备,策划战争。二战爆发后,戈林不仅亲自指挥空军作战,还制定了对犹太人的种族迫害政策,犯下了滔天罪行。可是随着战争的深入,戈林指挥的空军作战不利,使德国丧失了制空权;再加上老对头鲍曼在希特勒面前不停地打他的小报告,1945年,失宠的戈林被希特勒以“叛国罪”的名义逮捕,投进了监狱。二战结束德国战败之后,他又落到了美军手中。   
    戈林被俘后,由于他的身份特殊,监狱采取了严密的看守措施。先是狱守彻底搜查了他的全身,除了卫生用品和必需的衣物以外的几乎一切东西都被没收了,在关押他的囚室四周安装铁栅栏,还设了高高的望台。房子的每个角落都有士兵把守,连窗户也用铁丝网围着。囚室内除了床和椅子,再也没有别的东西。后来戈林又被转到纽伦堡监狱第五囚室,对他的管制就更加严格了。除了一套供换洗的衣服外,其他衣物都被收走。床是固定在地上的,桌椅白天给他搬进囚室,晚上又搬走。屋里所有的电线和金属物都拆走了,连窗玻璃也换成了透明的有机玻璃,室内整夜亮着灯,看守透过门上的监视镜来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每次战犯们出庭时,监狱都会对囚室进行仔细的检查,防止囚犯私藏物品用来自杀。   
    随着审判的进行,罪大恶极的战犯们一个一个地被法庭量刑定罪。戈林似乎也预感到自己的末日已经不远了,拒绝了同家属的最后见面。到了对纳粹战犯执行绞刑的那天,戈林居然平静下来了,在囚室里看了一会儿书,还记了笔记。绞刑定在午夜12点整举行,晚饭后医生为他作了身体检查,他还同前来告别的神父聊了一会儿,然后,他就睡下了。   
    大约21点20分的时候,中尉军官乌特尔巡视到了戈林的囚室,看到戈林仰面躺着,手放在毯子上,看上去就像睡着了。再过三个小时,戈林就要被送上绞刑架了,他觉得很诧异,为什么一个临刑的人还能睡得这么踏实?22点半左右时,看守戈林的卫兵约翰逊突然看到戈林将双手举起放在胸口上,随后头向墙里歪去。他急忙冲进囚室,发现戈林自杀了!   
    在绞刑执行前两个小时戈林服毒自杀的消息传开,立即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位大名鼎鼎的纳粹战犯显然不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送上绞架,罪有应得的他没有得到应该属于他的死亡方式。经过法医鉴定,戈林是服下了剧毒化学物Qing化钾自杀的。谁能想到,戈林居然能在连一个蚊子都不能自由进出的情况下从容地服毒自杀,逃避全世界人民对他的审判。问题是,他的毒药是从哪儿来的?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调查人员检查了戈林在囚室中的私人物品,最后在他的奶油罐中发现了毒药瓶。这说明,戈林在整个关押期间一直藏有毒药,可是这个奶油罐早已被没收,放在监狱的储藏室中,根本没有在戈林身边。那么,在如此严密的监视下,戈林是如何把毒药顺利取出来的,到底是谁帮了他?   
