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高价进退两难 MBA让谁做主?

80酷酷网    80kuku.com

  

    "这几年创维集团招聘MBA一直坚持不开高薪,只说能保证MBA2000元以上的底薪。从1999年至2001年,我虽然一个北大MBA都没招到,但我今天仍然坚持这个标准--MBA底薪2000元!"

    "北大的MBA月薪少于1万元,我还不想'卖'呢!我以前也做过企业,我觉得他们值这个数。你不要,学院留着自己用!"

    ……

    这段挑衅意味十足的对话,是去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实习与就业恳谈会上被某媒体披露的一个片断,发言的双方分别是创维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王大松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主任王建国。

    日前我们就此事与创维集团相关人士旧话重提时,对方却急于表白式地解释说,当时进行报道的相关媒体有断章取义之嫌。因为创维集团所谓底薪2000元的标准,只是针对那些直接从本科毕业考上来的MBA毕业生,实际上拥有工作经验的优秀MBA毕业生,在创维集团得到的起薪绝不比其他国内大部分企业开出的价码低,但媒体似乎感兴趣的只有那个2000元的"开价"。

    显然,从1991年我国首度批准以清华大学为首的9所院校进行MBA试点教育开始,到今天全国拥有62所院校同时进行MBA培养,MBA这个由美欧舶来的东东在我国已然有了12年的发育,但仅仅从MBA薪酬这个最吸引眼球的话题分析,就不难得出结论:不论是作为MBA生源蓄水池和MBA毕业生施展舞台的企业界,培养MBA的商学院和相关办学机构,还是善于冷嘲热讽的传媒,对我国MBA的价值判断和认知上,都有相当程度的出入。根据这一现实追根问底,我们不得不承认,表面上的"市场价码"之争,根源在于观念、体制、模式的深层次滞后上。

    由于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的不匹配,即使抛开发展时间较短的因素,也不可能设想中国MBA教育会完全沿着美欧商学院开启的路径演进,因而任何效仿美国《商业周刊》和《美国新闻与报道》对商学院排名的做法和努力,都可能面临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在国内出现的关于MBA学校排名的两个版本中,评价指标都不约而同的避开MBA培养水平最核心衡量标准——一是MBA毕业生所领导的企业的大小及其本人所任职位的高低;二是薪水的高低,相关方面的不满情绪可想而知。

    虚开高价

    据相关方面统计,中国的大小企业达600多万家,大中型企业数量也达到30万。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走向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渐明显,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细化与决策的科学化变得日愈迫切,因而有专家推断,中国对MBA的需求量应在30万左右。但现实是,从1991年至今,即使把企业管理人员在职攻读MBA学位的学生也计算在内,全国的MBA累计招生不过5万余人,毕业生总数离2万之数尚有距离。按照目前我国每年培养约3000名MBA的速度计算,要满足市场总量需求需要100年。

    供求关系的巨大落差使MBA在我国的发展泛起泡沫便不足为怪了。

    首先是在毕业生薪酬上,商学院或许是出于品牌推广与吸引生源的考虑,喜欢见着骆驼不说牛,尽往大数说,动不动就吹嘘自己的MBA年薪最低15万、20万。实际上,根据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2001年的调查表明,从1996年至1999年的MBA毕业生,年薪在3万到7万元之间的,比例占到70%以上,年薪超过9万元的百分比只在8%左右。本次采访报道中,一所一直对外宣称自己MBA底薪不低15万元的国内知名商学院,在其提供的一份抽样调查材料显示,确实有90%的MBA在毕业后薪酬都有了相当提高,但80%的毕业生实际年薪大多在6万至10万之间,还有接近10%的人年薪不过3万余元,年薪在11万以上也不过10%左右,这一数据与相关调查公司关于我国大城市经理人薪酬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虚高的报价虽然吸引更多的考生"投资"甚至"投注"自己的商学院,但也会助长MBA对未来的期望值,而现实会给他们带来更深的失望,对企业的招聘机构也产生消极的影响。

    其次是造成MBA自视过高。某商学院一位专门为MBA协调实习与就业的老师曾向本刊记者大吐苦水,"有一个MBA班近一半是直接从本科考上来的,或者是只有一两年基层工作经历,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复习准备考试上,一毕业都敢于狮子口大开,非公司营销副总、部门经理、总经理助理免谈。我不明白有哪个企业老总肯放心把这样的职位交给他们。"

