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添作五(二一添作五下一句)

80酷酷网    80kuku.com

二一添作五(二一添作五下一句)

谈谈韦小宝吧。

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为奇特的一位男主角。

以往的金庸男主多为顶天立地的大侠士、大英雄、大豪杰,萧峰、郭靖、杨过等无不如此。但偏偏在封笔之作《鹿鼎记》中,金庸塑造了一个无侠无武的主人公韦小宝。不仅无侠无武,简直已经跟侠背道而驰了,许多读者甚至称其为“反侠”。

韦小宝的师父天地会总瓢把子陈近南给他的八字评语是:油腔滑调,狡猾多诈。

这个评价甚为贴切。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武侠二字,侠重于武。

那么什么是“侠”?

金庸在《神雕侠侣》里借郭靖的口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是萧峰为不肯攻宋而宁愿自杀于雁门关;是郭靖死守襄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令狐冲的豪放不羁、不惧强权;是张无忌的抗元之后,飘然归隐。

大侠的原则都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舍生取义,为国为民......

韦小宝则是没什么原则的。他的母亲是个地位最卑贱的妓女,连他爹是谁都不知道。

韦春芳曾说:

“那时候有个回子,常来找我,他相貌很俊,我心里常说,我家小宝的鼻子生得好,有点儿像他。”

天地会说他作为汉人应该反清复明站出来做皇帝,可他连自己是不是汉人都不清不楚。他不觉得满族人当皇帝有什么不好,也不觉得口口声声自称“奴才”有什么不对,虽然身居高位,天子近臣,但是说到底,他其实没什么政治理想,也没有传统读书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韦小宝最盼望的不过是在丽春院来摆一台花酒,让从前欺负他的人看看他如今的风光:

“韦小宝忽想:……从前丽春院漂客摆花酒,妈妈坐在漂客背后,顺手拿几件糕饼给我,王八们还常常把我赶开,那时只想,几时老子发了达,也到丽春院来摆一台花酒,叫老鸨、王八、小娘们都来陪酒。哪知道今日居然有亲王、王子、尚书、将军们来相陪,只可惜丽春院的老鸨、王八们见不到老子这般神气的模样。”

韦小宝最大的理想,也不过是拿着银子,到扬州去开几家丽夏院、丽秋院和丽冬院。

更别提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舍身精神,既知不可为,那就绝对不为,到最后夹杂在小皇帝和天地会之间左右为难,想的就是撒丫子跑路,“他奶奶的,老子不干了!”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金庸在他的十五部小说里,写的不止有“武”,还有“情”。

陈世骧评《天龙八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金庸笔下的“情”,是杨过的苦守十六年,最终一跃而下;是萧峰的“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是郭靖黄蓉的同生共死,以身殉难。

而非典型武侠小说主角韦小宝,在这上面更加非典型了,他娶了七个老婆。

《世说新语》云,“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其实韦小宝就是“不及情”的。他从小出身青楼,见惯风流做戏,他也懂得欣赏阿珂的美色,可要说“情”之一字,有七位夫人的韦小宝只怕真不懂。

而几位夫人究竟爱不爱他,韦小宝自己也心里有数,唯一一位对他情深义重的只有双儿:

“我韦小宝如果自杀,我那七个老婆中不知有几个相陪?双儿是一定陪的,公主是一定恕不奉陪的。其余五个,多半要掷掷骰子,再定死活。方怡掷骰子时定要作弊,叫我这死人做羊牯。”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1999年,《苹果日报》刊登了一篇金庸先生的访谈,记者问:“你的小说里你最不喜欢的男主角是谁?”金庸毫不犹豫地回答:“韦小宝”。

在以后多年的各类访谈中,金庸也多次表达过这个观点,“韦小宝是我写的一个否定的人物,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里,一个不合理的人。”

《鹿鼎记》中有个小细节,陈圆圆自言出于风尘,韦小宝听不懂,听懂之后大喜,拍着大腿笑道:“妙极!我也是出于风尘。”陈圆圆懵了,心想,“他一定不懂风尘的意思。”