    人们推测,装Qing化钾的胶囊一直藏在戈林的行李中,后来一同进入监狱。很有可能是掌管行李间钥匙的惠利斯中尉帮助了戈林,因为他一直对戈林很友好,还曾接受过戈林送给他的小礼物。另外一种可能是戈林自己在未按要求登记的情况下经惠利斯中尉默许进入行李间自行取出胶囊。戈林的妻子埃米•戈林在戈林死后多年向外界说:“此事一定是一位美国朋友所为。”她在1946年7月最后一次探视戈林时曾问过他有胶囊没有,戈林立即回答说没有。1991年,戈林的侄子克劳斯•里格尔承认,是惠利斯中尉把毒药给了戈林。但是这些都只是一种猜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惠利斯中尉帮助了戈林,何况惠利斯中尉也早已去世,死无对证了。   
    近年来,关于戈林毒药来源又有了新说法:有人说毒药是藏在戈林的陶土制的烟斗里的,在要被处决的那天戈林将烟斗剖开;也有人说他将毒药藏在肚脐里;也有人说戈林吞服了缓慢释放毒素的毒药……   
    戈林的尸体与其他被绞死的纳粹战犯放在一起,拍完照后被火化,美军把火化后的骨灰倒进了一条小溪里。戈林在这个世界上虽已灰飞烟灭,但是他是如何弄到毒药自杀的,却作为一桩悬案遗留了下来。

no.27 密特朗枪击案之谜
 弗朗索瓦•密特朗,1981年至1995年间任法国总统,是法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同时也可以算得上是法国政坛上的常青树。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就像一部离奇的长篇小说。其中天文台公园枪击事件,就是他的政治生涯中影响至深、却又扑朔迷离的一段经历。   
    1959年10月15日《巴黎新闻》头版头条披露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准备暗杀一批主张谈判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的人士。“悲剧有可能在明天发生,杀人凶犯别动队已经越过西班牙边境,黑名单已经确定”。   
    可是就在当天夜里,当时还是国会参议员的密特朗同几个朋友用完餐后开车回家。汽车行驶了一会儿,密特朗感觉不对劲,原来在他的后面一直有一辆黑色轿车跟着。想起这几天听到的传闻,他紧张起来,故意开车绕来绕去,可是兜了好几个圈子,却怎么也甩不掉跟踪的车。急中生智,他把车快速开到参议院南边的天文台公园,然后从车上跳下来,翻过公园的铁栅栏,趴在花草丛中。这时,背后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事后他被告知,在汽车上找到了至少七颗子弹眼。   
    消息很快传开了,整个巴黎到处都谈论着这件事,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醒目报道:参议员弗朗索瓦•密特朗昨日深夜在天文台公园遭暴徒枪击,幸免于难。人们联系起前一天报纸上新闻,认为密特朗一定是在杀人凶犯别动队所列的黑名单上名列榜首。一时间,声援和慰问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密特朗成了“英雄”。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只过了一个星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文台枪击事件竟成了密特朗的一桩政治丑闻。22日,前右翼议员罗贝尔•佩斯凯向记者宣称,这起枪击案是密特朗自己策划、由佩斯凯一手执行的。他是在核实密特朗已不在车内之后,才让他的同伙阿贝尔•达于龙开枪的。佩斯凯还说,事发前,他特意给自己写了两封信,一封以“待取邮件”方式寄巴黎,一封是寄往卡尔瓦多斯的挂号信。且两封信均有邮戳为凭。他还说明,行动前,他曾于10月7日、14日和15日分别三次会见密特朗,共同策划,商定行动路线和方式方法。佩斯凯说得活灵活现,在他的描述中,天文台事件分明成了密特朗沽名钓誉的“苦肉计”。   
    而此时此刻作为当事人的密特朗,除了矢口否认外,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密特朗说,事发前佩斯凯确实三次悄悄见过他,但佩斯凯是来告诉他,从可靠消息得知,暗杀名单中密特朗名列榜首,叫他平日要小心提防。佩斯凯还出谋划策:一旦发现汽车被盯梢,千万别往家门口开,因那里无处躲藏,还是逃往天文台公园比较安全。佩斯凯还要密特朗保守秘密,因为他透露的是机密情报,一旦发生什么事,请求密特朗不要向警察局报告。所以发生枪击事件后,密特朗真的信守诺言,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事后也没有告诉警方。因此,现在的密特朗是有苦难言,百口莫辩。   
    于是,密特朗顿时从一个受害者、“英雄”变成了一个政治骗子,不仅成为政敌攻击的目标,甚至许多朋友也嗤之以鼻,纷纷离他而去。在此之前,密特朗由于其政治主张一直与戴高乐相对立,而与戴高乐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所以,在1959年1月戴高乐就任第五共和国总统之后,密特朗的政治生涯转入低谷。先是丢掉了在前七年间历任不同部长的优势,然后还在国民议会选举中丢掉了连选连任11年的议员席位,不得不重操律师旧业。即使在1959年4月当选为参议员,但其政治影响显著变小。在这个时期出现“天文台事件”丑闻,无异于雪上加霜。密特朗几乎被逼得走投无路了。1996年密特朗逝世后,密特朗夫人回忆起这件事还说:“人们本想把他从肉体上消灭,结果,他在精神上被击垮了。”   
