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十大陷阱

80酷酷网    80kuku.com

  

关键字:高考 高考招生 招生 非法招生 陷阱 十大

    高考已经高考结束,花样翻新的招生陷阱也开始涌向考生与家长。一些违规招生的学校,往往抓住学生渴望就读尽可能好的学校的心理,骗取学生和家长的金钱。近日,记者采访了金华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王建益,并结合有关资料(记者在高考试场外收集的招生宣传资料),对一些招生陷阱进行了分析,希望对考生和家长能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

  陷阱一:交钱就能上大学

    根本不具备招生资格,盗用一些名校的名义招揽落榜生,骗取大量钱财后,逃之夭夭。这些招生单位和个人专门骗取报名费、预交学费和咨询费,他们招生时把学校吹得天花乱坠,往往会对高考落榜生许诺:“只要提前交了钱(几万元到10多万元不等,根据学校的好差有区别),就包你上某某大学的热门专业。我们和学校签订了协议,即使你高考落榜或者分数低上百分,都照样可以上大学。”

    发生在去年的吉林龙凤公司招生诈骗案,就是其中的典型。2006年,吉林省龙凤阳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社会上宣称,能在交钱的基础上,将高考低分的学生办入正规本科院校学习,致使大量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这个诈骗公司在社会上大肆宣称,能通过在教育部、省招生办的熟人,以点招、扩招等方式,将高考低分或认为录取学校不理想的学生办入全国40余所高校。他们自制了“缴费报到卡”和加盖公章的协议,许诺办不成全额退款,分别以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标准收取所谓的“招生费”。结果一共骗了近600名家长的3500万元钱,实际上最后没有一名考生成功入学。

    ●提醒:用钱不能买分数,用钱也不能让没有达到分数线的考生上正规大学。

  陷阱二:混淆招生类型

    一些外省院校,绕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在媒体上夸大事实,甚至是发布完全虚假的招生广告。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招生工作管理的通知》第三条规定: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面向本地招生,确需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的,须经教育机构所在地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这类学校在招生时,一般通过混淆各种不同招生类型的方法,来蒙骗考生和家长。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除了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不同的招生类别,其入学条件也是不一样的。一些民办学校对学生称“无须参加入学考试就可获得國家承认学历”,而实际上成人高校或自修高校都必须参加國家组织的考试,取得学籍或单科合格证书才能毕业。

    去年在我市一些饭店、旅馆内招生的外省民办学校,经查并没有经过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是非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所谓自学考试助学班,就是把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辅导,然后统一参加國家举行的自学考试。

    今年“西安培华学院”等学校,又在金华散发招生小册子。该校历年来都有在浙江正规招生的少量名额,不过属于最后一批高职类招生,但这所学校在招收有指标的考生外,会借助这些指标的名义来招收非学历教育自考类学生。对这样的学校,考生一定要小心。

    ●提醒: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这些学校往往会在散发的宣传单上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提及本次招生属于招收自学考试助学班的事实,考生及家长如仔细查看宣传单,就能发现其中的猫腻。

    陷阱三:非法中介招生

    为争夺落榜生生源,一些民办高校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招生,一些中介机构受经济利益驱使,发布虚假信息诱惑落榜生以达到招生的目的。他们打着职业招生单位的牌子,来骗取钱财。部分学生交了介绍费后,工作人员开了介绍信,让学生带上证件找学校,结果不是所介绍的学校不存在,就是条件苛刻费用太高,让人无法接受。

    2006年5月,南昌南大数控机电技术学校负责人万某某、王某、余某等4人在南昌大学租房,假冒南昌大学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名义制作印章,利用南昌大学图片资料印制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在全国10余省(市)进行招生诈骗活动,涉及报名学生2700余人,已发放录取通知书1600余份。
 
    ●提醒:要从各级招生办提供的正常渠道了解学校招生政策和程序等信息,不轻信社会上的传言和信息传播者个人的“许诺”。所谓中介机构出示的相关证件,其实很多都是假冒产品。