其实韦小宝不但懂,而且在风尘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了。这在武侠小说的主角里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在封建社会里,属于“下九流”,人人都看不起的行当。可是最妙的是,金庸又写了这么一句话,“而妓院与皇宫两处,更是天下最虚伪、最奸诈的所在”,将最底层的青楼与最高贵、最受尊敬的皇宫相提并论,简直是神来之笔,足可见金庸对政治的讽刺态度。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在所有金庸笔下的主角中,韦小宝武功差到极点,品行差到极点,而心智与计谋却又是强到了极点。

韦小宝从小在扬州的妓院丽春院长大,所以他的文化背景,是扬州市井。城中的妓院、茶馆、书场、赌馆、市场等地都是他经常出没之地,因而他的性格特点明显带有这些地方的痕迹。例如,因为他自幼在妓院长大,算得上是见多识广,各路嫖客人等都曾见识过,因而不像一般的小孩子那样胆小怕事,但又没有出身于正常家庭的小孩子那样礼貌周全。他的待人接物方式,说到底是受到了妓女和嫖客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中,不论是在市井,还是在江湖,亦或是在庙堂,在军队,甚至在寺庙之中,在女儿堆里,韦小宝虽然说不上是人见人爱,但肯定人缘很好。诗人北岛有一句很著名的诗,“高尚是高尚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证”,用这句诗来形容韦小宝再恰当不过。实际上,“卑鄙” 二字恐怕不能完全解释韦小宝的性格和他的传奇,韦小宝的笑脸、韦小宝的性格,当然也包括韦小宝的无耻和卑鄙,综合起来,是中国社会各部分、各阶层、各领域的“通行证”。

我对韦小宝的看法是:不学而有术,不文而有能,不武而有力,不侠而有义,不求而有成。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先来看看他的不学而有术。

韦小宝从小在社会这所“大学”历练,在赌场、妓院中摸爬滚打,无师自通,懂得看人脸色,精通吹牛拍马,可谓练就了一身“本事”。就这点来看,他不仅学而有术,而且比一般人都要有天赋。

韦小宝洞悉人性。

人性是最难看懂的,但是韦小宝却能。凡与他交往的人,他都能将那人的秉性脾气很快摸透。

比如与康熙交往,起初他以为康熙和他一样,“也是个偷食的”,后来无意中知道小玄子是皇帝后,他并没有像其他太监一样唯唯诺诺,反而和当初一样,该说什么说什么,时而真话时而马屁话,更得康熙的喜爱,成为了他绝对心腹之人。

在天地会众英雄面前,他又是一番模样,虽然油腔滑调的本性还在,但往往装的一腔义气,青木堂堂主之位越做越稳,甚至后来天地会要让他做总舵主。

他懂得敛财,到处勒索,更懂得花钱。赏给身边的侍卫都是一千两、两千两的银票。御前侍卫们一个月的俸禄不过十几两纹银,有了这个财主,他们都热心为他办事,甚至争着抢着为他办事。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更难得可贵的是,韦小宝很清楚自己的斤两。

他虽然不学无术,但他有自知之明。

有些领导明明不懂,还觉得自己非常高明,整天指手画脚。但韦小宝不是这样的人,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

韦小宝是很适合做领导的。

比如有一回,康熙让他去王屋山剿灭王屋派,他寻思“行军打仗,老子可不大在行”,因为他清楚“我凭了什么本事加官进爵?最大的本事便是拍马屁,拍的小皇帝舒舒服服,……凡事有本事之人,不肯拍马屁,喜欢拍马屁的,便是跟老子差不多。”

韦小宝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只会溜须拍马,因此认定那些不肯拍马屁的人才有真才实学,这可不是一般的见识。韦小宝此时想到自己路过天津时,有个大胡子总兵赵良栋瞧不起自己,认为他肯定有本事,于是连夜将他调到了身边,后来此人也在剿灭吴三桂叛乱中立了大功。。

而且韦小宝这个人十分务实,他从不跟下属谈理想,对下属他就一招:给钱,而且是很多钱。

像这样的领导,性格随和又大方,哪个下属不愿意跟着他?