    可是就算是如此,戴高乐的首任总理米歇尔•德勃雷还是不肯就此罢手,趁着这个机会,给已被打翻在地的密特朗身上再踩上一只脚,向参议院建议取消密特朗的议员豁免权。11月25日,参议院就此案进行讨论时,密特朗愤怒地指责政府是这桩丑事的主谋或帮凶。   
    实际上,在一个月前,也是这个佩斯凯,曾经恐吓过总理布尔热•莫努里,后者报告了國家安全局长,佩斯凯才停止纠缠。而这次密特朗的遭遇同希尔热•莫努尔一模一样,使用的是同一手法。最终,参议院仍以175对27票通过了暂停密特朗议员豁免权的议案,这无疑加重了对密特朗的政治上和精神上的打击。   
    这起离奇古怪的天文台公园枪击案,迄今一直是个没有解开的谜。密特朗认为:“有人即便不想置我于死地,至少是想使我的名誉扫地。”佩凯斯的口气也变来变去,他于1959年11月4日,被指控参加议会爆炸案遭逮捕后几年,坦白天文台事件的幕后策划者是戴高乐派头面人物。不过,他拿不出真凭实据,一般人都不相信他的说法。但同情密特朗的人都认为,此案是戴高乐派的情报部门操纵的,目的在于从政治上消灭第四共和国时期留下来的最危险的对手,而密特朗是首当其冲的人员。   
    这件案子尽管到现在还存有不少迷惑,但却足以说明政坛波涛的险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是,坚强的密特朗并没有向逆境妥协,经过奋斗,终于又登上了总统宝座,而且一干就是十四年。   
    最后,来看一下密特朗总统在法国政坛上所创造的一系列奇迹吧。他是好几个政治记录的创造者,很多至今还无人能超越他:自1944年8月进入戴高乐临时政府至1995年5月离开爱丽舍宫,驰骋政坛50余年,成为20世纪法国政治生涯最长的人物;1947年1月,出任退伍军人部部长,时年只有30岁,成为1804年第一帝国以来最年轻的部长,直到如今也没有人能打破他的这一记录;连任两届总统,在爱丽舍宫足足呆了十四个春秋,是迄今为止法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当总统不到半年,便被确诊身患癌症,却严守机密,与疾病抗争,达13年半之久,为历届法国元首绝无仅有;以右翼分子发迹,而以左翼代表登上权力顶峰,成为法国政界一道独特的风景。

no.28 谁才是登上太空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在人类航天史乃至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上午9点07分,一艘5吨重的“东方号”飞船在苏联哈萨克中部的一个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船的驾驶舱中坐着一位名叫尤里•加加林的年轻宇航员。飞船以每小时2.7万公里的速度,飞越过苏联、印度、澳大利亚、太平洋和南美洲的上空,它在环绕地球飞行的同时,自身也在缓缓地自转。这次仅持续1小时18分的飞行震惊了全世界,它标志着人类第一次跨出大气层。很快,加加林的名字传遍了世界许多角落,这位年轻的宇航员一夜间不仅成了苏联人民的偶像,更成了全世界爱好航天事业人士心目中的英雄,被誉为“宇宙雄鹰”。他还获得了苏联政府颁发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克里姆林宫大量保密档案的公布,人们开始对当年的这一事件产生了怀疑,加加林真的是当年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吗?   
    1945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尽的时候,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又悄悄地拉开了帷幕,那就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双方在各个方面,特别是科技和军事上展开了大比拼。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给了美国人极大的刺激。双方紧接着展开了载人飞船的实验,在下一个领域里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明争暗斗。   
    当苏联发射第二颗卫星时,科学家们在卫星上放了一条名叫“莱卡”的狗,虽然这条狗最后在卫星上死去,但是也足以证明,动物可以在宇宙飞船上生活一段时间。于是,载人太空飞行计划被提上了日程,苏联政府开始在试飞员中选拔“太空人”进行训练和实验,   
