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生产大格局

80酷酷网    80kuku.com

  刘建生

  高油价不仅仅反映了石油资源的稀缺性,也反映了维持了几十年的全球石油生产供应格局的深刻变化。

  到1999年底,世界保有剩余可采储量为1386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独占66.5%,南美和非洲各占5%左右,西欧仅占1.8%,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合计占有79%的份额,拥有世界剩余可采量的绝对控制权及影响力,并且其占有比例还在上升。

  人类在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石油勘探是花费最大精力的事情之一,能找的地方都找得差不多了,出现重大奇迹是很难的事情。最近10年发展结果基本印证上述描述。

  石油可采资源量并不代表全球各个国家可以自由获取这些资源,可以获取的量是与石油分布紧密相关。目前,海湾六国、伊朗、伊拉克、俄罗斯加上委内瑞拉等10个国家占有未来的70%以上的可采资源。

  稀缺的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分布极其不均衡,这就导致了全球石油生产的特殊格局。全球石油生产可以分为三大体系。

  发达国家石油生产体系主要是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美国为主的北美石油生产体系;二是英国、挪威为主的北海石油生产体系。

  美国是全球石油资源大国,为了维持巨大的石油消费,一个世纪以来基本保持了全球石油生产量第一的格局,近20年来这种格局发生了改变,由第一变为第三,产量由上世纪70年代的5亿吨下降到目前的3亿吨左右,下降了近40%,消费量却增加25%左右。美国现在石油的自己供给能力仅为33%。美国现在石油可采储量已由30多年前全球6%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2%,下降了60%多。近30年美国石油产量的下降相当大程度得到墨西哥石油产量增加的弥补,但30年来墨西哥石油可采量下降了75%,产量也开始明显下降,近3年已下降5%。

  美国的石油经济基本面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这个过去最强大的国家需要其他国家的“石油输血”,并且依赖程度非常深。二是美国已基本丧失用石油资源影响全球石油经济格局的能力,这种能力曾是过去30年维持西方国家基本稳定的手段。三是美国巨大的“石油赤字”,需要半个中东的石油产量或全球石油出口量的30%左右来平衡。

  发达国家北海石油生产体系主要由英国、挪威构成,经过20多年超负荷生产,英国在本世纪已基本退出石油出口市场,仅有挪威1亿吨左右的出口能力。照目前情况发展,发达国家欧洲石油生产体系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经合组织(oecd)30个发达国家从第一次中东战争到现在的35年基本上保持了全球石油生产量的23%左右。这个比例是支撑发达国家在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石油危机以来能够基本保持全球2/3产值的重要因素;这个比例也是发达国家35年来维持石油价格基本保持不变的关键手段;这个比例还是发达国家推行其核心价值体系——技术垄断、资源无价的自由竞争的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基础。发达国家维持上述局面是以“小马拉大车”、伤筋动骨的方式实现的,是以牺牲战略利益换来的暂时成功,是以全球14%左右的石油可采储量降到7%左右为代价实现的。如今,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失去了以自身的石油资源为依托,维持旧有的石油经济格局的能力。目前的高油价仅是这种大格局的一种表现。

  发展中国家石油生产体系主要由人口大国中国、印度构成。印度储量与产量对全球格局没有多大影响。中国石油生产类同北海体系,以全球可采储量1.3%生产全球近5%的石油产量。这是一种非常不利于自己的办法。除了石油生产国以外,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石油生产体系基本没有影响力。

  石油出口国石油生产体系主要由opec体系与苏联国家构成,它们生产了当今近60%的石油产量,提供了近全球石油出口量的80%左右。在未来10~20年,这个体系的演变将决定全球石油经济、石油政治向何处去。

  潮起潮落,二战以来的50多年的石油经济、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已经走到一个历史的拐点上,决定历史发展风向标的主动权已经由发达国家交到资源国家手里。这就是高油价的根源,也是当今全球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也是正在到来的后化石能源时代的大时代变革的根源。

  (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liujs2009gmail.com)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