“事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的话用在韦小宝身上,简直太贴切了。

韦小宝学的是社会这部大书,这是做八股做不出来的。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韦小宝智商、情商极高。

能搞定古代明君皇帝还娶了七个老婆的人,毫无疑问,没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是办不到的。

举一个例子。前明公主九难师太刺杀康熙,韦小宝舍命挡了这一剑,因此被九难掳去。

按照常理,韦小宝肯定被九难一剑刺死,但是他不但活了下来,还成了九难的徒弟。这个便宜徒弟不仅深得九难的心,连九难入门很早的两个女徒阿琪、阿珂都比不上。

后来,九难带着小宝被桑结喇嘛截杀,她宁愿将《四十二章经》中的地图,交给小宝,也不给陈阿珂。

被掳当日,九难决意杀他,是这么说的:“你既是汉人,为什么认贼作父,舍命去保护皇帝?真是生成的奴才胚子!”

换作旁人,面对这样的质问,恐怕只有跪地求饶了。

韦小宝是怎么说的?

“我不是讨好他。小皇帝是我的朋友,他说过永不加赋,爱惜百姓。咱们江湖汉子,义气为重,要爱惜百姓。”

“永不加赋,爱惜百姓”这一点,一下子抓住了九难的痛点,让她无法下手。

书中关于韦小宝危难之时凭着超强的口才和机灵的头脑脱身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丽春院中,韦小宝被葛尔丹和桑结喇嘛围困,他东扯西拉,生生将大清的两个劲敌,变成了盟友,吴三桂失去了强大的外援。

能做到这些,岂是不学无术之人所能办到的?

韦小宝是靠自己的本能活在这个世界上,他无疑已经适应了这样一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并且如鱼得水。在“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法则中,他首先必须保证自己的适应能力,包括利用一切方法,不择手段地自我保护,从而确保自己的生存。确保生存,或生存第一,成了韦小宝的生存本能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他的人生的最重要的原则。其它任何东西与之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当然,不管韦小宝如何有术,如何有能,如何有力,如何有义,如何有成,他终究是一个,满身缺点的小流氓。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细说起来,他有五大缺点:

第一个缺点,是他非常懒情,好逸恶劳。韦小宝怕苦又怕累,做事没长性,全都是即兴演出或是临时的敷衍。最明显的证据是:他遇上那么多武林高手,而且拜了陈近南、九难、澄观和尚等一等一的武学大师为师,但始终没有学成一门真正的功夫,直到最后他也还是一靠宝衣、二靠宝刀、三靠双儿、四靠好运。很显然,韦小宝是一个天生的懒骨头。古人创造“好逸恶劳”这个词,好像是专门针对韦小宝说的。这家伙喜欢安逸的生活,吃好的、穿好的倒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喜欢听书、看戏、赌博、看热闹。所以,他虽然想做隐土,但却不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长时间停留,因为那些地方终究没有书场,没有赌馆,也没有戏台,更没有社会新闻。

第二个缺点,贪财。贪污腐败,韦小宝可以说是无师自通。他没念过什么书,没受过传统的忠君爱国清廉为民的教诲,所以在捞银子的时候完全不用进行心理斗争,拿得坦坦荡荡毫不犹豫。抄鳌拜家的时候,二百万两银子,上报了一百万两,剩下一百万两和索额图二人“二一添作五”,直接每人分了五十万。

一趟差事,到手五十万不止,还有什么比这发家致富更快的途径呢?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实际上,十年寒窗的书生们捞起钱来也不遑多让,或许第一次伸手的时候还有过犹豫,但很快这点犹豫就冰消雪散了。

清朝也的确如此,康熙的时候尚可,到乾隆时候,从乾隆本人就开始大捞特捞,以“纳贡”的名义,从大臣手中大肆收敛财物,大臣再从小吏身上捞,层层搜刮,最终都落到了老百姓的头上。

第三是说谎。韦小宝非常喜欢说谎。在没办法的时候,他固然会说谎,而在有办法的时候,他也会说谎;对坏人说谎,对朋友同样也会说谎;更要命的是,这家伙习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你想要从他嘴里听到一句真话,恐怕很难。进而,韦小宝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经常心口不一,表里不一。他的语言从来就不是发自内心的声音,而是当时当地的需要的产物。韦小宝对他人如何就不必说了,且看对他最尊敬的师傅如何:

