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推动建立粤港人才共享平台

80酷酷网    80kuku.com

  

    受CEPA影响,近半个月来前往人才市场填单的港资公司增长三成左右。放宽对资金、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的种种限制是CEPA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CEPA安排,粤港之间的人才互补大于人才竞争,将有助于粤港人才资源的整合,由此产生的人才互动必将更有利于应对来自国际间的竞争。

  CEPA: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策略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刚刚签署,粤港两地政府高层马上举行了联席会议,商讨在CEPA框架下的具体合作新机制,力争在今后10至20年内,把包括粤港在内的“大珠三角“建设成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

    在CEPA框架下,粤港加强12方面合作的重点包括:教育、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等内容,故此人才问题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CEPA配合中国持续开放市场的入世承诺,使香港享有先行优势,为推动粤港人才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创造了宝贵先机。根据我国入世所承诺的开放时间表,对全球更大范围的开放很快就要到来,因此抓住CEPA所创造的这难得演练机会,加快粤港人才一体化的整合进程,对于应对即将到来的全面开放后的国际性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粤港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CEPA的签署必然进一步加快两地的人才交流,显然这一区域开放策略所带来的人才流动效应是双向的。依据CEPA的安排,配合粤港产业的差异化发展,粤港之间的人才互补大于人才竞争,存在着双赢的机会。CEPA机制不但有助于发挥粤港人才资源的整体优势,而且有利于促使两地的人才互动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按照联合国确定的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目前广东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基本上超过了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化标准,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00美元。广东的整体水平与香港仍然存在相当差距,这对粤港人才交流多少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借助CEPA的吸引力,有可能使这种影响进一步减少。

    CEPA蕴藏的机会对粤港双方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正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巨大商机,吸引了逾41.5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已超过4347亿美元。同样地,香港在内地投资设厂达6.3万家,其中落户珠三角的有5.3万家。香港回归6年来,广东实际利用外资达543.9亿美元。大量港企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进入,不但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且把大量技术和人才带入广东,为广东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相信,配合CEPA的安排,新的“大珠三角”概念及商机将引发外商新的投资热潮,外来技术和人才的跟进也将更为活跃。国际资金、管理、技术、人才进入大珠三角地区所产生的立体效应,无疑将培育出新的粤港区域竞争力。 

  粤港人才合作的双赢机制与竞争互动

    粤港两地合作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CEPA明确的内地17个服务行业对香港开放,将刺激新的竞争与合作格局的形成。广东正全力推动其制造业、技术、市场、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与香港的国际贸易、金融、管理、人才等优势结合,力争使区域优势互补的效益成分显现。随着粤港经济的深度往来,以及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和各种软硬资源整合层次的提升,粤港人才交流、培养和配置将更为有利。一方面广东可以利用香港现有的外向型平台,加快国际人才的培养造就;另一方面香港在自身产业向高增值、知识型服务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广东高科技人才并刺激相关行业人才资源的发展。

    随着CEPA的实施和推进,粤港两地对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据预测,广东未来五年需要超过250万名专业人才,虽然目前广东的人才缺口仍然较大,但就广义而言,我国新生代人才供给仍相对充裕。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已超过美国,名列世界第一。我国巨大的人口资源,在教育的打造下,正成为巨大的人才资源。200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212万。目前深圳每天的网络在线求职人数逾6000人。2002年底,深圳市接受了1.6万名外地大学毕业生。由于我国庞大的新生代人才资源时刻在寻找进入市场的机会,因此CEPA机制所产生的利好将有助于加快对外地优秀人才的吸引。

    由于粤港经济关联的紧密度,两地间的人才流动一直没有停止过。近年来,香港加大了对广东人才的吸引力度,不断放宽条件。与此同时,香港的人才也不断向广东流动,如2002年9月,近百名香港“金领”亲赴深圳“金领世界招聘会”寻求发展机会。香港专业人才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广东正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法律、会计等相关行业的人才具备国际水平,有较大优势。在CEPA框架下,粤港两地人才流动的进一步加大是必然的,这已是一种国际性趋势,但在CEPA机制的合理调控下,这种流动将会更有序并达到某种动态平衡。

  目前,粤港的人才交流合作正配合CEPA不断迈出实质性步伐,例如,两地已着手建立专业资格互认体系,广东在允许香港专业人士参加内地统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执业资格考试方面已采取相关举措,并依据近年允许外来人员进行会计师考试与认证作为基础,开放两地专业人员参加对方专业资格认证考试等。

  大珠三角经济圈面临的人才挑战及思考

    中国加入WTO后,内地各行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上扬,香港人才进军内地机会大增。目前,分布在内地各省市工作的港人逾50万,其中除了二三十万左右的香港人在内地长期工作和生活外,还有二三十万港人在香港和内地之间流动性工作,这些人每年约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呆在内地。近年来,香港人才向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流动的数量日增。跨地域的人才交流整合往往需要逾越文化关口,尽管香港与广东的人脉关系使粤港人才资源的整合门槛相对较低,且加之可借助CEPA的拉动效应加大对香港人才的吸引,但是对于近年来港人北上的势头,以及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竞争力不断增长的影响不可低估。

    历史上,中国的发展进程曾多次对国际间的人才流动产生过影响。国际舆论把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称为中国经历的三次大变革。随着这三次大变革,我国的人才流动也从区域性流动,发展为全国性流动,乃至演变为国际性的人才流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人才回归,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二次发生在上世纪末的网络热潮,十六大以后,不断高涨的创业热潮正引发留学生第三次归国潮的到来,对此粤港在发挥CEPA机制优势,力争从承接新一轮留学生归国创业潮中获益方面,需要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至目前为止,粤港人才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还很不理想,反观长三角经济圈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举措创新不断。2003年4月,上海市、江苏和浙江省人事部门在上海联合举办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论坛并发表《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2003年8月,三省市人事部门负责人在杭州又签署了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互认、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异地人才服务等6个制度层面的合作协议,共建人才资源共享平台。面对类似的来自国内以至国际的竞争及挑战,大珠三角经济圈该如何应对,值得深思。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