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俗大全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三天不吃男家的饭——保安族婚俗
保安族婚礼一般选择在回历的礼拜日举行,新郎到了女方家里之后,先由媒人引着向长辈一一问好。然后娶亲的人上炕入席,新郎和陪客跪在炕沿下,这时新娘的父亲直呼新郎的小名,正式宣布女儿出嫁。接着由阿訇念“呢卡黑”,阿訇念完之后,就会从窗口将一盘红枣和核桃倒向外面,在窗口等待多时的人一哄而上围抢这象征幸福的红枣核桃。
    抢过红枣核桃之后,主人重新邀请客人进餐,新娘村中的小伙子成群结队涌进上房,向娶亲人要羊羔肉,他们手中有的还用棉花抹上锅底黑灰,如果娶亲人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将娶亲人拉到院子里,在他们脸上抹上黑灰。被抹了锅底灰的客人也不会生气,大家一边玩闹,一边互道恭喜祝福。据说如此是为了将来新娘生了孩子能认识舅舅。当新娘离开娘家时,小伙子们还要拉住媒人要羊羔钱,这时婚礼最热闹的场面。一般媒人会假装不给或给得很少,小伙子们就会嫌少继续索要。双方拉拉扯扯,打打闹闹。有的还会将媒人的鞋袜脱了,在泥水中拉着跑。一直到闹够了,尽兴了,媒人才会拿出羊羔钱,这个仪式就算结束。
    接下来就是送亲,由新娘家族中年龄较大的妇女,左手扶新娘,右手托着一只装满五色粮食的盘子,让新娘从自己的房门到大门口满满走,走一步撒一把五色粮,以示祝福娘家,将吉祥和幸福留给娘家。到了大门口,新娘披上红毯子,骑上马,向新郎家而去。
    到了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新郎村中的小伙子就会一拥而上,鞭炮齐鸣,这时要让新娘的兄弟将新娘抱起,从那里一直抱到新郎家。送亲队伍也可以硬冲,双方为此又是一阵热闹。
    迎亲活动结束后,客人入席,唯独不见新娘,因为按规矩,新娘三天不吃男家的饭,而吃娘家带来的饭,以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no.2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正在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道情”:西北民歌的一个种类,类似的种类还有信天游、花儿、爬山调等等。道情皮影戏文就是唱道情,陇剧也是以此发展而来。

  甘肃环县为道情皮影的发源地。因为甘肃陇东地区贫困落后,很多地方不通电,所以道情皮影艺术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继承,并保持了其原生状态。

  道情皮影民间农民艺术家一行来北京申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想借此机会在几所高校中做一下演出。这将是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与众多高等学府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交流和碰撞。在那些没有通电的小村庄,就是这样的面朝黄土北朝天的农民把自己对艺术质朴的热爱和惊人的才华倾注在这精雕细刻的皮影中,和着他们淳厚的唱腔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带来无限的喜悦与欢乐。而这些为最辛劳的人们流传着的最朴实也是最地道的艺术不也正是我们黄土地上最宝贵的财富,是更值得我们珍惜、保护和为之骄傲的民族瑰宝吗?

no.3 甘肃地方戏曲
甘肃的民间艺术内容丰富精采,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秦剧。是甘肃起源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秦剧源于古秦州天水,并因此而得名,它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隋,完整于唐,广传于明,盛行于清,今已流传至西北广大地区。秦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基本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青阳腔的特长,形成了高亢爽朗,激昂悲壮,动人心弦,表现力强的特点,深受兰州地区群众的喜爱。

  太平鼓。兰州太平鼓多由青壮年男子表演,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三四十人,表演者一律头戴英雄幅,身穿皂隶服,腰系灰丝带,脚蹬麻窝鞋,身背太平鼓,组成一定的队形,并有一人在前指挥。表演者按照指挥发出的旗号,右手紧握鼓绳,左手不停地将鼓身举到不同方位,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一边击鼓一边舞蹈,热烈欢快,气势非凡。兰州的太平鼓呈圆筒形,鼓帮以木料制成,通体呈完整的圆柱形,两面都蒙着厚实的牛皮,长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鼓帮外表涂以红色和黑色油漆,并用泥金饰以狮子、牡丹等图案两头边缘部分则用失宇花边装饰,在鼓帮一例的两头,钉有两只铁环,拴绑以很长的背带。鼓按其种类分为跳鼓、骑鼓、桶子鼓、方鼓子等。兰州太平鼓现已成为每年春节社火表演和重大节庆活动的重要演出内容。

no.4 “上九”朝观会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天水市市民倾城而出,去天靖山麓的玉泉观“朝观”。朝观是天水最大的庙会之一。
 