“陈近南道:”这就是了,你如言不由衷,做了对不起大伙的事,我第一个就饶不得你。“韦小宝道:”师父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心道:”放一百一十九个心罢!我自己就有点不大放心。“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第四是吹牛。说大话,是韦小宝的一种习惯性表达方式,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从小在书场中学到了夸张的技巧,例如将沐英进军云南的故事说得神乎其神,且如同耳闻目睹。而另一部分,则恐怕是韦小宝的本性或天赋,有时候,这家伙常常生活在自己的想象和虚构当中。如前所述,表演成了他的生活方式。或许是因为在童年生活中有太多不如意,因而不得不在心中编织出自己的英雄传奇或青春梦想,甚至不知不觉地生活在其中,以便获得某种心理平衡。所以,对韦小宝说的话,千万不可信以为真,而是要大打折扣。

第五个缺点,也是他最大的一个缺点,那就是他怕死。这家伙不但怕苦怕累,而且非常怕死。死到临头,他有时候虽然也想装一装英雄好汉,但我们要知道,他是在表演,骨子里,他非常怕,怕得要死。只要不死,他就不会演出英雄角色,而宁愿还原为孬种或狗熊,这个时候,什么英雄侠义,什么国法朝纲,什么清规戒律,什么礼义廉耻,统统都要靠边站。韦小宝在武侠中是一个异类,表现在他对强权的态度。古人云:“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可韦小宝在康熙面前动辄下跪磕头,口口声声“奴才”,在神龙教中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说“教主和夫人仙福永享,寿与天齐”,见了白衣神尼,也就是阿九公主,抱着大腿叫人家妈妈,一生中也不知卑躬屈膝多少次,哪里有半分“不能屈”的精神?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韦小宝的这些缺点,无不是环境的产物。如果说是天赋或遗传,那也是中国文化的遗传。如果硬要说韦小宝是一个“杂种”,那他就是环境和文化杂交的产物。如果要定性的话,我们只能将韦小宝定性为“小流氓”,而不能将他定性为“大流氓”,即他并不是一个大坏蛋。

假如韦小宝是我们的下属,这就要考验我们的用人、识人的本事了。

你要让他去管钱、管账、管仓库,他就敢挪用公款,敢把你的仓库搬空。

但你要让他搞公关、搞销售、搞采购,那韦小宝绝对是一流的人才,当然前提是你要对他吃回扣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方面康熙就是最好的榜样,他让韦小宝去搞外交,韦小宝长袖善舞,纵横捭阖,自然是无往不利,什么蒙古王子、西藏活佛、俄罗斯女沙皇,都被韦小宝哄得团团转。

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得真心对韦小宝好,信任他,尊重他,他才会为你卖命。如果你只是利用他,那就要小心了,说不定会像神龙教教主那样被他坑得家破人亡。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以运气来看,韦小宝貌似也是开了挂的。其母韦春花是个妓女,韦小宝从小生活在妓院里,因为一次偶然事件,被江洋大盗茅十八带到北京,偶入皇宫,结识康熙帝,擒鳌拜,入天地会,拜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为师。之后又赴五台山探望顺治帝,出家少林寺,解救顺治帝。后来身为赐婚使出使云南。平神龙岛,帮助索菲亚公主夺权。韦小宝取得了军事和外交双重胜利而凯旋,封妻荫子,权势与荣华达到顶峰。但不久麻烦又起,康熙命他去剿灭反清的天地会,天地会众弟兄要他继承师父陈近南的遗志,担任总舵主,继续与满清作对为敌,韦小宝眼见忠义难以两全,只有弃官而逃。他打着回乡探母名义,领着七个老婆回到扬州,与母亲韦春花会合,隐姓埋名,择地而居。

但可以看出,他很多看似“辣块妈妈,真是运气”的桥段,仔细分析都不难看出他的机变与谋略的影响。

如此一个武功人品差极,却凭着机变和韬略位极人臣的人间极品、绝世奇葩,最后在命运的裹挟中结局如何呢?不也一样左右无法两全,无法继续走着钢丝生存下去吗?

