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自由撰稿人酸甜苦辣在心中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上海一家报社的文化版编辑说,只要在“西祠胡同”网站的论坛上留个言,跟10个网上自由撰稿人约稿,不出两个小时肯定会有10篇稿件出现在这位编辑的电子邮箱里。在互联网时代,市场化媒体与自由撰稿人的互动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他们之间的互相需要已经到了“缺了对方无法生存”的状态。    

    上海某出版公司负责人、自由撰稿人杨葵说:“那些网络写手就像北影厂门口的那些群众演员一样,既需要养家糊口,也想以此为跳板,抓住某个机会大红大紫。”杨葵告诉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尤其在北京,有一批青年为了扬名专门进京,租简易的房子,到某个著名网站、论坛上“混”,写文章期待获得别人的注意。他们同时也留意媒体编辑在网络上发出的“指令”,随时准备“抢”到写一篇稿件的差事,以获取稿费和名声。自由撰稿人和媒体编辑在网络上一般都有比较专业的小圈子,如书评、影评、旅游、餐饮等。在一些时尚杂志里,这样的写手尤其多见,他们使用不同的笔名发表文章,一般每个月会有两、三千元人民币的收入。这些自由撰稿人可能也会在报刊、杂志谋一份工作,但会不停地换工作,保持“漂”的状态。   

    虽然大部分网络写手还是籍籍无名,但确有一些长期混在网络上的写手“写”出来了。上海《东方早报》评介版乐评编辑蒙莺告诉记者,她把撰稿人分为“一线”和“二线”,所谓“一线”就是比较有名气的。她说,几年前网络刚刚兴起时的第一、第二代网络写手,其中的佼佼者都已经“功成名就”,因为他们都已经进入主流媒体,不再依靠网络生存。“过去他们是把稿子贴在网上希望有人能采用,现在是媒体一再跟他们争取首发权,先发表在媒体上再贴上网。”蒙莺说。   

    一位自由撰稿人提到,有一位笔名赵赵的著名自由撰稿人,专门靠在各媒体上写随笔谋生,几乎每天一篇,现在已经“买房买车”。因为名气已经出来,现在有人找赵赵写剧本,赵赵不再撰写随笔。再者,一位名叫徐江的诗人,靠写专栏生活,也已经在天津“买房买车”。

    网络十分轻易地制造了许多小圈子,媒体编辑与自由撰稿人的供需也绝大多数在这里完成。在一些自由撰稿人和媒体编辑那里,他们的电脑随时开着MSN聊天软件,一人同时与几十人进行交谈,不停地有人上线下线。他们时常到一些网上论坛、BBS去“逛”,获取供需信息。但实际上,这些自由撰稿人之间、自由撰稿人和编辑之间,在现实世界中很少有互相认识的。   

    《了望东方周刊》杂志一位编辑告诉记者,他每天要收到近百个电子邮件,作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稿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国际、文化都有。稿件以述评为主,很少纯新闻稿件。这位编辑告诉记者,新闻稿件讲求真实准确,不能由社外人员完成,而言论、述评一般不涉及具体事件,具有可操作性。一般来说,编辑如要采用稿件,就会以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作者,希望其不要再投给其他报刊。   

    自由撰稿人杨葵今年30多岁,曾在事业单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现“下海”经商,物质生活优厚。杨葵几乎为北京所有市场化媒体撰写过稿件,且都是应约而写。杨葵的稿件主要有两类:生活小随笔和书评。一般六七百字可在半小时内挥就。杨葵一年大约能写100篇稿件,他认为自己写的是快餐文化。   

    自由撰稿人除了专职以写稿为生的外,还有兼职写稿的。对不少自由撰稿人来说,“爬格子”是乐趣,十分看重自己的文笔,为此不惜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充电,撰文行事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准则。   

    在江苏昆山海关工作的自由撰稿人龚震告诉记者,他为了写作爱好放弃了很多朋友聚会、迎来送往。“我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可能单调,但我自己不觉得单调。我对自己作为自由撰稿人的状态很满意,因为可以经常把自己的想法发表出去。”龚震说。他平时将大量时间耗在图书馆里,甚至还发动妻子一起去图书馆读书。他说:“人总是有惰性的,看书一天比一天少,最终就荒废了,所以要通过外力压迫自己看书学习。”(完)

