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开售这几天,不管“香不香”,反正挺火的。
热情的果粉们甚至挤爆了苹果官网,现在预售时间都排到了10月中旬。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款被冠上“加量不加价”的新机,其实只有4G的运行内存。
同时发售的iPhone 13 mini还被“阉割”了一块GPU,只有最贵的iPhone 13 Pro才是“满血版”。
换作安卓手机厂商这么干,早就被骂得狗血淋头了,偏偏苹果就是这么自信。
苹果挤爆“牙膏管”
这几年,苹果每次的新机发布会,很难看到如iPhone 4一样的颠覆式创新。
外界吐槽其“江郎才尽”,每次都是“挤牙膏”。
尤其是在硬件方面的升级,它的“高傲”可以说尽数体现了。
2015年,它首次升级iPhone内存,从1G变为2G,但此时安卓的运行内存已经达到4G。
这次升级的主要原因是iPhone 6s Plus上新增了3D Touch,所需运行空间增大。苹果这才“被动”提升硬件。
2016年,2G内存再次因同样的原因升级为3G。
这一年iPhone 7 Plus首次拥有了后置双摄系统,对内存的要求更高。
此后iPhone 8及iPhone X面世,尽管后者被称为4s之后的经典之作,但“抠门”的苹果依旧没为其配置更高的装备。
直到iPhone XS上线,4G内存才正式被应用。
当然,这也并非苹果“大方”,而是新机的双层主板影响了手机散热。为了缓解应用过多时的发热频率,它才出手。
由此可见,安卓厂商的更新速度,根本难以撼动苹果的信心。
只有在硬件无法支撑新功能运行时,它的升级才会姗姗来迟。
苹果应该是“反内卷”达人了。
自信岂止“一点点”
不仅在硬件上慢一拍,苹果的新功能,也大多是安卓玩剩下的。
iPhone 13被提及最多的就是自适应高刷新频率屏幕,IDC将其称为“最重要的技术升级之一”。
正是这项技术,把“老伙计”——三星也送上了热搜。
苹果新机发布会刚结束,它就发文称“我们支持120Hz刷新频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巨头之间的互相嘲讽,最吸引眼球。这件事瞬间登上知乎热榜,引发热议。
网友“傲娇四”写道:“三星有理有据,实话实话,这算不上嘲讽”。
还有知乎用户表示“苹果每年都在升级,但每次都是改变一点点点点”。
事实上,近几年,所有的手机厂商都缺乏革新性。
国内品牌受限于操作系统和芯片,难以取得本质上的创新。华为自主研发的鸿蒙算是打响了自力更生的“第一枪”,但普及度远远不够。
为了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大家都采取了“多产品线”策略。
早于iPhone 13发布会一周的vivo x70,共有x70、x70Pro、x70Pro 、x70Pro 尊享版四款。
还有华为的P40、P40 Pro、P40 Pro Plus。和苹果同一天,小米也发布了3款新机。
让人眼花缭乱的机型背后,本质上差别不大。动辄上万的Pro版本,基本是“门面担当”,销量并不高。
所以苹果表现出来的“自信”,其实是市场整体缺乏创新所致。
谁领风骚?
数据显示,今年7月,国内智能机市场vivo以24%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OPPO紧随其后,小米以17%排名第三,荣耀第四,苹果仅位居第五。
但在高端机排名中,苹果市占率高达66%,以绝对优势居于首位。
甚至在3870元-5160元价格内,它都占有63%的市场份额。
这就可以理解,iPhone 13为何“加量不加价”。
可以发现,从5000元-10000元间,苹果的机型全方位覆盖。就算凭借没啥新鲜感的升级,它还是足以傲视群雄。
但从长远来看,国产品牌势头凶猛,苹果仍将受到持续的冲击。
对国产品牌来说,谁能真正比肩苹果,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