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创业的“色”与“戒”

80酷酷网    80kuku.com

  

  如果要追溯国内这一波创业浪潮,估计要回到2005年百度上市、博客网融资前后的那段日子。笔者当时也正行走在创业路上,认识了不少耕耘在社区、软件开发、咨询、聚会、生态农业等业务领域的创业者。而且那时候各类创业者聚会也正在各地兴起。一场“创智赢家“的大赛虽然奖金只有100万,但火热程度并不逊于第一届的”赢在中国“。

  记得从那时起,充满激情的80后、睿智而又拥有一定资源积累的70后、经验老到实力雄厚的60后,开始卷入这场创业浪潮中,一方面享受创业盛宴“色”之诱惑,另一方面不得不品味征程中的酸甜苦辣,而逐渐地形成了投资、资源、关系过度依赖之“戒”。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波创业热潮的兴起,起主导作用的推动力其实并不是国家或各地出台的直接性、间接性鼓励创业的政策,比如2005年时,北京地区还没有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系统性优惠政策;反而是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尤其是国外逐渐形成汹涌的大量风投刮起了这一波“创业中国风”。即使到了2008年,政策的作用对于众多白手起家的草根创业者而言,仍然不过是毛毛雨。

  创业的“马太效应”与“赢家通吃”

  无论在哪个领域、行业,无论在哪个国家、地区,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是哪些人,只要存在竞争,资源稀缺与资源聚敛都是难逃的宿命,强者益强、赢家通吃的道理始终是巅扑不破的。创业这个行当亦如是,大多数创业者就如同《马太福音》中那位国王的“第三名仆人”,少数能成为“第二个仆人”,极少数能跻身“第一个仆人”。

  创业者在踏上创业之路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创建一种新模式、新产品、新应用、新服务,无论是长期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软件、食品或工具等,还是针对原有行业的某种经营模式的变革、流程的优化、观念的改变、新理论体系改造与重建等。用一个时髦的词语来讲,就是“蓝海战略”,这本书、这个词、这种思想曾一度爆火,2007、2008年都算得上热门关键词,描述的也是市场细分与选择、定位问题,一般而言,对创业者倒是非常切合,但容易从“蓝”变“红”,从“市场空白”变成“市场饱和”,然后还没等创业者清醒过来、制定好应对政策,市场洗牌就已经开始了。分别举一个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例子,比如博客,一度博客网、中国博客网等赚足了眼球,成了web2.0的“旗手”,但新浪、搜狐等大门户挟烈烈之风进入博客市场后,专业的博客网站们日子变得不好过起来,用户开始流失流量开始下跌,可资采用的赢利模式也多了几家实力远胜于己的模仿者参与竞争;而服饰领域的例子倒是一个值得创业者相对乐观一点的例子,2007年中期以后ppg也是一个不亚于“华南虎”的热门关键词。斩断衬衫销售渠道与专卖店,全部采用呼叫中心与在线下单,面向全国进行直销的模式,这对雅戈尔等传统衬衫经营企业形成了直接性的挑战,包括其他衬衫渠道商。以致于后来雅戈尔等也明确表示早已将电子商务纳入重点战略规划之中。ppg进入这个本已存在强大竞争对手的行业里,走了“快品牌”路线,单从应对竞争对手的复制与打击层面看,ppg的战略是正确的。

  摆在创业者面前的另一条路是踏着行业标杆的足迹,寻觅寡头们剩下的残羹剩渣,做同一类产品,但对客户进行细分,在行业寡头势力们忽略了或者不屑于维护的客户群体中找寻自己的“上帝”;要么就是傍上一家知名的品牌,或者大点的企业,成为这些实力较强企业的代理商、零售商,借势而为。

  这样的创业者让公司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比第一种从一开始就走蓝海路线的创业者要大一些,在生存时间方面,一般要长一些。但一般存在远大梦想的创业者多倾向于创建自有品牌。

  其实就是现存的众多大企业,其中也有不少是从蓝海中跃出的黑马,在早期是成功地消除了“马太效应”的消极力量,将“赢家通吃”的道理应用到了自己身上,聚敛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与实力,不断地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这些标杆企业的轨迹中,我们或许会发现不少可以借鉴的东西。

  政策对中小创业者生往是毛毛毛雨

  20多年前兴起的那次创业大潮,或者说92年之后的那一波下海风,政策或者说政治扮扮演了发起者的角色,让众多壮志满怀、渴望成功、胆识过人的弄潮儿投入其中,中流击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一桩又一桩的创业传奇。这些神话与传奇在今天仍有不少为人们津津乐道。那时候,创业者们步入的领域更多的是传统制造业、工业、贸易、运输等。

