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观察(定性观察)

80酷酷网    80kuku.com

定性观察(定性观察)

一、观察及观察的特点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观察认识活动就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幼儿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幼儿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中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得到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巴普洛夫的座右铭是“观察,观察,再观察”。通过观察,科学家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下一步科学探究打下基础,进而掌握规律性的知识。

(一)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借助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有意识地进行感知。观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必须完全依赖于人的某一种感官,譬如我们说玫瑰花是红的(视觉),自来水是凉的(触觉),西瓜是甜的(味觉),等等。一般来说观察借助于的感觉器官有5种——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严格来讲,人的感官不止这5种,如人的平衡感,肌肉抽拉感,压力感,方向感等,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尤其是对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是最基本的感觉。

观察可分为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定量观察是借助测量工具并用数字表述观察结果,例如一元硬币厚度为2mm,一个一岁小朋友身高75cm,一支铅笔直径是10mm,等等。定性观察是仅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观察是定性观察。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能教会孩子哪些技能之观察

我们在发展幼儿定性观察的基础上要同时努力发展他们的定量分析的技能。观察不仅是推断与预测的依据,更是整个科学实验技能发展的基础。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远早于开口说话,但对如何全面、有目的、仔细地来感知世界仍需要大量细微而持久的培养。

(二)幼儿观察的特点

1.缺乏稳定性

由于幼儿神经系统还不够发达,幼儿一般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常容易受到无关事物和细节影响,被自己所喜欢的、感兴趣的物品所吸引。3~4岁儿童一般会在观察过程之中忘掉观察任务,4~6岁儿童观察的目的性有所提高。

教师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具体的观察目标,任务描述得越具体,孩子观察的目的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好。

2.持续时间短

幼儿的观察时间,受幼儿对观察物品喜爱程度的影响,但随着年龄增加,稍有改善。在一个实验中,3岁左右的幼儿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只有五六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会有所延长,6岁时大约能达到12分钟。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有时不到一两分钟。

教师要尽可能选择能引起他们足够兴趣的观察对象,或者选择的观察对象要在某一方面具有显著特点,易于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能教会孩子哪些技能之观察

3.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

幼儿不善于将观察的对象整体与局部间、局部与局部间相联系,只能得到所看见的单一部分。幼儿的观察从最初的杂乱无章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有系统的综合的知觉过程。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3岁幼儿在观察图形时,其眼球运动的轨迹是杂乱的,4~5岁幼儿的眼球轨迹越来越符合图形的轮廓,可见,幼儿在观察物体时尚缺乏系统性;同时,幼儿观察时往往也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

教师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有效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线索,更有效地观察事物,比如在寻找两幅图画的不同点时,可以引导孩子遵循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并做适当标记,而不要毫无顺序的胡乱比较。小班儿童不善于从整个事件中发现内在联系,即系统性较差,但随着年龄增长,会有所提高。

4.不够独立、盲目随从

儿童观察是容易受同伴和老师的影响,缺乏独立性,有时所表达的内容自己都无法理解,会盲目地跟随他人的观点,盲目重复。

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时表扬,要引导幼儿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说出别人没发现的地方。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能教会孩子哪些技能之观察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一)观察的客观性

科学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探索事物客观规律。任何观察结果都应直接来源于人的感官,不能掺入任何个人主观判断,“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实验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而且观察结果的客观性与正确性,尤其是定量观察不仅直接关系到科学实验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更关联到实验的成功与否。教师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动手能力,都来源于实践,必须从小教会幼儿尊重客观事实。

在引导幼儿观察时,力求让幼儿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识活动,培养观察兴趣。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来感染幼儿,教会他们客观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如观察水果时,可以让幼儿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口尝,从而认识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用自己的语言如实描绘出来。

