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之女挑战也是一种幸福

80酷酷网    80kuku.com

      鲁慰芳这三个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但提起她的父亲鲁冠球,那位身价61亿的富豪,可能并没有多少人不知道。显然,鲁慰芳很少在公开场合亮出自己的富家身世。

    很自然的,一个靠继承财富就可以自然拥有资产的富家子女,当然会让很多人羡慕。而鲁慰芳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不愿意让别人认为富豪的子女们可以在大树底下乘凉,这也是当初我为什么不愿意进父亲的企业工作的原因。其实我们兄妹都十分努力,父辈们创业很不容易,我们这一代是踩着他们打下的基础,沿着他们开辟的大道第二次、第三次创业,所以理应走得更好、更远。”

    在京广中心的大堂里,与鲁慰芳擦肩而过时,我根本没想到她会是鲁慰芳。直到我俩相隔几步互相打手机时,我才注意到那位穿着朴素大方的女士。她有南方女人的娇柔,感觉很像家庭型的小女人。聊过之后,发现其纤弱的外表后透着一种坚强。在采访时她主动关掉自己的手机,属于那种十分懂得尊重别人、有涵养、内敛型的人。她原本想过属于自己的平淡日子,却被父亲逼进了商界。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她努力了,也收获了,她觉得有机会经历这样的挑战也是一种幸福。

    可能因为父亲是富豪榜上的公众人物,她平时非常低调,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这次是拜托她的一位老师出面,她才同意接受我们的采访。老师在其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五只大皮箱的纪念

    鲁慰芳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1992年来到北京,现在北京算是她的第二故乡。

    回想起当初来北京闯天下,鲁慰芳边说边笑地向记者讲述当时惨不忍睹的状况。到北京之前,她并没有在万向集团工作。因为她的先生要被父亲鲁冠球派往北京工作,父亲的条件是她和儿子都得一同去北京。

    “这样我就必需抛弃所有的一切。那时我在杭州的房子刚刚装修好没多久,我又在银行工作,福利很好,马上单位就要分房子。而且儿子两岁多,银行的子女可以在机关幼儿园上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环境。”鲁慰芳说,“当时真是舍不得放弃。”

    为了让她死心地在北京呆下去,在她临走时父亲让她把杭州的新房卖掉。鲁慰芳没有任何退路了。她将收拾好的东西装了满满五大皮箱,拎着这五只大皮箱就来到北京。十几年过去了,她一直保留着那五只箱子,为的是不要忘记自己闯北京的开始。那时他们是租房租车,在北京也没有朋友,公司除了她们夫妻俩,没有别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从小没有离开过南方的她,到北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适应不了北京干燥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她和儿子刚到北京的头半年经常生并流鼻血,过了半年,她才慢慢适应了北京的环境。但一直到现在身体还有过敏性体质的毛玻“我那时不太愿意在父亲的公司工作,我不想让人家感觉你是在大树底下乘凉”。但是到了北京,人手也不多,根本没时间去考虑那么多,因为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就这样她进入了工作状态,融入到创业的环境中。

    被赶上架的鸭子

    鲁慰芳经常用“被赶上架的鸭子”来形容自己刚刚接手公司时的感觉。

    刚开始时因为人手不多,她先是做一些办公室的事情。现在她是万向集团北京代表处总经理,所有集团要在北京做的事情,她都要管。而她的先生是属于集团派到北京的ceo,负责高层的事情,如外界谈判等事宜。他俩一个主内,一个对外,虽然工作上有很多曲折与不顺,但都过去了,日子和工作过得倒也充实。他们在来北京的第二年买了房子,车子。现在别墅也有了,还打算送儿子去国外念书。

    做到今天这样子,对于鲁慰芳来讲,真是一步步逼出来的。她是学机械出身,在银行工作时又开始搞电脑,对管理根本没有接触过。但现在必须要做这些事,她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磨练,有时候真是在很痛苦地挣扎。之所以要坚持下来是因为她不想让父亲小看她。

    在遇到困难时,她也曾背地里哭过,但她不能放弃,因为家里所有的人都在创业中,没有一个闲下来的。一个妹妹在上海,一个妹妹在美国,弟弟在杭州总部,现在是集团总裁。她要强的性格让她没有退路,只有往前走。好多人都以为父辈们创业,她们做子女的是在守业。鲁慰芳认为,现在还谈不上守业,她们现在是第二次、第三次创业。

    其实鲁慰芳本人倒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感兴趣,因为考虑到万向集团对人事方面的问题比较敏感,可能不是自己人来管理更利于公司发展,她只是在合适的时候针对性地提些建议。

    鲁慰芳觉得她的责任心比较强,做什么事情会全面去考虑。或许这是因为她是家中的长女,小时候父母忙着创业,经常顾不上她们几个,多半时间是外婆和奶奶照顾她们。后来慢慢长大,她懂得要有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感。