  而二十年后的今天,21世纪初叶又一波创业大潮兴起,从新经济领域萌芽、出土、成长、开花、结果,然后开始向传统工业、制造业、贸易、运输等行业渗透。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波创业可以从十年前追溯,.com让中国企业大踏步迈上了同世界资本市场融合之道。一直到2000年进入一个波谷调整,再到2005年时大面积回春。不仅是网络经济,即使如餐饮业、连锁业、服饰业、生态农业等,都卷入了这一场“创业中国风”。但政策扮演的角色显得非常的“低调”、非常的“含蓄”、非常的“沉稳”,即使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创业,但比起二十多年前的动静,还小了很多,大概主要也是因为在众多中小型企业创业者及潜在创业者们的心目中,资本的力量既代表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同时带来的改变更现实,交易规则更透明、更容易掌控。当然,对于众多垄断型、资源型行业中,记得从那时起,情形又另当别论,某一种政策的变动往往成为这类行业的风向标与指南针。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诸如降低公司注册资本、科技园区的优惠政策、设立投资基金、社会氛围与舆论的引导与明确等政策举措,显得还是有些力道不足。

  以科技园区而言,数年前这是个很热门的东西,各地的开发区、创业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区、高新技术区、科技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比雨后春笋都长得快、长得多。但现在反观一下,各大一、二级城市中叫得响的科技园区并没有几家,真正能汇聚创业者的并没有多少,房价的高企、交通的拥挤、生活成本与创业成本快速上升等问题,让科技园区成了创业者望而却步、心戚戚焉的“金土地”。大多数创业者都散落在城市各处,控制办公成本是创业企业必修的一门功课,办公地点自然包括其中。这样一来,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其实大多数创业企业难以享受到的,因为在公司较小时,这些优惠政策能产生的成本节约远远小于科技园区导致的办公成本。

  再以注册资本与公司人数而言,从10万降低到3万,一人也可成立公司,出发点很好,不过其实质意义并不大,而且在工商注册过程中也还没有做“3万即可注册有限公司”的重点强调,10万仍然是一个常识性的底线,不同领域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仍然是分级别的,并且一般的公寓楼、住宅楼仍然不可以作为注册地。如果说政策能够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或许将某些业务范围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降低到“零”,允许住宅楼,甚至回迁楼都能注册公司,是比较大的调整与改进。

  因为如同咨询业,现在存在一种“独立顾问”的操作方式,单人接项目,提供顾问服务,根本不需用公司名义运营。
  风投的威力与感召力

  从2005年百度上市、博客网千万融资后,中国创投界就一直热闹至今,先是搜索、博客、sns、社区,紧接着是视频、无线、教育、餐饮,然后连锁、零售也受到了亲睐。也正是由于这种资本力量的存在,这股“创业中国风”才越吹越猛,袭卷了职场,热闹了中小企业主,甚至在高校中也开始将创业与就业相提并论。

  也正是由于风投或者说创投的活跃、投资基金接连增加、造富神话似乎又发生在身边等因素使然,创业沙龙、投融资大会、天使投资大会、创投大会等各种会议、沙龙、俱乐部几乎是周周都有、月月都开,从北京到上海,从成都到深圳,从广州到武汉,投资人们也是从南飞到北,从东部转战至西部,据说一些热门投资机构每月收到的商业计划书达到近千份。

  不仅如此,媒体发起的创业秀、创业访谈、创业专题、创业报道让创业更有了些味道。比如2005年时的“创智赢家”,这个活动本身有点虎头蛇尾,一届之后,即现夭折,倒是陈曦借此热成为80年代创业者的典型人物;央视主导的“赢在中国”将创业秀推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发展到第三届仍然是“捧”者如潮。而在这样的活动中,风投与创业风云人物当仁不让地扮演了评判者角色,决定着参赛选手的下一局。风投的威力,由此亦可见一斑。

  创业,环境不是决定因素靠的还是自身

  无论风投也好,抑或政策也罢;无论环境好坏,抑或是否利于创业,只要不是“白色恐怖”,或者存在某种全国性的政治运动,那么对于创业者而言,都是有成功机会的。只是机会的大小、成功的概率有所不同而已,最终的决定者仍然是创业者自身。比如我们拿现在的创业环境与二十年前的相比,人们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其实是各有千秋,各有优劣,对于真正的创业者而言,没有什么不同。二十年前,民营经济受到诸多约束,人们思想仍处于萌动期,不少产品供不应求,具备商业意识与头脑、知识的人很少,付诸商业实践的人更少,这种状况下,如牟其中、南存辉等人物是创业者的经典表现,而且2000年左右百富榜上的人物多是那时候开始创业的,目前多个行业的前三强企业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创业的。

  到如今,政策环境变得宽松,民营经济的约束已经大大放宽,人们的思想活跃,大多数产品都是供大于求,具备商业意识、头脑与丰富知识、经验的人可以说遍地都是,付诸商业实践者也不在少数,但在各个行业里仍在不断地崛起新锐,尤其是家电、地产、汽车与新经济行业,比如黄光裕、陈天桥、王文京、邓中翰、丁磊等。

  所以,无论是在二十年前,还是十年前,抑或今天,只要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活跃期,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那么,对于善于发现机会与创造机会的创业者而言,都不失为黄金期。尤其是当下这种经济活动频繁、思潮踊跃、政策宽松、创投活跃、用户成熟的大环境中,如果还不是黄金期,那什么时候才是呢?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