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鼎字的成语(带有披字的成语)

80酷酷网    80kuku.com

带有鼎字的成语(带有披字的成语)

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是有一定的变化的。

一、鼎的用途变化:

鼎原是古代社会的一种炊具,又可作为盛熟食之器,多用陶土或青铜制成。

圆鼎为两耳三足,方鼎为两耳四足。

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因此后来鼎就渐渐演化为一种宗庙的礼器和墓葬的明器。

再后来,就演变为一种代表政权的神器了。

鼎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变化

二、鼎作为王权代表变化:

太昊鼎:他之所以制作“一个”神鼎,意思是“一者一统也”,希望天下永远太平,永葆一统天下。

黄帝鼎:黄帝一次封禅天地的祭祀活动中,获宝鼎,受到这一启示,后来就制作了三只宝鼎,以象征自己能成为天下共主,是得到天、地、人三个方面的允诺的。

禹铸九鼎:铸九只鼎象征九州天下一统。“九”者,“久”也。九鼎也含有国运恒久的意思。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史记·封禅书》)。

天子禹最后总结说:“哪一州所贡之金(青铜),就拿来铸哪一州的鼎,将该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让后世的人们懂得这江山如金属浇铸出来的一样永固。我从前治水时在那里所遇到的各种奇禽异兽、神仙魔怪等,也一一刻出。

鼎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变化

三、关于禹铸九鼎传承变化:

九鼎作为传国的重器,作为国家政权和帝位的象征,在夏王朝的王宫里安放了许久许久。

作为传国的重器,九鼎的归属也是无常的。后来,夏桀昏聩惑乱,九鼎变成了商的宝器。再后来纣王暴虐不堪,九鼎又成了周的宝器。

秦武王举鼎而死。

泗水捞鼎:传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时,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无功而返。

鼎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变化

四、关于鼎的成语故事:楚王问鼎、楚子问鼎

在《左传·宣公三年》中,有一则“楚子/王问鼎”的故事,讲的是:

楚庄王时代,周王室已经十分的衰弱。楚庄王趁攻打戎人的机会,驻兵于洛水,在周王室的领地里耀武扬威地举行阅兵仪式。这时,宽厚而软弱的周定王还是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国军队。而野心勃勃的楚庄王竟大声问周王的使者道:“不知禹制作的九鼎有多大有多重?”王孙满不客气地回答:“问题根本不在于鼎的轻重大小,而在于执政者是否有仁德(在德不在鼎)。当年大禹是个有大德的君主,正因为有大德,远方的人们才会甘心情愿地把各种物品奉献给中央,九州的牧长也才会进贡贵重的青铜,大禹就把这些青铜铸成九鼎,让老百姓懂得何为善、何为恶,让老百姓懂得天下一统的重要性。后来夏桀不争气,鼎就流到了商,再后来又流到了周。现在,周王朝的仁德虽然在衰微,但是天命还没有改变,鼎的轻重难道是你可以随便问的吗?”在如此警告式的一席答话中,可见鼎不是一般的器物,岂能容忍楚子“问鼎”?楚庄王无言以对,只得红着脸退了下去。

问鼎中原、定鼎中原代表要争夺天下的统治权。

鼎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变化

关于鼎的成语故事:革故鼎新 除去旧的,建立新的,指的是朝代的更替。

王孙满的说辞中还包孕着“革故鼎新”的社会发展变迁观。

《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这是历史的必然。夏与商、商与周之间的不断“鼎迁”,正好说明了“革故鼎新”的历史发展常规。

五、鼎在周朝具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周朝不同阶层的人死后所用的陪葬品是有严格的划分的,比如:

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