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闹元宵(什么叫闹元宵)

80酷酷网    80kuku.com

提起元宵节,似乎总绕不开一个“闹”字。过元宵节叫“闹元宵”,灯会叫“闹花灯”,社火叫“闹社火”。不闹便不足以为元宵节。清代顾禄《清嘉录》中写道:“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交,谓之闹元宵。

为什么要说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甲骨文中的“元”字是一个侧立的人形,象人形而突出头部,“元”字的本义是头,后来由此引申引申为首位之意。古人称夜为“宵”,而农历历法以十五为月圆,所以“元宵”之意,便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前的西汉便以有之。《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太一也叫“泰一”,为古神话天帝之别名,唐初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故祭祀极为隆重。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这则是从吸收道教说法的结果。道教上元天官、中天地官、下元水官三神,即“三元”神。这三元神分别以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诞辰,因此这三个日子分别叫上元、中元、下元。

元宵节也叫“灯节”,是因元宵节的主要庆祝活动是张灯关灯而来。而元宵节燃灯的习俗则源于佛教。汉明帝信奉佛法,为弘扬佛法,敕令宫廷及寺院正月十五夜“燃灯表佛”。玄奘法师在《西域记》里便记载了摩竭陀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的习惯。

为什么要说正月十五“闹”元宵?

由此便可知,元宵节的节俗,不是一时一式造就而成,而是融合朝野、佛老多方影响而成。故与中国大多数得传统节日相比,元宵节的习俗要显得格外丰富完整,热闹鲜活。

在广义范围上,元宵节依然属于整个传统年节中的一部分。但与象征着辞旧迎新意义上的新正元旦不同。元旦之时,大家更多忙着走亲访友,拜年贺岁,而于个人娱乐游赏的活动却难免不足,不够尽兴。与之相比,元宵节就要更加个人,更加自由,更加欢乐的多。是一年欢庆活动的最高潮。

正月十五闹元宵根本原因还在于人多。古时社会管理非常严格,入夜后即实行宵禁,不许人上街出行,执金吾者站岗执勤,而唯独正月十五金吾不禁。《汉书》云:“执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许弛禁,谓之‘放夜’。”正因如此,古人有个成语是说元宵节,叫作“金吾不禁”。正因元宵节不行宵禁,所以平日夜晚无法游玩的人们便在这一时期集中释放和宣泄一年来的压力,尽情游玩,尽情欢庆。

为什么要说正月十五“闹”元宵?

中国古代封建礼教非常严苛,女性很少有出门的机会,特别是未婚女子,要求守贞守节,即便是白天出门都有限制,更遑论夜晚。因此元宵节对于这些青年女子们来说,便更加的难得珍贵。也正因如此,元宵节才会被部分今人戏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才会引出那许多的风流笔墨,才有易安居士的“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才有辛稼轩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才有欧阳永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为什么要说正月十五“闹”元宵?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今人提到元宵节似乎只有灯会和烟火,然而古时的元宵节则远不至此,要热闹盛大的多。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时开封府元宵节庆典说道: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赵野人,倒吃冷淘。张九哥,吞铁剑。李外宁,药法傀儡。小健儿,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大特落,灰药。榾柮儿,杂剧。温大头、小曹,嵇琴。党千,箫管。孙四,烧炼药方。王十二,作剧术。邹遇、田地广,杂扮。苏十、孟宣,筑球。尹常卖,《五代史》。刘百禽,蚁。杨文秀,鼓笛。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馀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彩结,山礬上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横列三门,各有彩结金书大牌,中曰“都门道”,左右曰“左右禁卫之门”,上有大牌曰“宣和与民同乐”。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馀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驾坐一时呈拽。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馀,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彩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更互杂剧。近门亦有内等子班直排立。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此情此景,思之当真令人神往。也非要如此,方才不负个“闹元宵”的“闹”字之名。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