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单位回归理性 人才市场“高消费”降温

80酷酷网    80kuku.com

  

  才市招聘更趋实用

  进入夏秋季以来,2007届毕业生求职进入高峰期,在郑州市人才市场的多次招聘会上,记者看到,不少用人单位不再打出招聘“本科以上学历”的招牌,取而代之的是“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科技市场某电脑公司的人事部经理赵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不再要求应聘者本科以上学历,主要是所聘岗位都是些事务性工作,大专甚至中专学生完全可以胜任,一些组装等简单加工工作,则只需要一些拥有实用技术的技校学生,招聘这样的人,既不影响工作的质量,所支付的工资也大大降低。

  “前些年我们也追求过高学历,一个普通的柜台岗位,却非要本科生、研究生,大专生基本不要,中专生问也别问,否则就觉得没有面子,而后面引发的问题相当多,如工资成本大大增加,好不容易培养成的人才,很容易飞走,照顾了面子,浪费了票子。现在大家走的都是实用主义道路。”某测绘仪器公司的袁经理介绍说。

  “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很讲究实用,对于我们专科学校的学生来讲,关键是学好实用技能,能够拿来就用,快速适应岗位的需要,这是我们专科学生的特点,很幸运实用专科人才已经成了用人单位挑人用人的重点,所以工作相对来讲比较好找。”毕业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小孙告诉记者。

  才市“高消费”降温

  据郑州人才市场的调查,2007年上半年郑州市求职人员的学历比例是:中专12.09%、技校0.68%、大专57.2%、本科27.58%、硕士0.73%、博士0.03%、博士后0.03%,其他1.66%.大专生在求职者中占有半数以上的比例,成为主力军,大专、本科共占去了近85%,占去了绝大多数份额。

  “从我们单位的用人情况来看,这组数字比较准确,客观反映了职场用人的现状。我们目前挑选人才主要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商业专科学校、财税专科学校、黄河科技学院等院校招收毕业生,所占比例在六成以上,本科生、研究生也需要,但不再盲目,有些岗位确实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我们才会有重点地去挑选高学历者。”某汽车经营企业的人事经理向记者介绍说。

  一家商业连锁机构的人事部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全年,他们单位进了70多名员工,其中专科和本科占去了约40人,中专生30人,研究生2人。之所以不再追求高学历,主要是高学历者在商业连锁机构不太好留住人才,工资成本和培养成本都偏高。

  专家认为,人才“高消费”的根本原因是人才供应和单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高等教育率,但并不等于人才素质的同步提高,也就是说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并不等于质量的提高。所以人才高消费的“高”指的是“高学历”而不是“高能力”,学历并不能完全代表能力。在这种扩招的前期,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出现人才“高消费”是正常的,招聘时用人单位会考察一个人的学历经历、工作经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而大多数毕业生只有学历经历这样一个背景,所以用人单位只能以学历的高低这一单方面的因素来判定毕业生人才的优劣。

  但人才“高消费”有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问题,比如浮躁的用人心态,曾经有一位企业老总说过这样的话:等咱的企业将来做大了,也招聘一个老外,看看让老外给咱打工是什么样的感觉!还有一位家电企业的老总炫耀说,虽然他是小学毕业,但其手下都是博士、硕士,本科生根本不要。但随着这种形势的持续,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本人都会慢慢冷静,变得理性,职场上永恒的主题还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理性回归

  人才频道的刘先生认为,才市“高消费”降温表明企业在用人方面越来越归于理性,即“只选对的,不要贵的”。前些年的人才高消费,使企业的用人成本增加,而效益和付出并不成正比。经验教训告诉企业,用人也讲求“合适”,一些职位可能仅需要一名专科生足以胜任,如果非要放一名硕士甚至博士,企业只有自己为这种用人盲目性买单。人才高消费的降温,一方面是企业降低了自身用人成本,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上的“大材小用”现象,破了“考研热”坚冰。

  “如今人才高消费的理性回归说明了用人心态趋于冷静,而更重要的是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正在走向成熟。我们可以发现,人才高消费现象出现的时候,也正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名无实。而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学习,目前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在走向成熟,这表现在对人才的评价上就是不再单单以学历论英雄,而是以多种因素来遴选真正适合岗位的人才。而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虽然适合的不一定是高学历的。”刘庆喜认为。

  编后:一个时期以来,人才市场“高消费”甚是流行。明明本科生可以干的工作,招聘往往要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如此,用人成本要提高,用人单位一旦不能满足其要求,这些人很容易跳槽,不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显然,不切实际盲目招聘高学历人才对用人单位也是一种负担,将会产生消极影响。事实上,不少单位花重金聘请来的高学历人才成了摆设。

  好在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已经逐步认识到人才“高消费”的负面效应,并积极回归理性人才消费。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