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大餐之危险元素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虽然不想在节日来一场饕餮,但总有些节日大餐避免不了。真担心一不小心,又吃下太多不该吃的热量、蛋白质、胆固醇……还是来看看我们的节日大餐营养指南吧,在美味诱惑前,依然能够健康生存。

    节日餐桌之危险元素排名

    no1:荤食

    潜在危机

    1.酸中毒。一般来说,鱼、肉类荤食均属酸性食物,而人体血液呈弱碱性,当食物中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的比例为1∶4时最为合适,餐后会感到很舒服。但如果过多食用荤食,不仅感到

    油腻,而且容易使血液从弱碱性转呈酸性,甚至出现“轻度酸中毒”反应,从而令人倦怠乏力,严重时还会使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

    2.胃炎及消化不良。荤食摄入过多,促使大量胰液分泌,易造成胰管阻塞;而大量油腻食物需要通过胃来消化,胃一时容纳不了就会造成负担过重引起炎症,甚至胃扩张。还易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引发的肠道消化不良和腹泻。

    健康策略

    1.多吃绿叶蔬菜,不仅能提供包括维生素、叶绿素及纤维素在内的多种营养素,也是吃酒肉荤腥之后最佳的调味和去油腻菜肴。

    2.增加摄入瓜果、薯类、菌类和茶等碱性食物,也有利于中和肉类的油腻。

    3.尽量选择较为清淡的肉食,如鱼肉肉质较为鲜嫩,较其他肉食更易消化。而猪肉、牛肉、狗肉等肉质纤维粗,应控制食量。

    no2:酒

    潜在危机

    1.伤肝。饮酒过量容易损坏肝细胞,造成酒精性肝炎,同时影响胃肠道黏膜,导致出血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

    2.心血管疾病。饮酒过多过急也会伤害心脑血管,增加心脏的负担,引发心肌梗塞和脑出血。

    3.急性胆囊炎。饮酒过多还会造成胆汁过量分泌,引起急性胆囊炎。

    健康策略

    1.一定不要空腹饮酒,且饮酒不要过急。红酒较之白酒安全。

    2.饮酒的同时吃些碱性食物如蔬菜,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如醋拌凉菜以及蔬菜水果,能适当减轻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因为大量饮酒时,体内的乙醛来不及转化为乙酸,会生成大量的超氧阳离子自由基,导致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的失调。而蔬菜和水果,能帮助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剂。

    3.饮酒同时应摄入米饭等主食,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

    4.饮酒时间最好是在晚上。因为人体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有时间规律,中午时活性降低,晚上活性增加。因此,中午时喝酒乙醇不容易被代谢排掉,此时喝酒比晚上容易醉,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大。另外,早上空腹饮酒极容易造成胃黏膜的损害。

    no3:火锅

    潜在危机

    1.口腔黏膜炎。吃火锅对口腔黏膜的刺激较大,因为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而口腔适宜接受的温度在60℃以下,不经冷却就吃的话,很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并加剧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

    2.寄生虫病。新鲜的鱼、生牛羊肉不经过充分烫熟,很可能会将寄生虫也带入口,食用后可能引起肝吸虫病。据介绍,寄生虫如果寄生在胆管,可能导致胆结石和胆囊炎,寄生在肝部,则会引起肝纤维化和急性或慢性肝损害。

    3.痛风病。海鲜、动物内脏、蘑菇等常见火锅食物中的“嘌呤”一旦摄入过多且不能排出体外,引起尿酸在血液中沉积,就会导致痛风病。即使是少吃肉多喝汤的吃法,但经长时间浸泡,食物中的嘌呤也已溶于汤中。

    健康策略

    1.处理火锅配菜时要将肉切薄、多烫,蔬菜要多冲洗,同时慎选火锅用料和配菜,以确保食用卫生安全。

    2.不要过烫过急,要把食物冷却到60℃以下再入口,口腔有问题的人也不宜吃得过辣。

    3.不要将火锅作为宵夜,以避免给肠胃造成负担。“热火锅+冰镇饮料”的食用模式,也会对消化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4.吃完火锅后不要即刻外出,因为室内吃得很热,眼睛的微血管也会扩张,此时如果外出遇冷风吹,血管又急遽收缩,容易造成眼睛结膜充血。

    no4:零食

    潜在危机

    1.影响消化。整天零食不离口,易使胃液分泌失调,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对正餐不感兴趣,必需的营养素得不到保证,热量摄入也不够。

    2.增加体重。干果、甜食类零食由于油脂含量高,很容易增加热量,增加体重。

    3.多种负作用。干果类吃得过多会感觉胃胀、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胃炎和腹泻。其坚硬的外壳也有损牙齿健康。甜食是糖尿病人、慢性腹泻者、肥胖人士的大忌,对此类人群的身体恢复起副作用。油炸食品过多甚至可能损害人体脏器。

    健康策略

    1.选择杏仁等干果类食品比薯片等油炸及膨化食品更有利于健康,且热量摄入更少。

    2.要有节制,最好是在两餐之间感到有些饿时吃点儿,但不可过多,以免影响正餐。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