    这时,一个名叫弗拉基米尔•伊柳什的飞行员浮出了水面,成为当时最热门的人选之一。弗拉基米尔家庭出身非常显赫,他的父亲谢尔盖•伊柳什上将是苏联赫赫有名的飞机设计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谢尔盖设计制造的伊尔-2攻击机为苏联战胜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子承父业的弗拉基米尔也是一名出色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他对战斗机一直情有独钟,是苏联最优秀的飞行员,保持着10多项飞行纪录,在1959年更是创下了3万米的飞行高度记录,并因此获得了苏联最高勋章。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成为进入太空的首选人员了,况且空间飞行计划的负责人中许多都是他父亲原来的部下和学生,试想一下,一个父亲是上将飞机设计师,本人又是最高勋章获得者,如果他的照片出现在世界各地报纸上,实在是太完美了。在荣誉的感召下,原来对进入太空兴趣不大的弗拉基米尔参加了苏联的载人空间计划,并秘密进行了艰苦的训练和准备工作。有一次,一张弗拉基米尔身穿太空服的照片被登在了西方报纸上,苏联官方立刻出面否认正在进行载人太空飞行的计划,因为政府需要的是绝对的成功,不愿意事先张扬这件事。直到最近人们才从一些资料上得知,在1961年飞上太空之前,至少有7位宇航员在训练和试验中献出了生命。   
    而在苏联解体后公开的档案中清楚地记载着,1961年4月7日,弗拉基米尔•伊柳什作为最合适的人选,踏入了飞船,开始了他的太空之旅。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在返回地面降落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太空舱本来预计从第一或第七轨道着陆在苏联境内的,而实际上弗拉基米尔却从第三轨道着陆在中国境内。另外,他也没有按照设计好的方式从太空舱里被弹射出来,而是随着飞船一起在地面上硬着陆。幸运的是,他没有死亡,但是受了很重的伤,这样他就没有办法以最良好的状态面对宣传媒体的采访了。对于苏联政府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所以,这次卫星发射和结果被严格封存起来,所有参与或了解这一计划的人都被命令对外保持缄默。弗拉基米尔也从苏联的各大媒体视野中消失了两年,官方宣布他由于车祸而在中国养病,而人们很快发现官方的说法漏洞百出,开始说车祸发生在1960年,可是在一张1961年公布的授勋仪式的照片中居然出现了弗拉基米尔的身影,政府又马上改口是在1961年,至于说到养病的地点,则一会儿说是北京,一会儿说是杭州。   
    而就在弗拉基米尔飞行的第二天,加加林的名字才为政府高层所知道,5天后,苏联对外宣布加加林胜利地成为了飞入太空的第一人。以前的低调处理和这次突然宣布的成功,在全世界获得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而成为英雄的加加林之后的一些行为却开始反常,开始酗酒,还当众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甚至在一次公开的酒会上,他当着赫鲁晓夫的面摔碎了一个酒杯。人们后来推测很可能是由于他得知自己所得到的荣誉并不是真的,而自暴自弃。几年后,这位英雄在一次飞机试飞中失事,坠机身亡,而他的失事也笼罩着层层迷雾,给历史留下的是另一个谜。   
    至于弗拉基米尔•伊柳什呢,他现在是苏霍伊飞机制造厂的首席试飞员,曾经试飞过140多种飞机。苏联解体后公布的材料显示,很可能他才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真正的宇航英雄。20世纪90年代,伊柳什在电话中曾经表示愿意接受一家美国电视台就这件事的采访,然而当摄制组到达俄罗斯以后,他却选择了保持沉默,使这一历史之谜还不能真正地被完全解开,在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住了,可是那一天也许不会太远了。

 

no.29 苏拉为何突然引退?
 古罗马执政官苏拉实在是一个难以说清的人物,他最令人争论不休的是他的行为,出身社会底层,费尽心血登上权力的最高峰以后,却突然宣布辞职,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隐居到了他的一座海滨别墅里。有人说金钱、情欲、权力是人类社会的三大欲望,其中又以权力欲最具有诱惑力。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的统治者为了得到更多的、更高的权力,勾心斗角,兵戎相见,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因此苏拉的突然引退成为历代学者一直感兴趣的话题。   
    公元前138年,苏拉出生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其祖辈曾做过罗马执政官,后因触犯罗马法律关于不许私藏金银器皿的条款,而受到罗马元老院的严厉制裁。从此以后,家庭一蹶不振,迅速败落下去。到苏拉时已是一贫如洗,甚至沦落到没有存身之地的境地,他只好与一个被释放的奴隶同住一屋。为了生活,苏拉不得不去从事一向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去当演员和滑稽小丑。因为他的一张白皙的脸上总是有点点红斑,好像“桑椹撒在面粉上”,使人一看就喜欢上了他所具有的滑稽相。再加上苏拉刻意表演,感情投入,善于迎合观众,在罗马娱乐界崭露头角,小有名气。而经过这些复杂的经历后,也使苏拉对人生、对社会很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他既羡慕先辈的官场得意,家道昌盛,又不满意自己无所作为的处境。他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个像自己的祖辈那样呼风唤雨的人物,为了实现这一野心,他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地寻找着机会。   
