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联考新政胎动

80酷酷网    80kuku.com

  

    ●工商管理硕士不考管理(感受中国股市最具震撼力的攻击型波段…)

    ●政治将调整到复试再考

    ●技能指标要求会有所降低(主力资金异动,同步跟踪我的财富…)

    ●面试权重将提高

    ●英语沟通能力更加重要

      “国家将对实行13年的MBA招生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之间没有任何事先的铺垫,在韦纶楼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所在地,该院负责MBA项目的招生推广部副主任田明把记者直接带入采访主题。

      屈指算来,MBA项目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3个春秋。13年间,中国经济艰难转轨,MBA项目的引入也因此引起众多国人对其的无限期待。然而,中国经济界逐渐发现旨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MBA项目只在启蒙的层面上有所建树,而在实践层面上难尽人意。

      MBA的文凭也开始明显缩水。尤其是近两年来MBA毕业生在职场上频频受阻,更让原来翘首以盼希望金榜题名的众多考生畏缩不前,考生报考人数开始出现持续下降。

      “中国MBA项目的招生和培养过程必须实现重大的转型,否则可能使中国的MBA教育与事先的目标南辕北辙。”众多业内知情人士据此认为。

      MBA开始遭遇寒冬

      “没想到MBA毕业以后,工作会这么难找!”刚刚从北京某高校中法教育中心MBA项目毕业的小施对记者感叹道。

      他此前在某国家部委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前些年因向往国内MBA教育,便辞职报考了MBA.“当初之所以报考该校的MBA,主要是看重该校的MBA可以提供一个到法国实习半年的机会。”小施对记者说。

      去年秋天,他从法国回到国内。也就从那时起,他便踏上了重新找工作的历程。“然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联系了几家单位,情况都不是很理想。”言语间,小施流露出几分的无奈:“现在,想先在一家小型公司里落下来再说。”

      “这两年的MBA毕业生在求职场上遭遇尴尬,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现供职于西南证券北京投资银行部的温桂生对记者透露说。他2001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毕业之后,一直没有离开西南证券。

      他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这种经历。在人民大学商学院读书期间,他在一次性通过5门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后,就一直在西南证券北京投资银行部实习,后来就顺势留在这里。

      温桂生说,不排除一次性通过5门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对自己求职产生的积极影响,但是他认为当时的MBA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环境也比现在好得多。

      然而,中国MBA教育在接连跨过2001、2002年之后,似乎每年都每况愈下。据来自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报考2004年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有35777人,比2003年44157人下降了20%.

      而这已经是连续2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据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统计的数据表明,2003年MBA全国报考人数就比2002年下降了11%.

      不过,田明认为,对于中国MBA考生出现连续的下降,必须进行科学的看待。“清华今年只招400人,比去年减少80人。同时,也只有2300多人报考清华大学的MBA,与去年相比减少500人左右。”田明分析说,造成这一变化的是以往这80个名额是代国家会计学院招收的,而今年国家会计学院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同时,田明分析说,相关教育项目的涌现也导致MBA考生出现了持续的分流。她认为,MPA、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多种教育形式使考生在选择报考时候面临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一些国外的商学院纷纷登陆中国,吸引了不少优秀生源;还有就是国内不少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EMBA项目,不需要考试就能入学,给国内的MBA招生带来很大的冲击;此外,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高层管理培训也吸引了大量的生源。

      “仅仅在清华,参加各种高层管理培训的学员近年来就达到2万多人。”田明说。而据统计,目前全国所有院校的MBA学员总数不过1万多人,但是EMBA就有学生近4000人。

      “MBA神话论也好,MBA滑坡论也罢,我想这都是社会强加给中国MBA教育的一些评论。”田明对记者表示:“但是,这是中国MBA教育必须经历的阶段,现在留下来的可能是真正的精英。”但是,田明坦言,中国MBA教育也确实期待突破。

      联考制度原罪,谁适合读MBA目前,中国MBA教育采取的招考方式大多采用联考方式进行,主要以分数见高低。这些商学院属于名牌大学,采用国家统一的招生办法、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发国家承认的学位证书。

      “这种联考方式,对于保证选拔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学员进入商学院学习,具有无可争辩的正面作用。”田明认为。但是,田明同时也表示,正如任何一种考试制度都不可能具备所有优点一样,MBA联考制度也因此伴生了一些致命的缺点。联考招生给应试能力强的人提供了机会。就像考托福、GRE一样,工作经验不足而又有足够时间的年轻人往往擅长“题海战术”,而有工作经验和背景的人往往工作繁忙、复习不充分,导致成绩不高,失去了机会。

