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上海人的小康生活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上海人越来越有口福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的问题是千家万户老百姓关心的首要事情。居家过日子,按目前的物价,113元可在上海分别买到6公斤海虾、7只活鸡、11公斤大排骨、54公斤大米、54公斤青菜或者70瓶牛奶…… 

   近十年来上海的物价基本平稳,涨跌的幅度都有限,经常还是负增长,然而上海人的平均工资却以每年14%的速度在增长。因此,上海人的食品支出在收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经济学上,通常把食品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称作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低,表明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九五期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3.2%下降至44.2%,下降9个百分点。上海今年上半年的恩格尔系数为43.4%,离中等发达国家40%的水平仅3.4个百分点之遥。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上海总体消费水平还是较为适中的。 

  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这个比例,上海人每天花在饮食上的钱约为49元,用这49元,上海家庭可以吃得很好。试着给上海家庭一天的饮食算一笔帐:每天早晨,三口之家可以吃500毫升的牛奶、一袋切片面包和几个鸡蛋;或者豆浆、馒头和油条;基本上花去十元左右。剩下的39元,可以买上几斤上海人爱吃的蔬菜,豆苗、米苋、鸡毛菜等,还可以买一只活鸡、两条鱼或者买上一斤大排骨和两斤虾。 

    据市统计局城调队今年4月份提供的信息称:从各商品分类价格看,食品类、服务娱乐类价格呈上涨趋势,而食品类价格在各分类价格中涨幅仍居首位,同比上涨1%,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0.4个百分点。其中在外用餐价格的上涨是食品类价格呈上升趋势的最主要因素,上涨5.5%。 在外用餐数量的增多正说明了上海市民除了居家过日子之外,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渐渐习惯于过一阵儿就去外面的餐馆酒肆消费消费、享受生活一番。 

  昔日难以想象的在外用餐也进入了上海寻常百姓家庭。虽然金碧辉煌的酒楼大饭店不是上海普通家庭轻易能进去的地方,但105元确实可以在邻家小饭馆美美吃上一顿,或者在周末去肯德基吃家庭套餐、尝尝印度咖喱、日本寿司,或者去近几年新辟的大型公共绿地逛逛,再就近找一家小吃店饱餐馄饨、生煎馒头、鸡鸭血汤等特色传统小吃……换换口味。 

  上海人的消费面越来越宽了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上海人用于其他方面的钱越来越多了,生活也越加丰富多彩了。 

  上海今年4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医疗保健类、交通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和服务类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继续上升,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4、1.4和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等四大类价格水平则呈下降趋势。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跌幅最大,下降4.7%;其次是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4.1%;再者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因受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等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等因素影响,下降2.5%。因此,上海居民家庭用于医疗保健类、交通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和服务类的费用实际增长大大超过了统计的百分数。可见,上海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向发展型和服务型消费升级,趋向于成熟。 

  上海的交通状况在改革开放十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多种交通工具缓解了上海这个特大城市的交通压力,打破了制约上海发展的瓶颈,为上海经济的发展当好了先行兵。在上海,113元可以乘坐56次地铁、轻轨或者113次公共汽车。节假日,一家人还可以来到旅游集散中心,每人花上20元买个来回票,乘坐空调旅游车去郊游。现在的上海家庭出门打的、乘出租车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天气炎热的夏天,在上海的街头想叫一辆的士都难。 

    这113元,在上海还可以买161份新民晚报、打7.5个小时住宅电话、上网37.5个小时、发1130条手机短信息、用64.5吨自来水、烧118立方米煤气、用183度电…… 

  花钱大热门:教育投资 
  上海家庭对于教育投资也越来越重视了,许多家庭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包括学费、书本费、杂费和服装费要占到整个家庭支出的三分之一强。 

  相比国外动辄上万美元的学费来说,上海的教育费用要低得多了。一大学教师吕女士告诉记者,家里平常每月开销1500元左右,就数上高中的女儿学费开支比较大,两个学期要5000元。但平均下来每天只要省下14元也就够了。到她上大学,每天存上16元就可以替她支付一年的学费。一天113元的收入可以为孩子定一份一个月的学生营养午餐,买上一套校服,定两份全年的少儿报刊,父母还可以给孩子请5.5个小时的家教,4天的收入就可以支付公办学校一个小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费用。 

  尽管对于绝大多数的上海家庭来说,私人轿车、别墅、高尔夫球、出境游还是比较遥远,但是每天113元,还是可以让上海家庭在繁华都市里享受一份毫不奢侈的浪漫和舒适:三口之家可以在优雅的咖啡馆,一人叫上一杯卡布基诺,一边品尝一边欣赏美妙的音乐;或者去时尚的襄阳路服饰市场买上几件流行T恤衫;或者在大热天一起去游泳池畅游2小时…… 

  据市统计局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的人均生活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以每年至少2%的比例下降,1996年为82.9%,1997年为80.8%,1998年为77.7%,1999年为75.4%,2000年与上年持平。在此情况下,上海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年年增加,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超过2万元。平均每天113元的家庭收入还能多出超2万元的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进行各项理财投资,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民的精打细算。 

  除去储蓄,上海居民的个人投资渠道呈现日益拓展的发展趋势,其中,上海居民对投资有价证券、房产更是情有独钟。在上海的家庭中,90%以上在投资股市,50%以上的居民购买了商品房,改善了居住条件,还有相当多的家庭也在打算买房。  

  据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海人平均每天要买3.6万平方米的商品房,要买70个私车牌照,要买110万元彩票,平均每天的证券交易额达到132亿元人民币,每天有6.3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存入全市中资金融机构,上海保险市场每天收入保费6800多万元,上海个人住房贷款每天新增1.2亿元…… 

  在2000年权威机构所做的一次中国十大城市居民收入、消费情况的调查中,上海的500户居民家庭中有80%的家庭达到中等较高水平,人均年消费性支出达到8868元,10%的高收入户家庭更是达到人均年消费性支出14865元。 

  上海:全球最昂贵消费城市第5位 
  然而近日某跨国顾问公司却把少数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层次当作了上海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消费层次,推出一个全球生活指数,统计出上海居然名列全球最昂贵消费城市第五位。 

  对于这一论断,上海的很多居民都感到不理解,认为上海的物价不会这么高。公司职员杨先生说,上海的物价怎么能和香港、东京、纽约比?香港的水果是上海的几十倍,他同事的女儿在香港说她连水果都吃不起,上海的荔枝只有5块钱一公斤,他经常买给女儿吃。他们家每天用113元不仅很舒适还能存下点钱。 

  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这样的论断是不科学而且毫无根据。生活指数这个指标,国际上并无公认,也没有明确的统计口径和数据来源;在我国目前的政府统计体系中,也没有生活指数这一指标,所以其结果自然也不具权威性。同时,在各种经济指标频繁变化的前提下,要对全球144个城市200个消费项目进行比较,没有相对固定的样本基础和长期的调查研究,根本不可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其实,经济学中与居民生活质量相关的指标很多,例如,恩格尔系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并不存在什么全球生活指数。而且,各国国情不同,居民生活状况也不能拿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不代表生活指数的全球化。 

  上海在发展,消费市场的多元化也是在所难免的,高档消费确实存在,但绝大多数普通的上海家庭,以每天113元的收入不仅过得有滋有味,还可以有多余的钱拿来投资。这些不正说明了上海是一个适于生活、物价适中的城市吗? 朗朗乾坤,日起东方。沐浴着每天最新鲜的阳光,上海在快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居民对生活的信心越来越足,上海的明天会更好。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