    正月初九据说是玉皇的诞辰日,后世道观皆于每年此日设醮祭祀。天水市玉泉观是西北著名的道教胜地,现辟为玉泉观公园。从正月初八晚上开始,市民像潮水般涌向玉泉观,观前观上,爆竹喧天,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到零点时,人流几乎水泄不通,钟磬声、鼓乐声、欢笑声相融相和。庞大的朝观群流光溢彩,人流迤逦半山,游乐盛况空前。夜半之后,人流渐歇。初九庙会日,远远近近的人们扶老携幼,三五成群云集玉泉观,掀起“朝观”的又一高潮。观前美食香气诱人,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杂耍娱乐使人目不暇接。这时,朝山会上身着古装的夹板队踏步而来,旗幡飞扬中夹板声声,使庙会气氛达到顶峰。打夹板本是天水祭神古乐的延续。

    到清嘉庆年间,因为祭罗玉河水神,向天许愿,朝山会才于每年正月初九确定下来,且规模越来越大。天水朝山会所用的夹板约有一尺五寸长,在打夹板的过程中附有旋转的舞技,铿锵有力的夹板声中谐伴鼓、钹、锣、箫、唢呐等民间器乐,给人以粗犷肃穆之感。一时间,秦风秦韵引得古城万人空巷,组成一幅既有传统民间文化特色,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人间游乐图。

no.5 马踏新房射新娘——裕固族婚俗
裕固族举行婚礼时,男方要在大毡房外专设一个白色的小毡房供新娘到来时休息。送亲队伍快到小毡房时,女方送亲队伍中的一些骑术较好的人在女方主婚人的指挥下,一个个扬鞭策马,冲向小毡房,企图将其踏倒。小毡房外,男方亲友也早有准备,严阵以待。妇女在毡房内用树枝木棒敲打毡房顶,把马吓得不敢靠近。男子则在毡房外,一边高声叫喊,一边上前赶马,把马赶离毡房。还有一位男子手持一个破木碗专打客人座骑的后腿。客人策马绕毡房三圈,没有将毡房踏倒,便拨马奔回迎亲队伍。这时,女方主婚人又会指挥一群人骑着骆驼冲上来。裕固人认为,如果将专为新娘所设的小毡房踏倒,意味着男方对新娘保护不力,需要重新举行迎亲仪式,因此马和骆驼踏毡房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骑骆驼者仍然没有踏倒毡房,第三次则是马和骆驼一齐上阵,卷起阵阵尘土,照旧还是绕毡房三圈自动退回,这时这个仪式就算结束,双方解除紧张,客人下马,主人奉上酒菜,大家欢歌笑语,新娘进入毡房休息。
    新娘进入毡房后,新郎就用岳父家赠送的服装开始穿着打扮。打扮完毕, 两位歌手端着酥油、牛奶和缠着羊毛的羊小腿,说唱《赠羊小腿词》,唱毕,就在新郎的额头抹上一点酥油,把羊小腿挂在新郎的腿带上。这只羊小腿,新郎要等到晚上和新娘一起在洞房中将其吃掉。羊小腿上的毛,除了“婆家娘家好得分不开”的寓意之外,还有新郎新娘好得难分难解的意思。
    赠羊小腿之后,主客都到大门外,迎接新娘进门。新娘要从门前的两堆火之间走向大门。新郎要用无簇的箭连射新娘三箭,射中才算吉利。这时新娘就势将面纱揭去,新郎将弓箭折断扔进火中烧掉,双双进门,给宾客行礼、敬酒。

no.6 高芯子、车社火和马社火

    每逢过年闹元宵,陇东人的一件大事就是扶老携幼,涌上街头看社火。社火中最精彩的是高芯子,最有阵容的是车杜火,最为得意的是马社火。无论是高芯子、车社火还是马社火,都是真人扮假人,或表演几个历史人物,或一段戏曲场面,人物不唱、不说、不动,由座下的人、座下的车或骡马代步,在街面上游行展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芯子越扎材料越高级,越扎造型越奇巧,原来由大人托着小孩的徒步被拖拉机、汽车代替了,而车社火,现代人则给它起了个新名词--彩车,更是异彩纷呈、各展风流。由于农村机械的普及,农民养的骡子和马越来越少,少了骡子和马,马社火自然就不像从前那么火爆了。