    到了而立之年,苏拉的生活还是没有任何的起色,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时来运转,连续几个偶然的机会,为他实现个人的野心打下了基础。首先,有点积蓄的苏拉出入于青楼间,结识了一位有钱的、比他大二十多岁的妓女,苏拉用他的感情投资换来了这位妓女对他的信赖,妓女在临死前,把她全部的家产都给了苏拉,这些财富足以使苏拉跻身于贵族行列。苏拉在蒙骗妓女的同时,也恭顺地取得了继母的宠爱。继母去世后,苏拉又继承了继母的一大笔财产。两笔巨额财产使苏拉彻底告别了贫穷,一夜之间从一个破落子弟摇身一变,成为罗马社会上有名的财主。人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从那时开始,他放弃了一向被人瞧不起的职业,步入了政坛,所以有很多人说苏拉是站在两个女人肩膀上站起来的。   
    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05年,罗马属国、位于东非的努比亚掀起了反抗罗马的朱古达战争。由于罗马小农破产,兵源已显不足,加之军队腐化,战斗力大大削弱。至公元前107年,朱古达战争已进行到第七个年头,罗马仍然没有在战争中占到任何优势,战争难分难解。罗马政府深为此事而感到头疼,所以派执政官马略带兵前去平叛。苏拉随马略出征,他利用一个合适的机会,同朱古达的岳父交上了朋友。朱古达与其岳父有矛盾,苏拉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一举生擒了朱古达,迅速结束了这场令罗马人深感头疼的战争。苏拉也因此被罗马人当做民族英雄来崇拜,这一切,使苏拉身价倍增。政治上有一定资本的苏拉又认识了罗马实权人物大祭司之女麦特拉,并娶她为妻,使他网罗了更多的罗马上层势力。   
    苏拉五十岁那年,东方的本都国王反叛,元老院决定出兵东方,但在军队统帅人选一事上,苏拉与马略竞争激烈。苏拉借助麦特拉及贵族派的支持,终于当选为执政官,同时取得了军事的统帅权。但当他一离开罗马,马略便控制了元老院,杀死了包括苏拉女婿在内的许多苏拉拥护者。苏拉闻讯,便带领少量部队,匆匆赶回罗马,暂时夺回了控制权。马略虽战败,但当苏拉重去东方时,他又在罗马推翻了苏拉的势力。苏拉在匆忙之中结束了在东方的战争,率领四万大军回师罗马,与马略派开始了一年半的血战。整个罗马城血流成河,十余万人死于非命。最终,苏拉夺回罗马,马略兵败外逃。这次战争首开了罗马人攻打罗马城的先例,苏拉也因此在罗马历史上留下了骂名。   
    公元前82年11月,苏拉取得了这场战争的彻底胜利,率领军队长驱直入罗马城,苏拉由此被罗马元老院授予无限期的独裁官,集立法、行政、司法、经济、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成为一个无冕之王。以前,独裁官一职是國家处于危难之时才选举产生的,任期不得超过半年。而现在苏拉变独裁官为终身制,表明自己要永坐宝座。为了维护在罗马的统治,苏拉还实行恐怖政策,颁布《公敌宣言》,对马略党人大肆捕杀,弄得整个罗马人人自危,苏拉由此被人称为“一半是狮子,一半是狐狸”。   
    然而,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苏拉在取得终身独裁官的第三年,突然宣布隐退。权力和财富,是苏拉一生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惜以道德的沦丧、國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生命为代价。而正当他的权力如日中天时,却莫名其妙地引退,其中的原因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   
    据说,当苏拉决定放弃权力时,他曾在广场上发表过一次演说。在演说中,他提出,如果有人质问他引退的原因,他可以毫不保留地回答。当然,在场的人都惧怕他,没有一个人敢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质问他的。   
    后人对苏拉的引退问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苏拉在三年独裁统治后还政于民是明智之举;有人认为是苏拉大幅度的改革无望而急流勇退;还有人认为是苏拉在满足权力欲望后厌倦战争、厌倦权力、厌倦罗马而向往田园生活;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苏拉得了严重的结肠溃疡,腐烂的肌肉竟长出虱子来,随着病情的加重,这些虱子爬得到处都是,苏拉的这种病况让他无法管理朝政,只能引退以度残年。   
    公元前78年,苏拉因肠出血而死去,永远地带走了事情的真相,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no.30 查理大帝的加冕事出偶然吗?