       然而,联考“指挥棒”的直接结果是学员“低龄化”,被很多人当做是“考研”的补充。工作两三年很难有企业管理的经验,操作性极强的管理内容难以消化,毕业后再到企业工作难免“纸上谈兵”。

       对于这一点,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胡雯似乎有更为真切的感受。胡雯认为,企业需要有实战经验的复合型管理人员,是否是MBA学历对企业选拔管理人员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有很多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虽然没有通过MBA的学习教育,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已具备相当高的复合管理水平。

       “当然,这并不是说做管理就不需要学MBA了,而是MBA的教育对象应是有工作管理经验的人员,在澳大利亚,报考管理专业需提供在企业有关工作、尤其是从事过三年管理工作的经历证明才能报考本专业。所以MBA的学员应从有优秀工作实战经验的人员里去招生,应试的考题和今后的教育要偏重于案例分析,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胡雯对记者说。唐山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克勤则对记者表示,只有情商高的人才适合考MBA;而情商低、智商高的人则适合考其他类型的研究生。他说,情商是一个人管理素质的主要表现,如果一个人情商高,则很快地就能适应和融入环境,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工作中塌实、务实、肯干、忠诚,任何一个领导都会喜欢和赏识,也会很快得到提升。

       据相关机构测算,中国目前有500万家稳定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需要一个MBA,那么市场需求就是500万人,而中国目前每年只有1万多毕业生。然而,在这种强大的潜在需求面前,中国的MBA教育却正遭遇寒冬,MBA潜在的需求无法完全转化为现实的市场,甚至由于MBA教育自身的原因弱化了企业对MBA的需求。

       “这种联考制度下,往往导致很多学员当初考上了MBA,但是通过3年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适合这个职业,面临着极为艰难的心理抉择。”田明转而对记者表示。

       “同时,MBA侧重培养的不是研究型学员,它需要学员有一定的管理潜质,有一定的管理愿望,这样在经过2-3年的培养过程之后,才可能成为受社会欢迎的职业经理人。”田明认为。

       案例教学的空壳化期待突破

       MBA教育的要素是:学生、教师、案例。除了考试制度和教学质量以外,MBA的产业链还存在不少问题。田明同时也坦言,作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学科,其实践技能的把握至关重要,因此,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就成为MBA教育的核心命题之一。

       然而,中国MBA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一方面,中国本土的优秀企业严重不足,一直缺乏组织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案例”的土壤。因此,中国MBA教育大量移植国外的企业案例。

       然而,如果没有教材的本土化,MBA教育实际上就无法在中国市场扎根。从国外聘请来的“飞行教授”有些刚听说过海尔、联想,就在班上冲着中国学员一通神侃。同时,田明认为,中国各商学院在鼓励本院教授开展案例研究方面也一直没有和教授的考评挂钩,导致了教授对本土案例的研究缺乏内在的动力,从而从一定程度上讲使中国MBA教育陷入案例教学的空壳化。

       缺乏本土案例还和我国目前所处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哈佛大学商学院每年出售案例的收入,就高达7000万美元以上。然而,我国各商学院都是无偿使用案例,我国在案例研究方面的产业化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田明认为。MBA联考,

       今秋五大政策松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MBA招生推广部副主任田明分析,从2004年MBA秋季联考开始,国家对MBA的联考政策可能作出新的重大规划:取消管理考试、面试权重随之提高———那些管理经验丰富却无暇备考的考生将更有望接受MBA教育。

       趋势一:工商管理硕士不考管理。背书背不出职业经理人,管理经验也不是笔试能考出来的。如果MBA联考流于背书或自学,那么那些管理专业背景和年轻记性好的考生将占尽优势,但这显然是和MBA教育初衷相违背的。田明对记者表示,管理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当然非常重要,以后对管理的考评可能将贯穿在MBA教育实践的始终。

       趋势二:政治将调整到复试再考。往年秋季联考中,政治考试形式一直是全国统一安排时间,各MBA培养院校自行命题。新的联考政策会把政治考试放在复试进行。趋势三:技能指标要求会有所降低。从今年秋天开始的MBA联考中,将弱化专业技能型考核指标(比如数学),而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的要求则会相应提高。

       田明分析,综合能力中数学部分分值可能会有20分左右的下调,逻辑部分和写作部分的分值则将相应提升。趋势四:面试权重将提高。“笔试分清零,面试定乾坤”将是未来MBA遴选趋势。田明分析,那些在管理能力和管理实践方面有优势的考生将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趋势五:英语沟通能力更加重要。对于MBA们而言,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英语沟通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空间。

       田明分析说,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也应该具备国际化的素质。为此,英语的重要性将在以后联考的笔试和面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