一位自由撰稿人的酸甜苦辣

    新华网贵阳11月28日电(记者  石新荣)1998年5月从浙江到北京做自由撰稿人的徐林正,是目前在京的自由撰稿人中比较出色的一位。他不仅靠撰稿所得在北京购房娶妻,还出版了《文坛剽客》等8本专著。日前徐林正向记者袒露了其从事自由撰稿职业以来的酸甜苦辣。

    仿佛水消失在水中——博尔赫斯的这句名言非常符合徐林正刚到北京做自由撰稿人的情形。那时他没有工作单位,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呼机,没有手机。——他把自己扎扎实实地弄丢了。   

    他说,做自由撰稿人以来,常有找不到自己身份的苦恼,有一种深切的精神上的苦闷和孤独。无论是在办信用卡、租用邮局信箱这样的生活琐事,还是在做批评报道时,遭遇不公证待遇时,常被要求:“开单位证明来!”他认为,这是对自由职业者、对公民个人身份的歧视。

    他列举了自由撰稿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三大不公平待遇:自由撰稿人如同“无业游民”,社会上对此有歧视,在买房、办理信用卡、出国等方面,由于没有“组织”和单位麻烦多多;写批评文章遭遇报复时,孤独无助;著作权法得不到执行,网络时代大部分媒体通过互联网转载稿子不给稿费,这对于靠稿费为生的自由撰稿人几成致命打击,导致不少人改行。   

    徐林正认为,刚成为自由撰稿人的前几年,是他最有成就感的几年。1993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徐林正,在浙江兰溪当过乡村教师,在金华晚报担任过文化记者、编辑。1998年3月,他从金华晚报辞职,坐上了到北京的列车,随后成为“北漂一族”(在北京漂流)中的自由撰稿人。   

    从开始自由撰稿人生活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定位为“四独立”自由撰稿人,即:独立经济、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采写稿子。因此,也可称独立撰稿人。他认为,要做自由撰稿人,必须经济独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想和人格上的独立。为此,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向任何人借钱,不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赞助。为了做到独立经济,他发奋写稿。仅2003年,就发表、出版作品达50多万字。至今,发表、出版的作品已经超过了100万字。   

    那段时间,他的投稿对象主要是省会城市和一些地市级报纸,每周一、三下午14时到17时,不少媒体会准时打电话来约稿。那时他的《当代十大文坛剽客排行榜》等稿件,覆盖了全国不少主要媒体。一篇稿件可以累计收到上万甚至数万元稿费,可谓自由撰稿的“黄金时期”。靠这些收入,他在北京颐和园边上买房结婚,过上了许多自由撰稿人梦寐以求的安定生活。   

    徐林正曾梦想做一名深入虎穴、揭露真相、匡扶正义的记者。在做自由撰稿人时,一直坚持自己独立批评的声音,保持了文章独有的“辣味”。6年的自由撰稿人生涯,他写了“文化批判三部曲”:《文化突围》、《文化嘴脸》、《文坛剽客》。其中《文坛剽客》出版于2002年6月,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剽窃抄袭的书”。

    徐林正很喜欢自由撰稿的生活,觉得自己很富有。他说:“无论这种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是苦是甜,都不后悔。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宽厚豁达、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完)

    新闻背景:关于自由撰稿人

    新华网贵阳11月28日电(记者  石新荣)中国的自由撰稿人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壮大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是:写言论类的多,新闻类的少;兼职的多,专职的少。    

    互联网发展起来后,抄转外电、国外新闻的多,国内新闻的少。同时,自由撰稿人队伍迅速缩减,部分出色者被报刊杂志等“招安”。   

    据介绍,有部分媒体,如《南风窗》、《知音》等杂志,依然主要靠外稿(自由来稿)支撑。

    目前,自由撰稿人队伍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人惟利是图,移花摘木、东拼西凑,甚至全盘照抄;有的公然在网上发布广告,甘愿充当枪手,提供所谓“精湛、快速、专业、全面的写作服务”。

    有关专家认为,做一名自由撰稿人的基本条件是:首先能够享受孤独,忍受寂寞,合理安排时间;其次是树立一定的目标,事业上有所追求;第三是遵纪守法,有独立人格和正义感。   

    对自由撰稿人的管理目前还存在“真空”。有关人士建议,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对自由撰稿人也需要提供一定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并促进其健康发展。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