  法兰克王国是公元5世纪末到10世纪末由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在罗马帝国逐渐衰落的时候,法兰克人正逐步崛起。他们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地区,属于日耳曼人的一支。486年,一位叫克洛维的人率领军队把西罗马人赶出了高卢地区,以巴黎为首都,建立了墨洛温王朝。8世纪前期,管理宫廷事务的权臣查理•马特逐步掌握了王国的实权。751年,马特之子“矮子丕平”废掉墨洛温王朝国王,自立为帝,建立了加洛林王朝,但新王朝最强大的局面却是由丕平的儿子——查理大帝开创的。   
    查理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欧封建化过程急剧进行的时候,查理所实行的政策措施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得到新兴封建地主阶层的拥护。查理是位好战的国王,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國家,他长年累月率军四处征战,使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经过五十多次战争,查理使法兰克王国成为控制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大帝国:西临大西洋,东到多瑙河,北达北海,南至意大利中部,差不多囊括了昔日西罗马帝国的全部国土。   
    795年,罗马教皇阿德一世逝世,查理支持利奥三世当选为新的教皇,利奥三世为了答谢查理,在罗马为他大唱赞歌,从而引起了罗马贵族的不满。反对者冲进教皇官邸,逮捕了利奥三世,准备将他送进修道院受刑,扬言要刺瞎他的双眼,割掉他的舌头。利奥首先向拜占庭国王求救,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想法逃出监狱后他又向查理求援,查理亲自带兵护送利奥三世回罗马,用武力平息了这场纠纷。利奥三世对查理感激涕零,不惜抓住一切机会报答他。800年的圣诞节,罗马教皇利奥三世给查理加冕为“罗马人皇帝”,史称查理大帝。   
    关于查理加冕称帝的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查理根本无意被加冕,那只是教皇一厢情愿的报恩行为。在《查理大帝传》中详细记述了加冕的全过程:800年12月25日,教皇召集了附近地区所有愿意参加弥撒的人们来到圣彼得大教堂,当晚一切显得格外隆重,教堂内灯火通明,音乐悠扬地回荡着。弥撒仪式开始了,查理望着基督像,全心地沉浸在仪式的庄严之中。突然,教皇利奥三世大踏步地走到查理面前,将一顶西罗马皇帝的皇冠戴到他头上,并高声宣布:“上帝为查理加冕,这位伟大的带来和平的罗马皇帝,万寿无疆,永远胜利!”参加仪式的教徒也齐声高呼:“上帝以西罗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查理就是伟大、和平的罗马皇帝和罗马教皇的保护人!”   
    教皇利奥三世本想用这样的方式给查理一个意外的惊喜,但他的做法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查理感到突然和无所适从。查理觉得,“皇帝”这样的称号太令人反感了,自己并不需要被授予这些所谓的荣誉。他更担忧这个加冕背后的无穷隐患:拜占庭的罗马人对于他的皇帝称号肯定会万分仇恨,这甚至会对法兰克王国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查理事后后悔地说:“如果知道教皇的策谋,就不会在那天去教堂,尽管那是一个伟大的节日。”   
    这是爱因哈德在自己的书中记录的情况,依此看,查理大帝是不愿意被加冕称帝的。很多学者采取这一说法,是因为爱因哈德从20岁起便被查理聘请到宫中掌管秘书,参与机要,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在查理左右,深得查理的宠信,他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如果说爱因哈德说的是真的,查理不愿意称帝,除了顾忌拜占庭的罗马人的仇恨,还会不会有别的原因?普遍认为他忌讳的是教皇利奥三世。教皇主动给他加冕表面上看来是报恩,但同时也会趁机夺回一些权力。查理虽然是个纯粹的基督徒,但他也并不希望教会干预政权,为此,他曾刻意保持了“法兰克及伦巴德國家”的称号,当立他的儿子为王时,查理亲自主持了这一神圣仪式。   
    现代许多西方史学家对查理不愿意加冕称帝的说法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当时的查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完全能够控制当时的局势。如果他不愿意,教皇利奥三世决不敢做出冒犯他的事情。   
    事实上,不管查理是否愿意罗马教皇为他加冕,他在实质上已经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这次加冕是中世纪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极其深远,奠定了教廷和王廷对西欧进行双重统治的政治思想基础,开创了中世纪教皇为皇帝加冕的先例。它象征着皇帝的权力来自于上帝,受之于教皇,暗含着教皇权力依然高于皇帝的意思,为日后的教权与王权之争埋下了祸根。

no.31 华盛顿为什么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