   陇东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单就上面三种社火形式说,在我国戏曲的初始,就曾有过真人学假的阶段,如宋代出现的"肉傀儡"。--所谓"肉傀儡",就是由成年人扛着扮着似假人的男童或女童,在街上游行表演,成年人在下面旋转和舞蹈。我们陇东的高芯子、车社火、马社火实际上 就是宋代"肉傀儡"的保留或延续,其表演形式古与今是一致的。他们往往由人扮成天神和古代名将,披甲戴盔,持名种兵器,如傀儡假人似的,乘车马游行。研究"肉傀儡"和高芯子、车社火、马社火的传承关系,对我们保留和发扬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不无裨益。

no.7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和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和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就是汉语,是用来与汉民族兄弟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新中国成立后,汉文在裕固族地区传播,至今,裕固族群众普遍使用汉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 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 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 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 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们的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 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之日不出卖牲畜。 户族辈份严格,晚辈禁叫长辈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点格尔汗"是古萨满族信仰习俗。"点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点格尔汗"即"天神"。

no.8 张掖婚俗
催妆:结婚头天晚上,男方家相关人物去女方家催促女方提早收拾好行装,以便第二天来迎娶.实际上,这是男方家来办理诸如财礼等各方面的手续,以免第二天遭闭门羹.办完手续,双方开始痛饮,这天,男方家非得有一个海量的人物才不至于被女方家全部灌倒.

  嫁娶:旧社会张掖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定终身。从看相到订婚一般要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清期、新迎等六礼程序。婚礼不仅繁杂,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封建色彩。 订亲后,择定成婚吉日,男方用亲车(或轿子)迎新娘到家。亲车到男方家门口时,鳏寡孤独、孕妇、属相相克者一律回避。亲车到门口后由年龄大的妇女端凉水一碗,燃火把一束,在车前向后泼水,用火把燎绕新娘脚后,新郎新娘从铺着红毡的路上走向洞房前的厅堂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参灶。进洞房前要扶油瓶、捏门锁、跳马鞍,同时道士将五谷杂粮、红枣核桃、铜钱撒向新郎新娘,并念喜庆之词:祝新人进门享受大福大贵。 入洞房后,饮交杯茶。以两个茶杯系以红绳,新婚夫妇交杯共饮圆圆茶,象征欢乐好合,百年偕老。然后由婆家的婶婶或嫂嫂为新娘开脸,用棉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尽。晚上闹新房,亲友即景说些韵脚相同,比兴手法的吉利话,如两根筷子一样长,小两口生活赛蜜糖;大大盘子圆又圆,养个儿子中状元。还进行折花、捉迷藏等活动。 筵客之前,将女方陪嫁的物品摆在男方院中,让双亲、乡亲观赏评论,名曰摆针线。男女双方各有一名长辈妇女致谦逊言词致谢。 民国以来,婚俗有所改变。坐轿、跨马鞍、红纱遮面、拜天地等旧的形式逐渐废止。女方索要彩礼,相沿成风。解放后实行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婚姻,提倡简办婚事。八十年代以后,索要彩礼之风盛行,从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四大件、四十八条腿(全套家具),发展到电器化(彩电、电风扇、电冰箱等)。男方大摆酒席二三十桌。对此,有关组织出面组织集体婚礼,陋习有所改变。

no.9 朝山会与打笳板
天水古有的朝山会形同民间庆典,而打笳板是祭神古乐的延缓。到清嘉庆年间,因为祭罗玉河水神,向天许愿,朝山会才于每年正月初九确定下来,规模越来越大。其中的打笳板是今天伏羲文化艺术节活动的传统节目,成为一组及至全国古老而又独特的舞乐。

