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艳席(乡愁:陇南乡村的酒席)

80酷酷网    80kuku.com

乡村艳席(乡愁:陇南乡村的酒席)

乡愁:陇南乡村的酒席

每逢春节前后,陇南乡村便进入了酒席盛办期。陇南乡村的酒席丰富多彩,更多的是些感动的场面,身处酒席当中,我常被纯朴热情的民风所感染。在家乡,只要是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不论农活多忙,路有多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主家请了,你就得千方百计如约去参加主人举办的酒席。只要村里有人家办酒席,整个村子几乎都行动起来,桌子板凳搬来了,瓢碗盆盘借来了,为了一次乡村酒席,家家户户都是有物出物,有人出人,男人们来了帮着搭棚子,支桌子;女人们来了切菜洗碗,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偶尔传来爽朗的笑声,成了乡村酒席上的又一景。到酒席上帮忙的庄户人,以服务客人为先,客人都吃完了,他们才能抽空吃点东西。到了晚上,主人家的地方不够住,亲戚们通常被安顿在邻居家住下,乡村人就这样,把一家的事当大家的事来办。

陇南乡村的人办酒席是很认真的,提前一个月请阴阳先生确定良辰吉日,好日子确定后,就要商量请客的事,按请客的人数确定酒席多少桌,然后忙前忙后准备办酒席所用的东西。请客也有讲究,必须提前半个月请娘舅家和其他嫡亲长辈,再者,请娘舅不能空着手去,得拿一份礼品,一般为酒,这才显得有礼貌。客请完后,到了办酒席的头一天,前来帮忙的人要坐相公席,由主家请来的执事(总管),要在席间进行具体的分工,谁是挑水的,谁是劈柴的,谁是冷部官(接纳客人送来的馍馍、粮食等礼物),谁是热部官(为客人蒸馍、热酒),谁是“礼簿先生”,谁是放炮的,谁是递烟的,谁是执席的,都安排得非常清楚。执席的一般要选酒量较大,能说会道的,先给上席敬酒,然后划拳猜令,非得让你喝得面红耳赤不可。

乡愁:陇南乡村的酒席

乡村酒席吃的是讲究,旧式的八仙桌,又高又大的长板凳,一面一条坐两个人,坐席时青年人请老年人先坐,老年人推三让四让长辈先坐上席,但外甥年龄再大不能在娘舅家坐上席,女婿不能在岳父家坐上席。客人入座后,菜端上来了,酒瓶也打开了,但还是有很多搞不清楚的“规矩”,吃菜要坐上席的人说动筷子就动筷子,喝酒要坐上席的举杯就举杯,哪些菜该吃完,哪些菜要留一点都有讲究,当大家为某个“规矩”而争论不休时,长者说“这坐席的门道可多着呢。”

大厨无疑是乡村酒席里的关键人物,谁家要办酒席,首先就得请大厨。好的大厨一般会做出很多花样,过去的“碗子席”常常按红白喜事的性质不同,而会做出什么“满堂红”、“状元插花”、“凤凰抱蛋”等,做的花样越复杂,吃法上就越讲究、越深奥。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们的生活日渐富裕,乡村酒席也和城里酒席一样,以炒菜为主,凉菜、热菜、荤菜、素菜一应俱全,乡村洒席成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众多酒席中,以结婚娶媳妇最为热闹,主人除了要招待好新娘家来的客人外,还要招待好其他来庆贺的客人。一般来说,酒席丰盛,礼节较多,虽说耍笑为上,但要礼貌在先,说话办事要温文尔雅,诙谐幽默,有理有节,接客行礼的人都是些上了年纪,常办这些事的经验丰富之人。送亲人入席时,总管总会高喉咙大嗓子地吆喝,请贵门中亲戚入席,然后先行礼节,再上饭菜、劝酒等。请了唢呐吹奏艺人的,这时候要吹《迎宾曲》、《全家福》、《开财门》等乐曲。席上人人脸露喜色,谈笑风生,鸡鱼海鲜慢慢吃,喜酒把盏慢慢喝,猜拳行令之声,喜庆的鞭炮之声不绝于耳。

乡愁:陇南乡村的酒席

乡村酒席吃的就是时间,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都没有开席和散席时间,只要有客人来,就让其坐席招待,来多少人就招待多少人,东西没了再买再做,席上坐的时间长了也无所谓,一天招待不完就用两天,总之要把客人招待好。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乡村酒席也在淳朴、文明的乡风中,越办越红火,越办越丰盛,越办越热闹了。甚至在村头巷尾还会见到一些“帮办酒席”的小广告,包括出租桌凳、餐具,一应俱全,还有专门的录像师、接亲车等等。有的农户自己办酒席怕麻烦,干脆在乡镇的饭馆里包席。陇南乡村的酒席已和城里的酒席基本接轨,不差上下。传承了数千年的陇南乡村酒席在党的富民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已逐渐迈上了现代生活的水平,一切都在充满祥和、喜庆、友爱的气氛中焕发着无穷的活力与生机。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