    她对自己做事要求比较高,又要求完美。所以难免会有不是很理想的时候,会加压力给自己。那些压力也不光是工作上的,有时候是自己无形中给自己的。他有时候会打电话向父亲诉苦,但也不会很多,因为她不愿意给父亲太多的压力。有压力或是不开心的时候,她喜欢一个人开车兜风,或者呆在家里看喜欢的韩剧,进厨房做些家人喜欢吃的菜。这样调节一下,慢慢就缓解了。

    经历着幸运与辛苦

    鲁慰芳是鲁冠球的长女,从小就比较要强,但又从来不表现在言语上,外表纤弱的她骨子里透着一股刚强。

    鲁慰芳的儿子非常崇拜外祖父,而鲁慰芳对父亲的感情中更多的是尊重。她对父亲创业的过程,虽然小时候不是很明白,但印象还是有的,她知道那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但是,她还是拼命想逃离父亲的视野去别的地方工作,她不能因为是鲁冠球的女儿就高人一等,可以坐享其成。相反,正因为她是鲁冠球的女儿,她才要让自己做的比别人更出色,要让别人看看鲁慰芳不是靠父亲吃饭的。其实她的这些心思,父亲心里全明白。

    其实鲁慰芳在去银行工作时并没有想过以后会进父亲的企业,只是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但事实不允许她这样,她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一下父亲的感受。鲁慰芳说,“我觉得有这样一个父亲是比较幸运的,但也很辛苦。以前我没有参加工作时,可能不理解父亲。真正工作时,我才知道父亲怎么看待我。其实父亲什么都看得非常明白,但他就是不问我,也不说。你碰到问题了去问他,他才说,你不去问,他就假装不知道。他是想磨练我。”

    鲁慰芳心里十分清楚,父亲从来不会约束她,只是给她鼓励,给她一个宽松的环境,凡事让她自己去把握,去琢磨,去辨别。“说白了,就是让我自己去碰钉子。有时候我觉得委屈时会去他面前哭,他知道我的性格,所以他不肯多说我。”鲁慰芳说这话时笑得还是很舒心。所以每当碰到困难她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父亲,父亲是她的榜样,她觉得自己现在的事业虽然有为父亲做的一部分,但更多是在为自己做。

    虽然在选择聘任总裁时,父亲把总裁的位置交给了家中惟一的男孩,也就是弟弟伟鼎。她认为是很自然的,父亲给了她们四个一个舞台,看她们能跳多远就多远。“父亲觉得你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有什么特长,就做什么工作。我不会说他保守或传统,我觉得在国内这种环境中,子承父业没有什么不妥的,国外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有一点,我们集团不是家族制管理的。父亲是特别看重人才的一个人,我们几个子女在他的公司里面只是负责一块儿而已。”

    据说鲁慰芳的家人已经有9年没有全家聚会过了。父亲在1995年时就说大家要一起聚一聚,可是一直都没有聚齐过,包括年夜饭。鲁慰芳现在就是希望父亲能身心健康、合理饮食、适当的做些锻炼。这么大的集团需要他来指挥,没有好的身体是不行的。这是她从内心深处对父亲的希望。她觉得家庭的快乐对父亲非常重要,所以一有时间就会和父母电话里聊聊天。

    学习也是一场革命

    记得在采访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时,他提到有学习能力的领导才会有领导力,而且领导力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的。鲁慰芳也有类似的看法,所以她在不断地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对她来说,学习是一场革命,学习改变了她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报名并通过面试,加入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女性管理者培训班。在光华的头半年,她对什么都感觉很新鲜,毕竟头一次看到一个班全是女同学,而且是来自全国不同城市的企业高层,不同的年龄层,有50多岁的,最小的也就二十几岁。老师上的课程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不仅是学管理,还学一些在社交礼仪场合如何打扮、谈吐等。

    一年学下来,鲁慰芳觉得收获真的很大。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员绩效、员工激励制度,古代兵法中的战略智慧,这两门课程是她非常喜欢的。还有一些投资法和企业法的课程都让她学以至用,受益非浅。在工作实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她都碰到过,甚至有些是很盲目的问题,经过与老师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她的思路豁然开朗。尤其是30多个同学来自不同的行业,带来各种真实的案例,她们互相之间的学习也让她增长了不少见识。

    但是鲁慰芳觉得她最大的收获是在北京认识了那么多的同学。虽说在北京呆了十几年,但她的朋友也就那么几个。现在30多个同学,每个月都有自己组织的活动。

    她非常喜欢她的同学们,“以前没有上课时我的生活很单调,公司上下班、学校接送孩子,周未出去采购,很少有私人的活动。从上课后,业余生活比较丰富了,每半个月或一个月都会有同学自发组织的活动。我觉得跟同学之间的交流,没有有障碍,没有压力,很开心,同时也能学到些东西。”

    张维迎教授曾把领导力分为三种:远景型、魅力型和逻辑型。鲁慰芳更愿意去做魅力型的领导,她不太喜欢强硬的领导者,就是那种让人看了就害怕的领导。因为她在银行工作过,为别人打过工,所以她知道别人在她手下打工的状况。她会给每个员工充分地信任加一定的权利来发挥每个人的优点,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空间。

    鲁慰芳现在依然不放弃学习的机会,上个星期她刚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面试过,可能的话她准备学emba。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