    第三是造成MBA教育出现一窝蜂现象。由于看到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在MBA教育的高等院校逐年增加同时,与海外各类办学机构合作的MBA项目也层出不穷,直接摊薄了本就捉襟见肘的MBA合格师资,一些只善于纸上谈兵的老师变成了抢手的"走穴"、"串场"嘉宾,使MBA的整体品牌受到侵蚀。有国内知名大学毕业的MBA直言不讳向媒体透露:"我觉得老师从我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比教给我们的多得多。"倘若如斯,到底是谁的悲哀?

    进退两难

    与新奥特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田千里同届的最早中国MBA们,当看到今天MBA们少则七八万,多则十几万的学费,一定暗自庆幸当年能拿着国家补贴的助学金读完MBA。而当初这种国家倒贴的MBA教育,直接反映了我国对MBA教育的定位一开始贴上了计划经济的标签,把MBA教育当成另一种学位教育,其职业教育反而被淡化,从而很难避免中国应试教育体制带来的惯性--考试由手段异化为目的,学位重于学力(学习能力),学历重于能力,致使MBA教育再回归到职业教育的轨迹时,不得不夹带更多的非市场化的东西。

    这种定位的不准确性,使外界很难分清MBA与其他学位教育的差异性,在考生来源直接体现为,有不少是大学毕业后考不上工学、理学硕士,或找不到合适工作才转考MBA,而且由于他们在学校里对考试久经战阵,MBA笔试成绩往往比那些在企业里担任要职的考生突出,虽然目前许多商学院都力图增加面试成绩权重,但笔试成绩目前仍被认为是无可替代的公平竞争法门,这将有可能排挤掉相对的更符合读MBA的企业人才。这也是目前众多商学院对MBA联考制度多所诟病却又无可奈何的原因。

    其次是,这既然是一种学位,便不免遭遇其他学术学位、学衔曾经或正在遭受的滥竽充数现象,而且由于各商学院录取MBA面试的自主权正在加大,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虽然我们不否认工、农、商、学、兵都有可能成为优秀商业人才,但一些地方行政机关部门的大大小小干部,没见到他们上过几天课,研究过几件企业案例,却"突如一夜春风来"般的摇身变成了MBA。有圈中人士透露,一所在地方上颇为有名的管理学院,对一些地县干部考生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进行专业的培训,最后学位证书竟是由学院领导驱车送到门上。这种MBA学位证书的泛滥,与MBA教育的本身使命有何干系?某些商学院办学机构如此自贬身价,无非是看中这些"考生"身后由国家买单的学费。

    此外,这种定位还使MBA教育披上"精英教育"的外衣,出现"赢者通吃"的现象,即少数顶级商学院把持了整个MBA教育的市场的趋势日加明显,比如在过去两年,在全国62所MBA院校中,仅清华大学一家便集中了全国十分之一的考生,而一些MBA院校却门可罗雀。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MBA与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阶层之间的距离比我们所能想像的恐怕还要大一些。

    由谁做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我国较早的民办MBA教育机构之一,虽然在企业人士、毕业生和圈内人的中间,很早就拥有较高的评价和口碑,进入中国的外企对其毕业生的青睐程度甚至高于大部分院校的MBA,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学位并未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承认。这一现象说明,本身作为市场产物的MBA教育,却与我国传统教育一样,更多的是面向政府,而非面向市场。

    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中国MBA教育进行合格评估所确定的评价标准上,更是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特征。其评价标准包括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和办学特点等,被明眼人指出是"典型的中国特色和政府取向",和验收重点中、小学模式无异。而国际普遍认同的市场取向指标,如反映供需状况的录取率,学生毕业后年薪平均值,所在企业行业地位及其职位分布等,均不在考察之列。

    这种政府导向之下出现本文开头企业与学校的南辕北辙就显得见怪不怪了。实际上,很多商学院对MBA这种特殊的"产品"仍缺乏一种经营的眼光和机制,甚至对MBA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都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导致MBA毕业的满意度下降,不能形成商学院提升品牌、扩充生源、延伸就业平台的关系网,而国际上名牌商学院的校友会往往是其最宝贵的资产之一。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