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哈尼青年的创业史

80酷酷网    80kuku.com

  

  徐向东、陶贵珍夫妇走出大山,到西双版纳景洪市闯出一片新天地,把老人接到景洪城里享清福的事,在哀牢山的建兴、孟弄一带哈尼人中传为佳话。老人们说:“哀牢山中的哈尼人祖祖辈辈没有离开过大山,现在徐向东这个后生不仅闯到州府成为景洪市民,还把生意做到国外(老挝、缅甸),我们哈尼人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建兴、孟弄分别是新平、墨江的两个乡,它们都是国家级扶贫攻坚乡,两个乡都距县城100多公里,海拔在19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土壤贫瘠,再加上交通阻塞。农作物运不出去,所以要致富相当困难。初中毕业后的徐向东,在哀牢山的老家烧过窑、养过猪、烤过酒,总想用辛勤的汗水换来收获,但都因交通阻塞,环境恶劣,一时难以改变贫困面貌,于是夫妇俩经过一番思考,打破哈尼人“饿死不离乡”的传统习惯,毅然踏上外出打工的路。

  起初,夫妇俩在当地租种了傣族人家的10多亩田地种菜。夫妇二人在田间盖起茅屋,在田里种下西瓜和小米辣,每天早出晚归地在田间操劳,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辛苦劳作换来了两万多利润的收获。此后,他们以此为垫本,除种菜外,还经营起小百货和副食品之类的商品。徐向东靠着勤劳朴实、靠着几年闯荡的经验总算在景洪站住了脚。在几年的经商、种植中,他买来了《经商的诀窍》、《蔬菜种植技术》、《经营管理与市场》、《橡胶种植与管理》等书籍认真阅读,并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开展种植、经商,两人日复一日的奔忙着。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夫妻二人积蓄了二十余万元钱,在景洪城东南盖了一幢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两层楼的洋房。他们还把女儿送进景洪市的中学和小学读书,把年老的父母接到了景洪赡养。

  徐向东把小百货销往缅甸、老挝,同时也把海关允许的土特产品运回国内卖。他说:这都是小本生意,赚不了多少钱,跑一跑维持生活罢了。但这一跑使他萌发出一种新的想法:在来回于景洪与缅甸、老挝的途中,他望着国外那些荒芜的土地和绿洲,很想再积蓄点钱到国外去开发橡胶基地、咖啡基地。他说,等南亚国际大通道开通,他就准备闯到国外去,在那里开发拥有自己的经济林木基地,养上一大群牛、羊,成为真正的农场主。

  徐向东富了不忘穷乡亲。每次回到建兴或孟弄老家,都要向年轻人们讲外面的精彩世界,讲那里肥沃土地,讲他在那里如何经过奋斗立住脚跟,以此启发家乡青年人的闯劲。就在这样的交谈与鼓励中,建兴、孟弄的青年产生了创业的信心、有了闯劲,陆续有200余人来到西双版纳打工。近年来,以徐向东为首的哈尼青年打工族已在景洪扎住根,他们的勤劳朴实让当地的傣族群众钦佩不已。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