  陷阱四:夸大宣传糊弄人

    少数学校夸大事实,误导学生入学,宣传时用词含糊、夸大。比如吹嘘是军队高校内部指标、计划外招生,或者是机动指标、国考、校考、國家承认文凭的学历教育等。实际上是自考助学、证件培训、成考助学性质。有些甚至将名牌大学下设的助学机构(如去年的北师大培训中心)说成名牌大学。有的改换校名,如把“专修”、“职业技术”几个字去掉,变成×××学院,自称为缩写。

    比如,今年散发的“上海中博学院”的传单上写明,招收专业有“定向培养计划专业”的学生,在普通高校的招生里面有“定向就业招生”,但没有“定向培养”的说法。同时“定向就业招生”也是要通过现行的招生政策统一录取的。而“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传单上则写明,学校招收國家计划内招生,兼招国考生和校考生。根据市招生办去年调查显示,该校所谓的国考是发自学考试文凭,校考是发学校某一专业结业证书。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历年来在浙江省有一定的正规招生指标,为了让宣传单更具吸引力,他们在制作时将正规招收普通高职类考生与自考助学、校设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一起排列,以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

    ●提醒:内部指标、计划外招生、定向培养、机动指标……这些所谓的体制外招生名额,实际上并不存在。考生即使能够入学,入学后与统招考生也有很大的区别。

  陷阱五:搭借名校背景

    一些社会办学机构与名牌大学合作办学,巧搭名校、名师背景,提高自己的地位。招生时故意混淆办学主体,直接说成是某某大学招生,并强调招进的落榜生与统招生一样上课,一样毕业,颁发同样的文凭。一些学校在招生简章显眼位置写着某名牌大学的名字,而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写着分校或某培训中心等。

    比如,今年在金华散发的“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招生简章”传单上的内容,大多是介绍“中央财经大学”这所名牌学校的师资以及历史。而其实际招生的是继续教育的学生,并非普通高校正规招生。“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沪东教学区”的招生传单上,都是关于上海师范大学的介绍,对于美术学院沪东教学区这个招生主题,却没有进行详细说明。

    ●提醒:凭这些招生宣传单,考生和家长很难了解这些招生单位与名校之间有何联系。而事实上,借助名校背景宣传招生的学校,往往是“挂羊头卖狗肉”,或者仅仅是挂牌而已,从师资力量到毕业文凭都和他们挂牌的名校没有什么关系。

  陷阱六:夸大就业前景

    发布假信息,宣传师资力量强,教学设备精良齐全,高就业,或借助名人来吹嘘。许诺诱人的条件,如“包就业分配”、“解决户口”、“100%的就业率”等,致使一些求学者走进与自己想象相差甚远,或根本不符合自己专业理想与发展方向的误区,结果耽误了前程。

    大学生找工作难的现状,让部分学校在学生就业率方面做起了文章,制造不实的消息。央视经济信息联播2004年7月14日报道,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某高校为了保证较高的就业率,竟然要求毕业生签订假就业合同。

    在今年散发的“北大资源学院”的招生传单中,介绍的大多是关于学校如何与名牌大学进行合作、毕业生发展前途一片光明的内容。其宣传单明确提出,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帮考生做好职业准备,其实学校就业情况究竟如何,里面很少提及。

    ●提醒:把一般的执教老师吹嘘成“经验丰富的教授”,将一般的教学设备和环境夸大为“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号称对学生实行“订单教育”,其实毕业后却依旧难找工作。

  陷阱七:“现身说法”,大搞成才演讲

    用“现身说法”的形式,大搞成才演讲诱惑落榜生。他们找来所谓的成才者,向咨询考生大肆鼓吹自己是如何通过这类办学机构成才的(实际上是雇来的骗子)。

  陷阱八:承诺保证出国

    用学校文凭出国能优先签证,承诺保证出国等来骗人。

  陷阱九:利用“招生托儿”

    利用在校学生招揽同乡或亲属,利用“招生托儿”骗取考生信任。

  陷阱十:收取床位预订金

    向求学者收取床位预订金,预交学费、押金,一方面侵占钱物,另一方面你若不满意,要求换校又难以实现。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