  笳板制作简单,原料用红椿、槐木,人们也容易学会。关于笳板这种古老的打击乐,东汉的蔡文姬已作有胡笳十八拍名曲了,而天水麦积山六朝壁画亦不乏持笳的舞乐形象。

  唐代大诗人杜甫客居秦州,他看见丝绸之路南大道的重镇天水“一雁入高空,胡笳楼上发”。由此可见笳板在天水历史的悠久源远,这种打笳板亦是西域古乐胡笳的一种。不过胡笳汉化为笳板小得多了。

  天水朝山会所用的笳板约有一尺五寸长。在打笳板的过程中附有旋转的舞技。说它是舞技,更不如说是一种起落有序的权术,具有刚劲的秦风,而且在噼啪的笳板中谐伴鼓、钹、锣、箫、唢呐等民族吹打,深悠远扬中更显粗犷肃穆,引人注目。

  朝山会扮演者说:过去打笳板者因为是敬神,所以很认真很恭敬。待正月初九正式出动,身穿青色大襟长布衫,腰系蓝布袋,压着一面揭起的衫角,裤腿扎绑着,脚登青布便鞋,凡搭幡旗彩或扮八仙者均为男性。

  有些长者曾见到清末的朝山会穿戴更加古旧,远非今日,特别仪仗的前面有一持印有清朝年号官府准可的三角形旗。

no.10 裕固族饮食习俗
居住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裕固族,牧业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饮食习俗一般是三茶一饭或两茶一饭。早晨起床后,牧人们将熬好的茶水(或清水)舀一勺,撒在帐篷周围,然后开始喝茶;吃过早茶,就出去放牧;中午吃炒面或烫面烙饼,喝午茶;下午再喝一次酥油茶;晚上,一切活路都干完后,一家人才在一起做米饭或面条吃。

  节日饮食习俗,常随着节日类型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的差异,祭祀性节日中,所制作的食品主要是用来供神的,它往往包含着某种信仰成分。居住在云南省的普米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和祖先。每年的四五月“封山”和八九月“开山”时祭山神,届时要献一只羊和一头牛.白族那马人祭天鬼时用天牛,而且按规定祭祀用的天牛要有人专门喂养。如果是娱乐性节日,所制作的食品含有欢乐、吉祥色彩。广西、贵州、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每逢年节、歌节,都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五色鸡蛋。居住在滇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每逢腊月初六、初七,都要在长街设宴,几百户人家的餐桌相连,长达100多米,恰似一字长蛇阵,被称为“长龙宴”,场面十分壮观。上千的男女老幼分坐两边,主持宴会的是村寨中德高望重的“阿波阿皮”(阿爷阿奶)。人们边吃边饮,边饮边唱,边唱边舞,宴席上下,一片欢腾。这种“长龙宴”,也是未婚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极好场所,男女双方如情投意合,即可离席到密林深处对唱情歌。这种独特的饮食习俗,给生活带来无限的欢乐和美的享受。

no.11 窑洞民居

    庆阳地处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区,当地居民完整保留了传统黄土窑洞的居住形式,已成为今天庆阳民俗之旅的重要参观内容。

    据《甘肃通志》载:庆阳府人“好稼穑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这就是古代周人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挖掘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窑洞。

    今天,在庆阳各地,随处可见这种古老的居落形式。人们靠沟坡就崖壁之势,掘洞筑室,叫“崖庄”;从塬面上向上掘出一个两三丈深,方方正正的大坑,再在四壁向里挖出一孔孔窑洞,好象一个地下四合院,叫“地坑庄”。这种独特的居落及人民的生活方式自有妙处。

