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 不放弃救灾官兵上演真实"士兵突击"调查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挺进
 5月12日夜,汶川。

    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地震发生后,震中汶川一度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30多个小时。这个有10万多人生死不明的川西北小县,揪紧了全世界的心。

    “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挺进,尽快开辟‘生命通道’,突入汶川实施救援。”武警某师闻令出征。

    师参谋长王毅主动请缨,率670名官兵火速开赴汶川。

    13日1时,摩托化开进的部队行至古尔沟,地震造成的山体塌方将通往汶川的山路彻底覆盖。

    “带上精干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徒步向汶川进发!”王毅果断决定部队弃车步行,率领200名官兵组成的先遣队强行军向汶川挺进。

    此时,路上到处都是塌方,70%以上的路面损坏,桥梁全部被毁,加之连续的大雨,救援人员迎着6级狂风,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

    王毅带领官兵们相互搀扶,边开路边前进。遇到山谷,大家上山时就手脚并用,一步步爬着往上挪;下山时,大家就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滑。

    13日23时15分,王毅带领这200名勇士,历经21个小时,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震后隔绝了33个小时的汶川与外界有了联系。

    那一刻,翘首企盼的汶川百姓哽咽着奔走相告:子弟兵救我们来了,救星来了……

NO.2 废墟上绽放的两栖“霸王花”
 5月18日,绵竹。

    1700名群众被困绵竹清平乡小木岭,情况危急,37名海军陆战队女子两栖侦察队队员奉命前往搜救。

    崇山峻岭间,女兵们和男兵们一道抬出80多名危重伤员和受灾群众。女兵陈丽亮踏着锋利的山石,4次往返20多公里,从死亡线上抬下4名重症伤员,被男队员啧啧称道:“铁姑娘!铁姑娘!”

    刚刚完成任务,她们又强行军至汉旺镇天池煤矿家属区,一次次钻进摇摇欲坠的民房。陈诗佳从破碎的窗户中钻入室内,小石块不时从墙体上落下,吓得房主在外直喊:“‘小伙子’,东西我不要了,快出来吧!”匆忙中,陈诗佳的手被断裂的墙体夹住。她一使劲,鲜血就从手上流出来,染红了墙体……经5小时奋战,她和战友们从危楼中抢救出价值数十万元的财产。

    一个小朋友从女兵手上接过心爱的电子琴,连声说:“谢谢叔叔,谢谢叔叔!”一个男兵小声告诉小朋友:“她是阿姨!”

NO.3 4999米高空飞身一跃
5月14日,茂县上空。

    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无气象资料,高山峡谷中,境内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

    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的空降兵,今天要在4999米高空实施伞降。

    适合的条件似乎都不具备,但执行这看似“不可能完成”任务的15名空降兵特种大队的官兵,具备了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勇气。

    呼啸的风扑面打来,巨大的轰鸣声似乎在为他们壮行,没有丝毫的犹豫,跳、跳、跳……15名勇士纵身跃出:身后,是洁白的降落伞;身前,是灾后至今杳无音信的灾区百姓。

    15名空降兵成功着陆后,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系,他们依靠携带的2部海事卫星电话,于15时许第一次向指挥部传回了茂县灾情。

    几天后,记者看到了这些战士伞降前写下的一份份请战书,厚厚一摞稿纸上留下的是这样的文字:“我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的价值。”“让我奔赴一线,我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请求组织批准我到抗震救灾前线去,我会用自己的一切去拯救灾区的父老乡亲。”……

    一行行朴实无华的语言,书写着一个个士兵的忠诚情怀。

NO.4 探亲期间辗转600公里去救灾
 5月14日,都江堰。

    强震发生后,正在老家休假的济南军区某摩步旅士官黄俊林坐不住了。13日一大早,他就登上了去县城的客车。

    从家乡巴中到都江堰市有600多公里,大多是崎岖山路,还要倒3次车。“多一个人就会多一份力量,就可能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让我参加你们的救灾队伍吧。”到灾区后,来不及喘口气,黄俊林立即投入到抢救中。

    14日,在荷花池市场附近,一位老人被重重的石板牢牢压住,生命危在旦夕。黄俊林与其他几个民兵利用所有能使用的工具,紧急抢救4个小时,才把这位老人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

    15日,在一个倒塌的居民楼里,一个中年女性被厚重的墙体砸在下面,黄俊林不顾余震的危险清理各种障碍,借用液压千斤顶、气垫子等工具,坚持抢救6个小时,终于将她救出。

    16日,又一个倒塌的居民楼里……

    有人问,为什么放弃休假来参加救灾?

    黄俊林只回答了一句话:我是人民的子弟兵。

    一转身,他又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之中。

NO.5  身患癌症仍昼夜救治伤员
 5月16日,北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教授卢世璧,今年已79岁。但他不顾年高体弱和癌症病痛,昼夜奋战在震区一线,每天连续工作10余个小时,精心救治危重伤员,科学指导医疗救治。

    医院领导考虑卢世璧年事已高,劝他在北京指导救治工作。女儿也劝阻他。他却说:“我参加过3次抗震救灾的医疗救援工作,对医治地震伤有经验,我必须去!”

    16日17时30分,北川县救出一位重伤者,生命垂危。刚刚看完100多位病人的卢世璧迅速来到成都军区联勤部远程会诊中心,通过视频对患者会诊,挽救了他的生命。2小时后,老院士顾不上吃饭,又返回病房,查看伤员伤情。

    这时候,人们似乎忘记了眼前是一位罹患癌症的病人;

    这时候,人们也似乎忘记了这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

NO.6  求求你让我再救一个吧
 5月17日,绵竹。

    坍塌的教学楼下,一些还未成年的小学生被压在残垣断壁下。当战士们钻进废墟,先后救出多名孩子后,一些没有完全倒下来的砖头和水泥板因为余震开始往下掉,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坍塌,再进入救援十分危险。

    “往后撤!”指挥人员下命令。

    然而此时,几个刚从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后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摇摇欲坠。想去救人的战士被战友们死死拽住,两帮人在废墟上拉扯……

    最终,他们被拖到了安全地带。

    这时,悲壮的一幕发生了:一个刚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面对拖着他的战友扑通跪了下来,大哭:“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

    我们目前还无法得知这个年轻士兵的名字,那就权且叫他无名战士吧!

    有名,无名,或许这并不重要。

    因为,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11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以“不抛弃,不放弃”的实际行动,令灾区的群众感受到希望,看到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因为,他们有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名字——人民子弟兵。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