韦小宝这个人物的刻画、设定、气运的配合都顶破了天,最终还是找不到出路。

唯有死,或者逃。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金庸在参加访谈的时候说,“我想改写鹿鼎记的结局,为了有点教育意义,比如他有七位夫人,那就让他的七位夫人都走掉。”

后来,读者来信说,“那是描写的清朝社会,又不是现代社会,你又不是教我们做韦小宝,所以还是不要改的好”。

金庸接受了读者意见,于是《鹿鼎记》结局得以保全,韦爵爷得以优哉游哉继续和七位夫人花天酒地,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一件幸事。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虽然韦小宝有种种毛病,但是他讲义气,懂情义,就冲这一点,我们大多数的读者,还是不讨厌韦小宝的。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他与其他一事无成混子的不同,他讲义气,讲最俗气的道理。

有人会说,这么一个狡猾奸诈的小人,怎么会讲义气呢?

如果不信,我再举例给你看:

韦小宝结识茅十八后,曾跟茅十八说,扬州城贴满榜文,杀死茅十八得赏银二千两,通风报信捉赏银一千两。

一千两对一个底层打拼的穷小子,可谓天文数字,他只不过闪过一个念头,随后便说:“出卖朋友,还讲什么江湖义气?”

后来两人被海大富抓进皇宫,韦小宝弄瞎了海大富的眼睛,又杀了小桂子,茅十八才趁机逃走,但逃走后再也没有进宫救韦小宝。

韦小宝曾多次救了茅十八,将他一直放在心上,可见,在讲义气上,号称江湖豪侠的茅十八反而不如韦小宝。

后来,韦小宝为了义气,不忍伤害天地会和沐王府众位好汉,冒着杀头的危险,救了陈近南等人,他不仅失去了财富、官位,也失去了康熙的信任。

天地会的好汉们自称讲义气,却屡屡出叛徒,先是风际中,后来会中仍有叛徒向康熙密报韦小宝的动向。

韦小宝最好的朋友是康熙皇帝。康熙和他份属君臣,亲如兄弟。九难刺杀康熙时,韦小宝能挺身而出替康熙挡下一剑,虽然他身上穿着护身宝衣刀枪不入,但他当时并没有想到那么多,只是出于本能。

对于其他朋友,哪怕不是真心结交而只是相互利用的朋友,比如索额图等人,韦小宝也是能帮则帮,因为他知道“花花轿子人抬人”的道理。

韦小宝自幼生在妓院,人人都当他是小乌龟,没人尊重他。韦小宝不是没有心肝的人,当有人平等待他时,他也会对对方好。他所求的,无非是个尊重而已。

像韦小宝这样的人,讲义气,说话又好听,出手又大方,不受人喜爱才怪呢。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所以,如果韦小宝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也是很受欢迎的一个人。其实金庸除了说过自己很讨厌韦小宝之外,还说过很偏爱韦小宝(好吧,你是作者,你想什么说都行......)

金庸在《韦小宝这小家伙》一文中写道:

事实上,我写《鹿鼎记》写了五分之一,便已把韦小宝这小家伙当作了好朋友,多所纵容,颇加袒护,中国人重情不重理的坏习气发作了。

当然,金庸也知道,韦小宝的道德水平很低,因此他在《鹿鼎记》的后记中说:

不过读我小说的人有很多是少年少女,那么应当向这些天真的小朋友们提醒一句:韦小宝重视义气,那是好的品德,至于其余的各种行为,千万不要照学。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倪匡是这么评价韦小宝的:

韦小宝是自由自在的典型、是至情至性的典型、是绝不虚伪的典型。韦小宝撕破了许多假面具,破坏了许多假道学,扬弃了许多假仁义。韦小宝是真。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成功的一个人物。韦小宝是绝顶人物。

这个评价虽然太过于夸张,但我觉得,韦小宝这个人的性格,或许是众多国人性格特点的集合体。

金庸所欣赏的,乃是如令狐冲般潇洒不羁,黑木崖上,众人轰然赞颂“圣教主万岁,副教主九千岁”,令狐冲一声冷笑,霎时间朝阳峰上一片寂静。

哪怕无法活着走下黑木崖,哪怕与任盈盈的神仙眷侣毁于一霎,这一声笑,也是非笑不可的。

若是换了韦小宝,那必然是大拍马屁,比之上官云单调的的“圣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必然能翻出一百八十个花样来拍,拍得任我行心花怒放。至于一边拍马屁一边肚子里大骂,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这另一码事,就是韦小宝的阿Q精神。金庸曾经坦言,“我当时写韦小宝这个人物时候,受过鲁迅先生的启发。他写的阿Q是当时中国人的典型。”

