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血溅桃花扇(李香君、《桃花扇》與女性解放 )

80酷酷网    80kuku.com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李香君、《桃花扇》與女性解放 )

李香君从小聪敏过人、为人豪气、不随流俗,而且有识人之明(当今女子多识金人,少辨贤者)。她13岁时,跟从苏州艺人周如松学习“玉茗堂”戏剧作品,唱功优美,尤其擅长演唱《琵琶记》曲词,但从不轻易登台演出,深受名士张溥(1602-1641。字天如。著名的《五人墓碑记》的作者)与夏允彝(1596-1645。字彝仲。诗人夏完淳之父)赏识。

崇祯十二年(1639),前户部尚书侯恂(1589-1659)之子、“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漫游南京,与她相识。当时,阮大钺(约1587-1646)因为阿谀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被革职,逃居南京。正直的知识分子都不予理睬,陈贞慧(1604-1656。字定生)、吴应箕(1594-1645。字次尾)两位复社领袖还公开发表《留都防乱檄》,强烈声讨他。阮大钺迫不得已,想请侯方域为他说情辩解。阮让与他交好的一个王姓将军每天备下好酒美食招待侯方域。对此,李香君说:“王将军并不富裕,不是每天都可以请得起客人的人。公子为什么不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呢?”于是侯方域再三追问,才得知实情。

▲[清代]崔鶴《李香君肖像》,紙本設色,124.5×52.4cm。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李香君劝侯方域说:“我从小跟随养母,有幸认识了陈贞慧先生,他品行高洁,吴应箕先生更是一个铮铮硬汉。如今都与公子交情深厚,公子怎么能为了阮大钺那样的人而对不住最好的朋友?再说,以公子的家世,为什么要效劳阮大钺?公子饱读圣贤之书,难道见解还不如我一介女流么?”侯方域听了感动不已,说:“姑娘你说得很对!”后来一段日子,他喝完酒就睡。王将军见没有机会传话,就再也没找他。

不久,侯方域北上参加殿试,李香君在桃叶渡为他送行,深情地说:“公子才华出众、文采斐然,不比东汉的蔡中郎(蔡邕,133-192)差。可惜蔡中郎学问虽好,却品行不端。《琵琶记》虽然有些描述不符实情,但他曾经亲附逆贼董卓(?-192),总不能掩饰。如今,公子怀才不遇,希望公子不忘自爱,不忘记我今天为你演唱《琵琶记》!这次分手后,我们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从此,我再也不会演唱这一曲了。”

侯方域走后,一个名叫田仰的巡抚送来300两白银(明朝巡抚的年薪约120两白银),请求见李香君一面。她毫无商量余地,一口拒绝。田恼羞成怒,到处诽谤她。香君听闻叹息说:“田大人同阮大人难道有什么不同吗?我过去劝勉侯公子的话用意何在?今天,如果我贪图钱财去侍奉你,那我就背弃侯公子了。”田仰执意求见,李香君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随身携带的桃花扇。

病中,她寄语侯方域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谁曾想,顺治七年(1650),明朝降将、现任清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保定巡抚、紫金关提督张存仁(?-1652)召侯方域问策,侯方域即刻书写了如何围剿反清义士的条陈。之后,还参加了清朝省试,取为副贡生。

▲[清代]陳清遠《李香君小像》,絹本設色,115.5×35.5cm。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以上故事可见一位女子的慧眼与坚贞,而她深爱并为之守节的男子却配不上她的那份爱。对此,《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1648-1718)不无感慨地说:

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人面耶?桃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问种桃花之道士,且不知归何处矣。[《桃花扇?桃花扇小识》]

明朝末年,朝纲不振、四维不张,人们渴望有如东汉末年的陈蕃(?-168)、李膺(110-169)和范滂(137-169)一样的高亢之士为天下模楷,澄清宇内。可惜事与愿违,人们看到的是“一队夷齐下首阳”,而见3000年中国未有之现象!从来都道貌岸然的历史老人,与讲究“士大夫精神”的中国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社稷濒危之时,惟有一、两个青楼女子洞时弊、识大体、辨忠奸、持刚正、守贞待字!我们从画中可见,在她守贞待字期间,书是她的、唯一的伴侣。为此,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一书中不无幽愤地说:

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

▲[清代]姜壎《李香君像》,紙本設色,97×28cm。私人藏品。

遗憾的是,无论《桃花扇》或是《柳如是别传》的苦心鲜为人知,世人多将之视为一则言情故事。秦淮河畔沦为寻芳之地,染血的“桃花扇”不若“秦淮八艳”的名声。哀哉!

说起来,无论男人,或者历史,从来都不敢,也不会轻视那些自强不息的女子,而总是对她们油然而生无限的敬意(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很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女性自身的价值取向——做一个性别明显的女人,还是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女子?换句话说,女性解放的目的应该是寻找女性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与社会角色的意义,而非强化性别差异。

原本,人类社会的本意不只是男人与女人生存的环境,而是一个男性与女性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合作建设家园的地方。正所谓“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如果,一个女性不归咎自身的性别,而是努力推动社会、道德与文明的进步,在她的一生中,人们肯定都会非常尊敬地称呼她“女士”,为她们留下传记和画像,而不是轻薄地说一声:“哦,那一个女人。”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