    有诗赞曰: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no.12 金锁、银锁、拴锁锁
张掖民间在过去有拴锁锁的习俗.“拴锁锁”是给孩子“过满月”,请干大(即拜干爹),或给小伙子、姑娘订婚时举行的一种仪式。 孩子呱呱坠地的第29天,须要“过满月”。这天凡是来过满月的亲戚邻里,一进屋门,首先要给孩子拴个“长命富贵”的锁,以示祝福。待“宝贝蛋”能跑会跳后,父母又要请三个不同姓氏、品行端正的人给孩子当干大(即干爹),说是能镇邪驱恶、逞凶化吉。父母给孩子寻好“干大”后,择一良日,备好酒席,亲自登门请“干大”们届时光临。这一天吃饭之前,三个“干大”须将各自揣在怀里的“锁锁”掏将出来,一一挂于干儿脖上。娃娃长大后,说下了媳妇,完婚前须先订婚,订婚又要挂锁锁。这天姑娘羞羞答答地在亲戚的陪伴下,早早来到小伙子家,万事就绪,宾主款款落席,一张大红的八仙桌上,双方的长辈笑呵呵地给孩子和姑娘互挂锁锁,锁锁一挂,这小伙子和姑娘就算被拴住在了一起,两家正式成为亲家。 不论是过满月,请干大,还是订婚所用锁锁,都是同样的东西,旧时,有钱人家专请银匠定制金锁或者银锁,穷家不是铜锁,就是串一串铜钱顶替。

no.13 历史悠久的庆阳剪纸

   剪纸是陇东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作者大都是农村劳动妇女。他们从小跟着妈妈、奶奶以及村里的巧手学艺,一把剪刀到老,生命终止才是艺术活动的终结。古老的剪纸艺术就这样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

  庆阳剪纸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有表达他们对劳动果实深厚感情的牛、马、驴、羊、鸡、狗、猪、免;有反映传统民俗吉祥喜庆的《骆驼进宝》、《四龙捧珠》、《寿花》、《吉兽进宝》、《添富兽》、《喜鹊闹梅》、《五福捧寿》、《鱼儿钻莲》、《连年吉庆》;有反映美好爱情生活的《鱼儿戏莲》、《蝴蝶扑莲瓶》;有保护娃娃平安成长和合家康乐的《上山虎》、《带铃铛狮子》、《抓髻娃娃》;有反映传统民间故事传说的《武松打虎》、《王祥卧冰》等。这些民间剪纸大师不是以剪线为生的民间艺人,而是不脱离生产的劳动者、他们随心所欲,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不受瞬息万变的政治气候和市场价格的影响,这种艺术是最真挚、最淳朴的艺术。

  陇东民间剪纸艺术继承了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其风格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并加以大胆夸张、自由装饰,是陇东高原劳动人民感情、气质直接而真实的反映,是研究陇东黄土高原周族文化的活文物。

no.14 毛兰木大法会
毛兰木大法会也称正月大法会。它源于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在拉萨举办的祈愿法会,在甘南藏区各大佛教寺院盛行久远,已成为甘南藏族人民的一个重大节日。

  法会自正月初二晚起,到正月十七日止,历时十五天。法会期间,各寺院的全体僧人,每天要在大经堂诵经六次。第一次叫晓会,第二次叫晨会辩论,第三次叫午时会,第四次叫祈愿会,第五次为晚茶会,第六次为晚辩净会。

  正月初八为"放生节",即给事先准备好的马、牛、羊身上洒净水,在它们的耳朵上系上彩色绸带然后放走,凡被放生的牲畜,均被押化,任何人不得猎取。

  正月十三日为晒佛节,也称亮佛节,此会午前举行,各寺院由大法师率领僧众抬着巨幅彩绣大佛像到寺院附近山麓固定的晒佛台上展示,而后僧众颂赞佛陀功德,念沐浴经,万众肃然。

  正月十四日跳法舞,即寺院专门组织的法舞队:一般约三十人左右,头戴各种面具,演一出以正压邪的情节,最后由大法师率领舞者和僧众将用糌粑捏成用以供神施鬼的食品,送至寺郊焚烧,预祝一年吉祥如意。

  正月十五日晚举行"酥油花灯会",其活动当属拉卜楞寺和卓尼禅定寺搞得昌盛。是夜,在寺院大经堂周围各固定的位置上支起木架,陈列大小活动佛制作的各种酥油花,在酥油灯的照耀下酥油花更加艳丽夺目,观看者人山人海,接踵摩肩,不到深夜不止。

  正月十六日"转香巴",意为转弥勒,这一天僧人们抬着弥勒佛从经堂开始,在乐队伴秦下,绕寺转"经轮"祈愿未来幸福。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