  在美国历史上,乔治•华盛顿绝对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是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独立战争,从而彻底摆脱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使美国走上了自由之路。而且在战后,他组建了第一个合众国政府,确立了國家信誉,为美国的國家形态奠定了基本的结构形式。同时,他还很注重國家经济发展,促进了海上贸易的繁荣,制定了影响深远的土地政策。这一切,足以使他终生受到美国人的爱戴。   
    但是,在他第二次担任总统任期即将结束时,很多人准备再次推举他继续担任美国总统,并且当时的宪法上对总统连任也没有任何限制。可是,华盛顿毅然谢绝竞选第三任总统,并在1796年9月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词》,说服国会,让他卸任回家养老。   
    对于华盛顿这一出人意料举动的真实原因,许多历史学家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定论。而华盛顿本人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回到家乡后,都没有公开表示过他拒绝连任的真实原因。尽管如此,历史学家们还是根据华盛顿的生平经历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以探究华盛顿拒任的原委。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华盛顿主要是担心自己会卷入激烈的党派斗争中去,因而不想继续从政。当时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激烈的党派斗争,华盛顿本人也觉察到了选民中间日益增长的党派情绪,因此在其告别演说中,语重心长地呼吁团结,反对党派斗争,反对其他分裂势力。不幸的是,在党派斗争中他虽然长期一直保持中立,但在第二任总统后期,他失去了非党派的立场,成为了一个联邦党人。在这种形势下,他中断自己的从政生涯看来是一个开明政治家的最好选择了。   
    另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舆论的攻击对华盛顿作出拒绝连任第三任总统的决定产生了主要影响。英国一位历史学家说:“由于想要空闲,由于感到体力衰退和受到反对派的谩骂而气馁,华盛顿拒绝接受要他担任第三任总统的要求。”   
    美国许多历史和政治学家看法也大致相同。随着党派斗争的加剧,舆论界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在两派报刊互相攻击的同时,华盛顿在他第二任总统期间,也受到反对派无情的攻击。这种攻击如此激烈,以致弄得他焦头烂额,十分难受。他被指责为“伪君子”、“恺撒”,说他藐视公众。当他提出不连任第三任总统时,许多杂志在其头版头条中还把他的举动称为“恶毒的谎言”。费城的《曙光报》在华盛顿告退的次日宣称:“这一天应成为合众国的纪念日……因为,原是我国一切灾难根源的那个人,今天已降到与他同胞们的平等地位。”   
    华盛顿在1797年3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现在把自己比作要寻找一个休息之处,并正在屈身倚伏其上的疲惫旅客。但是,人们听任你安安静静地这样工作,这未免太过分了,不是某些人能够忍受得了的。”   
    其实,上面两种意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但究竟是哪一种在华盛顿的思想深处占主导地位,并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人们无法知道。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深一步的原因促使华盛顿不想再继续担任总统,比如说华盛顿本人是否对权力的欲望开始淡薄,或者是身体的原因,现在也还是一个正在进行讨论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华盛顿不顾公众的压力,坚决拒绝连任第三任國家总统,从而创立了美国总统两任传统的举动,是有深远影响和意义的。在当时,美国宪法还没有对总统连任作出规定。华盛顿创立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940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第三任总统为止。1947年国会鉴于总统权力不断扩大和有可能形成终身制的趋势,才制定了第二十二条宪法修正案,即“任何人不得任总统之职两届以上”,该修正案于1951年正式批准实行,从而又恢复了华盛顿创立的传统。   
    在退休不到三年后的一天,华盛顿由于偶感风寒,最后病情转重,可能是当时医疗技术的低下和医生的误诊,最后不治身亡。这位美国人的国父虽然去世了,但他为美国留下的许多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当他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时,他是否会想到他的这一行为给美国政治带来的巨大影响呢?   
    也许这个美好的历史之谜并不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地去解开,记住华盛顿的名字就够了。

no.32 拿破仑为何会兵败滑铁卢?

