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实习调查:是“+”还“-”

80酷酷网    80kuku.com

  

  通过某招聘网站关于大学生暑期实习的调查,我们惊讶地发现,大学生和企业彼此的满意度都不高,大学生觉得实习岗位不能尽展所长,除了熟悉人情世故外收获不大;企业则觉得大学生依赖性强,实习期间创造的价值小于企业支出成本。

  如此针锋相对的看法为何而来?大学生如何走好实习路,让实习为自我加分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实习机会:多数通过关系获得

  现象:86.7%大学生实习求助父母

  女大学生实习或打工的岗位前五位分别是推销员、市场推广、行政文秘、营业员和技术维护等。实习、打工经历和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仅有7.3%,但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示实习中运用到了所学的知识,特别是英语和计算机操作。

  大学生实习和打工机会的获得64.5%是通过亲戚、熟人的推荐,34.9%的人通过网络或报纸的招聘广告找到,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熟人推荐的机会中,86.7%的机会是由大学生的父母出面安排的。参加调查大学生表示,由于实习机会的稀缺、缺乏透明度让他们只能“将就”机会,而不能挑选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以致影响他们的实习和打工表现。这近200位大学生实习和打工的平均时间为27.7天,而从联络企业到最后的机会落实平均用时34.5天。

  HR观点:2/3实习生是碍于人情招收

  受访的15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表示,从今年6月份始,来自各种关系委托安排大学生实习的请求平均不下10个,接纳大学生实习三分之二是碍于情面,三分之一是确有需求。

  因为碍于情面,对实习生的使用往往没有计划和条理,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培训和帮带。企业不敢委“重任”予实习生,实习生对企业的贡献几近于零。而因为确有需求,接受大学生实习或打工的企业对大学生的表现也不甚满意,认为他们达不到空缺岗位的要求,不如直接社会招聘用人。

  实习岗位:不能尽展所长

  现象:三分之一是体力劳动

  近200位大学生中90%以上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考试,29.6%的人在学习第二门外语,48%的人会用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不过他们评价自己的实习、打工经历,32.3%的人说是“机械体力劳作”,比如文件装订、打字等;26.3%说“无法完成的销售”,比如卖月饼票、电话推销等;20.4%称“廉价劳动力”,比如餐饮小时工、送外卖等。尽管这200位学生都表示参加实习、打工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但是他们实习期间最大的苦恼还是“报酬偏低”和“学不到什么本事”。这些大学生实习、打工的平均收入为800~1200元,除去车费、餐费等成本后,净收入不足1000元。但是其中11位从事技术维护的大学生收入最高,平均月收入达1600元。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实习和打工的经历的确帮助他们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企业。86.5%的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上的缺乏;63.2%的大学生了解了企业日常运作和人才需求;46.1%的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业上还需要更加努力;38.8%的大学生认为实习、打工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们将表现得更好。没有学生认为,实习、打工的经历无价值。

  HR观点:创造价值小于成本

  受访的15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表示,对实习、打工的大学生还谈不上专业的要求。大学生在实习、打工中表现可谓“拨一拨,动一动”,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感,缺乏钻研又害怕受挫。由于时间较短,大学生在实习、打工中创造出的价值还不如企业用于他们的管理及其他方面成本支出。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