幼儿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为幼儿提供一些观察条件,可在幼儿园增设自然角、种植园地,设置科学发现室、图片展览等,也可以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大千世界,亲眼看看破土而出的各种各样的禾苗与小草,亲耳听听优美动听的蝉鸣鸟叫,亲手摸摸饱满飘香的麦粒谷穗,亲口尝尝凉而爽口的雪花冰块,从而认识春夏秋冬四季。带幼儿参观商场、动物园、公园,还可以按季节组织幼儿郊游,参加一些画展、花展等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能教会孩子哪些技能之观察

(二)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事物不能只注重个别的“点”,要学会以点带面,把零碎的、看上去并无关联的孤立事情放在整体中去感知,教会幼儿有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寓言故事“盲人摸象”就形象地表述了这个道理。教师要引导幼儿有目的、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某一事物,必须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有明显特征到隐蔽特征的观察原则。

如:观察大公鸡,可先引导幼儿观看鸡头、鸡身、鸡脚,以后再进一步观察公鸡和母鸡有什么异同,边看边引导,还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回答,这样幼儿的观察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再如:观察苹果,如果学生可以同时使用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去感受,其观察效果显然比只用一种感觉要强很多倍。更重要的是,幼儿能比较全面地、深刻地把握苹果的特性。教师应尽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观察对象,训练幼儿观察的全面性。

(三)观察的持久性

在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时,要帮助孩子了解观察的目的,鼓励孩子认真观察,不要轻易放弃,轻易离开被观察物。特别是幼儿自主观察能力低,更需要家长加以指导,鼓励孩子观察到的每一个新发现,从而能够坚持下去,达到观察的目的。学会能够有耐心、长期观察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而不是“走马观花”。

有价值的科学发现绝不可能只是一两次简单的观察结果。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的观察物候,记录各种植物花开花落的日期,他从24年(1950——1973年)的物候记录中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只有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才能有所收获。

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为了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亲自从10吨的沥青废渣中才提纯出10毫克的这种新物质。她的这种刻苦顽强、矢志不渝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每一个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达尔文花了5年的时间,经历千难万阻,登荒岛,翻野岭,含辛茹苦详尽观察了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奇花异草、千差万别的飞禽走兽,并在这基础上自己建立养殖园,经过近二十年的科学实验写出了《物种起源》,对生物的进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能教会孩子哪些技能之观察

(四)观察的敏锐性

对事物的发展要随时保持“警戒”的敏感心态,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你能否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而且在观察时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学会从最细小的深处去仔细观察。这往往是成功观察的关键所在。教师和家长都会给孩子讲牛顿从苹果下落的现象领悟出地球引力这个故事,而单摆定律的发现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天伽利略坐在教堂里,看到从教堂屋顶悬下的吊灯随风左右摇摆。

他发现吊灯的大小虽不同,但只要它们从屋顶悬下的长度相同,它们摆动的速度就是一样的。在这个基础上,他总结出了“单摆定律”。这个小故事同牛顿的苹果故事一样,揭示了敏锐的观察能力在科学实验中的重大意义。当然,这些优良的观察习惯也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譬如观察的客观性是一切观察习惯的基础。没有客观的观察,空谈观察的持久性、艰苦性或是全面性是毫无意义的。又如,只有对事物进行细微的观察才能敏锐地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所以,我们在培养幼儿优良的观察习惯时,要注意各种心理品质的相互联系和全面发展。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时,要切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幼儿被任何事物或物体吸引的时候,教师都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其被吸引物体或事物。

无论孩子在观察什么,切忌粗暴打断,应避免不做任何解释引诱幼儿离开对吸引物。要引导幼儿把类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来观察,通过比照,获取知识,然后加以印证,这样来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培养孩子的求知欲。随着幼儿的成长,要逐步培养幼儿自主观察的能力,并要求孩子能通过长期的观察,持之以恒,达到积累更多的知识的目的。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上一篇什么是鹅蛋脸(什么是鹅蛋脸)

下一篇怎么提高网速(提高wifi网速的小妙招)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