  1815年春,被放逐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回到巴黎,东山再起,很快重新控制了整个法国政权。得到这一消息后,欧洲各国君主如临大敌,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希望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将他绞杀。拿破仑也迅速组织部队抵抗,根据制定的正确的战略部署,是要在俄奥大军到达之前解决战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将英普联军各个歼灭。可是这一次战争局势并没有朝着“战神”部署的方向发展。   
    受命占领布鲁塞尔重要阵地以牵制英军的内伊元帅迟缓犹豫,使这一行动未能如期完成。后来在双方激烈争夺时,拿破仑又命令内伊属下戴尔隆军团由弗拉斯内向普军侧后方开进,和主力部队一起对普军实行夹击,但戴尔隆对命令理解不清,错误地向法军后方的弗勒台开来,使这决定性的一击延误了近两个小时。而当戴尔隆重新赶回普军后方时,又被不明战局的内伊元帅严令调开,这时英军已在戴尔隆的大炮射程之内,戴尔隆机械地执行了内伊的命令,使法军在临胜之际功亏一篑,英军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   
    另外,老天爷也似乎有意和拿破仑作对。就在滑铁卢会战的前一天,拿破仑指挥军队追击英军时,就在两军快要相接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顷刻间,道路被冲毁,田野一片泥泞,法国骑兵不得不停止追击,使狼狈逃窜的英军绝处逢生。次日清晨,彻夜未停的大雨仍然妨碍着法军按时投入进攻,善于运用机动战术的拿破仑也无法在这样的天气下发挥炮兵和骑兵的机动作用。战斗一直推迟到中午才开始,这就给英军更多的喘息机会。   
    就这样由于下属将领贻误战机和对命令的错误理解,以及天气等原因,他的计划未能全部实现。英军在大举后撤后仍坚守在比利时境内的滑铁卢村南的圣让山高地,决心同拿破仑决一死战。   
    滑铁卢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令人瞩目的一页,也是拿破仑戎马生涯中的最后一战。然而,这一战却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滑铁卢战役的进程既惊心动魄,又富有戏剧色彩,许多微妙因素影响了战局,使法军的锐势急转直下,失去了几乎到手的胜利。   
    6月18日中午,随着三声炮响,滑铁卢之战的帷幕骤然拉开,排山倒海的法国骑兵呼啸而上,但防守的英军顽强抵抗,以猛烈的火力压住了法国骑兵的锐势。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整个下午的激战没有片刻停歇,处于浴血苦战之中的双方都失去了完全控制局势的力量。黄昏到了,拿破仑亲自率领自己的近卫军又向英军阵地冲去,但是就在这个时刻,英国的援军到了,而拿破仑一直相信在英援军到来之前会前来救援的格鲁希元帅的部队却始终未到。形势急转直下,英军趁势变守为攻,对法国军队发起了总攻。   
    列成方阵的法国近卫军一面拼死抵抗,一面缓慢后撤,拿破仑也只好下车骑马而走。他脸色惨白,泪流满颊,在暗淡的晨光中跑过了一个个尸横遍野、怪影憧憧的战场。他试图收拾残军,无奈力不从心,战场上躺着2.5万名死去的和受伤的法国人,法国几乎损失了全部的炮队,而几十万奥国生力军正逼近法国边境,还有几十万俄国军队不久也将到来——所有这一切都使拿破仑陷入完全绝望的境地。他不得不宣布退位,从此开始通向死亡的流亡生活。   
    法国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引起了史学家和军事评论家的极大兴趣。   
    有人认为,是格鲁希元帅的迟迟不到毁灭了整个法国军队,因为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有7.2万人,英军也有7万人,双方势均力敌,谁的援军先到,谁将占据优势。或者是天气原因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可是也有人把原因追溯到更早一些时候,他们认为,如果一切都按拿破仑最初的正确战略进行,本来早就可以结束战斗了,滑铁卢的决战也不会发生。第七次反法同盟也会像上几次一样,被拿破仑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人们还常常把原因归结为拿破仑用兵失误,主要是当时在他身边缺少能攻善战、和他配合默契的将领,达乌被围困在汉堡,缪拉没能够及时从那不勒斯赶回来,马塞纳正在西班牙征战。拿破仑虽然培养了一批将才,但在关键时刻却不能为自己所用,这无疑是一场悲剧。   
    也有人把拿破仑的失败归结为他个人的原因。他们认为,无论从战斗的开始或是战斗的结局来说,拿破仑确实无愧为近代军事艺术巨匠,但他失去另一种东西,失去了一种对于军事统帅来说甚至比天才还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于战争胜利的信心,从而导致了滑铁卢的惨败。也许拿破仑已经意识到他自己的时代即将过去,在对人谈起滑铁卢战役时,他说:“我已经没有从前的自信心了。”有人试图用拿破仑当时的健康状况来说明这一点,他们认为拿破仑在战前就有严重的智力和体力衰竭迹象,他“两眼失神,闪烁不定,步履踟蹰,举止茫然”,“在滑铁卢战役中精神萎靡不振,好几次昏然欲睡”。   
    最后,听一听拿破仑自己的解释吧。他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因为,就算有了这一切原因,那场战斗本来也是该我赢的。”   
    也许,是这些微妙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发生作用,使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再一次遭遇了失败的命运。人们不遗余力地对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但是谁也不能说服谁,只好作为一桩疑案继续讨论下去了。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