“写这部书时,我经常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所强调的中国人的精神胜利。精神胜利的意念在中国的确相当悠久而普遍,但是却不是中国所独有的。有时走访国外,我也常发现:几乎每个地方的人民都有他们精神胜利的方式。所以我试图从另一角度去探索中国人所特有的一面性格。“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在韦小宝这个形象诞生之前,中国人的典型代表就是阿Q。

在统治者的“愚民”政策下,民众对时事、政策,大都茫然不知,浑浑噩噩,稀里糊涂。但是后来有了媒体,人们有了了解世界的窗口,金庸认为,“现在典型的中国人不是阿Q了,而是韦小宝了。”这句话是金庸参加《杨澜访谈录》的时候说的,“像韦小宝这样子,为了升官发财,可以不择手段,讲谎话、贪污、腐败,什么事都干。”

鲁迅笔下的阿Q以精神胜利法著称,阿Q也叫“阿桂”,韦小宝又叫“小桂子”,虽然一个是民国时期的一介草民,一个是康熙年间的王公大臣,相隔250年,但其最厉害的本事都是“精神胜利法”。

阿Q说自己也姓赵,赵太爷打他耳光说他不配姓赵,他并没有抗辩,回到土谷祠,忿忿地躺下了,后来想:

“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于是忽而想到赵太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地得意起来,爬起身,唱着《小孤孀上坟》到酒店去。这时候,他又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等了。”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韦小宝也是这样。他偷偷地坐一把龙椅,便发出“做皇帝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感慨,但他又不敢久坐,听到有人进来,吓得赶紧缩在一排书架后头,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说这身冷汗能把他惊醒倒也罢了,偏偏他还要讨点便宜,看到鳌拜跪着给康熙叩头,于是将身子稍稍斜出,斜对鳌拜,心道:“你又向皇帝叩头,又向老子叩头,什么满洲第一勇士,第二勇士,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向我韦小宝叩头?”他用这种精神胜利法来使自己处于一种“优胜”状态,这种自尊其实是弱小者麻木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麻醉。

韦小宝以自己是“天下一大小滑头”而自豪,恰如阿Q的“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

“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这种精神胜利法对他来说几乎是无时不在的,在五台山做主持时,与茅十八被海公公所擒后扔进花轿时……可以说随处可见。唯其如此,韦小宝才成其为韦小宝。

在韦小宝身上,可以读到另一个阿Q,一个飞黄腾达了的阿Q。

韦小宝的这些缺点,其实都是常人的缺点,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人格,即韦小宝的形象中,有所有中国人的影子。

韦小宝具备的优点,一般人却不见得具备。韦小宝不是英雄、大侠,只是个市井小人物,他的行为,一般人未必没有。韦小宝所表现出的人性,寻之以古代皆有,证之以现代亦比比皆是。这就是金庸伟大的地方,他透过韦小宝,捕捉到中国人永远存在的人性。

想必,这就是金庸塑造韦小宝这一人物的最大用意了。此前,从未有一个作家将中国人的灵魂形象描绘得如此生动,也未有一个作家将中国文化人格透视得如此深刻、细致。但金庸做到了。而韦小宝也将成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从这个典型中,我们能够挖掘出有关中国文化人格遗传的基因密码和排列组合方式。

这,或许就是金庸创作《鹿鼎记》及其主人公韦小宝的最大意义所在。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分享时刻

你喜欢韦小宝吗?

给我留言吧~

- End -

欢迎分享朋友圈 公号转载请获取授权

-作者-

悠悠酱,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猫猫狗狗,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火锅重度爱好者。不高冷,却很有态度。世界或许冰冷,内心依然温暖。公众号:陪你走过漫长岁月(ID:sunshine_phuket)。转载请后台联系作者。

金庸笔下的反大侠:韦小宝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